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 第16章 包裹

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 第16章 包裹

作者:姜向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4 04:17:31

阮小七拿起身旁的包裹,发现里面的金银早已不见踪影,立刻在时迁身上搜寻,最终找回了那包金银。

“你这家伙,动作倒是挺麻利!”阮小七随即责骂道。

徐悟锋并不担心他会逃走,松开手说道:“听你的口音,不像是蓟州人,为何在这儿干这种事?”

时迁无奈回答:“小人名叫时迁,本是高唐州人,流落至此多年。

因无一技之长,只能靠些攀爬偷窃的本事谋生,没想到今日被好汉识破。”

陈盛忍不住怒斥:“原来他之前是想偷我们的马,若非我大哥机警,恐怕就要中计了。

这种小偷小摸的人,少爷根本不必多言,直接打断他的手脚。”

江湖之中,偷盗行为最被人鄙视,这类小偷更是毫无地位可言。

徐悟锋摆摆手说:“此人虽手段不正,但也有几分能耐,刚才那几下身手,可不是普通人能学得来的。”

时迁见徐悟锋替他说情,急忙说道:“好汉放过小人这一遭,小人一时糊涂,今后绝不再犯。”

山士奇见徐悟锋开口,便呵斥道:“这次暂且饶你,下次若让我再碰见,便是打断手脚也是轻的。”

“多谢好汉!”

时迁赶紧对山士奇赔礼,转头又看着徐悟锋,鼓起勇气问道:“请问这位大人尊姓大名?是如何看穿我的身份?”

山士奇骂道:“怎么?你还想 ** ?”

时迁连忙解释:“小人绝无此意。”

徐悟锋笑着回应:“你的名号‘鼓上蚤’,是在路上听闻的,至于我嘛,是京东济州的徐悟锋。”

时迁大吃一惊:“难道您就是那水泊梁山的寨主?”

“正是。”徐悟锋点头承认。

时迁立即跪拜道:“小人只做些偷鸡摸狗之事,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只要大人不嫌弃我的出身,小人愿意为您效忠,若有违背,甘受天谴!”

看到时迁的表现,徐悟锋颇感意外,没想到这个“鼓上蚤”竟有如此雄心壮志。

山士奇轻蔑地说:“不过如此,怎配称作梁山好汉?”

徐悟锋摇摇头,温和回应:“士奇兄此言欠妥。

在我看来,人无高低贵贱,关键在于其用处。

这位鼓上蚤行动敏捷,我们梁山日后若需探查情报,正缺这般能手。”

时迁的事迹在原着中相当亮眼,从东京盗甲到火烧翠云楼,再到刺探曾头市、撞钟法华寺以及火烧济州,这些行动无不显示他的能力。

单论个人贡献,他丝毫不逊于其他英雄。

然而,因出身低微,即便立下赫赫战功,时迁最终仅位列倒数第二,甚至排名还不如无所作为的王定六与郁保四。

时迁听后满心欢喜,连忙跪拜:“多谢哥哥接纳,今后定当竭尽全力报答!”

谁能甘愿终日漂泊流浪,居无定所呢?

时迁身手矫健,能攀高走险,却只能靠偷鸡摸狗维生,四处受人唾弃,如过街老鼠般狼狈。

稍有不慎便会被官府追捕,届时只能狼狈逃窜。

生活困窘且毫无尊严,稍有闪失就可能万劫不复,正如今日这般。

要不是遇到徐悟锋,时迁或许早已遭人毒手,默默消失于世间。

得知徐悟锋的身份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时迁竟真的得到接纳。

徐悟锋扶起他,说道:“今后咱们便是兄弟。

梁山日益壮大,少不了你这样擅 ** 探情报、执行敌后任务的人才。”

听到自己被称作“人才”,时迁激动不已:“哥哥,我还有一些伙伴,他们的本事虽不及我,但比起普通贼寇还是强些,能否让他们一同加入?”

徐悟锋略感意外,原书中并未提及时迁有同伴。

大概这些人也是些游手好闲的小偷,物以类聚罢了。

稍加思索,徐悟锋便明白了个中缘由。

原着中时迁与杨雄、石秀上山时,因偷鸡而惹祸,不仅自己被捕,还差点连累杨雄、石秀被晁盖责罚,最终引发梁山与祝家庄的冲突。

时迁身份低微,即便有引荐友人的意愿,也难以实现。

徐悟锋闻言即刻表态:“此事自无不可,只是我梁山规矩森严,你需先向他们说明情况,若违背规矩,莫怪我不留情面。”

时迁再次躬身谢道:“兄长肯接纳我们,定当肝脑涂地以报此恩!”

九宫县东五里外,二仙山坐落其间。

山腰间一座道观赫然可见,朱红牌匾悬于门前,上书三字“紫虚观”。

松鹤轩内,一位须发如霜的老道安然坐于云床之上,神情超脱,正是二仙山的罗真人。

罗真人身旁站有一人,身高八尺,眉目分明,一双眸光炯炯有神,颌下一丛浓密胡须,气质不凡,乃如云龙公孙胜。

罗真人对面,一位仪态雍容的古稀老者正襟危坐。

“冕仲兄,你不留在汴梁为宋皇编纂《万寿道藏》,怎得空来我这?”罗真人执起茶壶,为老者斟上一杯清茶。

老者轻摇羽扇,淡然道:“道藏数年前便已完工,我唯恐其中尚有谬误,陛下察觉后必加严惩,遂闭门校对至今。

不想此间竟有所悟,特来向兄长讨教。”

老者姓黄名裳,字冕仲,号紫玄翁,乃宋神宗元丰五年状元,现为端明殿学士,工于诗词,辞采清丽。

宋徽宗崇信道教,曾下旨搜罗天下道经,又设经局,闻黄裳精通道学,命其主持编修《万寿道藏》。

黄裳与罗真人素有交情。

“原来如此!”罗真人颔首微笑。

黄裳续言道:“另有一事,近来夜观天象,见紫微星忽生异动,我忧心世间将有变故,欲请兄长卜算吉凶。”

紫微星居于天象 ** ,象征至尊,群星环绕而行,从不轻易动摇。

其颤动,则预示国运更替。

罗真人抚须笑道:“此事我已知晓,冕仲兄心中应有定论,何须再问于我?”

黄裳叹息一声,说道:“难道大宋的国运就止步于此了吗?”

罗真人缓缓开口:“世间万物皆有因果。

我听说当今圣上喜好奢华,刚登基便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从而引发花石纲事件,使江南百姓深受其苦。

近年来又大力推行括田法,致使京西、京东的民众失去生计。

朝廷重臣中多为蔡京、高俅这样的奸佞小人,国家根基怎能稳固?”

黄裳苦笑着回应:“陛下并非愚昧之人,只是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享乐上。

** 驾崩时,章某曾言‘端王轻浮,不宜为君’,如今看来,这话确实没错。”

罗真人好奇地问:“冕仲兄能否形容一下当今圣上的相貌?”

黄裳仔细描述起来。

罗真人沉思片刻,说道:“观圣上面相,虽现下享尽荣华,但晚年定会十分凄惨,这些皆是因果轮回所致。”

黄裳疑惑道:“若想挽回局面,是否还有可能?”

罗真人含笑答道:“实不相瞒,当年圣上初即位时,贫道为其卜过一卦,卦辞为:‘神京王气满东南,祸水王阳把策竿,一木会支二八月,临行马色半平安。

’”

黄裳蹙眉道:“此卦似乎暗示迁都或南迁,难道又是外敌侵扰?”

罗真人未直接回应,而是接着说道:“然而三年前,我察觉天象有变,再次起卦,结果截然不同。”

黄裳急切追问:“有何不同?”

罗真人微笑道:“这次的卦辞变成了:‘凤凰飞来立东方,水中梧桐现金光,吴越非是久留之地,华夏而今有真皇。

’”

黄裳长叹道:“看来将会有一位非凡的贤明君主出现,这也是百姓之福啊。”

站在一旁的公孙胜听到这里,不禁陷入沉思。

“我们修行之人,不应过多干预尘世间的事务,王朝更迭自有天意安排。”

罗真人微微一笑,忽而抬眼望向门外,说道:“冕仲兄,今日紫虚观颇为热闹,又迎来了位尊贵的客人。”

“是吗?”黄裳闻言,也随之望向门外。

一位道童走进来禀报:“师父,有位姓徐的居士来访。”

罗真人说:“请他进来。”

“是。”道童应声而去。

片刻后,一位仪表堂堂、气宇轩昂的年轻人迈步入内,正是寻访至此的徐悟锋。

徐悟锋目光扫过,先将罗真人打量一番,随后注意到旁边站着的公孙胜,还有在一旁 ** 的黄裳。

“这两个道士想必是罗真人与公孙胜,可这位老者又是谁?”

心中疑惑未解,徐悟锋上前行礼道:“晚辈徐悟锋,拜见罗真人。”

话音刚落,公孙胜与那老者皆露惊讶之色,上下打量着他,目光专注,似乎在审视一件珍宝。

这种注视令徐悟锋略感不安,虽不愿示弱,却也忍不住暗自心虚。

罗真人却不疾不徐地开口:“徐居士,老道久候多时。”

徐悟锋闻言一愣,抬头问道:“真人早知我会来?”

“自然。”罗真人点头微笑,“不妨坐下细谈。”

徐悟锋稍作迟疑,选了个位置坐下,忐忑问道:“真人可知我从何处而来?”

罗真人未直接回答,而是以茶水在桌上写下“水”字。

徐悟锋微微一怔,随即释然:自己在江湖中已名震一方,连辽国都有所耳闻,这“水”字不过是意指他的身份罢了。

想到此,心中的戒备稍减,甚至隐约认为罗真人是在故意震慑于他。

清了清嗓子,徐悟锋说道:“真人果然神机妙算!我听闻真人法力无边,特来求证。”

罗真人却反问:“徐居士,你觉得这些传闻可信吗?”

徐悟锋略作沉思后说道:“坦白讲,我不信这些。”

徐悟锋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即便自己经历了穿越这样的奇事,他依然倾向于用科学的角度去理解。

罗真人微微一笑,将茶杯举至胸前,“世间万物皆遵循规律,这茶杯既非凭空生出,也不会凭空消逝,那么,如何能掌控风雨、化豆为兵呢?”

罗真人的话竟似蕴含着某种理性的逻辑。

徐悟锋默然失笑,从罗真人处得知世间并无仙法时,虽松了口气,却又难免失落。

若真有修仙之途,他何必守着那小小山寨?

徐悟锋本为求证而来,如今目的达成,便不再久留,对公孙胜也只存未来结识之意。

起身之际,黄裳忽然开口:“且慢!”

徐悟锋止步转身,拱手道:“不知前辈有何赐教?”

黄裳笑道:“远客难得,何不多坐片刻?”

徐悟锋端详黄裳几许,疑惑道:“敢问尊姓大名?”

“岭南延平人,黄裳。”

徐悟锋心中一震,这个名字似曾相识,遂追问道:“可是那个‘裳’?”

黄裳点头答曰:“正是衣物之裳。”

徐悟锋大感惊讶,这不是那位撰写《九阴真经》的人吗?难道此处不仅有水浒元素,还融入了武侠情节?

试探间,徐悟锋问道:“前辈是否习武?”

黄裳摇头道:“我一生研习典籍,从未涉足武学。”

徐悟锋半信半疑,骤然挥拳直击黄裳面门,急切间喊道:“你说不会武功,我倒要看看!”

这一击迅雷不及掩耳,众人皆未反应过来。

黄裳正襟危坐时,忽觉一阵劲风袭来,抬眼一看,只见徐悟锋的拳头已近眼前。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那拳头竟骤然停住,距黄裳鼻尖不过一寸。

徐悟锋此举让黄裳大吃一惊,而罗真人与公孙胜同样震惊不已。

罗真人急声问徐悟锋:\"徐施主为何突然出手?\"

徐悟锋收回拳头,神情平静:\"我只是好奇黄老先生是否擅长武艺,如今看来,他的确并不通晓武功。”

若是换作山士奇或卞祥,即便未必能挡下这一击,至少也会有所反应。

可黄裳不仅毫无动作,连反应都未见分毫,直至拳头逼近面门,才似有所察觉。

这般表现,实在难以称得上武林高手。

或许黄裳修为已达极高境界,如传说中的绝世高手般淡然处之。

徐悟锋宁愿相信后者,毕竟不是人人皆具此等定力。

黄裳既惊且怒,斥责徐悟锋:\"阁下何其莽撞!\"

徐悟锋拱手致歉:\"前辈勿怪,此前听闻您武学造诣非凡,故特地验证一番,实属冒昧。”

黄裳面色铁青:\"何人胡言乱语,诬蔑于我?老夫乃读书之人,岂会涉足江湖纷争?\"

徐悟锋朗声笑道:\"前辈所言极是,此乃误会。”随后再次拱手赔罪。

罗真人见状微笑道:\"误会便罢,徐施主虽为江湖中人,行事确实有些鲁莽。”

黄裳冷眼打量徐悟锋,淡淡回应:\"老夫自不会与他计较。”

\"前辈宽宏大量,实乃明智之举。”

徐悟锋复归座位,对黄裳道:\"不知黄老先生唤我留下,可是另有要事相商?\"

黄裳摇摇头:\"不敢劳烦,只觉阁下面相不俗,故而想结识一番。”

徐悟锋听后不禁莞尔:\"原来如此,倒是徐某荣幸之至。”

徐悟锋轻触脸颊,嘴角含笑:“多谢前辈吉言,希望能不负期望。”

罗真人温和一笑:“徐施主,可否听我说个故事?”

徐悟锋心中疑惑,但点头应允。

“冕仲兄也在,不妨一同聆听。”

罗真人坐定后缓缓开口:“此事发生在仁宗嘉佑三年,京师瘟疫肆虐,皇帝采纳范仲淹之策,派遣殿前太尉洪信前往信州龙虎山……”

徐悟锋初闻时觉有异,待罗真人说完,顿时恍然大悟——这不是《水浒传》的开端吗?

罗真人坦承世间并无仙法,令徐悟锋对他的敬意稍减。

然而听罢此故事,他仍难掩心中的震撼。

“千古幽扃一旦开,天罡地煞出泉台……”罗真人复述着经典词句,神情从容。

徐悟锋惊疑交错:“道长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罗真人笑意不减,继续讲述,内容与原作别无二致:“太尉洪信强启伏魔殿,放走一百零八位魔君,不知是福是祸。”

徐悟锋眼眸微转:“无论如何,道长的故事令人难忘。”

罗真人温言道:“此乃道教古籍亦有所载,绝非虚言。”

徐悟锋轻笑一声,说道:“愿听详细。”

罗真人缓缓开口:“据传在大唐时期,佛教初入我东土,道教中的四御之一紫微大帝,曾带领天罡、地煞及其他诸多星宿,试图阻挡佛教传播。”

“遗憾的是,那场争斗中道教落败,惨败收场!紫微大帝连同天罡、地煞及众多星宿尽皆陨落,被封印于伏魔大殿内。”

“伏魔大殿本是囚禁紫微大帝和百余天界星宿之所,一旦开启,必会引发天下动荡。”

这位老道若投身写作,实在可惜。

徐悟锋点头回应:“道长所讲令人动容,我定会让人整理成文,流传后世。”

黄裳在一旁莞尔,看着徐悟锋装作不解的样子。

罗真人轻轻摇头:“无需如此,徐施主只需记住此故事即可。

要知道世间万物自有定数。”

“一切皆有定数?”

徐悟锋闻言放声大笑:“我只信人力可改天命,靠双手创造未来。

与其寄望于虚无的天意,不如相信自己的实力。”

徐悟锋完成心愿,决定返回。

尽管罗真人言语神秘,讲述了一些看似深奥的故事,但他已确信世上并无真正超凡入圣的存在,罗真人虽非传说中的仙人,却也有些独到之处。

黄裳给他的印象与《射雕英雄传》中的那位不同,看来历史上确有其人。

徐悟锋等人离开二仙山,沿大道南行。

日暮时分,众人计划歇息一夜,次日再启程。

忽然,前方传来马蹄声,一支约二十人的队伍迎面而来。

他们个个骑乘高头大马,腰间佩带弓箭,有人肩上立着猎鹰,鞍侧挂着刚捕获的野兔、狐狸之类猎物,显系 ** 归来的队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