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14岁,不做乖女,嘎嘎乱杀 > 第119章 连环陷阱

重回14岁,不做乖女,嘎嘎乱杀 第119章 连环陷阱

作者:程小尧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22 20:18:31

在成功将“曙光军团”这50万苏军围困于山谷狭长地带后,我,德国总统汉斯,以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和卓越的战略眼光,迅速依据战场形势与所获精准情报,精心擘画了一套更为周密且环环相扣的作战计划。

详细的情报明确显示,在“曙光军团”之后,尚有两个规模庞大的苏军兵团正朝着此地全速赶来。其中一支兵团兵力达60万,另一支更是多达80万。他们原本精心规划的战略,是与“曙光军团”顺利会合,进而联成一条坚不可摧的阵线,为困守明斯克的苏军撕开一条补给通道,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关重要的物资与兵力。然而此刻,他们的行军方向呈现出分散状态,“曙光军团”率先踏入了我们精心构筑的口袋阵,而另外两个军团仍在漫漫征途中,尚未形成有效的呼应与配合。

我当机立断,凭借着对战机的精准把握,决定趁这两个苏军兵团尚未及时赶到,且彼此间尚未建立紧密联系的宝贵时机,争分夺秒地设置第二道防线,意图打造又一个天罗地网般的陷阱,将后续苏军也一并困于此处,从根本上粉碎他们增援明斯克的战略图谋。与此同时,对已然被困的“曙光军团”展开极具针对性的猛烈打击,直捣他们生存与战斗的根基,令其陷入绝境。

我通过高效、精准且严密的指挥系统,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向德军各部队下达了一系列详尽且细致入微的指令。首先,工兵部队如同训练有素的钢铁洪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赴山谷周边另一片地势得天独厚的险要之处展开作业。这片区域宛如大自然设下的天然陷阱,一侧是犹如刀削斧劈般近乎垂直的陡峭断崖,崖壁高耸入云,光滑如镜,几乎难以攀登,仿佛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另一侧则是茂密得遮天蔽日的丛林,其间荆棘纵横交错,藤蔓缠绕,通行极为困难,宛如一座天然的迷宫。而中间仅有一条狭窄蜿蜒的通道,恰似一条细长的咽喉,无疑是后续苏军极有可能选择的必经之路。

工兵们以令人惊叹的速度与高度的专注全身心投入工作。他们被细分成多个紧密协作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着明确且精细的分工。挖掘小组的士兵们咬紧牙关,挥动着沉重的铲子,奋力挖掘战壕。他们的肌肉因持续用力而高高隆起,汗水如注般湿透了衣衫,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但没有一人有丝毫的懈怠与退缩。新挖掘的战壕不仅深度远超普通战壕,足以容纳士兵在其中安全穿梭,宽度也极为可观,足以让多人并行。这些战壕相互连通,犹如一座庞大而复杂的地下迷宫,形成了一个极具防御性与战术灵活性的网络体系。同时,布雷小组在通道前方的地面上,以万分谨慎的态度小心翼翼地铺设了大量的反坦克地雷。这些地雷被巧妙地伪装,与周围的泥土、植被完美地融为一体,若非仔细观察,根本无法察觉其存在。不知情的敌人一旦踏入这片区域,必将遭受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瞬间陷入混乱与恐慌。在通道两侧,士兵们齐心协力竖起了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层层叠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令人望而生畏的屏障。每隔一段经过精确计算的合适距离,就会精心设置一个坚固无比的机枪堡垒。堡垒由厚实的钢板与坚固的混凝土浇筑而成,宛如一座座屹立不倒的钢铁堡垒。重型机枪那黑洞洞的枪口从射击孔中探出,散发着冰冷的杀意,对准通道,仿佛一只只潜伏的凶兽,随时准备向敢于靠近的目标倾泻出如暴风雨般致命的火力。

与此同时,我精心挑选并调遣了数个精锐的德军师,总计约20万人,前往新防线进行驻守。这些部队皆是德军中的精英力量,历经无数残酷战火的淬炼与洗礼,作战经验丰富到令人惊叹,装备更是精良得无与伦比。他们以团为基本作战单位,迅速而有序地按照预定计划占据了各个精心挑选的有利地形。炮兵部队在后方经过反复勘察与权衡后,选好了隐秘且具备绝佳射击视野的阵地。一门门威力巨大的火炮被缓缓牵引到位,炮身闪耀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是沉睡的巨兽等待苏醒。士兵们熟练而专注地校准炮口,精确调整射击参数,将目标一丝不差地锁定在通道的关键位置,随时准备对进入射程的苏军展开铺天盖地、毁灭性的火力覆盖。步兵们则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地隐藏在战壕、丛林以及各种精心构筑的隐蔽掩体之中。他们身着与环境完美融合的迷彩服,脸上涂抹着精心调配的伪装油彩,手中紧紧握着泛着寒光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警惕、坚毅与对即将到来战斗的强烈期待,如同等待猎物的猎手,静静蛰伏着,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侦察部队更是加大了侦察力度,犹如敏锐且无处不在的触角,在广阔的区域内全方位、无死角地监控着两个苏军兵团的一举一动。地面侦察兵们凭借着卓越的野外生存技能与侦察技巧,深入苏军可能经过的每一寸土地。他们行动敏捷而悄无声息,如同幽灵般穿梭在山林与田野之间,小心翼翼地收集着苏军的兵力部署、行军速度、装备情况等关键情报。同时,数架空中侦察机在高空不知疲倦地不断盘旋,借助先进的光学与电子侦察设备,如同鹰眼般俯瞰着苏军的每一个细微动向。前沿监听设备更是24小时不间断地紧张工作,犹如敏锐的耳朵,捕捉着苏军通讯中的每一丝信息,哪怕是最微弱的信号波动也逃不过它的监测。一旦发现苏军有任何靠近的迹象,这些侦察力量便立刻通过加密通讯网络,以最快的速度、最准确的方式向指挥部汇报,确保我能在第一时间掌握苏军的最新动态。

在紧张布置新防线的同时,我对被困的“曙光军团”展开了毫不留情的凌厉打击。我严令炮兵部队,集中全部优势火力对“曙光军团”储备的弹药和粮食进行持续不断的猛烈轰炸,尤其着重将轰炸重点放在粮食储备区域。随着我的一声令下,一门门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如雨点般带着炽热的火焰与毁灭的力量倾泻而下,朝着“曙光军团”的物资储备点精准砸去。瞬间,爆炸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仿佛要将整个山谷都震得崩塌。火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山谷,滚滚浓烟遮天蔽日,如同恶魔的羽翼笼罩着这片区域。“曙光军团”的粮食储备在如此猛烈的轰炸下,瞬间化为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成袋的粮食被炸得粉碎,麦粒与谷壳四处飞溅,仿佛是绝望的泪花。军事物资也在这场毁灭性的轰炸中遭受重创,大量的先进装备、精密器械被无情地炸毁,扭曲变形,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变成了一堆废铁。

我深知,“曙光军团”仅携带了大约一个星期的物资,经过这一番狂风暴雨般的轰炸,他们的物资储备更是所剩无几,近乎弹尽粮绝。在这重重围困与物资极度匮乏的绝境下,“曙光军团”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与绝望之中,开始不顾一切地不停向外呼救,试图向那两个尚未赶到的军团发出求救信号,期盼着能有一线生机。而那两个苏军军团收到求救信号后,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忙改变原本的行军路线,不顾一切地朝着“曙光军团”被困的方向赶来,全然不知前方等待他们的,是我精心准备的又一个致命陷阱,正张开血盆大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新防线的布置逐渐大功告成。整个防线宛如一只潜伏在黑暗深处、蓄势待发的狰狞巨兽,静静蛰伏着,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等待着猎物一步步踏入它的致命领地。而那两个尚未知晓危机临近的苏军兵团,正如同懵懂的羔羊,朝着这片充满危险与死亡的区域一步步靠近,浑然不觉危险已悄然降临。这场即将到来的较量,不仅关乎着被困“曙光军团”的生死存亡,更极有可能对整个明斯克战局产生决定性的深远影响。在这片弥漫着硝烟与紧张气息的战场上,究竟谁能笑到最后,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我坚信,凭借着德军的智慧、勇气以及精心策划的战略,必将在这场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辉煌胜利。

而在顺利完成这第二道防线的布置后,我并未就此满足,也没有丝毫的懈怠。凭借着对苏军战略思维的深入分析与对战场局势的长远预判,考虑到苏军后续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与反击策略,我决定再设置两个规模更为庞大、设计更为精巧的陷阱。这两个陷阱分别位于另外两个苏军兵团可能的行军路线上,位置经过了反复的权衡、细致的勘察与精心的挑选,皆是地形复杂多变且易于设伏的绝佳区域,堪称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铸就的死亡之地。

我再次调动大批工兵部队与更多精锐的兵力火速前往这两处地点。工兵们带着更为充足的物资、更为先进的工具以及坚定无畏的决心,在新的区域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且复杂至极的防御工事建设。他们首先挖掘出一条条巨大而深邃的反坦克壕沟,这些壕沟犹如大地的裂痕,不仅宽度足以阻挡最重型的坦克肆意通行,深度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让试图跨越的步兵望而却步,心生畏惧。在壕沟周围,工兵们以极高的技巧埋设了数不清的诡雷与触发式炸弹,这些隐藏在地下的致命武器如同潜伏的毒蛇,只要稍有不慎触碰到,就会引发剧烈的爆炸,瞬间将周围的一切化为齑粉。同时,在周边的山坡与茂密树林中,工兵们与步兵们密切协作,搭建了大量隐蔽性极强的炮兵阵地与狙击点。炮兵阵地配备了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先进火炮,这些火炮如同沉睡的巨人,等待着被唤醒,它们能够对大面积区域进行精确而毁灭性的火力覆盖。狙击点则由德军最顶尖的狙击手驻守,他们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幽灵,配备了高精度的狙击步枪,每一支步枪都经过精心调试,拥有无与伦比的射击精度。他们将凭借着卓越的射击技巧与冷静的心理素质,对进入视野的苏军指挥官与关键火力点人员进行精准打击,让苏军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混乱与恐慌。

步兵部队也在这两处区域展开了大规模的伪装与潜伏行动。他们充分利用天然的地形地貌与各种人工的伪装材料,将自己隐藏得无影无踪,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大量的假阵地与迷惑性设施被巧妙地布置出来,这些假阵地看似真实,却故意露出一些不易察觉的破绽,如同精心设计的诱饵,引诱苏军上钩。整个陷阱区域被打造成一个错综复杂、危机四伏的死亡迷宫,每一步都充满了致命的危险,等待着苏军踏入这个万劫不复的深渊。

侦察部队进一步扩大了侦察范围,如同张开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密切监视着苏军的一举一动。他们不仅增加了地面侦察兵的数量与巡逻频率,还出动了更多的空中侦察机与先进的无人侦察设备,确保对苏军的行军路线、兵力调动、战术部署等信息了如指掌,没有任何一个细节能够逃过他们的眼睛。通讯部队则加大了对苏军通讯的监听与干扰力度,运用先进的电子战设备,让苏军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困难重重,信号时断时续,无法有效地组织起有序的反击与救援行动。

随着这些连环陷阱的逐步完善,我静静地站在指挥部中,凝视着地图上代表苏军的标识,等待着他们一步步走进我精心布置的陷阱。在这场宏大的战争棋局中,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而我坚信,这些精心布置的陷阱将成为苏军难以逾越的障碍,如同铜墙铁壁般阻挡他们的前进,为德军最终的胜利奠定坚实而不可撼动的基础,引领德军走向辉煌的胜利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