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181章 有意压制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181章 有意压制

作者:姜向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4 04:17:31

方腊攻克歙州之前,栗先派遣王成前往东京,将摩尼教相关事宜全数告知栗先之子,其子随即迅速上报。

然而,栗先之子仅是一名太学生,消息递送后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信。

这实则是王黼有意压制。

当时梁山泊占据山东,王庆军进逼荆南,田虎在河东作乱,赵佶已然忧心忡忡。

身为当朝重臣,王黼深知赵佶的心境,不愿再添烦恼,便刻意隐瞒未报。

此外,王黼内心深处认为,摩尼教不足为惧,并非所有 ** 者都能与梁山泊相提并论,暂且放任也无妨。

但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期,摩尼教一路势如破竹,竟攻下了杭州!

发运使陈亨伯上奏朝廷,请求调集禁军应对,赵佶这才意识到江南竟出现了如此强大的势力。

一时间,赵佶焦虑不安,不知是否因天气转寒,他感到四肢冰凉。

宋朝经济重心南移,东南地区是赵家的财政命脉,如今这一区域出现问题,怎能让他安心?

大宋虽有百万大军,但维持这些兵力需要巨额资金。

以西军为例,各地禁军、厢军及乡勇加起来多达二三十万。

宋神宗熙宁初年,王韶开辟熙河,拓地二千余里,收复熙、河、洮、岷、叠、宕六州,设立熙河路,使得宋朝在陕西有了与西夏对峙的五路防线。

自西向东依次为熙河路、秦凤路、泾原路、环庆路、鄜延路,加上关内的永兴军路,统称陕西六路。

这六路疆域虽然广阔,却异常贫瘠,若无朝廷扶持,别说供养二三十万大军,恐怕连一半都难以维持。

没有充足的钱粮,又如何支撑西军?没钱没粮,再强的军队也无法作战。

可以说,如果没有东南地区的税收支持,依着赵佶的治理方式,宋朝恐怕早已覆灭。

所以赵佶不得不焦虑起来,此时城中已有大军集结,他心中却在权衡是否该派这支军队平定江南。

抛开钱粮问题不谈,如今摩尼教在江南肆虐,梁山泊又在山东割据,两者之间只隔了一个淮南。

若梁山南下淮南,摩尼教北上金陵,这两股势力相互呼应,那我这皇位怕是保不住了。

多年皇帝做下来,虽然没带过兵打过仗,但这些道理我还是懂的。

次日早朝,静鞭三响,文武百官齐聚金銮殿。

赵佶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坐下。

殿头官高呼:“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郑居中率先上前奏道:“启奏陛下,发运使陈亨伯上书称,摩尼教在东南作乱,贼首方腊自立为圣公,改年号为永乐,现已占据杭州、睦州等地,恳请圣裁。”

赵佶强压怒火道:“东南是财税重地,如今匪患猖獗,王黼身为宰辅,为何毫无察觉?”

王黼忙跪倒在地:“陛下明察,朝廷正全力对付梁山,臣的精力都放在那边,实在没想到江南竟生变故,此乃臣之过失,请陛下降罪!”

赵佶冷笑道:“说说看,如今该如何应对?”

王黼额头冒汗,心中焦急。

往常不过招安或剿灭罢了,但眼下京郊驻扎十五万大军,全是准备对付梁山的,实在抽调不开。

他咬牙道:“陛下,可先派人招安方腊,若不成,再派兵围剿。”

赵佶嗤笑一声:“方腊若肯归顺,徐悟锋割据山东时怎不敢称帝?这方腊显然早有反意。”

童贯思索片刻,出列奏道:“启奏陛下,不妨暂且搁置梁山用兵,先平定摩尼教。”

郑居中附和:“童枢密所言甚是,东南关乎国库命脉,一旦方腊得势,朝廷财政必受冲击。”

“再者,相较梁山,摩尼教虽占地不少,根基却浅,此时正是将其扼杀于萌芽之际。”

童贯与郑居中提议后,朝中不少官员随声附和。

在他们看来,梁山已非昔日草寇,而是极难对付的存在。

此次童贯亲率十五万大军,以五万西军为核心,意图征讨梁山,但一些大臣对此并不乐观。

先前两场战役的结果,让他们认为即便出动西军,能够与梁山打个平手就很不错了。

相比之下,摩尼教则显得容易对付。

童贯有自己的考量,若任由摩尼教在东南扎根,他未来如何应对西夏?更不用提联合金国灭辽的事了。

他心中还盘算着借伐辽的功劳封个王爷。

他知道,山东靠近中原,情况复杂,梁山只要几天就能威胁东京,危害远超西夏。

不过目前徐悟锋接受招安,双方暂处和平。

童贯明白,从梁山泊到控制齐鲁,徐悟锋的根基并不稳固。

他相信,趁着这段时间,先平定摩尼教,再回头对付梁山是可行的。

否则,仅凭梁山的实力,至少需要半年以上,这期间摩尼教可能会壮大。

这时,李纲进言:“若转而攻打方腊,梁山一旦生变,京城岂不受威胁?”赵佶点头称是,表示必须先稳住徐悟锋。

两次失败让赵佶变得谨慎,不再轻视梁山。

王黼看出皇帝态度转变,建议先解决摩尼教,再对付梁山。

他认为,先易后难是明智之举。

李纲听后缓缓开口:“若仅以官职和 ** 相诱,恐显得太过直白。

徐悟锋智谋深远,必能看出朝廷的意图,进而采取行动,届时局势只会更加复杂。”

赵佶焦虑万分,高声问:“东南有方腊叛乱,京城又受徐悟锋威胁,朕该如何应对?”群臣皆无言以对,心中对方腊的举动满是怨愤。

徐悟锋身为巨寇,岂会因朝廷内外交困而安分守己?就在众人束手无策之时,一人站出道:“陛下,臣有一策。”

赵佶急切地看向来人,竟是蔡攸。

他急忙催促:“爱卿速讲!”

蔡攸提议:“田虎占据河东,王庆盘踞京西,何不赐予徐悟锋官职与 ** ,命其征讨这两大势力?此乃驱虎吞狼之计。”

此言一出,群臣议论纷纷,对蔡攸的想法既惊且疑。

让徐悟锋对付田虎与王庆,看似巧妙,实则难以实现。

徐悟锋割据一方,何须朝廷的 ** ?

王黼立刻反对:“蔡大人过虑了,徐悟锋怎会被此等浅显手段蒙骗?”

蔡攸针锋相对:“不尝试怎能知成败?或许徐悟锋会接受此条件,既能除心头大患,又能壮大朝廷实力,日后北伐亦可借助其力。”

王黼冷哼一声:“怕是他不会轻易上钩。”

蔡攸转向赵佶恳请裁决:“望陛下明断!”

赵佶略作沉吟,转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蔡卿所献之策如何?”

邓洵武,身为保大军节度使兼知枢密院事,立刻回应道:“陛下,此策或可尝试,唯需解决说服徐悟锋的问题。”

他继续分析道:“蔡大人之计,意在借用梁山之力。

要让徐悟锋点头,必须给予足够诱人的条件。”

然而,关键在于,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真正打动徐悟锋?

此刻,童贯心中闪过一丝念头,回忆起之前朝廷招安时的情景,徐悟锋曾提出迎娶帝姬的要求,却被赵佶断然拒绝。

若赵佶愿意牺牲一位公主……

童贯认为此法可行,但涉及皇家颜面,贸然提出恐怕会惹怒皇帝。

权衡再三,他决定暂且不言。

然而,童贯并不知晓,赵佶内心亦有此念,只是身为天子,怎能将女儿许配给草寇?此事实在难以启齿。

正当赵佶左右为难之际,李纲再次站出,谏言道:“陛下,若命徐悟锋征伐田虎、王庆,臣忧虑其借机攻占河东、京西。”

部分大臣轻蔑地冷笑,此事尚未定局,徐悟锋是否答应都成疑问,李纲未免过于担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