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25章 变故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25章 变故

作者:姜向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4 04:17:31

“感谢时知县馈赠的钱粮!”

城墙上,宋江、朱仝、雷横听得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反应,梁山这番举动,恐怕全城人都听到了。

县衙大堂里,时文彬刚松了口气,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喧哗声,担心又有变故,快步来到门外。

待他听清喊声后,脸色骤变,极为难堪,那神情好似吞了只苍蝇般不悦。

“草寇猖狂,暂且由他们嚣张片刻!”时文彬撂下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转身返回大堂。

片刻之后,宋江前来禀报,说梁山人马已离开城外。

这时,时文彬才完全放下心来,随后着手处理后续事宜。

多年官场历练让他明白其中奥妙,时文彬提笔疾书,一纸公文迅速完成。

城破之时,时文彬详述自己如何英勇无畏,率全城军民苦战两日,屡次击退梁山匪徒的猛烈进攻,最终逼迫敌寇全面撤退。

郓城县内大小官员如刘县尉等人,在此期间成为时知县的重要帮手,为自己的履历增添光彩。

整个过程中,宋江在一旁观摩,深感开阔了视野。

他心中不断感叹:又学到新招数!及时雨宋江就是这样勤勉好学。

至于何涛的失踪,时文彬直接指责其临阵脱逃。

虽朱仝曾暗示若形势不利可突围,但时文彬并未理会,更对何涛迟迟未归深感不满。

北面的郓州、东边的兖州、西边的濮州、南边的单州及徐州,乃至更远的兴仁府、应天府、大名府等地,都迅速得知陈应龙统领的三千官兵围剿梁山失败的消息。

消息传来,有人震惊,有人冷笑,更多的人抱着看戏的心态。

然而,梁山“替天行道”的口号愈发响亮。

作为事件核心的济州,官方层面却异常沉默。

上次黄安惨败时,知州任清荣震怒,这次陈应龙兵败,他只剩恐惧。

三千装备精良的州府军队竟全军覆没,这简直难以置信。

据传,任清荣收到时文彬的公文后,当场震惊失态,甚至跌倒在地,神情比时文彬更为狼狈。

任清荣的慌乱不仅源于梁山泊,更因为他头顶上的 ** 。

梁山泊就在济州境内,身为知州的他治下竟出了如此大患,这是他无法推脱的责任。

若他的政敌或别有用心之人趁机参奏一本,他这官职恐怕难保。

因此,在官军惨败之后,任清荣考虑的不是如何补救,而是如何暂时掩盖此事,随后在朝中活动,用钱疏通关系,将这次失败隐瞒过去,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任清荣心中清楚,济州府民力已经耗尽,再组织第三次征剿几乎是不可能的。

梁山泊威名远扬,百姓都明白,再去攻打无异于送死。

以梁山泊目前的实力,少于五千兵马都不愿轻举妄动。

济州府根本凑不出这么多兵力,只能上报朝廷请求增援,但这无疑会让事情败露。

任清荣不愿看到这一幕,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的仕途。

他只能尽力拖延时间,希望能在朝中找到助力。

至于梁山泊,只要他们不继续扩张,他便愿意放任不管。

然而,任清荣也知道,数千官军的损失绝非小事,迟早会被揭露。

但他仍希望能争取时间,筹措资金,通过朝中人脉为自己的处境争取转机。

任知州内心忐忑,一面命令各县镇加强防御,一面秘密派人将银两送往东京。

这只是第一笔款项,后续还会有更多。

另一边,梁山泊一片欢腾。

战后正值中秋佳节,山寨上下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准备大肆庆祝一番。

山寨之上,杀猪宰羊,连续三日设宴狂欢。

不论原属喽啰还是新归降的官兵,皆欢天喜地。

徐悟锋更是慷慨解囊,广散银两。

山寨旧部自不必说,每人均分得赏金。

而新归降的官军,首批投降者每人获赐五贯安家费,后续者亦可得一贯。

恰逢中秋佳节,每位将士又收到一个红包,虽仅一百文,却也令人倍感温暖。

起初通过诉苦会凝聚人心,随后辅以金钱激励,两万余众官军中,除极少数顽固分子外,大多选择归顺。

银钱的力量远胜任何说辞。

与此同时,跟随官军投诚的民夫约八百人,其归顺之意亦无需多言。

至此,梁山泊总兵力突破六千大关,实力显着增强。

面对此形势,徐悟锋再次启动大规模练兵计划。

其中擅长操舟与水性的官军及民夫被纳入水军序列,水军人数扩充至六百余。

徐悟锋将这支水军分成两营,与陆地部队的训练方式类似,强调个人技能如刀枪棍棒以及射箭等基础训练。

其余六千余人剔除老弱病残后,编成十二个满员营,每营五百人,在宛子城展开严格训练。

除按营编制外,各营内部也细致划分队伍:五人为一伍,设伍长;十人为一什,设什长;五十人为一队,设队长;百人为一都,设都头;五百人为一营,设营正。

这一套晋升机制下,表现优异者可升任伍长,待遇随之提高;若能力突出,什长、队长亦非遥不可及。

此制度极大激发士气,促使训练更加积极投入。

若效仿大宋官军般频繁克扣军饷,既要战士冲锋陷阵,又不愿提供必要保障,怎能指望他们奋不顾身?

除队伍编制外,徐悟锋着手分配职务。

此前虽有大致框架,但梁山职务仍显杂乱,于是他再次调整。

鲁智深、卞祥、山士奇、刘唐、杨林、云宗武、元仲良七人分别任营正,并在聚义厅占据席位。

剩余五营中,徐悟锋与史文恭各领两营,余下一营为辎重营,具体安排待新一轮练兵后敲定。

杜迁辞去第二营营正之职,转任辎重营营正;宋万也辞去营正,专司仓库管理和水泊过路费征收。

由于宋万对算数不擅长,本想与杜迁共掌辎重营,但因人手不足,只能暂时代理。

新设军器司,由汤隆主管,专为山寨制造兵器铠甲。

成立训作堂,史文恭任总教头,以徐家庄客为骨干协助训练新军。

头领只需关注作战,练兵事务交由训作堂处理。

设立讲武堂,鲁智深任总都监。

看似粗犷,实则细致,且有丰富的战场经验。

徐悟锋深知战阵重要性,但自身不懂古阵法,故让鲁智深掌管讲武堂。

行军并非简单命令冲锋,需讲究战阵、谋略及战术。

徐悟锋计划梁山军队不仅能埋伏偷袭,还能正面迎敌制胜。

聚义厅内,徐悟锋已妥善安排职务,众人各自落座。

接下来便是确定座位顺序。

徐悟锋自然占据首位,史文恭紧随其后。

轮到杜迁时,他站起身道:“兄长,我杜迁能位列前排,全因早入山寨。

如今鲁大师与卞祥等人,皆是本领高强、义薄云天之人,不如让他们靠近兄长落座。”

宋万亦附和道:“鲁提辖豪情满怀,乃西军骁将;卞祥、山士奇等人,个个武艺超群,小弟愿居其后。”

杜迁、宋万虽非顶尖高手,却明白自身局限,见山寨新添诸多杰出人才,遂主动谦让。

卞祥忙道:“两位首领此言不当,我等初登山寨,仅有微末之功,怎敢超越诸位元老?”

卞祥并非鲁莽之辈,他能官至田虎右丞相太师,岂是无脑之徒?他不愿因座位之争影响兄弟间的感情。

鲁智深也道:“卞祥所言甚是,依我看来,谁先上山谁先坐,谁后上山谁后坐,这般推让又有何意义?”

山士奇点头附和:“如此反复推诿,既伤兄弟情谊,也让兄长为难!”

厅中众人闻言大笑,杜迁、宋万心中的些许不悦也随之消散。

徐悟锋笑道:“既然如此,智深大师既有真才实学,又精通战阵,此番更是屡建奇功,坐第三把交椅实至名归。”

“卞祥兄弟武艺出众,不仅攻破官军大营,更独斗朱仝、雷横获胜,当坐第四把交椅。”

卞祥欲言又止,被徐悟锋制止:“卞祥兄弟莫再推辞。”

杜迁、宋万亦劝:“大师与卞祥兄弟无需推让!”

最终,卞祥、鲁智深谦让不过,向杜迁、宋万拱手致谢后,在交椅上落座。

刚一落座,杜迁便道:“山士奇兄武艺超群,远胜众人,不妨就坐第五席吧!”

徐悟锋略感意外,原以为仅需让出三、四席便已足够,不想二人还要推至第五。

这情景,仿若《水浒传》中的桥段。

徐悟锋轻叹一声,自然明白其中缘由。

山士奇急忙起身说道:“二位兄长莫要取笑,小弟实不敢居此位置。”

徐悟锋望向杜迁与宋万,开口道:“二位此举,莫不是戏耍于我?”

说着,徐悟锋站起身,拉着二人坐在第五、六席上,令其无法推辞。

“兄长,这……”杜迁、宋万神情复杂地说道。

徐悟锋说道:“聚义厅现有十七位头领,日后定会更多。

若每位新来者都要退让,岂非无休止之事?”

显然,随着人数增加,座次调整不可避免,但徐悟锋的考量不同于宋江。

徐悟锋继续道:“我们评定座次的标准是什么?名声?武功?”

“这两点固然重要,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即对山寨的贡献。

不仅战场杀敌,还包括侦查情报、管理粮草等,皆为功劳。”

“杜迁、宋万二位虽武艺稍逊,但在后勤方面尽心尽力,更是山寨初创元勋,理应占据第五、六席。”

徐悟锋虽有私心,但也需维持厅内大致公正,以免老兄弟心寒,这对山寨并无益处……

厅中众人屏息聆听。

梁山排座次依据名声、武艺及贡献三者综合评定。

这意味着未来座次必将变动。

徐悟锋之意显而易见,也许不久后,杜迁、宋万还需退后几位。

然而当下,他们的声望与武艺虽不及刘唐、杨林,但贡献却远超两人,故此位列第五、六席亦当之无愧。

最后,徐悟锋再次强调道:“咱们这儿叫聚义厅,是个讲义气的地方。”

“哥哥!”杜迁与宋万听后,眼中微微泛红。

“都是自家兄弟,不用这般客气!”徐悟锋笑着回应。

待杜迁和宋万落座,第七位便是山士奇。

他在上一场战斗里成功扰乱官军,并将他们引入埋伏圈,功劳卓着。

接着是朱贵,他的职责在于刺探情报,这同样至关重要。

再往后依次是阮家三兄弟、刘唐、杨林、汤隆、元仲良、云宗武、皇甫端及时迁。

聚义厅排定座次后,虽然杜迁与宋万的位置相对靠后,但大家的情谊并未因此受损,反而更显亲密无间。

除去徐悟锋外,梁山目前已有十七位首领。

北上辽国前,徐悟锋曾感慨手下力量不足,除他和史文恭外,山寨中再无其他顶尖高手坐镇。

然而,仅仅出使辽国一趟,便新增了十位首领,每一位都堪称精英。

有的负责上阵杀敌,有的负责搜集情报,有的负责打造兵器,还有的负责后勤保障以及管理军马。

可以说,除了缺少一位军师,其余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

徐悟锋心想,日后自己应当多外出历练一番。

……

梁山首领们完成座次排列并明确了各自职责,自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约莫十日后,济州城的探子送来消息,知州任清荣暂时停止了行动,至少短期内不会对梁山发动进攻。

对此,徐悟锋早有预料。

这一战中,济州的禁军与厢军几乎损失殆尽,若非等待朝廷换防,否则只能向上级请示。

徐悟锋坚信任清荣暂时不会上报朝廷。

即便上报,也只会让蔡京、高俅等权臣知晓,绝不会让皇帝赵佶得知。

历史上方腊 ** 时,一路攻城掠地,连郡守都未能幸免,直逼杭州。

当时 ** 王黼为了掩盖 ** ,刻意隐瞒不报。

像这样的大事尚能被隐瞒,更何况梁山只是击溃了几千官兵呢?

在朝中权贵眼中,这事根本不值一提。

济州那边没了动静,徐悟锋颇感失落,本想着趁势再打一场,借着战利品壮大梁山的力量。

“怎就退缩了呢?”徐悟锋摇头,对身旁的宋万说道,“八月中旬已过,再过一个月天就冷了,你赶紧筹备些冬衣给兄弟们。”

农历八月,换算成阳历就是九十月间。

山东地处北方,寒意来得早,自然得提前准备。

“小弟即刻办理!”宋万点头离去。

徐悟锋转向汤隆,“战事暂歇,你去东京招些手艺精湛的工匠,薪酬可按需调整,但务必高于官府给出的。”

“小弟知晓!”汤隆应道。

他又吩咐阮小二和杨林,“带上柴大官人的信,去登州寻柴家族人,置办几艘优质船只,价格可以商议。”

“哥哥放心,我们定当办好!”两人齐声回应。

徐悟锋微笑,阮小二沉稳可靠,杨林机敏细致,由他们操办此事,令人安心。

此战后,梁山愈发兴盛,每日都有年轻人加入,周围县镇皆需缴纳钱粮,这负担自然落在豪绅身上。

济水、汶水的关卡也重新设置,梁山威名震慑,商旅无不顺从。

梁山收费公允,仅取少量过路费,若有看得上的货物,则以合理价格收购,令商贾满意。

此外,精盐与砂糖的贸易也是稳定收入来源,利润丰厚。

梁山如今财力雄厚,徐悟锋自然优待手下,尽力配齐所需装备。

周围百姓见梁山待遇优渥,怎能不动心?

银钱投入,梁山新一轮的练兵拉开帷幕。

梁山好汉的基本功离不开刀枪棍棒,无需追求个人对决的高超技艺,但需熟练掌握扎枪和劈刀。

枪术重在稳扎稳打、精准刺击,这是阵列士兵的核心技能。

至于其他花哨招式,仅适合高手展示,普通士兵无需精通。

刀法则更为简洁,只需学会扫、劈、削、斩,甚至一个“劈”字便能在战斗中站稳脚跟。

要掌握这些技巧,唯有日复一日的苦练。

正如后世奥运冠军,每日不懈努力,方能摘取桂冠。

除此之外,站军姿、列队形也是必备基础,每个梁山好汉都需经历这一考验。

再者,明确锣鼓旗号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战场上成百上千的人如何沟通?徐悟锋早已意识到此问题,但对古代旗号体系一无所知。

鲁智深的到来解决了这一难题,他详细讲解了宋军使用的旗号、铜锣及军鼓。

听完后,徐悟锋感叹复杂难懂,遂与鲁智深及众头领商议,简化旗号,制定了一套简易旗语。

水上行动同样依赖旗语,很长一段时间内,它成为航海的重要工具。”信鸽呢?”徐悟锋突然想起传说中的飞鸽传书。

他依稀记得隋唐时期已有人用鸽子传递信息。

飞鸽传信比骑马快得多,早在宋朝时,人们就称信鸽为“飞奴”。

徐悟锋不知何处能寻得信鸽,来到这个世界三年,从未见过有人使用这种方式传递信息,不过他记得西军里似乎有人用信鸽送消息。

徐悟锋向鲁智深请教,鲁智深也是一无所知。

由此看来,信鸽在西军中仅限于少数人使用,并未普及。

徐悟锋虽了解训练信鸽的基本原理——依靠鸟类的归巢本能,却不知如何着手训练。

“看来这事得慢慢想办法。”徐悟锋暗自思忖。

除此之外,他还关注着手下士兵的身体素质提升。

毕竟战争离不开体力,无论技艺多么高超,失去力量便无从谈起。

就像他自己,若论武艺,未必强过史文恭或鲁智深,但他拥有惊人的力量。

在比试中,他往往凭借蛮力占据上风,技巧反倒显得次要,这便是所谓的“一力降十会”。

因此,士兵们每天都要进行负重跑,从最初的半公里、一公里逐步增加至四五公里,直至一口气跑完一公里而面不改色才合格。

同时,负重训练也必不可少,从五公斤、十公斤起逐步增加,最终需达到四五十公斤的标准,否则穿戴盔甲都会步履维艰。

新一期的练兵计划比之前更为系统化。

为了犒劳这些努力的士兵,徐悟锋不仅注重他们的饮食,还从周边村庄购买鸡鸭猪羊等食材,定期改善他们的伙食。

水泊中的鱼虾和莲藕更是不可或缺,炖出一碗碗香气扑鼻的猪骨莲藕汤,让习惯了贫苦生活的士兵吃得津津有味。

渐渐地,山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训练强度也随之提高,士兵之间的差距也开始显现。

在投降的官军里,很多人分得清方向,列队也整齐,武艺更是远超常人,最初比渔民和农夫要强得多。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战后第一批上山的农家汉子,已有不少人超过了官军。

这些渔民与农人,枪法虽不如降军精准,刺杀也不够迅速,但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穿上简易护具、手持木枪与降军比试时,总有人能取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