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14岁,不做乖女,嘎嘎乱杀 > 第42章 战火停止与内部整合

一、防线收缩与谈判契机

11月16日,清晨6:00

经过一夜昏天黑地的激烈交火,战场上宛如人间炼狱,刺鼻的血腥气与浓烈的硝烟味交织弥漫,令人几近窒息。德军虽在报复性攻击中倾尽全力,疯狂地向苏军阵地倾泻弹药,但苏军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与坚固的防御工事,让德军的进攻屡屡受挫,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双方在这场残酷的厮杀中均伤亡惨重,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士兵的尸体,鲜血将雪地染成了一片诡异的殷红。

冯·施泰因中将站在临时指挥所外,望着这片惨不忍睹的阵地,面色凝重如铁。他深知,若继续这样强攻下去,德军必将承受更为巨大的损失,当下之计,唯有全线收缩防御,重新调整战略部署。随着中将一声令下,德军士兵们虽满心疲惫,但如蒙大赦,在苏军警惕的监视下,小心翼翼地且战且退,缓缓退回至相对稳固的防线之后。一抵达新防线,他们便迅速行动起来,争分夺秒地构筑起临时防御工事,士兵们眼神中透着疲惫与紧张,时刻警惕地盯着苏军方向,以防对方趁势发动反攻。

与此同时,苏军阵地上同样是一片忙碌景象。伊万诺夫少将深知德军此次收缩绝非败退,而是战术上的调整,后续必定还会有更为猛烈的动作。连续多日的高强度战斗已让苏军战士们疲惫不堪,弹药储备几近枯竭,兵力也有较大损耗,此刻急需争取时间进行休整与补充。于是,苏军一边严密监视德军动向,一边迅速组织力量整顿防线,抓紧救治伤员,搬运弹药,为可能到来的下一轮战斗做准备。

在双方暂时休战的微妙氛围下,一丝谈判的契机如一缕若有若无的曙光,悄然在战火的阴霾中浮现。双方高层在权衡利弊之后,都敏锐地意识到,持续不断的战争对彼此而言都无异于一场灾难,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严重消耗了双方的资源与国力。若能通过谈判解决部分问题,或许能有效缓解当前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减少不必要的人员牺牲。于是,双方通过各自的秘密渠道,开始了小心翼翼的试探性沟通,彼此隐晦地传递出愿意进行谈判的意向。

二、国内福利政策推行与舆论引导

11月16日,中午12:00

在战场局势陷入胶着的同时,德军国内紧锣密鼓地推行起一系列福利政策,旨在从根本上稳定民心,进而增强国内对战争的广泛支持。德国政府郑重宣布,所有公民的孩子从今往后均可享受全面的免费上学福利,涵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全部教育阶段,一切教育费用均由政府承担。政府加大了对教育领域的投入,修缮学校设施,招聘优秀教师,立志为国家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建设者。对于年满60岁的老人,一旦生病,便可享受完全免费的医疗服务。政府大力扩充医疗资源,新建医院,增添先进的医疗设备,增加专业医护人员的数量,全方位确保老人们能够得到及时、高效且优质的救治。此外,当公民成年步入婚姻殿堂时,政府将为其分配一套住房,切实解决民众最为关心的住房难题,让每一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个安稳的栖息之所,从而安心生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然而,对于那些存在抵抗组织活动的地区,福利政策则出现了显着变化。这些地区的居民所享受的福利大幅缩水,仅为正常地区的一半。德军此举意在通过这种方式,对抵抗组织存在的地区施加压力,试图削弱抵抗组织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迫使当地民众与抵抗组织划清界限。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极为严厉的规定。一旦发现有公民加入抵抗组织,或是参与任何形式的破坏、反对活动,不仅其本人的所有福利将被全部取消,就连其亲近亲属,诸如姑姑、叔叔等直系旁系亲属的福利也会一并被剥夺。但政府也留了一条“出路”,倘若有人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举报这些组织,并积极加入德军军队,或是参与占领国所组织的和平军,融入德军的军事体系,那么其亲人的福利将得以恢复。

为了确保这些政策能够深入人心,德军展开了全方位、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一方面,他们通过广播这一强有力的宣传工具,每天定时反复播报这些福利政策,重点强调这些福利皆是德国人给予的。广播中言辞犀利地指出,那些“吃着德国饭,却还骂德国”的人是不知感恩的典型。德军特意抓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此类人物,在广播中公开批判,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让民众清醒地意识到这些福利的来之不易。广播反复强调,一旦德国人离开,所有的福利都将化为泡影,民众的生活将会重新回到之前困苦不堪的日子。另一方面,宣传内容不断向民众灌输一种观念:战争本质上是上层政治人物之间的博弈,与普通平民毫无关系。平民百姓无需卷入其中,只需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享受德国政府给予的福利,安居乐业即可。

三、福利政策下的复杂局面与国内渐趋稳定

11月16日,下午18:00

随着福利政策的逐步推行以及宣传攻势的不断加强,国内局势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变化。在一些地区,这些福利政策确实取得了显着效果。许多普通民众,尤其是那些深受教育、医疗和住房福利惠及的家庭,切实感受到了生活的改善。他们对德国政府的支持度大幅提升,开始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主动配合各项政策的实施。

然而,在抵抗组织活跃的地区,情况却截然不同。福利减半的政策不仅未能削弱抵抗组织的力量,反而进一步激化了民众与德军占领当局之间的矛盾。当地民众对德军的不满情绪如火山般爆发,抵抗的决心愈发坚定,抵抗行动也变得更加频繁和激烈。

在福利政策与举报机制并行的情况下,国内局面变得愈发错综复杂。在部分地区,一些民众由于生活所迫,或是为了让家人恢复福利,无奈之下选择站出来举报抵抗组织成员。这一举动使得抵抗组织内部人心惶惶,成员们不仅要时刻提防德军的军事打击,还要警惕身边人的背叛,行动变得愈发艰难。德军依据这些举报信息,对抵抗组织展开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清剿行动,给抵抗组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但这种依靠民众举报的方式也引发了诸多负面问题。一些人出于个人恩怨,或是单纯贪图福利,随意诬陷举报他人。许多无辜民众因此受到牵连,不仅福利被取消,甚至还被强制要求加入军队。这一系列混乱现象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在民间引发了更多的不满和反抗情绪,使得国内局势更加动荡不安。

在占领国组织和平军的过程中,德军同样遭遇了重重困难。占领国的众多民众对加入德军体系的和平军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认为这是对自己国家的背叛行为,违背了民族大义。德军虽通过福利诱导和强制手段,勉强招募了一部分人员,但和平军内部士气极为低落,士兵们对德军的忠诚度堪忧,逃兵现象时有发生。

而在谈判方面,尽管双方都表达了谈判的意愿,但在涉及领土划分、战略资源分配等关键问题上,双方分歧巨大,互不相让。每一次谈判桌上,双方代表都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使得谈判进程异常缓慢且艰难,和平的曙光依旧被厚重的迷雾所遮蔽。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与宣传引导,以及对各种复杂情况的逐步处理,德国国内逐渐稳定了下来。民众对福利政策的接受度有所提高,抵抗组织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社会秩序也逐渐恢复正常。但这种稳定之下,依旧潜藏着诸多不稳定因素,未来的局势依旧充满了变数。

本章节已完。本章节德军消灭苏军约800人,德军自身伤亡约1000人,双方未出现土地占领变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