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69章 阳谷县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69章 阳谷县

作者:姜向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4 04:17:31

武松带领阳谷县乡勇,五百人全部到齐,比梁山泊队伍提前一步返回阳谷县,还需两日才能抵达。

阳谷县内——

自从嫁与武松以来,大半年过去,夫妻二人感情深厚,生活和睦。

武松因郓州准备围剿梁山泊而带兵离去后,武松的妻子忽然身体不适,请医诊断,竟发现自己已怀有身孕。

这消息令她欢喜不已,只等武松归来,再将喜讯告知。

武松离开两天后,邻居王婆前来拜访,称有一位大官人赠她一套高档布料,但她身体欠佳,希望这位妻子帮忙制作寿衣。

碍于邻里关系,她答应了王婆的要求,在量好尺寸后,带着布料回家缝制。

自从那天起,王婆时常邀请**到她家坐坐,看看活儿进展如何,还准备茶水点心款待。

**起初也没多想,每次在王婆家稍作停留便回家,绝不耽搁太久。

这一天,王婆再次邀约**,请她上楼坐下后,看了看缝制好的衣物,连连称赞,又说:“娘子的手艺实在令人钦佩,武都头真是有福气啊!”**笑着回应:“王妈妈说笑了,能嫁给二郎是奴家前世修来的福分。”

王婆听后,心中暗自琢磨,随即笑着说:“娘子辛苦这些天了,先坐着歇会儿,我去准备茶水点心。”**急忙站起身,“王妈妈,不用麻烦了,若无要事,我就先告辞了。”

王婆连忙拦住:“娘子何必急着走?帮了这么大的忙,喝杯茶又何妨?前几天有人来都没喝上一口,传出去,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犹豫地说:“可是……”

王婆立刻打断:“娘子是不是瞧不起我?你是武都头的妻子,看不起我这老太婆,也正常不过!”

**慌忙解释:“王妈妈说什么呢!”

“既然如此,不如坐下喝杯茶,尝些点心,左右都是邻居,还能怕人闲话不成?”

王婆笑了笑,让**坐下,自己则出去准备。

**坐在屋内,心想自己和王婆同为女子,这次又帮她做了衣服,她这般热情相邀喝茶,也属情理之中。

若是一味拒绝,反倒显得生分,容易引发邻里间的不悦。

这般想着,**决定安心饮一杯茶便离开,不会耽误什么。

片刻后,**忽然听见门外传来男子声音:“王妈妈,几日未见了?”然而,迟迟不见王婆现身应答。

正疑惑间,只见一位锦衣男子推开房门,问道:“王妈妈不在吗?”

匆匆起身,说道:“王干娘已去准备东西,不在这里,你还是下楼去找找吧。”

那人微微一笑,拱手行礼道:“我还以为是谁,原来是娘子在此,难道忘了我吗?”

** 警惕地看着他,说道:“这位官人怕是认错人了,我与你素不相识。”

那人叹了口气,说道:“数日前,娘子那一叉竿,打得我记忆犹新。

今日重逢,娘子怎会不记得?”

** 想起那日,确实曾因叉竿失手误伤过路人,当时虽已道歉,却没想到竟遇到了对方。

此人正是阳谷县的西门庆。

那天被叉竿打中后,本想发怒,但见**容貌秀丽,心中便生了觊觎之心。

无奈她为人谨慎,丈夫又是县里的都头,令他一时无从下手。

但西门庆一旦起了色心,便无所顾忌。

得知郓州即将征讨梁山,武松将率乡勇前往参战,他便想出了计策。

他花费重金收买了卖茶的王婆,谎称做衣裳为由,将**骗至其家中,准备伺机行动。

西门庆起初并不想用强,但见到**后,已被深深吸引,决定趁此机会强行占有。

他认为,像**这样的妇道人家,遭遇此事定不敢声张,日后只会乖乖顺从。

见**沉默不语,西门庆笑着关上门,走近说道:“自上次分别后,日夜思念,今日重逢,不如饮几杯酒,叙叙旧情。”

** 脸色阴沉,她曾在张家做过丫鬟,深知这类人的意图。

武大郎的妻子 ** 面对西门庆的纠缠,心中愤恨不已。

西门庆走近时,她厉声说道:“我丈夫武松是打虎英雄,你若胆敢对我无礼,他定不会饶恕你。”

“娘子何必如此说笑?不过是一场小聚,武二郎想必不会在意的。

再说,你真会告诉他吗?”西门庆嬉笑着靠近,心中已下定决心,今日非得达成心愿不可。

** 见状迅速躲避到桌后,西门庆紧随其后,两人在屋内追逐起来。

无奈之下,西门庆将桌子掀翻,成功抓住了 ** 的衣袖。

** 拼命挣扎,趁机狠狠踩向他的脚。

“啊!”西门庆痛得大叫一声,松开了手。

门外的王婆闻声赶来,问道:“西门大官人,发生了何事?”

西门庆捂着受伤的脚抱怨道:“这女子实在倔强,不过我喜欢这样的性格。

王婆,帮我制住她,事后必有厚报。”

急促呼唤道:“王干娘,切勿助纣为虐,否则我夫归来,后果恐不堪设想。”

王婆犹豫道:“西门大官人,既然小娘子不愿,何苦强求?”

西门庆冷笑一声:“王干娘,莫非你想反悔?即便今日放过此女,她回去告知武松,我自有应对之法,但你定会陷入困境!”

王婆闻言惊惧,提起武松威名,她心生畏惧,若非西门庆重金相诱,断不会招惹此人。

西门庆继续说道:“王干娘,今日事成后,她便再无能力对外张扬,届时你我皆能安枕无忧。”

想起武松的威猛,连猛虎都能降伏,王婆虽不甘心,仍咬牙劝道:“潘家娘子,还请莫怪老身多嘴,大官人家财万贯,跟随于他胜过武松百倍!”

** 听闻此言,心中绝望顿起。

“王干娘,你在此拦截,我去那边擒拿,谅她难逃!”西门庆奸笑,步步逼近。

“宁死也不愿在此屈辱!” ** 退至窗边,见西门庆逼近,毅然跃窗而出!

独龙冈,祝家庄。

徐悟锋率军三千,穿越盘陀路,至祝家大堂时,发现祝朝奉已悬梁自尽。

见此情景,徐悟锋颇为敬佩,祝老先生愿赌服输,得知郓州兵败及梁山来袭后,从容赴死,未留遗言。

徐悟锋转头吩咐鲁智深等人:“仔细搜查祝家内外,确认是否还有其他家人,再核查庄内钱粮。”

鲁智深领命后立即行动。

片刻后,薛永返回,呈上几本账册,说道:“兄长,据庄中佃户透露,祝老早将儿媳与孙辈送往娘家。”

祝家庄园如今只剩几名老仆,主人祝朝奉悬梁自尽,家中的账册被悉数收走。

徐悟锋接过账册查看,发现祝家藏有三十七万石粮食及十五万贯铜钱银两,与官府仓库的虚报截然不同。

梁山目前人口近一万五千,若算上新俘虏,总人数已逼近两万。

祝家庄的粮草足以让梁山众人饱食无忧。

虽比书上记载的五十万石少了十三万石,但加上其他来源,差距已然缩小。

徐悟锋嘱咐众人搜集车辆清点粮食,同时请扈家和李家支援人力协助搬运,山上的兄弟只需看守即可。

薛永询问是否追捕祝家的遗孤,徐悟锋表示无需如此,因他曾承诺栾廷玉饶恕祝家妇孺。

更何况,祝朝奉的三个儿子皆死于梁山之手,他怎能不怨恨?而祝朝奉留下粮草自缢,显然期待梁山网开一面。

薛永思虑片刻后明白,祝朝奉或许认为梁山不会为难妇孺。

徐悟锋点头微笑,称祝朝奉确实洞察世事,明白梁山以仁义为先,绝不会伤害无辜孩童与女子。

祝朝奉为了确保安全,将自家的钱粮全部献出,作为交换条件。

即便徐悟锋并未应允栾廷玉的要求,他也不会对几个妇孺下手,区区几个人能掀起什么波澜?

自加入梁山以来,与徐悟锋结怨的人不在少数,例如陈应龙、黄安、何涛的子女,还有那些死于梁山之手者的亲属。

若一一清算,徐悟锋岂能尽数杀害?再说,他也并非冷血至此,或许将来会有转变,但绝非此时。

毕竟,几个年幼的孩子,实在让他难以下手。

祝朝奉与其三位成年儿子不同,后者行事毫无顾忌。

薛永听闻徐悟锋所言,不禁感叹:“这老人命不久矣,心思却如此缜密。”

徐悟锋回应道:“既然祝朝奉如此通情达理,其他妇孺便不必追究。

凡事留有余地为好。”薛永点头附和,对妇孺之事同样不忍下手。

随后任务变得简单,只需调配人力运送钱粮。

三十七万石粮食数量庞大,从阳谷至梁山水泊无水路可循,需大量牲畜车辆才能完成运输。

徐悟锋命人搜刮独龙冈三庄,共找到八百余辆板车,大小载量有限。

虽看似众多,实际每趟运输量甚微,假设每车载十石,则一次仅能运八千余石,实际更少。

三十七万石粮食,竟需近两月方能运完,徐悟锋顿感压力巨大,刚得来的丰收喜悦迅速减退,徒增苦乐交织之感。

无奈之下,徐悟锋向扈家庄与李家庄求援,承诺往返皆可获五斗粮食报酬,请求庄客协助运输。

两庄百姓闻讯踊跃报名,徐悟锋这才意识到,在外人眼中梁山虽为匪寇,但其信用始终可靠。

自徐悟锋上山后,树起“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号,接连两次击败官军,名声逐渐传开。

阳谷距梁山泊西北约八十里,独龙冈更近。

即便古时消息传递缓慢,阳谷县周围也早已知晓梁山铲除恶霸劣绅、救济贫民之事。

面对梁山招兵,扈家与李家虽无异议,但因板车有限,他们甚至希望梁山尽快离去,也好减少与官府的纠葛,便于两家吞并祝家庄的土地。

这片地对祝家而言是难以守住的肥肉,即便扈、李两家不动手,阳谷县的其他富户也不会放过。

世道冷酷,祝家即便因对抗梁山而衰落,也不会有人因此心软。

祝家遗留的土地,每一寸都会被争夺。

梁山共招募七百人,加上祝家庄的旧部,总计千人,由梁山兵马护送。

即便郓州兵马已败,徐悟锋仍谨慎行事。

看着鲁智深护送粮队远去,徐悟锋心想是否该去阳谷县向知县借些板车。

若真要运两个月,他宁愿撞墙而亡。”四月了,还得再劫一次生辰纲。”徐悟锋低声嘟囔,随后带着陈兴、陈盛兄弟及亲卫,朝扈家庄走去,打算蹭顿饭,顺便见见那位一丈青。

---

扈家庄如堡垒般坚固,外墙高三丈,护城河宽丈余,庄内建有多座碉楼。

只要吊桥升起,便是坚不可摧的堡垒。

梁山人马到来后,扈家庄早早就闭门戒备,吊桥高悬,内部驻扎众多庄兵。

纵使明知自家难敌梁山,但若梁山真要翻脸,扈家庄亦不会轻易屈服。

因徐悟锋来访,扈家庄放下吊桥接待,扈太公带领扈成与扈三娘在门口迎接梁山首领。

“哈哈,这就是扈太公吧?太客气了,我只是来坐坐,怎敢劳烦您亲自迎接。”徐悟锋笑着说道,先打量了扈家父子,再看向扈三娘。

只见她衣着朴素,不施脂粉,发间仅有一根淡色银钗,颇有天然之美。

虽祝彪临终时曾恶语中伤她,将两人的些许情分毁于一旦。

然而祝家只剩妇孺,祝朝奉及祝家兄弟皆已亡故,尽管未正式嫁入祝家,扈三娘仍按礼数为祝家守孝。

虽然祝彪品行不佳,但在这件事上,扈家确实不够厚道。

这一举动让徐悟锋对她另眼相看,认定她重情义。

这令扈太公与扈成对她的婚事感到忧虑,但眼下祝彪刚逝,父子俩不便催促。

扈成从梁山归来后,听闻妹妹清白无损,才安心不少,认为徐悟锋还算正直。

扈太公拱手道:“徐寨主此言差矣,您此次网开一面,宽容大度,我扈家深感感激。

您远道而来是贵客,理应如此迎接。”

扈成附和道:“父亲,我们进去说话吧,别让徐寨主在外久站。”

扈三娘看着兄长的笑脸,暗自叹息。

自兄长归家后,提到梁山便满腹怨言,如今却在梁山泊主面前强颜欢笑,让她心中五味杂陈。

扈三娘尚显稚嫩,连基本的待客之道都不甚了解,作为扈家未来的继承人,扈成必须对此有所认识。

“徐寨主,请随老夫入内。”扈太公伸手示意,带领徐悟锋等人进入扈家庄。

众人落座后,扈太公让徐悟锋居主位,随即吩咐下人将准备好的酒菜依次摆上。

酒席间,徐悟锋开口道:“此次贸然拜访,实是有事相商。”

扈太公急忙询问:“寨主所言何事?”

徐悟锋命陈兴呈上两包物品,当众打开,乃是一包精盐与一包砂糖,令扈太公和扈成目光一凝。

扈太公疑惑:“寨主提及的生意,莫非与此有关?”

扈成亦满心惊讶:“这精盐与砂糖,我曾听闻是宋江和晁盖的产业,怎会……”

徐悟锋轻笑回应:“他们手中的精盐与砂糖,皆源于我梁山。”

“竟有此事!?”

不仅是扈太公和扈成,就连扈三娘也十分震惊。

扈成难以置信地追问:“这两样东西难得一见,贵寨怎能做到……”

徐悟锋笑着解释:“于你们而言珍贵无比,在我们这里却寻常得很。

不知扈家是否有意参与?”

扈太公略作沉思,问道:“不知寨主要求如何?”

徐悟锋大笑:“我们交易,皆为互利共赢。

我并无特别要求,若扈家手中有粗盐粗糖,尽可出售予我梁山,经加工成精盐砂糖后,贵庄再按合理价位购回,我与宋江、晁盖的合作模式也是如此。”

扈成听罢连连点头:“父亲,这笔买卖可行。”

扈太公亦颇为动心,继续询问:“收购价具体是多少?”

徐悟锋答道:“单说盐吧,一斤粗盐仅值数文钱,而我制成精盐后,至少能卖上百文,我将以粗盐十倍的价格卖给贵庄,相信您也会获利颇丰。”

扈太公心中略作盘算,顿时喜形于色。

他估算着一斤私盐的批发价约五六文钱,若能翻十倍卖出,便是五六十文,如此高额利润实在诱人。

徐悟锋闻言大笑,说道:“梁山与谁交易,无需顾忌他人脸色。

况且晁盖、宋江的买卖集中在京东,而阳谷县靠近大名府,你们完全可以开拓河北市场。

那大名府可是个富庶之地。”

徐悟锋此举意在广布经销网络。

晁盖虽是盐业巨擘,但仅限于京东区域,河北等地尚有广阔商机。

而他对河北地区最青睐的人选,便是玉麒麟卢俊义。

他已让许贯忠修书一封,派人联络卢家。

相较大名首富卢家,扈家庄稍显逊色。

但念及一丈青的情面,徐悟锋也愿给扈家些许实惠。

扈家父子听闻此言,满心欢喜。

梁山先前苛索,令他们颇为心疼。

未曾想不久之后,梁山竟送上这般大单。

有了精盐、砂糖的生意,眼下这点损失不足为虑,父子二人怎能不欣慰?

一旁的扈三娘不知因何缘故,脸颊泛起红晕,低头避开徐悟锋的目光。

扈太公起身拱手道:“徐寨主胸怀宽广,我扈家之前多有冒犯,实属失察,今日方知悔悟,还请受我一拜。”

徐悟锋忙伸手扶住:“太公不必如此,冤家宜解不宜结。

梁山与扈家并非死敌,和气生财才是正道。”

扈太公闻言大笑,随即举杯相邀,宾主尽兴。

饭后,徐悟锋未作逗留,径直告辞离去。

待其走远,扈太公与扈成转入后厅,扈成低声说道:“爹,梁山刚与我们交锋,便送来厚礼,恐怕别有用心。”

扈太公抚须微笑,言道:“此中情由我岂会不知?那徐寨主对三娘之意显而易见,却也未曾因三娘被掳失了分寸,足见其君子之风。

如今主动示好,其意昭然若揭。”

扈成眉头微蹙,低声说:“听闻徐寨主年前新婚,且他本为匪寇,即便梁山势力日盛,我也断难将妹妹许配于他。

万一梁山日后倾覆,岂不累及我扈家门楣?”

扈太公颔首道:“你的顾虑我理解。

以我观之,那徐寨主并非莽撞之人,只要他不提此事,我们也权当未闻。

至于盐糖生意,与梁山合作亦无不可。”

世间谁不爱财,此乃常理。

提到此处,扈太公轻叹一声,续道:“听闻徐寨主昔日也是乡间巨富,只因反对括田法, ** 朝廷使节,这才投奔梁山。

抛开他是首领的身份,老实说,我对他的行事颇为钦佩。

若三娘嫁他,胜过那祝彪百倍!当初若非祝员外屡次游说,且我忌惮祝家权势,怎会将三娘许配给祝彪。”

扈成心中忽有所思,低声问:“父亲,您觉得徐寨主将来会……”

扈太公脸色骤变,斥责道:“胡言乱语!这种掉脑袋的话题也敢妄议?那徐悟锋虽有些手段,终究不过草寇罢了。

待官府真正重视起来,即便梁山水泊广阔,也难逃覆灭命运。”

“爹说得极是!”扈成忙低头应承,唯唯诺诺。

---

第二〇六章

过街老鼠张三、青草蛇李四,是鲁智深在大相国寺时收下的两名记名 ** 。

二人皆出身泼皮破落户,性子虽显无赖,但头脑灵活,为人仗义,久居街头,容易与人打成一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