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磊和周承森一起过去起网。
江夏和阮棠在边上看着。
记者举着相机准备拍照。
兄弟二人使劲的将渔网拉上来,周承森:“很沉。”
周父一脸理所当然:“那当然!”
周承森:“有点拉不动。”
周父立马上前帮忙。
父子三人咬紧牙关使劲,手上的青筋暴起。
三个人都拉得很吃力!
慢慢的,在三人的努力之下,一大包鱼总算浮出水面。
江夏看了一眼是大多数是马鲛鱼。
遇到马鲛鱼鱼群了。
而且看着像是康氏马鲛,这种马鲛鱼是比较贵的一种马鲛鱼,比较好吃。
但是他们这边的海域并不多,没有南岛那边常见。
大海虽然是相通的,但每种鱼都有自己喜欢待的海域。
就像地球上住着的人类一样。
有些人一辈子都未出过省,但也有些人全世界都去过。
鱼也是一样。
记者眼睛都大了:“这么大一包,这得上千斤吧?”
周父因为用力额头两侧的青筋都凸起了,他笑呵呵道:“没那么多,五六百斤左右。我没说错吧?这一网是不是爆网了?”
记者:“……”
他还是觉得爆不爆网和两夫妻恩不恩爱,是不是一起放网没有关系。
只不过是凑巧!
但是记者识趣的没有说什么,反而笑着附和道:“周叔说得对,这和咱们国人说的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是一样的。”
周父非常认同:“对!就是这意思,家和万事兴,不管干什么工作,这都是发家致富的法宝。”
记者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举着相机拍照,将三人艰难的将鱼往船上拖的一幕拍下来,然后他赶紧将相机收好,上前帮忙。
四个人好不容易将一大包鱼拖到船上。
周承磊和周承森一起将鱼网解开,将鱼倒了出来。
一大堆鱼瞬间占满整个甲板。
大多数都是马鲛鱼,而且非常大条。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鱼虾蟹。
周父高兴的抱起最大那条马鲛鱼笑道:“哈哈,遇到了马鲛王,发了!发了!”
这鱼有半个周父那么长!
最喜欢还是和旺财一起出海。
惊喜不断!
总有意外收获。
这么大条我马鲛鱼记者都没见过,赶紧拿出相机将他抱着马鲛王的这一幕拍下来。
江夏戴着手套和周承磊一起将几条“大金条”先捡起来,不然一会儿颜色就不漂亮了。
周承磊搬了两张小板凳一张给了江夏,然后他在江夏身边坐下。
阮棠也帮忙,她不是第一次跟周承森出海了,也帮忙分过鱼。
周承森递给她一双手套和一张小板凳,然后也坐在她身边一起捡鱼。
周父看着他们四人笑了,夫妻恩爱加倍,财运翻倍!
一会儿叫他们这两对夫妻一起放一网,看看效果怎么样。
今天他要赚到盆满钵满!
记者收起相机也帮忙将虾捡到箩筐里:“周叔,这一网鱼能赚多少钱?”
周父看着船上的马鲛鱼和一些鱼虾蟹,笑得见牙不见眼:“现在年底鱼都涨价了,这种马鲛鱼能卖一块五一斤。这一网五六百斤跑不掉了!你看,这虾是红脚虾!这红脚虾估计也有十几斤。红脚虾贵,应该能卖到二块一斤。这一网七八百块跑不掉。”
记者看着江夏分鱼,暗暗惊叹她的速度:“这鱼价是一年比一年贵了,我记得前些年这些大黄鱼只是几毛一斤,今年已经涨到二块多一斤,都要吃不起了。”
周父走去开船:“这是没办法的事,海里的大黄鱼都快被捕完了,现在海里很难见到大黄鱼的鱼群了,特别是今年。”
记者:“难怪今年大黄鱼贵了很多。”
周父:“今年什么鱼都升价了。没办法渔船也升价,买一艘渔船可不便宜。”
记者:“但是一网鱼能赚七八百的话,干一年就能回本了吧?”
周父:“看运气,运气好的话就是。运气不好,那只够养家糊口。今天是我有秘诀!别人家一个月才赚到我家一网的钱!”
记者笑了笑。
周父:“不信?待会儿我让我二儿子、二儿媳和我小儿子两夫妻一起下网,绝对比这一网更爆!!”
“……”
记者忍不住四处打量,是不是这艘小渔船有什么探鱼仪或者什么诱捕设备,专门引鱼群过来。
不然对方为何如此肯定?!
还没等记者找到诱鱼设备,深海网箱养鱼的海域到了。
见多识广的记者不是第一次听说深海养鱼,却是第一次见。
他一连拍了好几张照片,以方便到时候写稿子。
这种新闻可以在专题版面发布,还可以有后续的追踪。
时间久了,怕自己忘记,多拍些照片方便回忆。
看过深海网箱,周承磊捞了两条鱼放桶里养着,到时候送给记者。
江夏看了一眼时间才十二点左右,几人在岛上吃了一顿饭,又出海打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