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儒道读书人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正气歌》

儒道读书人 第六百二十八章 《正气歌》

作者:墨下诗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3 22:24:23

孟景天瞥了一眼孔誉,恶狠狠道:“若是杜君当真命殒法圣之手,他一个人未免太过于孤单,到时候就让孔誉先生跟随杜君一起上路吧!”

孔誉脸色大变,呵斥道:“大胆!放肆!纵然你是亚圣世家的大儒,也不能够威胁我这个至圣世家的大学士,你这是违礼!”

“你能够盼着杜君去死,我为何不能让你殉葬?”孟景天反问。

“胡说八道!一派胡言!我岂会有那私心!”

孔誉自然是咬紧牙关,打死也不肯承认这件事情。

但孟景天对此却不以为然,说道:“我乃大儒,你的那一点心思根本就瞒不过我的法眼,既然你恨不得杜君被杀,那么在杜君殒落之刻,便是你孔誉人头落地之时。”

“你不可以这么做,纵然你是亚圣世家的大儒也不可以,叔父,此人简直是无法无天,您一定要救我!”

孔誉吓得几乎要哭出声来,他渴望杜宁死,但他不想自己也跟着死,尤其是为杜宁殉葬,那将是他无法洗刷的耻辱。

“孔誉,如果你再敢胡言乱语,别怪我先将你就地正法。”

孔淳靖瞪了孔誉一眼,但还是将孔誉护在了身后,不管怎么说孔誉是他带出来的,他终究还是要袒护一二。

孟景天轻轻叹了一口气,有孔淳靖护着,他确实不好击杀孔誉,但丝毫不掩饰对孔誉的杀意。

孔誉吓得全身颤抖,彻底不敢乱说话了,毕竟这关系着他的性命。

杜宁轻轻一瞥孔誉没有说话,脸上闪过一丝轻蔑之色,到了这种关头,孔誉的眼里依旧还是个人私怨,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气候,更不可能晋升大儒。

看到杜宁如此表情,孔誉心中气得不行,但一想到杜宁马上就要被法圣所杀,孔誉便也不在乎这种小事了。

“等你殒落之后,我倒要看看你还能不能对我流露出这种表情。”孔誉心里恶狠狠地想。

“杜宁,现在本圣给你一次出手的机会,出来受死吧!”

法圣朝着杜宁开口,语气充满了命令。

“遵圣谕。”

杜宁客套了一句,然后脚下升起平步青云,缓缓飞到了与法圣相同的高度,与法圣对视起来。

“哈哈……这个杜宁简直就是狂妄无知,莫非他真的以为自己能够有与半圣较量的实力吗?”

“法圣一根手指头就能够轻松碾杀他,他居然还敢站在法圣对面,真是不自量力。”

“这简直是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了。”

武罗军中传来阵阵哄笑之声,对杜宁无比的轻蔑。

同一时间,人族众多读书人则是感到无比绝望。

若是杜宁殒落,那对人族而言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孔淳靖使用鸿雁印疯狂传书圣院,却发现才气鸿雁无法通过圣庙传入圣林大陆,脸色越发难看。

昆仑文界与圣林大陆彻底断了联系!

“可恶!怎么会这样!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云麒君被法圣所杀,却无动于衷吗?”

孔淳靖目眦欲裂,如果可以的话,他很愿意替杜宁去死,但他却没有与法圣交换的资格,若是羞辱法圣,恐怕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完全不值。

众大儒唉声叹气,虽然很不情愿,但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此时的杜宁面对法圣依旧昂首挺胸,说道:“杜某前来昆仑文界历练本为悟封圣之道,然欲封圣何其艰难?学问尚浅,岂可妄谈封圣?今日大敌当前,方有所感悟。”

一股无形的文胆力量散发而出,让在场所有读书人都不由自主地低头,但他们一时间却不知道自己为何低头。

“我辈读书人当善养浩然正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杜宁的声音忽然间变得无比嘹亮,响彻整个天地。

“今法圣驾临,作《正气歌》一首,以报人族。”

杜宁一展衣袖,空中出现笔、墨、纸、砚,正是圣院所赐的“昆仑四宝”。

法圣静静地看着杜宁,脸上满是轻蔑和不屑之色,他并没有出手阻止,因为杜宁向他宣战,而他也应战给杜宁出手的机会,他不可能当着众人的面自食其言。

况且在法圣看来,杜宁只不过是一个大儒而已,就算杜宁的浩然正气再怎么雄厚,也根本不可能与半圣相提并论。

大儒和半圣之间的差距,犹如萤火与皓月之光。

杜宁傲然执笔,开始书写《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随着杜宁落笔,才气力量迸发而出,化为一个个丈许巨大的金色文字,在空中组成《正气歌》的内容。

此时此刻,所有读书人都感觉有一记重锤敲击着自己的文胆引发震动,每动一次,文胆力量便会增强一分。

一道金光直冲云霄而上,刹那间风云变幻,响起阵阵惊雷之声。

“文章鸣天地!”孔淳靖脱口而出。

紧接着,从杜宁的身上爆发出了一股惊人的浩然正气,磅礴的气势直撼九霄。

“正气照古今!”孟景天惊呼出声。

“这首《正气歌》讲述的是对浩然正气的理解,开篇便言天地之间有一股正气,它赋予万物而变化各种体型,在下为山川河岳,在上则为日月星辰,读书人称其为浩然正气,充满天地之间,国运清明太平之时,则出现在祥和的朝廷。”

“时运艰危的时刻义士就会出现,他们都是名垂青史之人。在齐国有舍命记史的太史简,在晋国有坚持正义的董狐笔,在秦朝有为民除暴的张良椎,在汉朝有赤胆忠心的苏武节。它还表现为宁死不降的严将军的头,表现为拼死抵抗的嵇侍中的血。”

“还有张睢阳誓师杀敌而咬碎的齿,颜常山仗义骂贼而被割的舌,这些都是浩然正气的表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