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 第207集 :老相机里的未曝光胶卷

雪盲年代

阁楼的灰尘在光柱里浮沉时,阿玉正用袖口擦着铁盒上的锈迹。钟华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梯往上递纸箱,突然听见她低呼一声——铁盒盖子弹开的瞬间,掉出一台海鸥相机,皮套上烫金的\"上海制造\"已经斑驳成模糊的暗纹,像极了去年在长白山见过的老树皮皲裂。

\"1998年的胶卷。\"阿玉捏着暗盒边缘,塑料壳上印着的富士山图案被岁月啃得只剩半截,露出底下的银色铝箔。钟华接过来对着光看,胶卷在暗盒里蜷成螺旋状,像极了他们在敦煌鸣沙山见过的沙纹,只是每圈纹路里都锁着二十年的光阴。

阁楼的斜顶漏雨,墙角堆着的年画已经洇出霉斑。阿玉把相机放在窗台上,镜头盖弹开时,掉出半张褪色的糖纸,印着的米老鼠耳朵缺了口,和钟华童年记忆里的零食包装分毫不差。\"你老家拆迁前的胡同,是不是就长这样?\"她指着相机皮套上的压纹,菱形格子间嵌着的灰尘,抖落时竟排列成钟华老家四合院的平面图。

冲扫店的老板是个戴圆框眼镜的老头,接过胶卷时指尖在发抖。\"这种老机器,\"他对着光举起暗盒,\"我最后一次冲还是千禧年,那时候...\"声音突然顿住,因为暗盒缝隙里掉出张泛黄的便签,铅笔字写着\"等雪停\",笔迹和钟华父亲病历本上的签名如出一辙。

红灯箱亮起时,第一张底片在显影液里浮沉。阿玉凑近看,模糊的雪地里有个穿棉袄的小孩,歪戴着雷锋帽,手里攥着凑近胡萝卜——那姿势让她想起今年初在长白山,钟华蹲在雪地里堆雪人,鼻尖冻得通红的样子。\"背景里的楼...\"钟华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底片上未完工的居民楼轮廓,正和他手机里存的老胡同拆迁前照片重叠,连脚手架的倾斜角度都分毫不差。

第二张底片显影得更慢。老头用镊子轻轻翻动,药水里突然浮出片雪花形状的光斑——不是显影液的气泡,而是实实在在的六角形结晶。阿玉想起长白山那场暴雪,她仰着头接雪花,有片恰好落在睫毛上,融化前的瞬间,结构竟和底片上的光斑完全一致。\"1998年的冬天,\"老头突然开口,\"那年雪下得特别大,好多胡同都没来得及拍就拆了。\"

最后一张底片在定影液里时,钟华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旧照片,像素模糊的画面里,年轻的父亲站在四合院门口,身后的砖墙上用粉笔画着雪人,胡萝卜鼻子的倾斜角度,竟和底片上的如出一辙。阿玉凑过去看,发现照片角落有个戴雷锋帽的小孩背影,棉袄上的补丁形状,正和钟华现在穿的旧羽绒服破洞相同。

\"好了。\"老头关掉红灯,把底片夹在晾片架上。光影交错间,阿玉看见雪人的胡萝卜鼻子旁,真的落着片雪花——不是显影瑕疵,而是清晰的六角形,每个角上都缀着细小的冰晶,像极了长白山温泉边,她用显微镜拍到的雪花结构。钟华伸手去摸,指尖刚碰到底片,突然听见阁楼的木梯发出吱呀声,和他童年时,父亲深夜回家踩楼梯的声响完全一致。

回家的路上,阿玉把底片放在车窗上。路灯掠过的瞬间,底片上的雪人和长白山的雪堆重叠,未完工的居民楼轮廓渐渐变成钟华老家的影壁墙,而那个模糊的孩童身影,正转过身来——棉袄上的补丁连成线,恰好是他们今年初在长白山滑雪时,阿玉围巾上的织纹图案。

\"我爸总说,1998年冬天他在胡同里堆了个雪人,\"钟华突然踩刹车,路边的梧桐叶扑在车窗上,影子投在底片上,恰好组成雪人的眼睛,\"说那雪人的鼻子特别像他小时候见过的胡萝卜,后来拆迁队来了,雪人跟胡同一起没了。\"他的手指划过底片上的雪花,冰晶的位置正对着照片里父亲站立的地方。

深夜整理底片时,阿玉发现第三张底片的边缘有串模糊的数字。用放大镜看清后,她突然怔住——那是钟华的出生日期,数字写法和他父亲在病历本上的习惯完全相同,而数字周围的药膜剥落痕迹,竟形成了长白山天池的轮廓。钟华凑过来看,呼吸在底片上凝成白雾,当雾气散去,他们看见雪人的胡萝卜鼻子旁,那片雪花的影子正缓缓移动,角度与长白山滑雪那天,阳光照在雪地上的投影一致。

第二天再去冲扫店,老头正在擦镜头。\"昨天那卷胶卷,\"他头也不抬地说,\"其实十年前就有人来问过。\"钟华接过他递来的便签,上面是相同的\"等雪停\"笔迹,只是纸角多了个日期——2015年,正是钟华父亲去世的那年。老头从抽屉里拿出个铁盒,里面码着十几张同样的底片,每张雪人的位置都不同,但背景里的居民楼轮廓,都和钟华老家的胡同吻合。

\"这相机原来的主人,\"老头指着皮套上的暗纹,\"是个拆迁办的摄影师,1998年拍了很多胡同。后来他病了,总说雪人的鼻子会变方向,\"老头的眼镜片反光,看不清表情,\"最后一次来冲卷,就是2015年,他说要拍长白山的雪,结果胶卷里全是空白,除了最后一张...\"

铁盒里的最后一张底片,拍的是医院的窗户。窗台上落着片雪花,六角形的结构和1998年、2024年的完全相同,而窗玻璃的反光里,隐约能看见穿病号服的男人,手里攥着半截胡萝卜,姿势与底片上的孩童如出一辙。阿玉突然想起,钟华父亲临终前,一直念叨着要回老胡同看雪人,说雪人的鼻子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

周末回钟华母亲家,老太太从箱底翻出个木盒。里面装着钟华百天的照片,背景里的四合院影壁上,用粉笔画着未完工的雪人——胡萝卜鼻子的位置空着,旁边放着半截真正的胡萝卜,和底片上的那根形状相同。\"你爸小时候,\"老太太摩挲着照片,\"总说胡同里的雪人会自己换鼻子,有天早上起来,胡萝卜尖上还挂着冰珠,像极了他在画报上见过的长白山雾凇。\"

钟华把底片放在照片上比对,发现影壁墙的砖缝走向,竟和长白山某棵岳桦树的年轮一致。更惊人的是,照片里父亲蹲着的位置,地砖的磨损痕迹组成了雪花图案,而底片上1998年的雪花,每个角的延伸方向,恰好对应着照片里父亲手指的指向。阿玉突然想起,在长白山滑雪时,钟华曾在雪地里画出老家胡同的地图,说每个雪堆的位置都和童年记忆重合。

阁楼的相机被擦得锃亮,镜头盖内侧刻着的数字\"1998\",在阳光下泛着银光。阿玉装上一卷新胶卷,钟华按下快门时,听见熟悉的\"咔哒\"声——和长白山雪粒滑落的声响、1998年胡同里的扫雪声、以及父亲病历本上的钢笔划过纸张的声音,形成了完美的共振。取景器里,阿玉看见自己的倒影,身后渐渐显影出未完工的居民楼轮廓,而楼顶的积雪上,正落着片和长白山同款的雪花。

深夜翻看底片时,钟华发现1998年的雪人脸谱,竟和长白山某块岩石的纹路重合。那块岩石他们曾靠过,上面有天然形成的凹痕,当时阿玉说像雪人笑弯的眼睛。更神奇的是,底片上雪花的投影里,隐约能看见钟华父亲年轻时的脸,正对着镜头微笑,而他身后的胡同深处,拆迁队的推土机尚未开进,只有个戴雷锋帽的小孩,正把半截胡萝卜插在雪堆上。

相机被摆在客厅的书架上,皮套的菱形格子间,不知何时落了片真的雪花。阿玉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结构和底片上的完全相同,而雪花融化后的水渍,在相纸上晕染出的形状,正是钟华老家四合院的平面图。钟华突然想起,父亲去世前最后一次清醒时,曾指着窗外的雪说:\"你看,那雪人又换鼻子了。\"

那年冬天特别冷,钟华和阿玉回长白山。在岳桦林里迷路时,他们看见棵被雪压弯的树,枝桠上挂着半截胡萝卜,冻得通红。钟华伸手去拿,发现胡萝卜底下压着张褪色的糖纸,印着缺了口的米老鼠——和相机里掉出的那张一模一样。雪突然下大了,阿玉仰起头,有片雪花落在她睫毛上,融化前的瞬间,她看清了六角形的结构,每个角上都缀着细小的冰晶,像极了1998年那个雪盲年代里,某个孩童用体温焐热的胡萝卜尖上,挂着的那滴冰珠。

冲扫店的老头后来寄来封信,说在暗房的抽屉里又找到张底片。上面没拍雪景,而是医院的心电图,线条起伏和钟华父亲的病历记录一致,只是在波形的峰值处,有个雪花形状的干扰纹。信的末尾写着:\"1998年堆雪人的小孩,后来成了医生,总说雪人的心跳和他的同频。\"信纸边缘,用铅笔淡淡描着长白山的轮廓,而山顶的位置,落着片和1998年、2024年完全相同的雪花。

现在那台海鸥相机挂在书房,镜头对着窗外的梧桐树。秋天叶子落的时候,有片恰好卡在镜头盖缝隙里,形状像极了长白山的岳桦叶。钟华给相机装上胶卷,偶尔会听见里面传来轻微的\"咔哒\"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暗盒里转动,把二十年的光阴,重新卷成螺旋状的雪纹。而每当冬天下雪,阿玉都会对着镜头哈气,雾气在玻璃上凝成六角形的霜花,每个角的延伸方向,都指向钟华老家拆迁前的胡同,和今年初他们在长白山见过的,那片落在雪人的胡萝卜鼻子旁的雪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