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带的陨石带像片漂浮的墓碑,漆黑的宇宙真空里,“光脉三号”探测器的舷窗正映着颗散发铁锈色的矮行星。小星的曾孙——十七岁的星澈,正盯着全息屏上跳动的光脉曲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腕间的红头绳。绳结上的“穿尘纹”是阿荷晚年亲授的古法,此刻正随着探测器的震动微微发亮,像在数着穿过陨石的次数。
“还有三小时抵达‘锈星’轨道,”副驾驶舱的阿焰突然开口,她的红发绳缠着块从蓝绿星带回的脉母水母触须,绳结每颤动一次,触须就会发出淡蓝的荧光,“探测器的‘星尘滤光镜’显示,锈星大气层里有‘噬光尘’,会吸收一切可见光源,得提前启动‘反蚀绳阵’。”
星澈调出锈星的三维模型,那颗矮行星表面布满了红色的峡谷,最深的“裂心谷”处,有个微弱的光脉信号在闪烁,像颗快熄灭的烟头。“百年前的‘深空守镜人日志’说,锈星曾有过光脉文明,”他放大信号源,“只是不知为何突然消失,只留下‘尘锁光脉’的传说。”
阿焰突然指着屏幕边缘:“有‘星骸影’!三艘,正顺着陨石带飘过来!”
全息屏上,三团扭曲的暗影正穿过陨石,它们的形态像被撕碎的星尘,所过之处,陨石表面的反光瞬间消失。星澈立刻启动反蚀绳阵,探测器周身弹出十二根红头绳,绳头的穿尘纹爆发出强光,在真空里织成个金色的茧。“星骸影怕同源光脉,”他盯着绳阵的能量读数,“但它们的‘蚀光波’能干扰绳结振动,得有人去外部校准绳频。”
阿焰抓起备用的“太空绳”——这种绳里掺了南极星核的碎屑,能在真空中自主修复,“我去!我的触须绳能感应它们的蚀光波频率,正好能反向校准。”
她穿着宇航服从舱门跃出,红发绳在黑暗中划出道蓝红色的光轨。星骸影果然被吸引过来,蚀光波像无形的鞭子抽向绳结,阿焰却突然松开绳头,任由绳在真空中飘荡——绳结在蚀光波的干扰下,竟自动调整了振动频率,与星骸影的频率形成共振,暗影瞬间变得透明,像被阳光穿透的雾。
“是‘共振解影’!”星澈在舱内大喊,“阿荷的笔记里写过,同源的振动能让暗影显形!”
阿焰趁机将太空绳缠上星骸影的核心,触须绳的蓝光顺着暗影蔓延,星骸影发出刺耳的尖啸,最终化作三缕纯净的光,被绳结吸收。当她返回舱内时,红发绳的蓝荧光亮得像团小火焰:“它们不是恶意的,只是被困在星骸里的光脉残魂,需要被引导回光网。”
探测器驶入锈星大气层时,噬光尘果然让舷窗变得漆黑。星澈将穿尘绳系在舱外,绳头的光顺着尘粒缝隙往下钻,在黑暗中开出条光道。裂心谷的光脉信号越来越强,最终在谷底,他们看到了座被尘沙掩埋的石碑,碑上刻着根绳结,形态竟与星澈腕间的穿尘纹一模一样。
“是‘尘心镜’!”阿焰拂去碑上的尘,面嵌在石中的铜镜露了出来,镜面蒙着层尘垢,却依然能照出人影——镜中是个穿宇航服的守镜人,他正将根红头绳缠在石碑上,绳结打得仓促,像在躲避什么。
星澈的穿尘绳与碑上的绳对接时,尘心镜突然射出红光,将段影像投在谷壁上:锈星的光脉文明因噬光尘爆发而灭亡,最后一位守镜人将文明的光脉核心封在尘心镜里,用红头绳系在裂心谷,希望有同源光脉的后来者能找到这里,让光重见天日。
“他的绳结里有‘传脉纹’,”阿焰摸着镜缘,“说‘光被尘锁,却从未熄灭,等同源者来,尘自会散’。”
当尘心镜的光脉接入光网时,噬光尘突然像潮水般退去,锈星的天空露出湛蓝的底色。裂心谷周围的峡谷里,无数光脉种子破土而出,长成株株银色的“星脉草”,草叶上的纹路,与星澈和阿焰的绳结一模一样。“星脉草的种子活性稳定在98%!”星澈蹲在锈星的红土地上,指尖捏着颗银色的种子,种子在他掌心轻轻跳动,像颗小心脏。阿焰的触须绳缠着株刚发芽的幼苗,根须正往岩石深处钻,所过之处,红土竟泛起淡淡的金光。
“但裂心谷的‘岩脉硬度’是地球土壤的五倍,”阿焰调出土壤分析,“根须很难扎进‘星核岩’,得想办法软化岩石。”
星澈突然想起什么,从探测器里翻出个密封盒,里面装着颗星镜莲的种子——这是漠北守镜人托他们带来的,说“让莲根试试在异星扎根”。种子外壳上的守镜纹在锈星的光线下闪闪发亮,像刻着无数细小的星图。
他们在星核岩上凿出个深坑,将莲种埋进去,阿焰的触须绳与莲种的根须对接,星澈则往坑里撒了把从蓝绿星带回的“脉母粉”——那是脉母水母伞盖的粉末,能活化光脉植物的根系。
莲种发芽的第七天,根须果然遇到了阻碍,星核岩坚硬得像块冷铁,幼苗的茎秆开始微微弯曲,像个负重的人。夜里,星澈被阵细微的“咔嗒”声惊醒,他跑出帐篷,看到莲根正发出淡金色的光,根须尖端的守镜纹在岩石上轻轻“啃”着,每啃一下,岩石就会裂开道细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