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18章 沧州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18章 沧州

作者:姜向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4 04:17:31

因此,柴家历代族长皆被朝廷授予崇义公爵位,还持有誓书铁券。

徐悟锋等人来到沧州,在路边酒馆用餐时,向店小二打听柴进府邸的位置,很快便得知了具体方位。

众人继续前行,约走了二三里路,迎面走来一名男子,体态匀称,五官端正,眉目清朗,但神情间略显愁闷。

徐悟锋此行收获颇丰,见到此人仪表堂堂,立刻勒住缰绳,拱手说道:“兄台请留步。”

对方见徐悟锋气质非凡,随行者众多且皆乘良驹,忙回礼道:“阁下来访,不知有何吩咐?”

徐悟锋询问:“敢问阁下,可是柴大官人的门客?”

那人答道:“阁下有所误解,在下只是途经此地,并非柴府门客。”

徐悟锋点头再问:“原来如此,还未请教尊姓大名?”

那人略作迟疑,答道:“在下姓杨名林,乃相州人士,常年游历江湖,人称‘锦豹子’。”

【相州即今彰德府,古时属金国。

徐悟锋喜出望外:“阁下便是锦豹子杨林?”

真是好运,随意问询便遇上了杨林。

杨林堪称梁山福星,既得公孙胜推荐,又是戴宗义兄,更受晁盖、宋江看重。

攻打祝家庄时,他虽 ** 却仅被擒;

对战曾头市时,他留守外围,避开了伏击;

玉田县之战,他与解珍等人突入敌后,最终成功脱身;

平定方腊,六位感染瘟疫的首领中五人身亡,连负责照顾他们的朱富亦不幸离世,唯独杨林康复归队。

杨林忙问:“阁下竟识得在下?”

徐悟锋下马走近,笑道:“自北而来,途中闻听锦豹子之名,未曾想今日得见。”

杨林闻言惊喜,忙问其名。

徐悟锋答曰:“吾姓徐名悟锋,京东济州人也。”

杨林听罢一怔,随即急切追问:“莫非阁下便是梁山水泊之主?”

徐悟锋点头应允。

杨林忙拱手致意:“久仰寨主威名,今日有幸相遇。”

徐悟锋问:“兄弟为何在此?可是要投奔柴大官人?”

杨林听徐悟锋称兄道弟,心中欢喜。

听其发问,杨林叹息道:“实不相瞒,我在江湖漂泊多年,一事无成。

最近盘缠耗尽,听说柴大官人慷慨助人,想请求援助,但又顾虑柴家门槛太高,故而犹豫未敢前往。”

徐悟锋立即明白,想起书中情节,杨林也曾因类似原因迟疑不决。

此刻看来,杨林不仅谨慎,还很顾及颜面。

徐悟锋随即示意陈兴取来百两银子,递给杨林说:“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点银子权当心意,别嫌少。”

俗话讲,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杨林处境艰难时得遇徐悟锋相助,怎能不感激?

杨林跪谢道:“兄长大德,令我惭愧。”

徐悟锋扶起他说:“何必过谦,谁都有难处,你今后有何打算?”

杨林摇头叹息:“正为前路发愁。”

这时,阮小七适时提议:“既然如此,何不随我们上梁山,行侠仗义?”

杨林心动,转向徐悟锋:“不知兄长能否收留?”

徐悟锋笑着答:“怎会不愿?只要你不嫌弃我们的小小山寨。”

杨林忙道:“兄长言重了。

梁山破军杀敌,威名远扬,我怎敢轻视?”

徐悟锋大笑:“好,从此我们就是兄弟。”

杨林再拜:“见过兄长。”

徐悟锋扶起后,介绍阮小七、山士奇等人。

随后说道:“正好我也要拜访柴大官人,一起同行如何?”

杨林满心欢喜地说:“愿意跟随兄长前往。”

众人与杨林同行,不久便望见一座石桥横跨水面,桥后是一条笔直宽敞的道路,隐约可见绿柳掩映中的庄院。

四周环绕着宽广的河流,两岸垂柳成荫,柳影间是一圈洁白的围墙。

转过弯,众人来到庄院门前,发现桥上的几个庄客正闲坐乘凉。

徐悟锋牵着马上前,向庄客行礼后说道:“我姓徐,来自京东济州。

途经此地,听闻柴大官人的名号,特意前来拜访。”

徐悟锋并未提及自身身份,毕竟自己正在官府登记在案,出门在外还是低调为妙,回济州再如何逍遥都无妨。

那些庄客见徐悟锋气度不凡,一行人均骑着上等良驹,即便后方那几位看似狡黠的人也如此,心中顿生敬意。

“大官人请随我来。”一个庄客说着,引着徐悟锋等人朝庄园大门走去。

抵达朱漆大门前,庄客对徐悟锋说:“大官人稍待,容我去通报庄主。”

徐悟锋点头应允,随后见庄客入内,不多时,一群人走出庄院,中间拥着一位官员模样的人。

这人年约三十五六,面容俊朗,眉目如画,胡须整齐,唇红齿白,风姿翩然。

头戴皂纱角花巾,身披紫绣花袍,腰缠玉环镶边腰带,脚踏金线绿靴。

徐悟锋一路而来,首次见到这般人物,果然出身皇室之后。

柴进快步迎出,打量徐悟锋一番,见其仪表堂堂,英气逼人,心中顿生欢喜。

柴进拱手问道:“在下柴进,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徐悟锋笑道:“在下姓徐,来自京东济州,特来拜会大官人。”

柴进见徐悟锋未言明身份,又知他来自济州,心中已有几分明白,面露喜色道:“原来是贤弟来访,快请入内。”

众人随柴进入庄,陈兴、陈盛兄弟将马匹交给庄客安置于后院。

至正厅,柴进喜形于色对徐悟锋道:“贤弟莫非便是梁山水泊的徐悟锋?”

徐悟锋拱手答曰:“正是在下!恳请大官人莫怪,外头人声嘈杂,为免连累大官人,故未报出姓名。”

徐悟锋并非虚伪,他身为绿林首领,又杀过朝廷使者,济州官府追捕甚急,不愿牵连柴进。

柴进豪迈言道:“贤弟无需担忧,即便 ** 劫财,我也敢庇护。

况此地为沧州,济州势力再强,亦难至此。”

柴进乃后周皇族后裔,朝廷封其崇义公,持誓书铁券,言辞自然底气十足。

徐悟锋心中暗忖,面上却道:“此次贸然来访,实为谢罪。

因括田法一事愤而杀使,无奈上梁山,不料王伦拒纳,走投无路下取而代之,幸得杜迁、宋万、朱贵拥戴暂居首位。”

虽徐悟锋已稳居寨主之位,但因柴家在河北根基深厚,人脉广布,他日后诸多事务需柴进相助,故特意前来。

“梁山之事,我已尽知。”柴进摆手淡然道,“王伦不过落榜书生,当年受官府欺压,蒙我资助方得立足梁山。

此人胸无大志,心胸狭窄,听闻朱贵多次推荐贤才竟遭怨恨,被遣往山下开酒肆,名义上是监督情报,实则贬谪离山。”

柴进多年以来,不知扶持过多少豪杰义士,三教九流中都有他的身影,而王伦只是其中之一。

实话说,起初柴进对王伦并未在意。

直到后来王伦占据梁山泊,聚集了七八百人,并主动与其通信往来,柴进才真正关注起梁山泊。

至于谁当寨主,柴进并不在意,只要对方能尊称他为柴大官人,便已足够令他满意。

他追求的正是这种感觉!

柴进向徐悟锋拱手道:“贤弟掌控梁山泊仅数月,便击退千余官兵,树起‘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帜,救济水泊周围的百姓,吸引无数人归附,此等才能远超王伦百倍。”

“有德者居之,贤弟坐上寨主之位,再合适不过。”

徐悟锋回礼道:“大官人如此夸奖,令我深感惭愧。”

柴进哈哈一笑:“贤弟不必拘谨,今日来此,务必要多待些时日。”

“既承大官人盛情邀请,小弟岂敢推辞。”

徐悟锋点头续言:“此次前来,其实是想求大官人助一臂之力。”

柴进道:“贤弟但讲无妨。”

徐悟锋说:“大官人知晓,梁山泊广阔八百里,然而现今山寨仅有三艘千料商船,其余皆为小舟。

我想请教大官人,能否帮忙寻觅几艘大船?”

柴进瞥了徐悟锋一眼,笑着回应:“此事易如反掌。

我家在河北、山 ** 宗族众多,登州、莱州等地均有柴氏族人在外经商。”

“待会我修书一封,贤弟可持此信前往登州柴氏处,他们定会为你提供所需船只。”

徐悟锋听后大喜:“多谢大官人援手。”

柴进再次展颜,随即吩咐备办上等宴席,欲款待徐悟锋一行。

徐悟锋也将阮小七、山士奇等人介绍给柴进,柴进见此等豪杰齐聚,心中满是喜悦,与徐悟锋亲切交谈起来。

一番对话后,徐悟锋对柴进的性格有了大致了解。

徐悟锋起初以为柴进支持王伦及众多江湖豪杰,或许怀有复国之念,但仔细考量后发现并非如此。

柴进身为后周柴氏后裔,深受赵家优待,世代累积财富,简而言之,家境虽显奢华,但也仅余金钱而已。

柴进生活无忧,心高气傲,却因身份限制,难以施展抱负,久而久之滋生怨气,整日寻欢作乐。

他乐于接纳犯事的江湖人士,无论罪行轻重,皆予以庇护,听闻他们对自己的夸赞,便觉快意非常。

这恰似现代游戏中那些挥金如土、称霸一方的玩家,追求的不过是那份领袖地位的虚荣,而手下人因得了好处,自然对他俯首称臣。

柴进丝毫不惧因此被赵姓皇帝关注,他心里明白得很,自己招揽的不过是一群草莽之徒,在朝中根本无人重视。

即便有一百名江湖好汉,在那位赵皇帝眼里,也远不及一个新科举子重要。

若因此事就要惩处他,那才真是天大的笑谈。

况且,历经百年变迁,柴家与赵家早已成为利益共同体。

赵家夺取江山本就不合规矩,所以更需善待柴家,将之视为彰显正统的象征。

柴家虽失皇位,但在赵家保护下,家道兴旺,子孙繁衍,否则早已没落。

表面上看柴进似为江湖豪杰,实则不过纨绔子弟罢了。

尽管都称得上仗义疏财,柴进与宋江仍有区别。

宋江不分身份高低、名声大小,一律热情款待,令投奔他的江湖人士倍感温暖,而柴进却有所不同。

《水浒传》中有记载,林冲初到柴进府邸时,庄客送上一盘肉、一盘饼、一壶酒,另置一簸箕白米,上头放着十贯钱,动作娴熟,显然非初次操作。

这便是柴进接待江湖豪杰的“标配”。

通常来访者若无特殊背景或声望,皆以此待遇相迎,除非是像林冲这样出身显赫之人。

如此款待,总让人觉得像是施舍,比起宋江来,自然显得逊色。

柴进出身高贵,自然不会真的放下身段,与那些行形 ** 的人真心交往。

在推杯换盏间,徐悟锋向柴进询问林冲的近况,得知林冲已前往沧州牢城营。

有柴进的关照,林冲在牢城营并未受刁难,一百杀威棒也得以免除,如今被安排在天王堂值守,每日只是烧香打扫。

徐悟锋沉思片刻,决定不去探望林冲,毕竟不出意外,豹子头年底便会加入梁山。

众人正在饮酒时,一名庄客匆匆进来,禀报柴进:“庄主,武二喝醉了,又与人争执,打伤了两人。”

徐悟锋一听“武二”,立刻警觉起来。

柴进脸上闪过一丝不悦,随即对徐悟锋笑道:“让贤弟见笑了,这武二是清河县人,名叫武松,排行老二,两个月前来到庄上。

听说他在家乡因口角伤人,我见他体格健壮,非同常人,便留他在庄上居住。”

“不过这武二嗜酒,若饮醉了,庄客难以约束,他便要动手伤人,不想今日又闹出事端。”

徐悟锋听后明白,武松如书中所述,与庄客起了冲突,被人在柴进面前告状。

从柴进刚才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对武松也有几分不满。

柴进毕竟不是纯粹的江湖中人,若有人不守规矩、好勇斗狠,自然不会让他满意。

徐悟锋得知是武松,怎能错过这个机会,当即对柴进说道:“既然如此,大官人何不请武二来一同饮酒?”

柴进愣了一下,说道:“此人脾气暴躁,恐怕会冒犯贤弟。”

徐悟锋笑着答道:“既是条好汉,不妨请来一起喝酒。”

见徐悟锋执意如此,柴进不再多言,命庄客去唤武松。

不久,庄客领着一位身高八尺有余的壮汉走进来。

只见:

形貌魁梧,气宇轩昂。

目光如炬,似寒星闪烁;双眉浓密,宛如墨笔勾勒。

体魄雄壮,彰显万夫不当之勇;言辞豪迈,吐露直冲霄汉之志。

心怀壮志,胆识过人,恰似震天惊雷;筋骨强劲,气势非凡,犹如撼地猛兽。

宛若天降降妖除魔之主,实乃世间威严化身。

此人年约二十四五,眉目分明,仪表堂堂,仅披一件素色长衫,袖口挽起,臂力惊人,眉宇间透出英勇气概。

武松原以为柴进庄上不过是寻常宾客,却不料聚集了诸多人物,皆注视着他。

但他毫不退缩,拱手向柴进说道:“柴大官人,不知唤武松前来有何要事?”

柴进指向徐悟锋介绍道:“这是来自京东济州的徐大官人,闻君威名,特请一叙。”虽则柴进稍显自负,心中却亦明了,仅提徐姓,略去名讳,这也正合徐悟锋心意。

武松闻言微愣,不由打量徐悟锋,自己确不相识,然其气质非凡,身旁众人亦非等闲,显然身份显赫。

武松随即拱手道:“武松拜见徐大官人。”

徐悟锋起身言道:“听柴兄提及兄台名号,冒昧邀饮,望武松兄莫怪唐突。”

武松听罢,面上掠过一丝窘意,方才与人争执之事,想必已被柴进知晓。

否则,柴进怎会特意提及武松?

武松虽暂居柴进府邸,却感郁郁寡欢。

究其原因,与庄中之人格格不入。

武松先前为循规蹈矩之良民,而这些庄客却是行径不羁之辈,难以相容。

据书所载,武松杀西门庆、 ** 后,并未仓皇逃离,而是老实地发配至孟州,若非张都监等人的逼迫,或许不会投身山林。

在这强人遍布的庄内,武松难免孤立无援,冲突频发,不能全归咎于任何一方。

偏巧武松武艺高强,令受挫的庄客愈加嫉恨,不免在柴进面前挑拨离间。

不论对错如何,柴进心中定然对武松有所不满。

“既然大官人有请,武松岂敢推辞。”

武松见徐悟锋如此客气,又看他仪表堂堂,顿生好感。

不过区区饮酒,武松怎会畏惧?

柴进也开口道:“英雄相逢实属不易,武二郎请入席同饮。”

见柴进发话,徐悟锋便拉过武松与自己并肩而坐,柴进则吩咐添置碗筷。

旁边的阮小七机敏过人,见自家兄长如此看重武二,便猜测此人必定非同寻常,心想稍后要为兄长招揽他,一同加入梁山好汉之列。

然而此刻,徐悟锋却投来目光,示意阮小七莫要轻举妄动。

这让阮小七感到困惑,既然看重武二郎,为何又不让招揽?

众人举杯饮尽后,徐悟锋询问武松:“二郎为何在此?”

武松答道:“小弟本是清河县人,因醉酒与本地权贵争执,一时冲动出手,匆忙逃离,一路来到柴大官人处,已有两月有余。”

徐悟锋自然知晓对方无恙,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从济州北上经过恩州清河县时,并未见到通缉你的告示,或许那人并未丧命。”

武松听罢面露喜色,问道:“大官人所言当真?”

徐悟锋笑道:“我何必骗你?若你真伤了那人,恩州一带岂不是满是你的通缉令?”

武松长舒一口气,说道:“如此甚好!实不相瞒,小弟家中尚有一兄长,为人本分老实,这两月在外,常担忧他被人欺辱,如今总算能安心归家了。”

徐悟锋大笑:“兄弟团圆乃喜事,理应痛饮一番。”

武松起身,满怀喜悦地道:“武松敬大官人一杯!”

武松得知自己或许无罪,归家之心愈发急切。

徐悟锋惦念山寨之事,于柴进处停留三日后,婉拒柴进挽留,临走前还留下百两银子,托柴进转交林冲。

徐悟锋、阮小七、山士奇、武松、杨林、元仲良、云宗武、陈兴、陈盛、时迁以及他们的同伴,一行十余人离开沧州后,朝着南方前行。

徐悟锋此行北上的事务已接近尾声,但他还需前往青州会晤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