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玄幻大唐:朕以千古人杰镇世间 > 第82章 枢密院五相

玄幻大唐:朕以千古人杰镇世间 第82章 枢密院五相

作者:女武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4 03:32:42

“陛下,截至目前为止,北路军已深入草原数百里,连克蛮族大小部落二十七个,城池一座,占大小灵脉三十余条,斩杀数万,俘虏人口五十余万,牛羊马匹三百余万头。”

“南路军已拿下整个离风平原,超过三十余座城池,三座关隘要塞,上千万人口,四十余条大小灵脉以及大量军械物资落入我军之手,此外还有超过六十万幽冥皇朝军队望风而降。”

“东路军已向前推进四百余里,连破两关十六城,另有两关十四城望风而降,获取人口数百万,获取人口数百万,大小灵脉数十条。”

“陈家之北原城,方家之巨剑城,楚家之山海城皆在东路军的空中突击战术下被突破防御阵法,进而被东路军占领全城,斩三大家族弟子数千,俘虏家眷数万,不过仍有相当一部分三大家族高层在统一战争开始后便动用上古传送阵逃离东荒,前往域外。“

“西路军的情况和东路军差不多,同样向前推进了四百余里,同样使用空中突击战术突袭了飞羽宗和落日宗的山门驻地并将其占领。”

”斩杀两宗弟子数千,俘虏上万,在外逃窜者仍有数千之众,另外仍有超过半数宗门高层不知所踪,估计也是逃往了域外。”

“各军战报七日一汇总,目前四路大军皆采取以战养战姿态平稳推进,一边推进一边收编降军和流寇盗匪,扩充仆从军规模以辅助作战,暂无任何一路大军向中枢要求物资和兵员补给。”

“已有超过五十万名降军被运回国内,在陈宫,田丰,鲁肃,徐庶四方转运使的安排下,这五十多万名降军已经被分散到全国各地,投入到了各项工程建设中。”

在突破到元神之境后,心系前方战事的李书便是在曹正淳的陪同下来到了枢密院内。

枢密院,这是李书这个大唐皇帝亲自拍板决定,在不久之前设立的新机构,位于皇城外城中。

有十几座连成一片的房屋院落作为办公地。

其直接对大唐皇帝本人负责,职权范围囊括全国,总领全**机政务。

在政务上,枢密院有议政权而无决策权,朝中政务与各地奏折需由疏密院进行商议,得出结果或者方案后呈交大唐皇帝,由大唐皇帝核实批准并盖上玉玺后方能生效实施。

在军事上,枢密院顺理成章的接过了原本兵部一半多的权力,有调遣军队,战略规划,任命元帅以下军将之权,却又不直接掌管军队,无握兵之重。

另外皇城禁军,锦衣卫与封号军团(飞熊军,百战穿甲兵,黄金火骑兵,铁浮屠)的调动与任免,不管是兵部还是枢密院都无此权力。

以上诸军皆直属御前!

不过纵然如此,枢密院的权力也堪称巨大。

李书还记得七天前在设立枢密院的时候,朝廷上下可是一片哗然,就连姐姐李长乐也是目瞪口呆。

毕竟枢密院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军政皆管,而且比重是如此之大,可以说枢密院是大唐有史以来所握权力最大最重的机构。

光是枢密院一个机构就可以称为一个小朝廷了。

总而言之,枢密院是李书参考前世历朝历代经验所设立的特殊机构。

有大明内阁的特性,使皇帝脱离了繁多政务的打扰,皇帝哪怕久居深宫或者周游在外,也能掌握朝廷至高权柄。

此外枢密院还有相当大的军权,可以说是大明内阁的加强版,能够很好的成为大唐天子的臂膀。

目前的大唐枢密院共有五位枢密使,且全部都是拥有宰相之才的王安石,张居正,王猛,范仲淹,李善长五人。

此外还有数十郎中、舍人、学士辅佐。

可谓人才济济,效率极高。

如果说御史中丞荀彧是大唐半相的话,那王安石,张居正,王猛,范仲淹,李善长五位枢密使就是真正的大唐宰相。

五相已出,大唐震动!

在权力上,御史中丞是绝对比不过枢密使的。

不过御史中丞却有一项极其可怕的权力。

作为御史台领袖,御史中丞荀彧可以直接对任何一位或者多位枢密使进行弹劾。

而且一旦弹劾,以大唐皇帝为首的大唐朝野必须去认真核实。

一旦弹劾属实,而且大唐皇帝也觉得有必要的话,那纵然是枢密使也得被拉下马。

虽然李书知道,这些被召唤出世的人杰对自己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如今的大唐朝野也是朝气蓬勃,但李书还是这样设置了。

因为李书更知道,这些人虽然忠心,但也是有自己的七情六欲的。

在不影响皇帝和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这些人绝不介意给自己谋利。

这些设置也只是为了给权力多加上一层保险罢了。

……

此时此刻,枢密院核心府邸内。

听到陛下询问前线战事,五大枢密使之一的王猛正对着李书汇报说道。

在五位枢密使中,王猛绝对可以说是军事天赋最高的一个。

不仅能坐镇朝廷,运筹帷幄,也可以独自掌军,征战沙场。

当然了,枢密院和枢密使是没有掌军之权的。

而在王猛的身后,则是张居正等四位枢密使和数十郎中,舍人与学士。

大唐皇帝陛下莅临,枢密院自然不敢大意。

“嗯!”

听完王猛的汇报,李书微微颔首,表示了解。

随后看着倾巢而出前来接待自己的一众枢密院官员,李书说道:“今后朕来到枢密院,除五位枢密使外,其余人各司其职,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确实啊,虽然自己不会经常来枢密院,但如果自己每次来枢密院时,枢密院都兴师动众迎接自己的话,那工作效率难免会受到影响,所以得解决此事才行。

“诺!”

听到陛下话语,包括五位枢密使在内的一众枢密院官员相视一眼,随后齐声说道。

其实李善长和范仲淹这些枢密使们也不想这样大张旗鼓的,他们都知道皇帝陛下是务实之人,最为看重效率,排场礼节可有可无。

只是枢密院成立时间尚短,满打满算还不到七天,当此之时还是不要失了礼节才好,免得被御史弹劾,说他们恃权越节,从而招惹麻烦。

不过既然皇帝陛下亲口说了,那他们也乐得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