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14岁,不做乖女,嘎嘎乱杀 > 第7章 诡途疾进(3月28日 - 3月31日)一

第七章 诡途疾进(3月28日 - 3月31日)

第一节 翳林拓土(3月28日 0:00 - 24:00)

3月28日凌晨三点,贝希特斯加登山区的夜空布满阴云,寒风裹挟着细雪在山谷间呼啸。汉斯站在指挥部的作战室里,煤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墙上摇曳,映照着他凝重的面庞。系统面板上 131.万 的积分数字泛着幽蓝的光,在这寂静的深夜显得格外醒目。

“参谋部,详细分析苏军清剿集群当前部署,同时制定穿越雷区占领东南林地的零交火方案。我们必须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扩大控制区域。”汉斯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手指重重地按在地图上东南方向那片标注着密林的区域。

参谋长的虚影立刻在虚空中显现,随着一阵数据流的涌动,全息沙盘缓缓展开。沙盘上,红色的苏军标识与蓝色的己方标识泾渭分明,苏军先头部队的光点已抵达山区边缘,正在建立临时营地。“报告团长,通过持续监听敌军电台和分析侦察兵传回的情报,苏军清剿集群目前将主力集中在山区东部和北部边缘。其先头部队约800人,配备少量装甲车,正在搭建帐篷和防御工事,似乎在等待后续部队集结。”参谋长一边讲解,一边在沙盘上标注相关信息,“建议采用‘蚁群渗透战术’:消耗8000积分兑换300套吉利服,这些吉利服采用特殊材料制作,能完美融入林地环境;150部单兵便携铲用于挖掘隐蔽通道;同时派遣5个步兵连(1.8万积分),以5人小组为单位分散推进。为了迷惑敌军,我们还可消耗500积分兑换100枚木制仿真雷,在沿途设置假雷区。若成功占领2平方公里区域,每日区域加成将提升至27积分。”

汉斯沉思片刻后,果断下令:“立即执行!务必确保行动隐秘,不能让敌军察觉分毫。”

破晓时分,300名身着斑驳吉利服的士兵如同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悄然潜入密林。他们的吉利服上缀满了仿真的树叶、藤蔓和苔藓,与周围的环境几乎融为一体。每一个5人小组都配备了一部便携铲和简易通讯设备,彼此之间保持着安全距离,利用手势和简单的暗号进行沟通。

工兵小组走在最前面,他们用便携铲小心翼翼地挖出仅容一人通过的地道。这些地道时而贴着地面,时而深入地下,巧妙地避开了可能被敌军侦察到的区域。挖掘过程中,士兵们会将挖出的泥土装入特制的布袋中,等夜幕降临后再运送到远处的低洼地带掩埋,确保不留下任何痕迹。为了模拟自然活动的迹象,他们还会将折断的树枝按特定角度摆放,制造出动物活动的假象。

正午时分,监听站突然传来刺耳的警报声:“团长!发现苏军侦查机进入侦查范围,正朝我部行动区域飞来!”汉斯的心猛地一紧,他迅速做出反应:“隐蔽,侦查机在林地上空盘旋了几圈,最终一无所获地飞走了。

当部队艰难地抵达预定区域时,已是夕阳西下。就在士兵们准备搭建临时营地时,一名侦察兵突然发现林间隐藏着一座被藤蔓覆盖的德军旧通信基站。技术兵们闻讯赶来,他们小心翼翼地拆解着设备,生怕损坏任何一个零件。经过一番仔细搜索,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台保存完好的恩尼格玛密码机原型机。这一重大发现让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夜幕降临时,'陷入一片漆黑。士兵们利用倒下的巨木搭建悬空营地,他们先在树干上固定结实的绳索和木板,然后在上面铺设厚厚的苔藓和树枝,将营地彻底隐藏起来。从地面望去,根本无法发现丝毫踪迹。而此时的苏军营地中,指挥官正对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假雷区”愁眉不展,完全没有意识到德军已经在他们眼皮底下完成了一次悄无声息的扩张。

当3月28日的24点到来,系统显示:麾下兵力:人,控制区域:29平方公里】 。参谋部统计:这一天的行动,不仅成功扩大了控制区域,还意外获取了珍贵的战略物资,为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秘径连营(3月29日 0:00 - 24:00)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新占领的林地上,却无法驱散汉斯心中的阴霾。他在指挥部里听着参谋部汇总的最新情报:苏军因误判雷区密度,将主力部队北调;美军开始在奥地利边境设置物资中转站。局势瞬息万变,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部队的生死存亡。

“参谋部,规划连接现有据点的地下通道网络,我们必须确保装甲部队能够在各个据点之间隐蔽机动,同时要考虑到防御和物资运输的需求。”汉斯的目光紧盯着地图上分散的各个据点,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参谋长立刻拿出三维建模,复杂的地下通道网络图纸,若要构建总长5公里的地下通道,需消耗2.5万积分用于挖掘设备与支撑结构。我们会采用蒸汽挖掘设备,这种设备虽然噪音较大,但挖掘效率极高。为了降低噪音影响,我们会在设备周围设置隔音屏障。此外,还需兑换50盏防爆煤油灯用于照明,200个通风管道扇叶保证空气流通。通道完成后,可将7处据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立体防御体系,大大提升部队的机动性和防御能力。”

工程兵们接到命令后,迅速携带挖掘设备潜入山林。这些设备体型庞大,运作时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巨响。为了避免被敌军发现,士兵们在设备底部铺设了多层厚厚的毛毡,

挖掘工作异常艰难,地下的岩石坚硬无比,工程兵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开凿。他们分成多个小组,轮流作业,确保挖掘工作24小时不间断。每挖掘出一段通道,就会立即用木板和石块进行支撑加固,防止坍塌。挖掘出的泥土被装入麻袋,趁着夜色运至远处的沼泽倾倒,避免在附近留下痕迹。

午后,侦察兵传回了一个重要情报:在东北方向发现一条废弃的罗马古道,石板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经过简单修复,适合改造为物资运输通道。汉斯得知后,立即下令:“抽调一个步兵连伪装成猎户,携带简易工具修复古道。在修复过程中,要注意伪装,同时设置10处隐蔽物资缓存点,方便物资的临时存放和转运。”

被抽调的步兵连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换上破旧的猎户服装,背着斧头、绳索等工具,装作在山林中打猎的样子,悄悄靠近古道。士兵们用系统兑换的防水油布包裹石块,加固松动的路基,用树枝和杂草掩盖修复的痕迹。为了让古道看起来更自然,他们还故意在路面上留下一些动物脚印和车轮印。

傍晚时分,监听站传来了一个令人紧张的消息。技术兵们成功破译了一份苏军密电:“清剿集群计划48小时后发动钳形攻势,重点搜查中部山区。”汉斯得知后,神色严峻,他迅速调整部署,在中部区域设置大量假营地。士兵们用稻草人、充气坦克模型制造虚假热源,还用树枝和布料搭建了许多假帐篷。当夜幕降临,山谷中数十处“营地”炊烟袅袅升起,实则全是燃烧的干草堆,远远望去,宛如一片真实的军营。

随着夜幕的加深,整个控制区内灯火通明,士兵们在夜色中紧张地忙碌着。工程兵们继续挖掘地下通道,步兵们在各个据点加强防御,情报人员密切关注着敌军的动向。当3月29日的最后一秒过去,系统显示:麾下兵力:人,控制区域:29平方公里】 。参谋部总结,此时的德军,已经在暗中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隐秘的防御网络,静静地等待着敌军的到来。

第三节 幽壑藏锋(3月30日 0:00 - 24:00)

3月30日,随着苏军钳形攻势的日益逼近,汉斯决定不再被动防守,而是主动出击,打乱敌军的部署。“参谋部,计算突袭苏军物资补给站的可行性,我们的目标是零伤亡完成任务,同时尽可能多地获取物资和情报。”汉斯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深知这一战的重要性。

参谋长迅速在虚拟屏幕上展开推演,各种数据和信息不断跳动。“团长,苏军物资补给站位于西南山谷,由一个加强排约50人守卫,配备少量轻武器和两辆运输卡车。补给站内储存着大量的燃油、弹药和食品。建议采用‘暗夜潜行’方案:消耗3000积分兑换30套苏军制式冬装,这些冬装与苏军当前装备完全一致;10部苏军电台用于通讯伪装;挑选60名精通俄语的士兵组成突击队,他们携带消音武器与微型照像机,便于在行动中伪装和记录情报。

汉斯仔细研究了方案后,点头道:“就按这个计划执行。突击队务必在今晚午夜行动,记住,我们的行动要像幽灵一样,不能发出任何声响。”

午夜时分,月色朦胧,整个山林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60名突击队员身着苏军制式冬装,分成多个小组,抬着标有“故障”字样的通讯箱,大摇大摆地朝着苏军补给站走去。当他们接近补给站的岗哨时,一名哨兵大声喝问:“什么人?口令!”突击队员们不慌不忙,用流利的俄语应答:“白桦,回令!”“青松!”哨兵确认口令无误后,放松了警惕。就在这时,突击队员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消音手枪解决了哨兵,整个过程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进入补给站后,站内的苏军士兵大多还在熟睡。突击队员们迅速而安静地控制了整个站点,将剩余的苏军全部俘虏。他们在站内仔细搜索,不仅缴获了5吨燃油、3万发子弹,还意外找到了苏军的兵力部署地图和一些重要的通讯密码本。这些情报对于德军来说,无疑是无价之宝。系统提示音随即响起:【突袭成功,】

与此同时,留守部队继续争分夺秒地完善地下通道网络。在挖掘过程中,工程兵们发现了一处天然溶洞。这个溶洞空间巨大,洞顶和洞壁坚固,经过简单改造,就能成为一个绝佳的弹药储存库。为了防止潮湿影响弹药性能,士兵们用系统兑换的生石灰铺设地面,吸收洞内的湿气;在洞壁上悬挂防潮帘,进一步隔绝湿气。他们还在洞内设置了多个货架,将缴获和储存的弹药整齐地摆放好,便于取用和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控制区内的防御体系越来越完善。地下通道四通八达,各个据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新的弹药储存库为部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而突袭补给站获取的情报,让汉斯对敌军的部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当3月30日的24点到来,系统显示:【当前积分: 155.万 ,麾下兵力:人,控制区域:29平方公里】 。参谋部统计:自然增长8.64万积分 区域加成29积分,总消耗3.3万积分,净增8.3329万积分。此刻的德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残酷战斗。

第四节 暗域合围(3月31日 0:00 - 24:00)

3月31日,月末的最后一天,汉斯站在指挥部的巨大地图前,看着不断攀升的积分,心中已然有了一个宏大的计划。他深知,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只有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才能在敌军的围剿中生存下来。“参谋部,制定同时占领西北、正北两块区域的详细方案,总面积5平方公里。我们要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完成这次大规模扩张,同时做好全面备战准备,扩充10个步兵团。”汉斯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对未来的决心。

参谋长立刻忙碌起来,虚空中很快浮现出复杂的协同作战模型和详细的数据报表。“团长,此次行动需部署2个步兵团(18万积分),同时为了应对不同地形,我们还需配备便携式探照灯200个(100积分),用于夜间行动照明;5000米绳索(250积分),在山地攀爬和渡河时使用。西北区域为峭壁地形,建议兑换50套攀岩装备(250积分),帮助士兵们安全攀爬;正北区域有溪流阻隔,需10艘充气橡皮艇(500积分)用于渡河。若成功占领,每日区域加成将提升至34积分。另外,扩充10个步兵团需消耗90万积分,加上其他物资兑换,此次行动预计总消耗108.1万积分。”

汉斯沉思片刻后,果断下令:“立即执行!各部队按照预定计划行动,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同时,后勤部门要做好新增部队的物资供应和营地建设准备。”

随着命令的下达,部队兵分两路,在夜色的掩护下朝着目标区域进发。负责进攻西北峭壁区域的部队,士兵们背着沉重的装备,手持登山镐,如壁虎般紧贴着陡峭的岩壁。他们小心翼翼地用登山镐凿出着力点,将安全绳固定在凸起的岩石上,一步一步缓慢而坚定地向上攀爬。寒风呼啸,吹得人睁不开眼,但没有一个士兵退缩。

而进攻正北区域的部队,乘着充气橡皮艇,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渡过溪流。他们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负责一艘橡皮艇,利用简易的船桨划水。为了防止发出声响,士兵们在橡皮艇底部垫上了厚厚的布料,就连划桨的动作都尽量轻柔。当橡皮艇靠近对岸时,侦察兵率先上岸,用消音手枪解决了零星的巡逻哨兵,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安全通道。

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和跋涉,当黎明的曙光洒在大地上时,两处区域均被德军成功占领。士兵们顾不上休息,立即开始修建防御工事。在西北峭壁上,他们设置了多个了望哨,用石块堆砌起坚固的掩体,将机枪架设在有利位置,形成了强大的火力网;在正北溪流两岸,他们埋设了大量的诡雷,用树枝和杂草进行伪装,同时搭建了简易的浮桥,方便部队通行。

与此同时,后勤部队也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利用系统兑换的建筑材料,在新占领区域迅速搭建起临时营地,为新增的10个步兵团准备住所和训练场地。医疗兵们则建立了临时医疗站,储备了大量的药品和急救包,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伤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控制区内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士兵们进行着紧张的训练,熟悉新的装备和战术;情报人员密切关注着敌军的动向,确保没有任何疏漏;后勤人员不停地运输物资,保障部队的正常运转。当3月31日的24点到来,系统显示:【当前积分: 162.万 ,麾下兵力:人,控制区域:34平方公里】 。参谋部汇总:自然增长8.64万积分 区域加成34积分,总消耗20.1万积分,净增8.5734万积分。此时的德军,已经拥有了一支规模庞大、装备精良的部队,控制区域也得到了大幅扩张。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严阵以待,准备迎接苏军即将到来的进攻,一场激烈的大战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