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重生元帅,从凡人开始复仇天子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暂时喘息

铁石城的城头弥漫着硫磺与血腥混合的刺鼻气味,那气味浓得化不开,像一块湿重的裹尸布压在每个人的胸口。

夕阳的余晖挣扎着穿透铅灰色的云层,将斑驳的城墙染成一片诡异的暗红,砖缝里嵌着的血蛭残壳在光线下泛着妖异的金属光泽,仿佛无数只缩小的眼睛,死死盯着城上的幸存者。

赵岩拄着玄铁长枪,枪杆上凝结的冰碴顺着沟壑缓缓滑落,在城砖上砸出细碎的声响。枪尖垂落在砖面,溅起的血蛭残液早已冻结,在砖缝里凝成暗红的冰晶,像一颗颗凝固的血泪。

他望着远处青岚河面上渐渐退去的血色洪流,那洪流裹挟着无数虫尸,在水面上拖出蜿蜒的痕迹,宛如大地被剖开的血管。

紧绷了数日的脊背终于缓缓松弛,肩胛骨发出一连串细碎的脆响,喉结滚动着吐出一口带着铁锈味的浊气,那口气在冷空气中瞬间凝成白雾,又被风卷着散入硝烟。

“总算……退了。”赵岩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每个字都带着喉咙被撕裂的痛感。他抬手抹了把脸,掌心的血污混着汗水在颧骨上划出两道深色的痕,露出底下被烟尘熏黑的皮肤。

肩头新添的伤口还在渗血,浸透的布条与甲胄粘连在一起,形成一块硬邦邦的痂。

方才血蛭群最疯狂时,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虫豸的吸盘透过皮肉啃噬骨头的麻痒,那种深入骨髓的恶心感,此刻还在四肢百骸里缓慢地游走。

陈啸站在他身侧,玄铁剑斜插在城砖缝隙里,剑穗上的冰珠随着他平稳的呼吸轻轻晃动,折射出细碎的光。

他望着河面上漂浮的虫尸渐渐聚成暗红的浮岛,那些尸体相互堆叠、挤压,有的还在微弱地蠕动,仿佛不甘心就此死去。

他忽然弯腰,动作从容得像在拾起一片落叶,捡起一块被血蛭环纹腐蚀出蜂窝状孔洞的城砖。

砖面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孔,每个孔里都残留着虫豸口器的痕迹,边缘还挂着几缕风干的组织,在风中微微颤动。

“这些畜生退得蹊跷,像是被什么东西引走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视着河面的每个角落。

“管他什么缘由,先喘口气再说。”赵岩解开腰间的水囊,囊口的铜环发出“叮”的轻响。他往嘴里灌了一大口烈酒,酒液辛辣如刀,顺着嘴角淌进脖颈的伤口,激得他猛地一颤,龇牙咧嘴却又畅快地笑了起来,笑声里带着浓重的咳嗽,震得胸口的旧伤也隐隐作痛。

“得让弟兄们抓紧修补城墙,把硫磺粉和生石灰再备足三倍——鬼知道这些玩意儿什么时候又会冒出来。”他用袖口胡乱擦了擦嘴,眼神扫过城下的狼藉,那里躺着不少士兵的尸体,有的还保持着战斗的姿态,甲胄里爬满了细小的血蛭幼虫,看得人头皮发麻。

陈啸的指尖在剑鞘上轻轻叩击,发出规律的“笃笃”声,像是在计算着什么。他的目光掠过城下狼藉的战场,那里的雪被染成了黑红色,断裂的兵器、破碎的甲胄、还有被啃的残缺不全的尸骸,构成一幅地狱般的景象。

“我让北萧城的冰蚕军连夜送来了新熬的驱虫膏,用雄黄酒泡过的猪油混着蒜泥,比上次的方子多加了三成艾草灰,是老药农连夜试验出来的方子,至少能挡五个时辰。”

他忽然转头看向赵岩,眼底映着残阳的余光,像是两簇跳动的星火。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刘墨能把血蛭养得这么凶,背后肯定还有后手。那母巢一日不除,咱们就一日不得安宁。”

赵岩将水囊递给他,水囊上还残留着他掌心的温度。“你是说……那母巢?”他的声音低沉了几分,想起顾百川临走前在沙盘上勾勒的紫霄城地宫图,少年当时指着一处标记说,血蛭的母巢就藏在那血蛭池底,池里的毒水能蚀穿玄铁。

“得想办法端了那老窝,不然咱们迟早被这些虫子耗死。弟兄们的体力、粮草、药材,都快撑不住了。”

他望着城内,隐约能看见百姓们在街道上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搬运尸体,有的在加固房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疲惫与恐惧。

“单靠咱们两城的兵力不够。”陈啸接过水囊抿了一口,酒液的辛辣让他精神一振,眼底的血丝也淡了几分。

“苏隐那边传来消息,朝廷的玄甲铁骑已经出了朔月城,但秦苍那老匹夫执意要正面强攻,他根本不懂血蛭的厉害,怕是会中了刘墨的圈套,到时候不仅救不了咱们,反而会把自己搭进去。”

他顿了顿,指尖在冰冷的城砖上划出紫霄城的方位,指甲缝里渗出的血珠滴在砖上,瞬间凝成细小的血珠。“或许……可以联络黄天贼和红日贼。”

赵岩猛地转头,动作快得带起一阵风,玄铁枪在城砖上划出刺耳的响,火星溅起半尺高。“你疯了?那些杂碎跟刘墨没什么两样!黄天贼刘角用活人献祭,红日贼刘性贩卖人口,跟他们联手,无异于与虎谋皮!”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胸口剧烈起伏,若不是伤势在身,恐怕已经揪住了陈啸的衣襟。

“此一时彼一时。”陈啸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他直视着赵岩的眼睛,没有丝毫退缩。

“黄天贼刘角恨刘墨劫了他的西陲粮道,去年冬天,他手下有三成弟兄是饿死的;红日贼刘性贪财如命,只要许以江南的瓷器、北境的良马,再承诺破城后分他三成财货,他自会调转枪头。先解决了血蛭之患,保住这两城百姓,再回头收拾他们不迟。”

他望着远处紫霄城方向腾起的灰烟,那烟雾在暮色中扭曲成诡异的形状,“而且,顾百川那边应该已经在紫霄城站稳了脚跟,那孩子心思细,说不定能找到母巢的具体位置,甚至……能在里面搅起点风浪。”

晚风卷着残雪掠过城头,吹动两人染血的披风,发出“猎猎”的声响。赵岩沉默地摩挲着枪缨上的血渍,那些暗红色的污渍已经干涸,硬得像一块痂。

他想起顾百川临走时的眼神,清澈却带着一股狠劲,少年说:“赵叔,陈叔,你们守住城,我去端他们的老巢。”

良久,他忽然重重一捶城砖,砖屑飞溅,震得伤口又是一阵剧痛。

“就依你!但得让苏隐盯紧那两伙贼寇,敢耍花样就先劈了他们!”他抬头望向渐沉的暮色,天空已经泛起了墨色。

“今晚让弟兄们轮流休息,每人至少睡两个时辰,明早天一亮就开始加固暗渠闸门,用熔化的铜汁灌缝,再嵌上三层铁网,我就不信挡不住那些虫子!”

陈啸点头应下,玄铁剑被他缓缓拔出,剑刃出鞘时发出“噌”的轻响,在残阳下闪着冷冽的光,仿佛能斩断空气。

“我让百叶带三千冰蚕军守在青岚河下游,他们熟悉水性,带着硫磺火雷,一旦发现血蛭再次聚集,就炸他们个措手不及。”

他的目光落在两城之间蜿蜒的河道上,河水在夜色中泛着幽暗的光,“咱们得赶在刘墨反应过来之前,把防线织得再密些,连一只虫子都不能放进来。”

城楼下传来民壮们清理战场的吆喝声,夹杂着伤兵压抑的呻吟与火油桶滚动的闷响,还有孩童们低声的啜泣。

赵岩望着那片被血蛭啃噬得坑洼不平的土地,焦黑的泥土里混杂着破碎的尸骸与虫壳,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忽然,他低声道:“等这事了了,我要在这儿种满桃树。”他伸出布满伤痕的手指,指向城下的焦土,“春暖花开的时候,这里会一片粉红,总比看着这些血糊糊的强。”

陈啸闻言轻笑,眼角的皱纹在火光中显得格外柔和,剑穗上的冰珠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是撒了一把星星。

“那我北萧城就种梨树,雪白的梨花能开三里地。到时候两城花开相连,从青岚河这边望过去,一片粉白,也算没白守这一场。”

残阳彻底沉入西山,夜幕如墨渐渐笼罩大地,像一块巨大的黑布,缓缓盖住了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

城头的火把次第亮起,橘红色的光芒在寒风中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映在布满弹孔与血痕的城砖上,宛如两道沉默却坚定的界碑。

他们守护着这刚刚从血蛭口中夺回的片刻安宁,也预示着前路更加艰险的谋划与抗争,但此刻,望着远处零星亮起的灯火,心中都燃起了一丝微弱却执着的希望。

铁石城的春天来得迟,残雪在墙角凝成半融的冰壳,檐角滴落的水珠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里混着血蛭蜕下的金纹碎壳,像撒了把被碾碎的星子。

风里还带着料峭的寒意,却已裹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吹得断墙缝里钻出的野草微微打颤——那些草芽顶着褐黄的冻土,却硬是从砖缝里挤出嫩得发亮的绿,叶尖挂着的霜珠在初阳下闪,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装碎钻的匣子。

巷口的老磨坊塌了半边,露出黢黑的梁木,剩下的石碾盘上还留着战时的血渍,被雨水冲得发暗。

王婆婆坐在碾盘旁的小马扎上,膝头摊着块洗得发白的粗布,正一点点擦拭儿子的木牌。木牌是从城头残骸里刨出来的,“戍卫”二字被血浸得发黑,边角还缺了块,想来是被血蛭啃过。

她的手抖得厉害,布巾在木牌上磨出“沙沙”声,磨着磨着,忽然把木牌贴在布满皱纹的脸颊上,浑浊的泪顺着沟壑往下淌,滴在石碾的凹槽里,恰好接住一片飘落的桃花瓣——那是巷尾老桃树上掉的,树身被炮弹炸得焦黑,枝头却偏生冒出几簇粉白的花,开得不管不顾。

不远处的瓦砾堆前,三个妇人正蹲在地上翻找能用的物件。她们的男人都埋在了城外的乱葬岗,可指尖触到半块完整的瓦当、一根没断的木椽,还是会小心地码到旁边的空筐里。

穿蓝布围裙的张婶捡起块带血的碎瓷片,瓷片边缘还留着青花的残纹,是她家吃饭用了十年的那只碗。

她没扔,用袖口擦了擦,塞进怀里:“留着给娃当笔洗,省得他总用手抓泥写字。”筐里的瓦块越堆越高,阳光照在上面,反射出细碎的光,像谁把星星掰碎了撒在里面。

东市的空地上,十几个孩子围着棵被拦腰炸断的老槐树桩玩“守城”。树桩上还留着箭孔和刀痕,孩子们却在上面画了歪歪扭扭的城门,用石子当炮弹,用柳条当长枪。

最小的丫蛋举着根抽了芽的柳树枝,枝桠上的嫩叶被她摇得簌簌落,落在旁边货郎的担上。货郎姓赵,左腿从膝盖往下空着,裤管扎得紧紧的。他的担子上摆着些零碎:用血蛭壳磨的珠子穿成的手链、用弹壳敲的小哨子、用破布缝的布偶。

“来串珠子不?”他冲孩子们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豁口。

“这壳子经了血火,戴在身上能挡灾。”说罢抓起串红绳穿的珠子,塞给旁边缩着肩膀的瘦男孩。

“拿着,给你妹妹玩。”男孩攥着珠子跑开,绳头蹭过货郎的裤管,露出里面缠着的粗布,布上还沾着没洗干净的药渍。

城墙根下,十几个汉子正拿铁锨清理弹坑。冻土硬得像铁,锨刃下去只凿出个白印,震得人虎口发麻。

有人从泥里挖出半截箭杆,箭杆上缠着褪色的红绸,绸子上绣的并蒂莲被血浸得发暗——是城南绣坊的林姑娘给情郎绣的,那后生守东门时被血蛭群卷走了,林姑娘昨天还来城墙根哭,手里攥着另一半没绣完的绸子。

汉子没说话,把箭杆插进弹坑边缘,又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往坑里撒了把麦种。

布包是他婆娘缝的,上面绣着个歪歪扭扭的“丰”字,“撒点种,秋天说不定能结穗子。”他咧开嘴笑,眼角的疤被阳光照得发亮,那是被血蛭尾刺划的,差点瞎了眼。

不远处,两个媳妇正往城砖上糊泥巴。泥巴里掺了碎麦秸,是从劫后余生的粮仓里扫的,黏糊糊的能堵住那些被血蛭啃出的细密凹痕。

穿绿布衫的媳妇怀孕了,肚子刚显怀,动作慢得很,却非要来帮忙,说是“多糊一块砖,娃将来就多一分安稳”。

她的男人是民壮,扛滚油桶时被血蛭咬了胳膊,截肢后在家养着,可每天都要拄着拐杖来城墙根转一圈,说“闻闻硝烟味,才知道自己还活着”。

暮色漫上来时,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起了烟。烟柱细细的,被风扯得斜斜的,像无数只手在天上招摇。

瞎眼的陈大爷坐在自家门槛上,手里编着草绳,绳头系着块小石子,时不时往院里扔一下——石子落地的“咚”声能帮他判断绳够不够长。

院里晾着几双刚缝好的布鞋,鞋面上绣着歪歪扭扭的莲花,是街坊们你一块我一块凑布票给他孙子做的。

“听着动静,是李木匠在修屋顶了?”

他忽然笑了,皱纹里盛着夕阳的金,“等屋顶修好了,就能听见燕子回来了。去年这时候,燕子在房梁上做了窝呢。”

夜风里飘着新翻的泥土味,混着淡淡的硫磺余味。穿红袄的新媳妇提着灯笼走过,灯笼是用破布和竹篾糊的,罩着根点着的蜡烛,光摇摇晃晃的。

她的丈夫守西门时没回来,可她还是按他生前的嘱咐,把蒜种种在了城墙根。

“说好了的,开春就种蒜,秋天收了给娃做蒜泥饼。”

她蹲下身,用手指把松动的蒜瓣按实,指尖沾着的泥蹭在红袄上,像落了几朵褐色的花。

灯笼的光晕里,有萤火虫从瓦砾堆里钻出来,忽明忽暗地飞,像无数双在黑暗里眨动的眼睛,照亮了墙根下那排新栽的蒜苗——绿得能掐出水,正趁着夜色拼命往上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