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一颗偏离轨道的灵魂 > 第240章 书写青春 贡献社会

那位同学站起来,声音略显颤抖但充满敬意:

“他是白求恩医生。”

语文课老师赞许地点头:

“没错,正是白求恩。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权三金心中涌现出一股强烈的激动之情,仿佛在眼前浮现出了无数像愈多这样的当代医务工作者们,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传承着白求恩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提供服务,坚守在医学的高峰之上,致力于保护和促进人民的健康福祉。

他们的事迹,正是对白求恩精神的生动诠释。那些医务工作者,用30多年的坚守,诠释了白求恩精神的当代价值;他们的每一刀、每一步,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激励着权三金在内的每一个人,铭记并践行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现在老师就来讲讲白求恩同志的生平吧,白求恩同志于1890出生,他的全名叫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格雷文赫斯特;1914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一战期间,白求恩同志志愿加入加拿大皇家陆军第一师医疗队,转战多国后负伤回国,继续在多伦多大学学医。1917年再次入伍,服役于加拿大皇家海军和空军。战后,在西欧六国学习实习,1923年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学会会员。1924年在底特律开业行医,后兼职州立医院。1928年在蒙特利尔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工作,1933年任美国赫曼·济费医院代理外科主任。1935年成为美国胸外科协会理事,同年加入加拿大**。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作为医疗队队长,他在前线创建流动输血站,挽救众多伤员,被誉为军事医学的伟大创造者。”

语文课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到有些口干舌燥,于是便停了下来,拿起教学电脑旁边的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

“1938年,白求恩同志毅然决然地来到中国,投身于抗日战争的医疗救护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不仅救治了大量伤员,还培养了大批医疗人才,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医疗水平。他的无私奉献和卓越贡献,至今仍激励着我们每一位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坚定地走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

“白求恩同志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后来者的前行之路。他的精神,犹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医学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更应铭记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将其融入血脉,践行于每一次救治与关怀之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权三金听着语文课老师的讲解,心中对白求恩医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仿佛看到了白求恩医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来到中国,用他那精湛的医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救治了无数伤员,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权三金深知,自己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初中生,但也要像白求恩医生那样,拥有一颗热爱医学、热爱人民的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们,1939年2月,白求恩同志率领“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了300毫升的血,并且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白求恩同志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病毒,仍不顾伤痛又赴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他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1939年12月1日,延安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悼念国际友人白求恩,**同志赠送了花圈,并题写了挽词:‘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

“1939年12月21日——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同志写下了这篇文章,初稿写于1939年12月21日,发表在延安刊物《党的工作》上。原题为《学习白求恩》,后改为《纪念白求恩》。”

权三金心中默念,白求恩同志的精神不仅是医学界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在课堂上,语文课的老师深吸了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节奏,然后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继续着她的课程讲解:

“各位学生,了解完白求恩同志的事迹后,但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从课文里找到8个字词,这些字词分别是‘殉职’‘狭隘’‘热忱’‘鄙薄’‘拈轻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见异思迁’,这些词语不仅是课文的关键,更是我们理解白求恩精神的钥匙。”

“通过深入剖析这些词汇,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白求恩同志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这些词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践行白求恩精神,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这些词语宛如明灯一般,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在我们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它们提醒我们不要退缩、不要懈怠。正如白求恩同志那般,我们应当以他为榜样,勇敢地向前迈进,坚定我们的信念,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书写属于我们青春的华丽篇章。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课文《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那有哪位学生还记得议论文常识有哪些吗?知道的学生举手站起来帮老师回顾回顾。”

这时,另一位同学自信地站了起来,回答道:

“议论文常识主要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点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观点,论据是用来支持论点的材料或事实,论证方法则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语文课老师听了这位学生的回答,微笑着点头,赞许道:

“这位学生的回答确实非常精确,这正是议论文所必需的。通过这些关键的要素,一篇议论文才能构建出一个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论证充分的论述体系,从而使得文章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在《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中,论点就是对白求恩精神的赞扬和学习,论据则是白求恩同志的具体事迹,论证方法则是通过对比、举例等方式来阐述论点。”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议论文常识来阐述白求恩精神的。”

随着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纷纷翻开课本,认真阅读起《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来。他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相互讨论,教室里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对白求恩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们,你们试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用“__________”画出,并用“这一段赞扬了 的精神”的句式把它表达出来。现在你们就可以开始在课文里开始找了。”

学生们迅速行动起来,仔细研读课文,用笔在重点句下划出横线。他们一边标注,一边思考,教室里弥漫着专注与求知的气息;每一段的重点句逐渐浮现,学生们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出对白求恩精神的深刻理解!

在语文课上,老师运用了一种特别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记忆,而且还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和提升了他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有的学生在课文《纪念白求恩》第一段重点句是‘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一段赞扬了白求恩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还有的学生在课文第二段找出的重点句是‘他(白求恩同志)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这一段赞扬了白求恩同志高度负责和热忱奉献的精神。

其他学生也在不同段落中找到了类似的重点句,并用同样的句式表达了对白求恩精神的敬佩。有的学生在第三段发现‘他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医疗技术的精益求精’,这一段赞扬了白求恩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还有学生在第四段找到‘他(白求恩)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真正的**战士的形象’,这一段赞扬了白求恩坚定的**信念。

通过提炼这些重点句子,学生们对白求恩同志所展现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堂学习效果显着提高;他们不仅掌握了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语文课老师等教室里在座学生都发言完毕之后,问道:

“在你们找的各段内容要点,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这时,一个戴眼镜的同学站了起来,他扶了扶眼镜,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这些段落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它们共同构成了对白求恩精神的全面阐述。从第一段介绍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到第二段讲述他的高度负责和热忱奉献,再到第三段展现他的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最后第四段总结他以行动诠释了**战士的形象,每一部分都是对白求恩精神不同侧面的展现。”

语文课老师听了,满意地点点头,补充道:

“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些段落之间的联系确实非常紧密,它们相互支撑,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这也正是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即通过各个部分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支撑,来构建一个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论述体系。”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些段落之间的递进关系也非常明显。从介绍白求恩的基本事迹和精神特质,到逐步深入阐述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每一部分都是对前一部分的深化和拓展,这也使得整篇课文的逻辑更加清晰,论述更加有力。”

权三金以及班上的其他同学们听了语文课老师的讲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刻感受到了议论文的魅力所在,也更加明白了如何运用议论文的常识来撰写一篇优秀的文章。

“课文《纪念白求恩》采用了经典的‘总—分—总’的结构模式。首先,它对白求恩的生平事迹进行了总体的概括和介绍,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接着,课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白求恩的精神品格,包括他的无私奉献、英勇无畏以及对医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等各个方面,让读者能够更加细致地理解白求恩的高尚品质。最后,课文以总结的形式,再次强调了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并向广大读者发出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号召,鼓励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这种精神,为社会做出贡献。”

权三金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下这些要点,心中暗自决定要在未来的写作中运用这种结构模式。通过这样的结构,文章不仅条理清晰,还能层层递进,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写作手法不仅适用于纪念性文章,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议论文的撰写,帮助作者更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染读者,也感染了权三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