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玄幻大唐:朕以千古人杰镇世间 > 第38章 大唐征兵令

玄幻大唐:朕以千古人杰镇世间 第38章 大唐征兵令

作者:女武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4 03:32:42

“陛下,我们真的要按照这种标准进行征兵吗?”

“我大唐占据中原之地,富饶肥沃,再加上边疆偏远地带,乃是真真正正的万里之国,人口总数不低于四万万。”

“人口数量冠绝东荒诸国!”

“如此庞大的人口,就算除去老弱妇孺,赡养老父母者,家中独子者,成家生子者,拥有官职者这些人,符合入伍参军条件的人数依然异常庞大。”

“粗略估计,符合条件的大唐男子不会低于两千万之众。”

“如此庞大的人数,即将转化为庞大的兵员,我大唐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军械对其进行武装。”

“哪怕是把各地军械库和阳谷,黑山,凤羽,云梦泽,骊山五座大营储备的军械加起来也远远不够,最多能武装百万军队。”

“还有大约两千万大军的装备缺口。“

“如此庞大的军备从何而来?”

“就算集三大皇朝之力,一时半会儿也武装不了两千万大军啊。”

“本宫知道陛下有鲸吞四海八荒之志,可军备问题不解决,征召再多的兵员和粮草怕也无济于事。“

在起草完大唐征兵令后,长公主李长乐看着自家弟弟,同时也是大唐皇帝的李书,苦笑说道。

直到现在,李长乐都还被李书的大手笔给炸得有些晕乎乎的。

刚开始时,在得知李书准备征召至少千万男子扩充唐军规模,投入战事的时候,李长乐直接被吓了一跳。

连忙劝诫李书不要一时冲动,意气用事,导致国本动摇。

虽然在李书的坚持下,李长乐怀着期待和忐忑的心情起草了这份前无古人的大唐征兵令,但军备缺口这样一个巨大且绕不过去的现实问题李长乐必须对李书说清楚。

总的来说,大唐征兵令才刚刚完成起草,还没有盖上传国玉玺作为正式圣旨颁布全国,一切都还来得及。

只要李书能够回心转意的话。

“皇姐,这看似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但其实最不是问题。”

“第一,我大唐铁军在取得第二次护国之战的胜利后四面出击,如今正处于连战连捷,高歌猛进之态势,所攻下城池,缴获军械钱粮不计其数,其数量足以武装数百万大军。”

“而且随着战事进展,只要我大唐铁军能保持不败,未来落入大唐手中的土地人口和军械钱粮只会越来越多。”

“第二,我大唐立国千余年,只禁甲胄硬弩,不禁刀枪弓戟,剑马斧钺,加上武道盛行,民间实则持有兵器马匹者甚多,藏在民间中的兵器不计其数。”

“因此可以在征兵令中加上一条,尽量自带武器与马匹投军,如果修为达到淬体七重以上,可直接升为百夫长。”

“修为先天境,可为千人将,修为真元境,可为五千人将,修为玄丹境,可为万人将。”

“第三,各地军器司即日起开足马力,全力力生产各类军械,尤其以甲胄弓弩为主,这样又能补齐一部分缺额。”

“第四,可向万宝商会购买,联系陈寒冰,不管是皮甲,铁甲,还是灵甲,弓弩兵刃,亦或是其他军械,只要万宝商会有的,我大唐全都要了。”

“总而言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把兵员征集起来,其他的都可以慢慢解决。”

“兵员征集起来后,可由各地守备军和各大营负责训练,相应军械会逐次发放。”

“训练不满三月者不可上阵,训练满三月后,便可由部分老军人员带领,前往前线加入战事。”

听到李长乐的劝诫,李书这般说道,显然心中早有计量。

毕竟这可是军国大事,李书不可能不认真考虑。

其实还有一点李书没有说,那就是李书随时都有可能从系统中获取大量的军械辎重。

“这样一来的话,倒是可行。”

“只是三个月训练会不会太短了一些?”

“按照我大唐军律,新征士卒训练要有六个月才行,这样训练出来的士卒才是合格的士卒,三个月有点太赶了。”

闻言,李长乐认真思索一番后,发现史无前例的两千万新军竟然真的有可能实现。

要知道,大唐立国上千年,军队数量一直都没有超过千万大关。

兵力最多的一次是在六百年前,那是天启皇帝李天龙时代,那时的唐军总数超过六百余万,军中朝中元神境强者超过三十人,元神境供奉亦有十余人。

皇室还有十余名元神境王爷和老祖,民间还有五名元神境大家。

玄丹境供奉和文武官员四五百众,军力达到巅峰,国力达到峰值,那是大唐的鼎盛时期。

那时的大唐文武想要进中枢,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拥有元神境修为,强大的大唐让东荒域诸多势力寝食难安。

传闻那时的大唐就开始准备覆灭幽冥和蛮族两大皇朝了。

若非后面末日火山爆动,一座上古时期的封印被破,大量魔族军队向距离最近也是灵气最浓郁的大唐涌来。

天启皇帝不得不带着大唐大半战力拼死抵抗,用近乎全灭的代价将冲出封印的魔族大军几乎绞杀殆尽,导致大唐伤筋动骨的话,幽冥和蛮族两大皇朝应该早在六百年前就被灭掉了。

如今大唐征兵两千万,虽然神龙皇帝时期军队总体质量不及天启皇帝时期,但至少两千万新军加两百多万老军,兵力数量已经超过了大唐历史上任意一个时期。

庞大的总兵力甚至在东荒域上万年来的历史中都堪称第一。

一万多年来,东荒域就没有哪个势力征召和拥有过这么多的兵员。

至于更久远的时期就不知道了。

“今时不同往日,前线正在快速攻城略地,需不需要更多的军队侧翼配合,掩护作战?”

“打下来的城池要不要军队留守管理?”

“缴获的大量军械钱粮要不要转运?”

“在必要时刻要不要扩大攻势?要不要增添更多军队?”

“前线军队需不需要休息?在休息时刻需不需要有新的军队保持攻势或者维持战线?”

“这些都要考虑到。”

“三个月的时间是短了点,但三个月的时间足以让征召上来的兵员熟悉各项军规,听懂各种号令,结成大多数基本阵型,能掌握一定程度的配合作战能力。”

“就目前而言,会这些就够了。”

“再多的训练,也不及实际经历一两次战场,而且现在到处都在打仗,新军不会缺少战场磨练时机的。”

“经历战场也是新军成长最快的方式!”

“而且朕也不会让新军一开始就顶到最前线,在朕的构思中,会先让他们承担一些次要任务,比如守卫管理城池,物资转运,侧面佯攻这些,让新军积累一定的经验,并在提升一定的修为战力后才会真正让其承担作战任务。”

“并且在和老军配合作战超过六个月后才能独立承担作战任务。”

“如此必然可行。”

面对自家皇姐提出的新的疑惑,李书微笑说道。

穿越者独特的视野和见识让他对军事方面的知识其实较为了解,由于军事方面的喜好,前世的他有事没事就会研究历史上的各大战役。

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许多历史上记载的战役李书都研究过,还会和网友互相交流,因此也算得上精通军略。

这也注定了李书在成为皇帝后会是一个武皇帝。

而且在李书看来,大唐四万万人口,也就是至少四亿人的庞大体量摆在这里,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没有登记在册的武者,战争潜力其实非常巨大。

只是如今的大唐亦或者东荒域其他国家都受时代所限,不知道如何挖掘出这份巨大的潜力,也没有这个意识。

如果在前世,在蓝星,用至少四亿人口进行一次战争总动员的话,四亿人口至少能弄出来七八千万军队。

在战争总动员中,除了老人,孩子,孕妇,重大残疾这些特殊群体,不管是商人,官员,科研人员,普通人,所有适龄男女都要被动员。

或直接参军,或从事生产,所有物资都要进行管制,只有极少数人能获得豁免。

只是如今的大唐,暂时还没有进行战争总动员的条件,这也是所有封建国家的通病。

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力不够,还有就是交通不够便利,消息传递不够迅速,对真实人口数量与情况掌握不够准确,等等等等。

再加上这是玄幻世界,满足各项条件后还有老百姓拥有一定的修为战力才行,不然动员上去也只是炮灰,还是白给的那种。

不过如今的大唐也没有进行战争总动员的必要,动员出两千万拥有修为的男子就够了。

——太古世界毕竟是玄幻世界,还是一个似乎很高级的世界。

虽然依旧不敢说人人习武,但99.99%的男子绝对都是习武的。

不管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参军杀敌,报仇血恨,自保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只有极少数特殊情况者就不会习武。

这也导致了太古世界武者遍地走的场景,哪怕是最为贫瘠的东荒域也是这种情况,只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淬体境武者而已。

毕竟武者入门还是不难的,只要有个大路货功法,不是个傻子,练个几年都能入门。

之所以设置征兵区间,排除许多人群,如家中独子者这些,主要也是为了国家社会的基本安定,还有李书不想看到人间惨剧的出现。

家中独子死了,这个家未来该怎么办?

父母谁来养老?

父亲死了,没了撑腰的妻子儿女未来该怎么办?

抚恤金是有,但抚恤金早晚会有用完的那天,而且绝对会在人死之前用完。

不说抚恤金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绝对不如一个成年男子劳动力重要,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因家中没有成年男子,抚恤金和战死者家产田地遭亲友窃取强占或者吃绝户的情况出现

体弱多病者上去也是白给,没有任何意义。

国家来管?

大唐体量如此庞大之国,能管,但根本管不过来,总会有疏漏的。

总而言之,大唐的发展程度还远远不够。

一切关于发展的计划都只能等战争结束后再依次上马。

再说如今的战事和即将展开的大征兵只是李书实现自己心中抱负的手段,眼下的情况还没有让大唐打光一代人的必要。

两千万新军足够了。

李书可是还有其他手段呢。

……

“若以上这些法子真的能顺利推行,加之前线不出现重大败绩,倒也是极好。”

“可就算如此,各大士族豪强,帮派宗门,富商巨贾,各地官员,乃至宗室中人怕是也不愿配合,或者说不愿全力配合。”

“毕竟按照陛下的征兵要求,这些特殊群体中的大部分男子都要应征入伍。”

“试问他们愿意让自家子嗣血亲,弟子传人,学生好友,乃至本人入伍参军,冒着生命危险去前线搏那一份锦绣前程吗?”

“这些人大多富贵,而且自由散漫惯了,加上修行武道,血气方刚,持有兵刃,怕是不愿服从征召。”

“骤然接到征兵命令后,虽然不敢说明面抗旨,但也定会阳奉阴违,届时必定波折横生。”

“若是不把这些人的问题解决,所谓的征兵令怕是会成为一纸空谈。”

此时此刻,长公主李长乐再次出言说道。

这也是继军械物资问题之后的又一大现实问题。

是啊,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家中独子,不是人人都有老父母要供养,不是人人都已成家生子,也不是人人都有官职在身。

正如李长乐所说,在大唐境内,在士族豪强,帮派宗门,富商巨贾,官员家庭以及李唐宗室这些特殊群体中,符合标准的人员仍然大有人在。

这些特殊群体有人脉,有财力,有土地,有功法,可以说是集富贵和武力于一体,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完全没必要,也不想让自己的家人好友和弟子学生去前线冒险。

过刀口舔血,随时可能会丢命的生活。

老老实实过自己的好日子不香吗?

总之,李书许诺的利益对这些人其实并没有多大诱惑力。

在这些特殊群体中,固然有一心为国,志向冲天,想实现心中抱负之人。

也有想在大争之世中奋起猛进,封侯拜将,让自己和家族更进一步之人,这些人必定会响应国家征召,但这些人在庞大的群体中毕竟只占少数。

偏偏大唐要解决的并不是少数人的问题,而是李长乐口中所有特殊群体所带来的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