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7章 遭遇伏击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7章 遭遇伏击

作者:姜向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4 04:17:31

他没有追赶溃兵,而是立刻命人清点伤亡。

结果发现十余人受轻伤,两人不幸战亡。

史文恭对此早有心理准备,随即安排打扫战场,亲手斩杀了那匹劣马,并让人抬着两具 ** ,押着四十多名俘虏,前往与徐悟锋会合。

---

众人万万没想到,在何涛率部抵达、黄安的两营厢军即将赶到时,徐悟锋竟主动出击。

更令人震惊的是,何涛遭遇伏击,三百人仅剩百余人返回,其余或战死,或逃散,或被俘。

此役,徐悟锋指挥杜迁、宋万、阮小二及四百喽啰攻陷梁山镇,随后令三人分头行动,洗劫周边村落的富户。

梁山镇本有百余乡勇,四周还有土墙围护,却不堪一击。

原来,徐悟锋让阮小二伪装成商人提前潜入镇内,自己则率众突袭,内外夹击之下,梁山镇迅速沦陷。

加上附近几个村庄,此次所得之物远超破西侯庄的收获。

粮食、银钱、布匹、丝绸、生铁、食盐等物资尽数装船运回梁山,俘虏也为山寨增添了声势。

梁山泊立寨两年余,从未如此兴盛。

自徐悟锋接任寨主以来,战绩连连突破新高,远胜王伦时代。

山上喽啰见到徐悟锋,无不高呼“寨主威武”,他的威名达到顶峰。

而那些被劫掠的富户和商客,则欲哭无门,家财尽失。

他们只能期待济州厢军早日到来,剿灭梁山匪患,夺回属于自己的财物。

聚义厅内气氛热烈。

徐悟锋召集众人,核查完此次战果后,自是少不了 ** 行赏,接着便安排摆宴庆祝。

这一役对梁山意义重大。

如同官军总占据心理优势,梁山好汉面对朝廷兵马,难免心生几分怯意。

然而,史文恭设伏成功,不仅重创何涛部下三百余人,更活捉四十余人,顿时让梁山士气高涨。

冠军算什么?不照样落入我们梁山之手?

一时之间,梁山众人心态高昂,甚至有些轻敌。

聚义厅内,徐悟锋再次 ** 行赏,得知史文恭因战马缘故未能擒获何涛,略感遗憾。

徐悟锋对史文恭说道:“老师无需担忧,待此次官军征剿结束后,我们即刻北上,无论如何也要购得几匹良马。”

此类事件绝不能再发生。

梁山初具规模,史文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冲锋陷阵,作用巨大。

若因战马问题折损猛将,定会让徐悟锋痛惜不已。

正如《说岳全传》中的高宠,本是岳飞麾下首屈一指的大将,却因坐骑疲惫不堪,最终遭金兵铁滑车碾压致死。

这种结局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史文恭拱手道:“战马虽小,但此次伏击官军,两位兄弟不幸阵亡,另有十数人受伤。”

徐悟锋听罢沉思片刻,说道:“两位兄弟为山寨捐躯,作为寨主,我必当妥善安置。

从今往后,山寨定立此规:阵亡者可获百贯抚恤,由山寨负责安葬。

如有家眷在山寨,这笔钱交予他们;若无家眷在山上,亦要送至其亲族手中。

至于伤残者,也享五十贯抚恤。

日后每次下山所得,七成入库维持山寨运作,剩余三成分配如下:下山者分得一半,守寨者分得三分之一,头领分余下一成半。

诸位以为如何?”

徐悟锋说完提议,目光环视众人。

在场之人无一反对,无论是对山寨的底层成员还是各头领来说,这都是一项极为有利的规定。

众人随即齐声附和:“哥哥仁德宽厚,我等完全赞同。”

“既然如此,便派人为此规约抄录一份,让兄弟们知晓。

至于那两位牺牲的弟兄,抚恤金应尽快发放,并为他们备好上等棺椁,妥善安葬。”

这套赏赐方案虽由徐悟锋临时拟定,但仔细思量后却极其实用。

七成战利品足以保障山寨日常运作,未来山寨壮大,成员数量只增不减,然而每次出征仅限小部分人参与。

这小部分人若能分得一成半的奖赏,当缴获丰厚时,定能让参与者迅速致富,实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

有了这样的奖励机制,恐怕梁山上下都将积极请战。

更重要的是,黄安的两支厢军即将到达,这套制度一旦实施,必能使梁山士气高涨。

在座皆非愚钝之辈,皆意识到其益处,深感徐悟锋的远见,对其更为钦佩。

“哥哥放心,小弟即刻着手办理。”朱贵随即站起,他是梁山上少数擅长文墨与计算的人,因此徐悟锋暂命他管理钱粮事务。

然朱贵算术造诣有限,且肩负侦查重任,身兼两职,现下山寨人数尚少尚可应付,日后若人数增加,恐难以兼顾。

徐悟锋认为,还是让朱贵专注情报工作,另寻一人负责钱粮。

于是,徐悟锋自然想到神算子蒋敬,此人精通计算,毫厘不差,原着中排名第五十三,是最佳人选。

但此时徐悟锋无暇寻访蒋敬,只能让朱贵暂时代理,而徐太公虽精于算术,每逢收租季节,都要翻阅厚厚的账册,没有算术基础怎能应对?

只是徐太公近日心情不佳,对徐悟锋也多有不满,不愿在此时触碰霉运。

安排完赏赐事宜后,徐悟锋深知赏罚并重的道理,但他决定将惩罚条例延至击退官兵之后,与军法一同公布。

徐悟锋随后提醒众人:“此战虽胜,仍需警惕。

济州厢军即将抵达,你们应尽快操练部下。”尽管梁山接连攻破西侯庄与梁山镇,更设伏击败何涛,局势看似乐观。

然而徐悟锋深知,梁山兵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仅能应付顺风仗,一旦遭遇强敌便难以为继。

眼下只能通过训练提升士气,至于长远规划,则需待击退济州厢军后再说。

---

石碣村中,何涛侥幸逃过一劫,早已心有余悸,只敢缩在营寨内,令朱仝加强巡逻以防梁山突袭。

消息传至石碣村民间,众人无不震惊,而当消息抵达郓城县时,知县时文彬更是惊愕不已。

时文彬心中暗骂何涛,还未正式交锋,竟已折损近两百人,且是被梁山贼寇伏击所致。

若此事传扬出去,岂不让外县笑话?

但时文彬不敢掉以轻心,立刻命令县尉召集两百乡勇,连夜赶往石碣村,以免何涛再出意外。

这支队伍里,东溪村保正晁盖也在其中。

起初他不愿趟这趟浑水,奈何刘县尉言辞强硬,他只得带领五十人同行。

保正乃宋朝基层官员,以十户为一保设保长,五十户为一大保设大保长,百户为一都保设都保正及副保正。

这类“村官”虽无朝廷编制,却由地方富户担任,多取决于家产与声望。

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推行保甲法,设立保正旨在平日训民、战时征召。

然而随着神宗驾崩及变法失败,如今保甲制度已徒有其表。

郓城县增援石碣村后,巡检何涛终于得以稍稍安心。

这两百乡勇驻扎在营寨后,晁盖立刻找到朱仝。

他们多年熟识,与宋江、雷横等人都属同一利益集团。

“没想到徐悟锋如此大胆,先破西侯庄,这次竟主动出击,设伏击溃了何巡检,实在令人震惊。”

营帐内,晁盖与朱仝相对而坐,正议论徐悟锋的事。

朱仝听罢,摇摇头道:“听说此次埋伏的是徐家教头史文恭,若非他骑的是劣马,何巡检恐怕早已丧命。”

晁盖轻笑一声,“我听说过此人,武艺非凡,今日看来传言属实。

梁山既然占了先机,士气定然高昂。

有水泊天险相助,即便黄安到来,怕也难有作为。”

朱仝点头附和,“千余厢军,怎能对付梁山?那些贼寇只需守住山头,黄安也只能望洋兴叹。

除非朝廷调派万余精锐禁军,否则难以彻底剿灭这股匪患。”

晁盖冷哼一声,“出动万余禁军?那得朝廷亲自下令。

济州的任知州,难道敢让朝廷知晓这里出了强寇?他那顶 ** 还能保住吗?”

晁盖对朝廷不满,皆因括田法害他损失上千亩良田。

得知徐悟锋杀掉括田特使,他非但未责怪,反而多次称快。

尽管家中资产充裕,还有私盐生意支撑,但他并未萌生上山落草之意。

此时局势尚未逼至绝境。

朱仝虽认同晁盖的观点,却担心谈论上官不妥,便巧妙转移了话题。

三天转瞬过去,济州团练使黄安终于率两营厢军抵达石碣村,加上土兵与乡勇,总算凑齐了一千人。

黄安抵达石碣村时,何涛、刘县尉及朱仝等人都前来拜见。

黄安表现得颇为客气,明白若想剿灭梁山,还需依赖这些地方势力的支持。

然而,当得知何涛遭遇伏击、损失近两百人马后,黄安勃然变色,当场严厉斥责了何涛。

何涛只能强颜欢笑,回道:“团练大人,目前我们尚有千五百兵力,船只也已准备妥当,不知何时对梁山发起进攻。”

黄安冷冷瞥了何涛一眼,说:“急什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带上一支队伍,随我去水泊边探查一番。”

“遵命!”何涛与刘县尉应声而出,各自挑选五十名士兵,簇拥着黄安前往水泊方向。

营寨靠近石碣湖,而石碣湖又与梁山泊相连。

黄安一行人仅耗时一刻钟便到达梁山泊边缘。

黄安骑着一匹黄骠马,遥望水泊深处,隐约可见梁山轮廓,四周则是一片无垠的芦苇荡。

内心不由泛起波澜。

“此乃险地,难怪那些匪徒敢于据守。

我军仅有千五百人,怎敢贸然深入这水泊之中?”

黄安暗自思索,虽非良将,但也知此地地形险要,敌众我寡,贸然进攻恐难成功。

但若不进击,则无法向任清荣交差。

清了清嗓子,环视众人,黄安问:“梁山泊形势险恶,贼寇盘踞,诸位有何破敌之策?”

何涛和刘县尉面面相觑,毫无对策,心想黄安未免高估了他们。

这时,朱仝跨前一步,说道:“禀团练使,小将愿献计策。”

黄安早注意到朱仝,遂问:“你是谁?这般容貌,似极了汉末的义勇武安王。”

“义勇武安王”即关羽,其封号始于宋徽宗时期,“武圣”的称号则是清代才确立的。

朱仝立即答道:“小将朱仝,郓城县马军都头,因蓄须,乡人称我美髯公。”

黄安点头回应,随即询问:“你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朱仝开口道:“大人所见极是,梁山泊地形险峻,易守难攻。

若我军贸然进攻,敌寇只需藏身于芦苇荡间设伏,便足以使我军无功而返。”

“此等匪徒竟如此猖狂,日前何巡检至此,他们便已攻陷梁山镇。

如今大人亲率大军而来,料想梁山贼众定不会坐视不理。”

“我军只需坚守营寨,一旦贼人胆敢出水泊,大人带兵出击,必能大获全胜;若其始终不出,则另寻他法亦未尝不可。”

黄安听罢满心欢喜,赞叹道:“此计甚妙,不愧为智勇之士,就依你所言行事。”

黄安心意决断,实因朱仝所言正合己意——归根结底,他不愿冒险深入水泊。

万一梁山贼寇拒不现身呢?

对此,黄安早有打算。

据说石碣村乃贼首故乡,其中恐有内应。

到时只需拿几个问罪即可。

至于这些人是否真有罪责,黄安毫不关心,只要能向上级交代便好。

心中已有对策,黄安心情畅快,巡视一番后便带领何涛等人返回营地。

行不多久,见前方走来一位老翁,牵着两只肥壮的山羊。

黄安眼前一亮,即刻命亲兵夺过山羊,预备当晚烧烤享用。

老翁为当地村民,家境贫寒,见官兵靠近,本能避让,却遭厢军抢羊。

“军爷,为何抢我山羊?”老翁惊恐万分,紧握绳索,连连哀求。

“你这老头太不知趣!军爷不远千里来此石碣村,为的就是替你们剿灭梁山匪徒,区区两只山羊算得了什么?”

“咱们团练大人宽厚仁慈,不过取你山羊而已,何须这般啰嗦?”

“你这般絮叨,莫非竟是梁山眼线?”

这几名厢军气势汹汹,将那老人推倒,抢走了两只山羊,兴冲冲地跑来向黄安邀功。

“走,回营地!”黄安满意地点头,随后对何涛说道:“我的部下都很疲惫,你去告诉村民,让他们备好酒菜,士兵若不能吃饱,怎能冲锋陷阵?”

“团练尽管放心,我定会办妥!”何涛急于巴结黄安,怎敢不答应?

黄安率大军抵达石碣村,自然逃不过梁山的耳目。

聚义厅内,朱贵向徐悟锋汇报:“哥哥,探子传来消息,济州团练使黄安率约千人马,与何涛在石碣村会合。”

“千人之众?”

徐悟锋略作思索,道:“看来除了两营厢军外,还有不少正规军和乡勇。”

朱贵点头称是:“正如哥哥所料,黄安部下的旗帜杂乱,除了济州厢军,还有一支乡勇队伍。”

“不仅如此,他们入村后四处征用民夫,抢取村民的牲畜,弄得石碣村怨声载道。”

“果然本性难移!”

徐悟锋冷笑道:“梁山周围村落众多,为何百姓被骚扰,宁可忍耐,也不上报官府?”

“因为一旦州府派兵,受害的总是百姓,不仅要供奉牲畜美酒,待官兵离开时还得额外馈赠盘缠。”

“官兵扰得百姓不安,却未必能剿灭多少敌人。”

众人皆知官军的劣迹,杜迁、宋万连连摇头,阮氏三兄弟更是破口大骂。

宋万问道:“如今官军已至,哥哥有何破敌之策?”

徐悟锋微笑道:“黄安这支队伍,旗帜混杂,各部建制不一,除了厢军、正规军和乡勇,如今又多了数百民夫,我不信他能指挥自如。”

“若是晚间稍有动静,你觉得这些官军会不慌乱?”徐悟锋说完,目光扫过众人。

徐悟锋话音刚落,阮小二便恍然大悟,忙道:“兄长之意是夜袭?石碣村地形我们最熟悉,此事便交由我们兄弟负责。”

阮小五紧接着附和:“正是!这些官军欺压乡里,理应让他们付出代价,有来无回。”

徐悟锋含笑点头:“本就想派你们前去,那些官军今日掠夺百姓牲畜,料想此时正在大快朵颐。

咱们不妨等他们酒足饭饱后再行动。”

“在此之前,我特意准备了一样新奇之物,今晚就让诸位试试它的效果如何。”

“不知兄长研制出何等妙物?”阮小二听闻这几日徐悟锋一直在摆弄各种瓶瓶罐罐,却始终未明其意。

“正要给你们看看,随我来吧。”

徐悟锋起身对朱贵嘱咐道:“继续安排探子盯梢黄安等人,每过一个时辰即刻向我报告最新动向。”

“兄长尽可安心。”朱贵答应一声,随后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