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3章 最佳进攻点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3章 最佳进攻点

作者:姜向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4 04:17:31

杜迁三人听后,心中跃跃欲试。

想起谢保正的财富,更是心动不已。

徐悟锋随即分配任务:“首要之事是派人潜入西侯庄侦查,明确地形,选定最佳进攻点。

至于熟悉内情之人,已有几位从西侯庄逃出,可直接召集。”

杜迁笑道:“这些人便是最可靠的探子,他们对村子了如指掌。”

徐悟锋满意地点头:“很好,立刻传他们来见我。

另外,还需派人前往石碣村,请阮氏三兄弟相助。”

朱贵惊讶:“那便是江湖上传闻的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和活阎罗阮小七?”

徐悟锋肯定地说:“正是。

他们兄弟胆识过人,武艺高强,常助弱扶危,虽生活拮据,但从不伤天害理,堪称豪杰。”

石碣村的阮氏三雄,徐悟锋自到这个世界起便有意结识。

在他眼中,这兄弟三人不仅武力超群,更是值得信赖的人才。

正值京东推行括田法,梁山水泊尽收其中,阮家兄弟的生活或将陷入困境,徐悟锋决定邀他们入伙。

朱贵主动请缨,表示愿前往招揽阮家兄弟。

徐悟锋欣然应允,并派心腹随行,还特意准备了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以正名号。

“替天行道?”杜迁等人听后精神振奋。

宋万感慨道:“兄长高见,咱们行事果然当以此为准则。”

随后,徐悟锋嘱咐史文恭暂避风头,可史文恭却执意留下,称感恩于徐家厚待,不愿弃主而去。

徐悟锋闻言感叹:“委屈先生了!”

徐悟锋轻轻叹息,对面前的人说道:“先生不必担忧,我亦不愿终日为匪。

日后必竭尽全力, ** 锦绣前程。”

“莫非公子欲走招安之路?”史文恭心中微动,随即问道。

古语云:成大事者,需能屈能伸。

昔日前朝十节度,无一不是出身草莽,如今却皆成朝廷重臣。

史文恭自身武艺高强,一直渴望建功立业,通过沙场搏杀赢得荣华富贵。

然而,入伙梁山后,仔细权衡,招安确实是一条可行之策。

“招安固然是条明路,但在此之前,我们须先具备足够的资本。”徐悟锋微微一笑,含糊其辞。

招安?这岂非痴人说梦!再过十余载,北宋便将倾覆,此时提及招安,实属荒诞。

当然,徐悟锋不敢直言取而代之的野心,毕竟他初至梁山,一切尚未明朗。

眼下,他唯有不断提升梁山实力,在未来的动荡岁月中掌握话语权。

……

梁山泊呈狭长状,形似一粒扁豆。

梁山泊中部为界限,北接郓州,即未来的东平府;南邻济州,下属四县,郓城县位于泊西,隶属济州管辖。

新上任的郓城县令时文彬,刚到任不足一月,竟遭遇惊天巨案。

石碣村徐保正之子竟杀害朝廷特使及十余名公差,甚至重伤步兵都头雷横。

此消息传来,时文彬如遭雷击,险些昏厥,冷汗直冒。

即便已入五月,天气炎热,他依旧浑身冰凉。

原本他自两浙迁居至此,听闻山东民风彪悍,尚不以为然。

如今方知此言非虚。

胆敢弑杀朝廷命官与多名捕快,这徐悟锋分明是个悍匪!

时文彬心中忐忑,急忙起草文书,命押司宋江送至济州城。

这般大事,非得知州亲自裁决不可。

随后,他又派遣马兵都头朱仝,带领手下士兵前往石碣村缉拿嫌犯。

尽管时文彬已从雷横处得知徐保正一家已携带细软逃往梁山,但表面功夫仍需做足。

处理完事务后,时文彬只能静待后续消息。

郓城县马兵都头朱仝,身长八尺有余,留有一尺多长的胡须,面容威严,形似关云长,故县中称其为“美髯公”。

接到时文彬指令后,朱仝即刻率领二十名马弓手和二十名士兵直奔石碣村。

石碣村距郓城甚远,朱。

徐太公平素为人和善,与朱仝交情颇深,见此情景不由叹息,吩咐手下贴上封条。

那些特使及随行公差的 ** ,已被村民放置于空旷之地,仅以草席覆盖,只等官府派人收殓。

朱仝审视这些 ** ,特使头颅被割下,而其他随从皆遭一刀毙命, ** 这技艺堪称娴熟。

“徐悟锋武功卓绝,连雷横都败于他手,现又投靠梁山,实难对付。”朱仝摇头叹息,既惋惜徐悟锋的选择,亦对朝廷权臣的倒行逆施深感愤慨。

括田之策无异于巧取豪夺,蔡京等奸臣扰乱朝政,迫使忠臣良将沦为盗匪,徐悟锋一怒之下反叛,实在情有可原。

朱仝感叹之后,令手下前往村中棺材铺购置优质棺木,准备妥善安置亡者,待次日归返郓城。

与此同时,朱仝此行吸引了石碣村村民前来围观。

如此惊世骇俗之事,不仅震动了石碣村,连郓城县内也议论纷纷。

不出几日,此事恐将在济州、郓州流传开来,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市井间有两兄弟,长者头裹旧帕,身披陈衣,赤足而行,乃立地太岁阮小二;次者头戴箬笠,身着布衫,腰缠粗布裙,亦光脚无履,是活阎罗阮小七。

“二哥,那些朝廷官员总想着如何榨取百姓,小官人把他们杀了,我瞧着十分畅快。”阮小七低声说道。

阮小二冷哼一声,“何止如此,听说小官人已入梁山,投奔王伦,从此不再受朝廷约束,实属自在。”

阮小七听后眼中闪过羡慕,“我们与小官人也算有些交情,若他日后还记得我们,能引荐上山,那便是好日子了。”

梁山虽水丰鱼肥,但鱼虾在当地不值钱,渔民只能勉强维持生活。

正因家境清贫,阮家三兄弟中仅阮小二成家,其余二位仍是单身,难怪阮小七对梁山充满向往。

二人观罢街景正欲离去,忽见三人走近。

领头者身形高大,仪表堂堂,拱手问道:“二位可是阮氏兄弟?”

阮小二与阮小七互视一眼,阮小二答道:“我是阮小二,这是我的兄弟阮小七,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来人笑道:“我名朱贵,在李家道口经营酒楼,因主人宴请所需二十条十斤以上金鳞鲤鱼,特来拜访。”

兄弟俩闻言双眼放光,普通鲤鱼便宜,可这条重十斤以上的金鳞鲤鱼价值堪比牛肉。

如今京东牛肉每斤五十到六十文钱,二十条这样的鲤鱼至少值十贯钱,这笔买卖不小。

“原来是朱掌柜,闻名已久!”阮家兄弟急忙回礼,但随即神色暗淡,似有难处。

阮小七开口道:“朱掌柜登门拜访,必是有人引荐。

眼下有生意上门,我们岂能推辞。”

“可时局已变,自从王伦占据梁山泊后,禁止渔民入内捕鱼,生活愈发艰难,这笔交易恐怕难以达成。”

朱贵听完,神色微显窘迫。

他在李家道口经营酒肆,平日里为梁山搜集情报,同时暗中设伏劫杀过往商人。

这种事必须秘密进行,否则一旦走漏风声,官府便会介入。

朱贵轻咳一声,说道:“两位的处境我明白,但若放弃眼前机会,未免可惜。

我家主人就在前方不远处,何不去商议一番?”

阮小二与阮小七听罢,心中虽觉异样,却也不惧。

石碣村乃他们生长之地,从未畏惧过任何人。

于是阮小二应道:“朱掌柜,请引路。”

“两位随我来。”朱贵拱手示意,随即在前领路。

不多时,众人抵达一片树林,树荫下立着一名头戴斗笠的男子。

察觉到有人接近,那人快步上前,脱下斗笠对阮小二和阮小七说:“二哥、七哥,是我!”

阮家兄弟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此人竟是徐悟锋身边的亲信陈兴,年仅二十出头。

陈兴与兄长陈盛本是石碣村人,幼年丧亲成为孤儿,幸得徐太公收留,在徐家当差,后成为徐悟锋的贴身侍从。

这三年,他跟随史文恭习武,练就一身本领。

“原来是陈兄弟,你不是随少爷去了梁山吗?为何在此?”阮小二急切询问。

陈兴笑答:“正是少爷让我来邀两位哥哥及小五哥一同上梁山,从此快意恩仇,不受官府欺压。”

小官人果然还记得我们!阮氏兄弟听后,皆面露喜色。

阮小七忽而看向朱贵,问道:“朱掌柜可是梁山之人?”

朱贵拱手笑道:“正是。”

阮小七忙道:“适才多有失礼,还望兄长海涵!”

朱贵笑言:“无须挂怀!今后咱们便是生死兄弟。

不知五弟何在?也该邀他一同上山。”

阮小二即刻说道:“五哥去赌钱了,七弟,你快去唤他回来,我带朱掌柜与陈家兄弟先行前往我家。”

“我去便是!”阮小七点头应允。

朱贵、陈兴等人随阮小二至石碣湖畔几间茅屋,见其妻儿。

片刻后,阮小七携阮小五至。

阮小五头戴破巾,鬓插石榴花,身披旧衫,胸前刺青豹栩栩如生。

阮小五欢喜非常,上前拜见朱贵、陈兴等人。

众人落座商议,决定由阮小五、阮小七接老母,阮小二与妻收拾细软。

诸事完毕,夜已深,三阮率家人随朱贵、陈兴乘船往梁山而去。

此时,徐悟锋于聚义厅召集西侯庄众匪。

其中领头者谢根生,体魄健壮,肤色黝黑,朴实庄稼汉模样。

此人因谢保正害死双亲、侵占家产,携家带口投靠梁山。

得知新寨主欲攻西侯庄,谢根生未多言,详细叙述庄内情况。

不久,徐悟锋依谢根生所述绘出西侯庄简易地图,标注各村口及谢保正宅邸位置。

“寨……寨主,若能破庄,请勿伤及其他无辜。”谢根生虽恨谢保正入骨,却不愿牵连无辜乡邻。

徐悟锋含笑说道:“各位无需担心,我并非嗜杀之人。

待捉到谢保正,定会让你们亲眼见证。”

“多谢寨主!”谢根生等人连忙叩谢。

徐悟锋遣走众人后,不久朱贵领着阮家兄弟入内。

阮家兄弟见到徐悟锋,忙上前见礼,阮小二忍不住道:“小官人,久闻您已上梁山,没想到竟成了寨主!”

阮小七则道:“早听闻王伦器量狭小、才智平庸,如何能担当此寨主?小官人方是最佳人选。”

徐悟锋大笑,邀他们落座,说道:“三位肯来梁山相聚,便是给足我颜面。

今后咱们皆为兄弟,‘小官人’之称不必再提。”

阮家兄弟闻言大喜,再次拜道:“见过兄长!”

徐悟锋扶起三人,说道:“三位武勇过人,不如先在此聚义厅占个席位?”

阮小五与阮小七喜形于色,但阮小二正色道:“兄长,我等初登此山,尚无寸功,怎可占位?听说兄长欲攻西侯庄,不如让我等先立功绩,那时再坐席才名正言顺。”

阮小五和阮小七恍然大悟,也附和道:“二哥所言甚是,待立功后再坐席亦不迟。”

徐悟锋眸中闪过欣赏,说道:“好,我已备好酒肉,今夜便攻西侯庄,正是你们建功之时。”

“绝不会令兄长失望!”阮家兄弟齐声应道。

随后,兄弟三人安顿好家人,又与杜迁、宋万相识。

当夜,梁山上设宴款待,喽啰们得了徐悟锋的赏赐,对这位新寨主颇为亲近。

聚义厅中欢声笑语不断,全然不见白日的肃杀之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