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108章 谋反之罪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108章 谋反之罪

作者:姜向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4 04:17:31

酷刑起源于五代,历代沿袭,直到清末才废止。

宋朝时,酷刑仅分八刀、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一百二十刀。

即便是谋反之罪,也只需受一百二十刀便死。

明朝时才出现真正的千刀万剐,动辄数千刀,像明中期的大宦官刘瑾,被割了三千三百五十七刀才亡命。

鲁智深听罢,说道:“究竟是怎样的人想出了如此残忍的杀牛法子?那高衙内罪孽深重,林冲兄弟也算替天行道了。”

曹正接话道:“这种杀牛法子出来的牛肉最为鲜美,我在东京时就听说,蔡京吃的牛便是用活剐的方式宰杀的。”

鲁智深听后怒不可遏,骂道:“这等奸佞之人欺压百姓,将来若落到我手上,定要让他尝尝这痛苦滋味。”

蔡京生性贪图享乐,每日饮食花费高昂,一生奢侈无比。

然而晚年的他却遭受报应,在靖康之变时,宋徽宗虽不愿杀害他,但为平息民愤,也只能将其流放到岭南。

蔡京以为自己积攒了大量财富,到了岭南后生活依旧富足。

殊不知在流放途中,百姓对他怨恨难消,无论他拿出多少金银财宝,都没有人愿意卖给他食物,最终饿死在路上。

徐悟锋对此产生了兴趣,问道:“还有别的杀牛方法吗?”

曹正回答说:“其他不过是割颈、刺脑或穿心而已,熟练的屠夫每一种都能一击致命。”

“有些人为了方便操作,会先用绳索绑住牛腿,然后猛击牛身,让它奔跑时因绊倒而摔倒,再乘势动手。”

“多数屠户会选择先把牛固定住,再动手,以免一刀未果,导致牛临死挣扎伤人。”

徐悟锋又问:“你能否做到一击毙命?”

曹正充满信心地说:“不是我自夸,这三种位置我只需一刀便能放倒它。

不过那样牛会受苦,肉质不佳。”

“我家有一项祖传技艺,先点穴后动刀,让牛在无意识状态下死去,这样肉质最佳。”

众人从未听过这种点穴杀牛的方法,听后纷纷围过来。

曹正对自己的技术十分自信,也不担心牛突然发狂伤人,走到黄牛旁边摸索几下,随即用刀柄在一处用力一敲,那牛立刻双眼一闭倒地。

“厉害!”

众人见状纷纷赞叹。

曹正将牛敲晕后,一刀割开喉管,鲜血涌出,不久便断气了。

随后,曹正熟练地剥皮、剔肉、分骨,动作流畅地将整头黄牛分解成块状和骨骼,不曾有一刻停顿。

不久,一头黄牛便被处理得干干净净,围观的人无不惊叹。

徐悟锋赞叹道:“古人云‘庖丁解牛’,大概也不过如此吧。”

曹正闻言笑着回应:“徐寨主过誉了,这不过是祖上传下来的谋生技艺,怎能与各位头领的武艺相提并论。”

清风寨。

花荣带领下,宋江与郑天寿指挥喽啰顺利攻下清风寨。

由于徐悟锋事先提醒,宋江和花荣约束手下,未对镇民造成伤害,仅抓获了刘高的妻子。

宋江对着那妇人大声斥责:“你这妇人,我好意救你下山,念你是命官之妻,你却恩将仇报!”

“问她何用!”郑天寿站起拔刀,一刀将其斩杀。

随后,众人在刘高家中搜出七万多贯金银,花荣忍不住咒骂:“刘高到清风寨没多久,竟搜刮这么多财宝!”

“这种恶人,杀了才解气。”

宋江点头示意,让喽啰将金银财物装车,准备运回清风寨。

这时,郑天寿走近说道:“公明兄,我有句话想说。”

宋江道:“兄弟但讲无妨。”

郑天寿说道:“二龙山已失守,桃花山归降梁山,燕顺、王英两位兄长亦不幸身亡。

我在清风山孤身一人,若官兵围剿,不出多久便会断粮。”

“因此我想另觅他处,找一处容身之地。”

宋江先是惊讶,随即明白过来,问道:“兄弟可是担忧徐寨主责罚?”

郑天寿苦笑答道:“燕顺、王英两位兄长平时好色嗜杀,我又久居清风山,难免沾染习性。”

“梁山替天行道、惩恶扬善,绝不会容许像我这样的人存在。

与其等待梁山追究,不如先行离去。”

花荣在一旁默默听着,心中虽未言语,但他内心深处并不认同这些所谓的绿林人士。

若非燕顺等人相救,像这种行事乖张的匪徒,他是绝不会与之为伍的。

昨夜听到徐悟锋提及燕顺、王英于青州城外的作为,即便花荣表面平静,心底却对此深感厌恶。

宋江听后便说道:“兄弟独自在外,我实在难以安心。

我正准备返程,不如你也随我一同回宋家庄吧。”

“昨晚徐寨主前来并未责怪于你,想来此事已成过往。

有我和花荣在此,你尽可放心。”宋江补充道。

郑天寿摇头回应:“小弟与梁山泊素无渊源,而济州更是梁山的势力范围,小弟怎敢贸然前往?公明哥哥不必再劝,一旦安定下来,我定会派人告知哥哥平安。”

宋江见郑天寿态度坚决,只能询问:“兄弟可有明确的去处?”

郑天寿答道:“青州境内有一座**山,山上六位首领皆为武艺超群之人,我想前去投靠。”

宋江点头:“既然要去**山,带上些人手和财物,将来也好立足,去了还能占据一席之地。”

郑天寿闻言跪谢:“多谢哥哥相助。”

宋江扶起他,温和说道:“兄弟言重了。”

随后,宋江将所得银钱分成两份,一份交给郑天寿,清风寨的不少喽啰也愿意跟随他离开。

整理妥当后,双方在清风寨外告别。

郑天寿带领三百多名喽啰,押运三万多贯银钱,直奔**山而去。

宋江与花荣则带着剩余人员返回清风山。

得知郑天寿离去,徐悟锋并未在意,只觉不过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掀不起太 ** 澜。

恰逢曹正备好了新鲜牛肉,便邀请二人共进晚餐。

席间,徐悟锋对崔猛说道:“我们再去趟青州,无论如何也要找回令郎 ** ,妥善安葬。”

见徐悟锋如此重情义,崔猛深受触动,同时忧虑地说:“慕容彦达倚仗其妹权势,在青州欺压百姓,陷害同僚,行事极为蛮横,恐怕我们难以达成心愿。”

徐悟锋开口道:“昨夜那一场变故后,青州想必戒备深严。

但我这有五千将士,足可兵临城下,逼迫慕容彦达退让。”

“他应该不会为了亡者与我们硬拼。

死者入土为安,崔提辖如今已是自家兄弟,我又怎能让其家人曝尸荒野。”

崔猛性情直率,听闻徐悟锋如此看重自己,立刻单膝跪地,“大恩无需多言,今后定追随兄长左右。”

徐悟锋扶起崔猛,说道:“时不我待,咱们即刻动身往青州。”

宋江亦点头,“此中确有我的疏忽,我愿随行,一为悼念无辜伤亡的百姓。”

徐悟锋瞥了宋江一眼,微笑,“宋押司肯同行,实乃好事。”

再说青州城内,慕容彦达昨夜受扰,得知梁山兵马逼近,不敢轻易开启城门接纳民众。

待到清晨,确认四周无伏兵,才让百姓进城,随即紧闭城门以防不测。

临近黄昏,探子急报,梁山大军正沿主路赶来。

慕容彦达大惊失色,急忙登上城楼,见魏虎臣已在等候,他急切望向城外,只见尘土飞扬,几十面旌旗隐约可见。

密密麻麻的军队从远处冲杀而来,将城外的田野覆盖了一半。

慕容彦达心慌意乱,忙问魏虎臣,“城门可稳固?吊桥是否拉起?”

魏虎臣忙答,“大人尽可安心,今日城门只开过寥寥数次。”

此刻,鲁智深看见城楼上穿绯红官袍之人,知是慕容彦达,遂策马上前,“慕容知府,洒家鲁智深,欲与你商议。”

“交出崔提辖家眷尸首,我们即刻撤军;不然便强攻青州,若被朝廷御史知晓,定会参奏于你。”

慕容彦达听见鲁智深的威胁,虽见梁山军势浩大,仍忍不住勃然大怒。

仗着胞妹贵为妃嫔,他平日骄横惯了,怎会向匪寇低头?

慕容彦达厉声斥责:“水泊匪徒,竟敢在此威逼本官?待我奏报朝廷,定将尔等尽数剿灭。”

鲁智深怒不可遏:“你这昏庸知府,好言相商便是,莫要不知轻重。”

慕容彦达置若罔闻,仅对魏虎臣交代几句,便拂袖离去。

鲁智深目送其远去,愤愤不已,转向徐悟锋道:“那昏官决意不归还崔提辖家眷 ** 。”

徐悟锋眉头微蹙,此事本有把握,谁料慕容彦达竟如此强硬。

崔猛长叹一声:“诸位此行怕是白费力气了。”

徐悟锋坚定回应:“提辖莫忧,今夜我们在城外设营,若明日仍无回应,便挥师攻城,务必将提辖家眷 ** 取回,若能顺手除掉此 ** ,更是再好不过。”

号令传开,梁山大军于城外五里扎营,营帐如云,旌旗猎猎,尽显威势。

魏虎臣居高临下,望见营中数百帐篷宛如白色小丘连绵起伏,旗帜招展间气势非凡。

尤其那面“徐”字大旗尤为醒目,他心中暗惊:梁山上姓徐者虽多,但难不成徐头领亲至?

此刻面对城外数万劲旅,即便青州守军倾巢而出也未必能敌,更何况对方还有秦明、花荣、黄信、崔猛这般悍将,魏虎臣顿觉前路艰难。

他心灰意冷之际,唯盼登、莱二州援军早日抵达方能解围。

话说登州知州接获慕容彦达密函后,得知青州遇险,立刻命登州兵马都监马政率两千将士驰援。

登州既已发兵,莱州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莱州兵马都监潘渭亦领军两千,与马政汇合,齐赴青州。

常言道:天下乌纱皆同色。

这两支援军自淄水入海口溯流而上,在临淄县外靠岸。

当日马政与潘渭并未急于赶路,而是停留休整一天,次日才继续进发,但行军速度缓慢得令人叹息。

从临淄到青州,不过七八十里,三四天便可抵达。

然而,马政与潘渭并未急行,每日仅走十里,天未全黑便安营休息,似出游般悠然,全然不见丝毫紧迫。

并非二人轻视慕容彦达知府,实因自知非梁山泊敌手。

据慕容彦达所报,梁山泊仅兵马便有四五千,再加桃花山入伙,至少又增千人。

梁山泊为绿林巨寇,先前朝廷六路大军皆遭重创,连节度使项元镇亦未能幸免。

马政、潘渭扪心自问,自己能稳居此位,也历经数次民变,但梁山泊远非这些可比。

自身能力相较项元镇又高几何?

回顾北宋百余年历史,仅记载在案的农民 ** 便达两百多次,平均每年发生一至两次,未记录者更甚。

多数叛乱规模不大,数千至上万人者极少,千余人以下的更是常见,且大多缺乏武器装备与防护,故易被剿灭。

即便北宋官军疲弱,对付这类平民 ** 仍占优,更何况配备刀枪、弓箭与铠甲,岂非如狼入羊群?

梁山泊却截然不同,马政、潘渭虽不知其具体兵力,但已知出动的数千人中,水陆步骑齐备,骑兵多达五百,个个强壮有力,全副武装。

以他们手下四千人之态,平日鲜有训练,恐怕只能沦为送死之辈。

官场与绿林迥异,绿林讲究义气,官场则首重保全自身。

义气何用?能果腹否?

岂不闻“兄弟情谊误人”!

于是,二人达成一致,此次前往青州乃形式所需,首要任务仍是自保。

这日午后,马政、潘渭见天色渐晚,遂命大军停驻,寻一开阔之地扎营。

那时,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缓步而来,面皮微黄,胡须浓密,身高八尺有余,正是登州兵马提辖孙立,人称病尉迟。

孙立武艺超群,屡建奇功,深得马政赏识。

马政见到孙立前来,笑着问道:“孙提辖,可有要事?”

孙立皱眉答道:“都监,这几日每日行军不过十里,若这样下去,何时能至青州?不如下令加快行军速度,尽早支援。”

马政微微一笑,“孙立,我知你武艺出众,但此番对手非比寻常,乃梁山水泊之悍匪。”

“以我军四千之众,对阵梁山贼寇,你觉得胜算几何?”

孙立拱手道:“都监,若遇贼寇,末将定当拼力杀敌,若能擒获贼首,也好让您回去邀功。”

马政叹气道:“孙立,有这份决心就好。

梁山贼寇实力雄厚,非我辈能敌。”

“此事暂且搁置,你去查看士卒,速扎营寨,其余事宜我自会安排。”

“末将遵命。”孙立虽自信于自身武艺,却也明白马政为上司,不便多言,只得前去监督扎营。

……

登州大牢外,顾大嫂提着食盒,与丈夫孙新、邹渊一同走向大牢。

守在门前的两名狱卒见状,立刻警觉起来。

一名狱卒认出了顾大嫂,“这是十里牌开酒店的顾大嫂,不知是来探望谁的?”

另一人冷哼一声,“想进这门,还得看我们兄弟的意思。”

那狱卒随即摆出戒备姿态,待三人走近,便呵斥道:“此地禁入,闲杂人等莫靠近。”

孙新急忙抱拳道:“两位大哥行个方便,小人是来探望解珍、解宝二位的。”

听闻是要给解家兄弟送餐,那名小牢卒说道:“这两人是重犯,不久将被问斩,知州下令,禁止探视。”

孙新走上前几步,从袖中取出两锭银子,递给这两名牢卒,笑道:“二位大哥帮忙通融一下,这两人是我的姑表兄弟,因即将问斩,特意前来送些吃食,见上最后一面。”

两名牢卒收下银子,暗暗一掂,觉得份量颇重,心中甚是满意。

其中一个露出为难之色,说道:“三位有所不知,知州有令,此二人乃重犯,若让他们逃脱,我们都会以私通贼寇论罪。”

“此事干系重大,不得不谨慎行事。”

孙新见他们收了银子,知还有转机,忙拱手道:“大哥行个方便,我是孙提辖的兄弟,只想进去探望。”

“这样吧,我们两个在外守着,只让我的妻子进去探视,二位觉得如何?”

顾大嫂行礼笑道:“两位大哥行善事,容我进去吧。”

两名牢卒对视一眼,觉得应无大碍,虽说听说顾大嫂比男人还厉害,但她终究是个女子,劫狱应当不易。

一人便道:“那就让顾大嫂进去,至于能否见到你的两个兄弟,要看里面的牢卒。”

顾大嫂闻言再行礼,说道:“多谢两位大哥。”

那牢卒笑道:“解珍、解宝临刑前有亲人探望,走时也会安心些。”

顾大嫂一笑,不多言,提着食盒进入。

进门后,来到一个小院,穿过院子,便到地牢门口。

门前挂着铜铃,顾大嫂拉住绳子,摇得铃铛叮当作响。

牢门后传来乐和声音:“何人?”

顾大嫂急忙道:“我是送饭的妇人。”

乐和听出是顾大嫂,立刻开门放她进去,说道:“嫂嫂莫说话,随我来即可。”

顾大嫂点头,跟随乐和步入地牢深处。

沿路的大牢里,平日里连老鼠都难得见到,突然进来一位妇人,囚犯们立刻聚集到牢门前围观。

有几个胆大的,甚至试图伸手去抓顾大嫂。

“小娘子,让哥哥摸摸吧。”

尽管顾大嫂武艺出众,性格刚猛,被称为母大虫,但面对囚犯们的狂热举动,她也有些慌乱,急忙退到路 ** 。

看到顾大嫂躲避的样子,两边牢房里的囚犯都哈哈大笑,纷纷伸出双手朝她抓去。

……

望着两侧牢房里疯狂伸出的手,顾大嫂心中一阵恐惧。

乐和举起手中的皮鞭,用力抽打两边的囚犯,喝道:“想挨鞭子吗?伸手的就尝尝。”

“哎哟!”

“痛死了!”

皮鞭落下,囚犯们痛苦地缩回手。

乐和愤怒地瞪着牢中的囚犯警告道:“谁再敢伸手,三天没饭吃。”

说完,他转向顾大嫂说:“嫂子请随我来,解珍、解宝两位兄弟在牢房深处。”

有乐和引路,两人迅速到达深处,见到了解珍和解宝。

两人见到顾大嫂,立刻迎上前,解珍高兴地说:“姐姐为何而来?”

顾大嫂答道:“自然是来救你们的。”

乐和掏出钥匙,快速打开牢门,让解珍、解宝出来。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传来,乐和回头一看,是 ** 包节级带着三名狱卒走近。

一见到顾大嫂,包节级呵斥道:“这妇人是谁?竟敢私自入狱送饭!乐和,谁让你放她进来的?”

乐和镇定地说:“她是解珍、解宝的姐姐,来探望他们的。”

包节级大喊:“就算是他们亲娘,也不行!立刻关门!”

顾大嫂听后十分愤怒,拔出两把寒光闪闪的 ** ,对着包节级喝道:“我就是来劫狱的,你能把我怎样?”

包节级大吃一惊,转身想逃,却已经晚了。

顾大嫂怎会轻易放过,紧握尖刀追了上去,瞬间刺中包节级的背部,将其击杀。

解珍与解宝刚从牢房出来,枷锁已由乐和解开。

目睹此景,他们也冲上前去,用枷梢制服了三名狱卒。

乐和急切地说:“我们得赶紧离开,孙新和邹渊在外面接应。

如今城内兵力已被调往青州支援,现在正是突围的最佳时机。”

解珍兄弟点头同意,随即四人一同冲向牢门外。

次日清晨,登、莱两地的军队依旧缓缓前进,尽管速度缓慢,但终究会抵达目的地。

马政与潘渭并未松懈,早已派出众多探子侦查青州城状况,得知城外被梁山军包围。

马政与潘渭毫无担忧之态,毕竟梁山军在城外,他们此处依然安然无恙。

行至一处山岭,四周荒凉险要,潘渭观察后提议在此扎营以防埋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