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公海海面上。
数艘舰艇组成的远洋编队,呈弧线形,游曳在深蓝色的海面之上。
军舰的球形舰艏,劈开了深蓝色的洋面,两侧掀起的雪白的浪花,洗刷着舰首方面的舷号。
站在舰桥指挥台边上的老丁,脖子上挂着军事望远镜,抬起手腕看了看时间后,凝重的看向玻璃外的海面,面色带着点稍许焦灼的味道。
“雷达发现不明陌生舰艇编队,距离大约九十海里,东经一百四十度,北纬三十一度方向,目前侦测到三艘,正加速朝我方编队驶来~!”
通讯频道内传出的声音,让舰桥内的氛围更加紧张,所有人脑海中已经模拟出不明舰艇对方的区位。
身后海图上,几位参谋迅速趴在桌面上,开始作业,直尺,红蓝铅笔,角尺,圆周尺,经过仔细测算后,得出了对面确切方位,动作十分熟练。
老丁眉头此时拧巴了起来,虽然每次跨越第一岛链,都会遭受到这种“监视”,但今天可不一样,没时间陪那些人玩过家家。
“从方向来看,不是南边过来的,应该是驻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就是不知道第三还是第七舰队,航速二十海里每小时来计算,抵达我们这,需要将近五小时,时间上推算,已经够了,但这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
参谋长在综合了其余几位参谋人员的意见后,看了一眼,补给舰舰长丁济群,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联系指挥舰,建议测量船,同步轨道卫星调整轨道,侦察舰队附近周围洋面,是否有航母编队~!”
老丁走到了海图前,手指在面板上敲了敲,整个人的目光从海图上扫过,微微点了点头后,示意通讯员。
剩下的就不需要他来操心了,附近警戒的驱逐舰,目的只是通知大家一声,有“客人”上门了。
至于牵制,还是驱离,无论那种对抗,还是指挥舰那边的责任,考虑到双方关系,大概率是友好沟通后,井水不犯河水,毕竟,这里是公海。
老丁这个补给舰舰长,他所能做的,也只是附带给出建议。
至于,五小时后,运气好的话,等对方抵达,己方已经开始带回了。
再次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老丁心里默默给自己的老战友江德福祝福了一番,希望一切顺利,没有中途出问题。
最麻烦是,万一在半途掉下来,那只过来看热闹的不明舰队,跟着己方舰队尾随了。
“通知所有我舰所有观通兵,于十六时三十分,进入各自战位,任务是了望四周海面,空中,发现目标,立刻通知。”
随着命令的下达,补给舰的甲板上,了望更上,带着望远镜的了望手开始占据各个角落,指挥舰桥,甚至是连高处补给舰甲板上的的龙门架上,都被当成了了望点位。
可以说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所有了望人员,拿起了望远镜,看着盯着周围的洋面,随着波浪的起伏,身体跟着晃动。
湛蓝色的海面,下午五点,夏季,视野十分开阔,海面能见度极佳,用望远镜的话目视距离四五公里不成问题。
不只是补给舰上,舰队中,其他驱逐舰,护卫舰,测量船,远洋救捞船,远洋拖船,此时甲板上,各个位置都布满了了望员。
随着太阳的逐渐落山,望远镜筒的反光降低,能见度更加良好,舰艇编队在指挥舰的命令下,开始逐步分散,占据周围洋面后,等待下一步指令。
“各舰对空雷达开机,向阳红十号测量船打开无线电加密频段,开始跳频,保持与中继舰远望一号的联络,远望二号对接遥感卫星,三零二救捞舰做好打捞准备,八三零舰拖曳准备工作~!”
舰队指挥频道内,随着一条条指令指挥舰的下达,各舰的舰桥更加的忙碌,指挥员,通讯员,雷达兵,都开始操作起了各自所属的设备。
参谋人员不时从这个控制台,走向另一个控制台,心情的焦躁,肉眼可见。
“幺三幺舰,幺三二舰前东经一百三十度等待我们的‘客人’,请保持克制,避免事态升级,及时与指挥舰沟通,其余各舰做好准备工作后,进行汇报,滋啦啦~!”
“幺三幺舰收到,已开始调整航向~!”
“幺三二舰明白,原地等待,幺三幺舰到达~!”
“同志们,少了两艘驱逐舰,分摊到我们各舰身上的任务,就更大了,请大家齐心协力,完成这次任务。”
“六幺五舰收到~!”
“八三零舰收到。”
“……”
“通知舰上其余班组,手上没重要工作的,全都上甲板,拿起望远镜,眼睛得盯仔细了,连炊事班的也给喊上来~!”
少了两艘驱逐舰的观察,东边海域,顿时空出了一片,正好靠近补给舰区域,压力顿时更大了些,特别是在外部有“骚扰”的情况下,都在争抢着时间。
舰艇上,五花八门的岗位,难得从甲板下方,一个个全都出来了,穿着白色围裙,带着厨师帽的炊事员,此时都不得已,身兼两职,拿起了望远镜,当起了了望员。
“距离发射时间十分钟,目前京城时间,十六点五十,倒计时十分钟,所有人员调表,玄武编队将按任务原定时间执行,导弹预计十六分钟后到达我方海域~!”
距离发射十分钟前,指挥舰终于开始把任务具体时间通知了下来,这一会儿,所有舰桥里的军官,同时下意识的抬起了手腕,对准航海钟上的时间。
“丁舰长,我要见丁舰长,任务是不是下达,我们摄像人员拍照也需要位置的,你们了望手,得给我们留出点位置来~!”
舰桥下面的声音,传进了舰桥内,此时老丁才记起,自己这艘补给舰上,还有着报社的记者,出海这些天,差点都忘记了。
任务即将进行,舰桥区域,已经被执勤的战士给封锁了,报社的人员,此时上不去。
可能是舱室内的战士们,都涌入了甲板上,让他们注意到了,一个个也跑上了甲板。
“给他们拿两个望远镜,去龙门架上~!”
老丁此时哪里还有关注他们的心思,手中的望远镜,从眉沿放下,挥了挥手,给他们挑了个视野算是开阔的位置,避免上了舰桥,听见不该听见的。
此时云层压得很低,咸涩的海风裹挟着浪花拍打着补给舰的舷窗。
舰桥中,作战参谋们紧盯对空雷达的屏幕,秒针跳动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突然,天空传来沉闷的轰鸣,像是下雨前的雷鸣一般,一道银灰色的身影划过天际,拖着长长的白色气浪。
弹道导弹如同挣脱囚笼的蛟龙,尾部喷射出橘红色的烈焰,在海空交界处划出一道惊心动魄的弧线。
导弹拖着的尾焰在云层间穿梭,将铅灰色的天空撕开一道炽热的裂缝,仿佛要将整个寂静的洋面都给点燃了。
周围舰艇上的所有人员,都屏息凝神,看着这承载着无数科研人员心血的国之重器划破天空,那壮阔的场景震撼的,让人忘记了呼吸。
老丁还是白紧张了,包括这支远洋舰队的指战员们,都白紧张了,还以为任务目标会非常难找,所有人和枕戈待旦似的,但这动静,放在平静的海面上,未免就有些太大了。
说是一路火花带闪电是有点夸张,但动静确实不小,打雷似的的声音,由远及近,一朵朵云彩间,被一道“白线”给串联了起来。
是弹道导弹从高空落下来的轨迹,两千多公里,此时燃料耗尽后,尾焰喷一会儿,歇一会儿,时断时续。
随着一声巨响,导弹完成使命,精准的以垂直的姿态,坠入了预定海域。
刹那间,平静的海面炸出了一朵巨大的蘑菇状水柱,白色的浪花冲天而起,形成数十米高的水墙,方圆百米的海水都被搅动得沸腾翻滚。
紧接着,巨大的水花如暴雨般倾泻而下,蓝色海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白色区域,四周泛起层层叠叠的涟漪,向着远方扩散开去。
尖锐的哨声骤然在补给舰上响起,划破了方才的震撼与寂静,。
这哨声像是吹起了冲锋的军号,瞬间唤醒了沉浸在震撼中的舰队全体的指战员们。
打捞船、拖捞船早已蓄势待发,其余作战舰艇赶忙避让出航道,让给了作业船。
拖捞船的发动机轰鸣着,烟囱甚至冒起了黑烟,张开的作业网犁开海面,朝着导弹残骸的落点疾驰而去,避免残骸沉入水下。
螺旋桨搅起的浪花在船尾拉出两道长长的白色水痕,与海面上的涟漪相互交织。
打捞船率先抵达落点,甲板上的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身着橙色的救生衣,手持各种专业工具,在摇晃的船体上极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
随着尾部的吊钩缓缓放下,特制的打捞网沉入水中,密切注视着仪器,根据声呐反馈的数据精准调整打捞网网口的朝向。
拖捞船紧随其后,船员们操控着船上的设备,准备协助打捞船固定和拖运残骸。
海水拍打着船身,发出咚咚的声响,与机器的轰鸣声、船员们和战士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随着导弹的大部分残骸被打捞出水。
一时间,通讯频道中,掌声不断。
掌声中代表着,从今天起,海军终于有了自己的三位一体二次反击手段,这一次,可是实打实的。
老丁也是松了一口气,这口气,他是替江德福松的,少说值一瓶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