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回14岁,不做乖女,嘎嘎乱杀 > 第19章 铁犁深耕:战略版图的狂飙突进

第十九章 铁犁深耕:战略版图的狂飙突进

第一节 三线并进:战略扩张的钢铁楔子

1945年6月3日凌晨,柏林中央火车站笼罩在一片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探照灯的光束划破夜空,将站台照得如同白昼。装载着三号突击炮的列车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车厢上崭新的铁十字标志在灯光下闪烁着寒光。汉斯站在指挥部的巨型地图前,身上的元帅服虽然还沾着柏林保卫战的硝烟,眼神却充满着坚定与决绝。他握紧手中的红笔,在波兰边境重重划出三道醒目的箭头,每一笔都仿佛在为即将展开的战役勾勒蓝图。

经过柏林保卫战的艰苦奋战,系统积分攀升至 92.万 。这个数字不仅是一串冰冷的数据,更是德军士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珍贵资源,是继续推进战线的坚实后盾。德军三大集团军群如同三头蓄势待发的猛兽,蛰伏在德国边境,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北方集团军群沿波罗的海海岸直取但泽,切断苏军与北欧的联系;中央集团军群突破奥得河防线,剑指华沙;南方集团军群穿过捷克斯洛伐克,合围布拉格。”汉斯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战术指挥棒重重敲击地图上的关键位置,“记住,我们的目标是在苏军预备队集结前,将战线推至战前边界!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让我们的士兵付出更多的生命!”

参谋部的军官们围在电子屏前,神情专注而严肃。电子屏飞速滚动,列出最新的资源调配方案,每一个数据都经过了反复的计算和权衡:

- 北方集团军群:增配200辆二号坦克(每辆4000积分,共8万积分),这种轻型坦克机动性强,适合在沿海滩头和复杂地形进行快速机动,能够迅速穿插到敌军侧翼发动突袭

- 中央集团军群:补充150门150毫米sFh 18榴弹炮(每门8000积分,合计12万积分),强大的火力可以对敌军坚固的防御工事进行有效摧毁,为装甲部队的推进扫清障碍

- 南方集团军群:调拨300辆缴获改装的t-34坦克(每辆改造消耗2000积分,总计6万积分),利用敌军装备的优势,混入苏军部队,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最终,剩余积分66.万被预留下来,用于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战况与后勤补给。汉斯深知,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保留足够的应急资源至关重要。

在但泽湾,北方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率先与苏军海军陆战队遭遇。苏军依托海岸线上的防御工事,用密集的机枪火力封锁了滩头。德军指挥官当机立断,立即启用积分兑换的两栖登陆艇。这些登陆艇快速驶向滩头,搭载着装备“铁拳”的突击队。当登陆艇距离岸边还有数十米时,德军发射了积分兑换的烟雾弹,刹那间,海面上腾起了一道长达两公里的烟幕屏障,遮蔽了苏军的视线。

趁着烟雾的掩护,二号坦克集群从侧翼迂回前进。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75毫米短管炮不断喷吐着火舌,精准地轰击着敌军的碉堡。步兵们紧跟在坦克身后,利用弹坑和残骸作为掩护,逐步向苏军阵地逼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火,子弹如雨点般穿梭,爆炸声此起彼伏,海水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

中央集团军群面对的奥得河防线同样固若金汤。苏军在这里布置了三道铁丝网、大片雷区以及混凝土碉堡群,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德军集中了150门重炮,对苏军防线进行饱和炮击。每一发炮弹都经过了精确的计算,落点误差极小。在猛烈的炮火轰击下,雷区被炸开了一条条安全通道,铁丝网也被炸得支离破碎。

装甲部队抓住时机发起冲锋,三号突击炮的75毫米长管炮发挥出强大的威力,精准地摧毁了一辆又一辆苏军t-34坦克。当先锋部队抵达河岸边时,工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使用积分兑换的折叠浮桥,在短短20分钟内就搭建起了一座临时通道。坦克集群轰鸣着驶过浮桥,向着对岸的苏军阵地冲去,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南方集团军群则采用了巧妙的战术。300辆改装后的t-34坦克喷涂着德军铁十字标识,混入了苏军的撤退部队。这些“特洛伊木马”跟随苏军行进,当进入布拉格郊区时,突然调转炮口,向毫无防备的苏军指挥部开火。与此同时,德军主力从正面发起强攻,在缴获的喀秋莎火箭炮的掩护下,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苏军防线。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划过天空,在苏军阵地上炸开,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在这场三线并进的战役中,每一个集团军群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他们凭借着精密的战略部署、先进的装备以及顽强的战斗意志,向着目标稳步推进。战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着危险与机遇,而德军士兵们早已做好了为荣誉和胜利不惜一切的准备。

第二节 波罗的海狂飙:北方集团军群的海岸绞杀

6月4日,波罗的海的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吹过但泽湾的海岸线。北方集团军群的攻势在这一天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格丁尼亚港,苏军早有防备,部署了由驱逐舰与岸防炮组成的强大火力网,意图将德军阻挡在海岸之外。港口的海面上,苏军驱逐舰来回巡逻,舰炮的炮口虎视眈眈地指向海面;岸边的岸防炮阵地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之中,随时准备给予来犯之敌致命一击。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汉斯果断下令:“消耗5万积分,兑换8艘S艇!”很快,八艘高速鱼雷艇出现在海面上。这些S艇如同黑色的幽灵,在波涛中快速穿梭,艇首的20毫米机炮喷吐着火舌,向苏军驱逐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密集的炮火在海面上激起了高高的水柱,吸引了苏军驱逐舰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搭载着火焰喷射器的登陆艇从侧翼突袭。当登陆艇靠近岸边时,火焰喷射器喷出了长长的火舌,炙热的火焰瞬间吞没了苏军的岸防阵地。苏军士兵被突如其来的火焰吓得惊慌失措,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被火焰吞噬,阵地陷入了一片混乱。

在但泽城内,巷战的残酷程度超乎想象。断壁残垣间,德军与苏军展开了逐屋逐巷的激烈争夺。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每一条街道都流淌着鲜血。德军利用积分兑换的便携式无线电,构建起了立体通讯网络。侦察兵们穿梭在废墟之中,小心翼翼地标记着苏军的火力点。他们将情报及时传递给后方,引导着后方的105毫米榴弹炮进行精确打击。

当德军发现苏军将市政厅作为临时指挥部时,一场精心策划的突袭行动随即展开。特种部队携带爆破装置,通过下水道潜入了建筑底层。下水道内阴暗潮湿,散发着难闻的气味,特种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前进,躲避着可能存在的陷阱和敌人的巡逻。当他们到达预定位置后,迅速安置好爆破装置。随着一声巨响,整栋建筑轰然倒塌,烟尘弥漫,苏军指挥官当场阵亡。这一行动不仅极大地削弱了苏军的指挥系统,还为德军带来了系统即时奖励积分8000。

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追击战中,德军展现出了惊人的机动性。苏军在撤退过程中,对铁路进行了大肆破坏,妄图阻挡德军的追击。然而,德军凭借积分兑换的铁路抢修设备,迅速展开了修复工作。工程兵们日夜奋战,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机械设备,更换铁轨、修复桥梁。在48小时内,被破坏的铁轨就重新恢复了通行,装甲列车得以重新投入使用。

当苏军试图通过铁路撤退时,装甲列车的105毫米火炮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精准的炮击击中了苏军的列车编组,燃烧的车厢在铁轨上连成一片火海。苏军士兵们惊慌失措地跳下火车,四处逃窜,但等待他们的是德军的追击部队。德军乘胜追击,不给苏军任何喘息的机会,将苏军的防线一步步压缩。

至6月6日黄昏,经过数日的激烈战斗,北方集团军群成功收复但泽全境。港口内,苏军舰艇的残骸漂浮在水面上,冒着浓烟;街道上,苏军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收复重要港口城市,获得积分1.5万;歼灭苏军第7海军陆战师,获得积分1.2万】 。这一胜利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德军的士气,也为德军进一步推进战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集团军群的士兵们站在但泽的土地上,望着远方,他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他们早已无所畏惧。

第三节 奥得河怒涛:中央集团军群的雷霆突击

同一时刻,奥得河畔的空气仿佛都被战火点燃,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息。苏军在河对岸构筑了纵深达5公里的防御体系,这是一道由钢筋混凝土碉堡、反坦克壕沟与隐蔽的t-34坦克阵地组成的坚固防线。碉堡群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河岸,黑洞洞的枪口和炮口虎视眈眈地对准河对岸;反坦克壕沟又宽又深,阻挡着德军坦克的前进;隐蔽的t-34坦克阵地则隐藏在茂密的植被和工事之中,随时准备给予德军致命一击。

中央集团军群指挥官古德里安残部经过深思熟虑,制定了“钳形攻势”的作战计划:左翼由装甲掷弹兵师发起佯攻,吸引苏军主力的注意力;右翼则集中200辆四号坦克,在烟幕弹的掩护下强渡奥得河。这是一场充满风险与挑战的行动,但为了突破防线,德军士兵们早已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

渡河行动于6月5日凌晨悄然展开。夜色笼罩着奥得河,河面上弥漫着一层薄雾。德军士兵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积分兑换的橡皮艇与冲锋舟,手中紧紧握着武器,眼神中透露出紧张与期待。当第一波士兵划动船桨,向河对岸进发时,整个战场安静得仿佛只能听到他们的心跳声。

然而,苏军很快就发现了德军的行动。霎时间,枪声、炮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苏军的机枪火力如同雨点般倾泻在河面上,子弹击中橡皮艇和水面,溅起了高高的水花。德军士兵们毫不畏惧,他们一边躲避着子弹,一边奋力划桨。当他们在对岸建立起桥头堡时,苏军的t-34坦克群发起了凶猛的反冲锋。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炮口喷出的火舌照亮了夜空。

千钧一发之际,德军召唤后方的150毫米重炮进行拦阻射击。随着一声声巨响,密集的弹雨在苏军坦克群中炸开。炮弹的冲击波将坦克掀翻,碎片四处飞溅,燃烧的坦克在夜色中如同一个个巨大的火把。苏军坦克兵们被突如其来的炮击打得措手不及,许多坦克失去了战斗力。

在突破防线的关键战斗中,德军的侦察兵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苏军防线后方进行侦察,终于发现了苏军隐藏在森林中的弹药库。这个发现让德军指挥官兴奋不已,立即派出特种部队执行破坏任务。特种部队伪装成苏军工程兵,携带定时炸弹,小心翼翼地潜入了库区。

库区周围戒备森严,苏军士兵来回巡逻。特种队员们凭借着精湛的伪装技巧和高超的战斗技能,巧妙地避开了巡逻士兵的视线。当他们成功进入弹药库后,迅速安置好定时炸弹,并设定了引爆时间。随后,他们又悄悄地撤离了库区。不久,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弹药库发生了剧烈的爆炸。火光冲天而起,整个森林都被映得通红,苏军的炮火支援顿时哑火。

失去了火力掩护的苏军防线迅速崩溃,德军装甲部队抓住时机,长驱直入,朝着华沙方向狂飙突进。在追击过程中,德军遭遇了苏军的“焦土政策”。道路被炸毁,桥梁被爆破,眼前一片狼藉。但德军凭借积分兑换的架桥车与工程设备,迅速展开了道路修复工作。工程兵们争分夺秒,日夜奋战,他们搭建临时桥梁,清理道路上的障碍物。每一次修复工作都是与时间赛跑,因为他们知道,早一分钟恢复通行,就能为追击苏军赢得更多的机会。

当德军先锋部队抵达华沙近郊时,系统提示音响起:【突破奥得河防线,推进80公里,获得积分1.8万;缴获苏军弹药库,获得积分6000】 。这一系列的胜利,是中央集团军群全体士兵用勇气和智慧换来的,他们在奥得河畔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战斗之歌,为德军的战略推进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四节 布拉格之围:南方集团军群的暗度陈仓

在捷克斯洛伐克山区,蜿蜒的公路穿梭在崇山峻岭之间。南方集团军群的300辆改装t-34坦克整齐地排列在公路上,车身喷涂着崭新的德军铁十字标识,远远望去,仿佛一条黑色的钢铁巨龙。这些坦克原本是苏军的装备,经过德军的精心改装,如今成为了插入苏军防线的致命武器。

德军指挥官精心策划了一场“暗度陈仓”的战术。他们让这些改装后的t-34坦克混入苏军的撤退部队,沿着山间公路向布拉格推进。苏军做梦也没有想到,在自己的队伍中竟然隐藏着如此巨大的威胁。当车队行至皮尔森郊外时,德军突然发难。坦克的炮口喷出了愤怒的火焰,炮弹准确地击中了苏军的车辆和士兵。毫无防备的苏军后勤部队瞬间陷入了混乱,士兵们四处逃窜,车辆燃烧起熊熊大火。

与此同时,德军主力从正面发起了强攻。在斯柯达兵工厂旧址,德军遭遇了苏军的激烈抵抗。苏军依托工厂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用重机枪和反坦克炮组成了交叉火力网。密集的子弹和炮弹封锁了德军前进的道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德军指挥官迅速调动缴获的喀秋莎火箭炮进行覆盖射击。随着一声令下,一排排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绚丽的弧线,然后如雨点般落在苏军阵地上。巨大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冲天,工厂的建筑在火箭弹的轰击下摇摇欲坠,许多地方被夷为平地。

在清理废墟的过程中,德军意外发现了苏军隐藏的地下兵工厂。当士兵们打开地下兵工厂的大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不已。里面存放着尚未完工的IS-3重型坦克,还有大量的坦克零部件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汉斯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下令:“封锁现场,调动工程部队,将设备与图纸全部运回!”这一意外的收获不仅为德军带来了积分1.2万,还解锁了新型坦克研发权限,为德军未来的战斗力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布拉格市区的战斗异常惨烈。街道上,瓦砾堆积如山,建筑物的残骸随处可见。德军利用积分兑换的高音喇叭,在夜间播放苏军投降广播,瓦解敌军的士气。广播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让苏军士兵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同时,特种部队渗透进市区,他们如同幽灵一般,在黑暗中穿梭,寻找着苏军的通讯与供电系统。一旦发现目标,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进行破坏。

当德军主力部队发起总攻时,布拉格的街道陷入了一片混乱。苏军士兵们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但他们依然顽强抵抗,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都成为了激烈争夺的战场。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德军终于将红旗从布拉格城堡上扯下,插上了代表胜利的德军军旗。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占领捷克斯洛伐克首府,获得积分2万;歼灭苏军第16集团军一部,获得积分1.5万】 。这一刻,南方集团军群的士兵们欢呼雀跃,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德军的荣耀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五节 战略回响:版图扩张的连锁反应

6月8日,阳光洒在欧洲大陆的土地上,德军三大集团军群均超额完成了预定目标,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北方集团军群如同一条钢铁巨蟒,牢牢控制了波罗的海沿岸500公里海岸线。港口内,德军的舰艇来回巡逻,海面上战舰的汽笛声此起彼伏;码头上,士兵们忙碌地装卸着物资,一派繁忙的景象。中央集团军群则如同锋利的宝剑,兵临华沙城下,对这座城市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城市的外围,德军的坦克和火炮整齐排列,随时准备发起进攻;城墙上,苏军士兵紧张地注视着城外的一举一动,气氛剑拔弩张。南方集团军群则如同一头勇猛的雄狮,将势力范围扩展至多瑙河流域,控制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河流上,船只穿梭往来;两岸的城镇和村庄,都在德军的掌控之中。

随着版图的扩张,系统积分攀升至 110.万 ,德军的控制区域扩大至战前德国领土的137%。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它代表着德军在战场上的辉煌战绩,代表着无数士兵的英勇奋战和牺牲奉献。

在新占领区,德军立即展开了“经济整合”行动。为了稳定经济秩序,德军利用积分兑换的印刷设备,大量印制军用券作为流通货币。士兵们挨家挨户地宣传,向当地居民介绍军用券的使用方法和价值。同时,德军调用农业机械开垦被战争破坏的农田,播种下希望的种子。拖拉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翻耕着土地;播种机将一粒粒种子播撒在肥沃的土壤中。不久的将来,这些土地将重新焕发生机,为德军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

情报部门也在新占领区积极发展线人网络。特工们深入到各个角落,寻找着可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