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儒道读书人 > 第五十四章 中书阁选举太子

儒道读书人 第五十四章 中书阁选举太子

作者:墨下诗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3 22:24:23

寒衣社众人走后,王润就去了另外一个房间。

这里处了王扬以外,还有衙门里的其他官吏,皆是王扬的心腹。

王润将杜宁跟他说过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大家。

听完汇报之后,官员们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杜宁真是好大的口气,三日之后若是不能给百姓们一个交代,他就要我们付出代价,真是可笑!”

“杜宁算个什么东西?只不过是写了一本《千字文》,被皇上封为子爵而已,他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什么角色了吗?”

“在文宫,他只是一个县试案首,在朝堂,他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子爵,在军方,更是连兵权也没有,他有什么资格威胁我们?”

“可笑!可笑!可笑!”

官员们越发觉得好笑,他们在官场混了那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听过这么可笑的笑话。

王扬也是笑得合不拢嘴,缓缓道:“我倒是很好奇,杜宁一个七品子爵,能有什么本事让我们付出代价。”

“爹,杜宁在文坛上颇有文名,你说,他会不会煽动百姓,前来衙门闹事?”王润严肃道。

“他若是敢聚集百姓生变的话,本官就敢以文宫之剑,将其当场斩杀,以儆效尤!”

王扬眼中闪过一道杀意,随即很快隐去,简直恨不得杜宁带头滋事,然后官府出手镇压也就名正言顺了。

“爹说得有道理,我看杜宁最大的依仗就是他的七品子爵,与文坛上的那些虚名,我也不信他能够翻出什么样的风浪来。”

王润心里放心许多,想起杜宁对自己说的话,更是感觉无比的滑稽。

王扬对众人说道:“诸位,经过咱们这段时间的努力,这场风波已经获得了很好的控制,相信用不了多少时间,这件事就可以不了了之。”

“当然了,大家也必须做好安抚百姓的工作,他们的庄稼被河水冲走,河道府无论如何也得给予部分理赔,对于这种该出银子的地方大家千万不要小气。”

“对于那些县下无家可归的人,咱们得给予特殊的优待,将他们暂时安置妥当,出钱帮他们重建房屋,以消除他们对官府的怨恨,一个月之后,河道府重新修筑河堤,将这一页事情彻底翻过去。”

“只要不出现任何意外的话,咱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听完王扬的分析,众官员都流露出了喜悦之色。

“王大人真是英明啊!跟着王大人混,不升官也能发财。”

“咱们听王大人的话,最多只是稍微赔点银子,明年再从朝廷那里吃一点,保证不亏本。”

“说得对!只要八贤王登上太子位,咱们还愁富贵不来么?”

房间里,传来了官员们阵阵笑声。

…………

云国京都。

皇城。

中书阁统御六部,是朝廷最为重要的一个机构,许多皇帝的旨意和朝廷的政令,都是通过中书阁传递全国。

此时在中书阁内,众朝臣正在选举太子。

参与太子的选举共有五位候选人,皆有在朝廷任职。

分别是工部的大皇子济王、吏部的二皇子崇王、户部四皇子燕王、刑部八皇子贤王、兵部九皇子侠王。

文武百官各自呈递奏折堆在案桌上,一眼望去,推荐八贤王的奏折最多,占据五百多份。

其次是燕王三百多份,崇王二百多份,济王一百多份,和侠王数十份。

参与选举的奏折总和共有一千二百多份,其中八百份奏折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另外四百多份则是文坛上极具名望的读书人。

看着推荐八贤王的奏折如此之多,贤王党的官员一个个都满面红光,十分的得意,看向其他官员的眼神充满了轻蔑,甚至是用鼻孔在蔑视他们。

贤王党的官员认为,推举八贤王为储君的奏折那么多,肯定是十拿九稳的。

而推举侠王的奏折仅有数十份,却成了百官暗中交流的笑柄。

就这点支持力度,也好意思参与选举?

简直就是垫底的存在!

“八王爷不愧是贤王,全国各地的奏折多数都是支持他的,哈哈……”

“你们看侠王的奏折,居然只有这么点,注定与太子之位无缘了。”

“燕王党的官员,终究争不过我们贤王党啊……”

贤王党的官员笑得合不拢嘴,简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哼!你们不要太得意,这只是太子初选而已,只有经过复选的王爷,才能担任太子。”

“没错!仅仅只是一场初选,根本就不能够说明什么。”

燕王党的官员纷纷反驳,看向这些志得意满的贤王党官员的表情,都是非常的不爽。

“连初选都比不过我们贤王党,你们燕王党拿什么和我们争?只有一步领先,才能步步领先。”

“选举并不能说明一切,太子乃一国储君,万万不可马虎,岂能根据推举的人数来定?”

“可笑!支持的人越多,表示乃民心之所向,你们燕王党的官员这是嫉妒!”

很快,两波官员就吵了起来。

其他党的官员则是看起了好戏。

“皇上驾到!”

突兀之间,门外响起了太监的通报。

众官员脸色一变,急忙停止了各自的嘴炮,整整齐齐排列站好。

随后,一名五十多岁身穿龙袍的景文帝,在另外一名十二岁年纪,穿着明黄色衣袍男孩的搀扶下,迈着沉重的步伐进入中书阁,左右两边是五位参与选举的王爷。

“父皇,您慢点。”

那个小男孩是景文帝的十四子,人称“小王爷”,是诸王之中最受宠爱的弟弟。

皇室诸王或是镇守边关,或是在京任职公务繁忙,又或者是在国学宫弘扬儒道教化。

也有一些亲王不想卷入皇室争储的争斗,自愿放弃了王位成为庶人,远离朝廷和世俗隐居起来。

因此能够留在景文帝身边悉心照顾,当景文帝“拐杖”的人,也就只有小王爷了。

小王爷年纪轻轻,就在景文帝跟前尽孝,却是诸王羡慕不来的。

朝廷需要运转,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一日无臣。

众臣对景文帝作揖:“参见皇上。”

“咳咳……众卿免礼。”

景文帝脸色苍白,一副病怏怏的模样,走起路来也十分缓慢。

“谢皇上。”

众臣退在两边站立。

八贤王看了眼文武百官推荐自己担任太子的奏折,眼中闪过得意之色,心里更是欣喜若狂,但表面上依旧十分从容。

中书阁左相说道:“启禀皇上,根据中书阁初次选举,八贤王以五百余份推荐奏折暂时领先。”

景文帝看着案桌上的众多奏折,轻轻点了下头。

“不错!老八真不愧是贤王,竟能获得这么多的推荐奏折,可见老八深得百官之心啊!”景文帝笑道。

“父皇过奖。”

八贤王躬身道:“承蒙诸位大人的抬爱,儿臣诚惶诚恐。”

嘴里说着谦虚的话,实际上八贤王心里爽得起飞,感觉诸王之中,只有自己距离太子之位是最近的。

贤王党的官员无比激动,其他官员的脸色则是极其难看。

“那个啥,我好歹也是侠肝义胆的亲王,居然只有这么点推荐,哎……”

侠王突然插嘴进来,很是无奈的对景文帝说道:“父皇,儿臣早就跟您说过,别让儿臣参与这场太子的选举,当着那么多大人的面,支持儿臣的人却只有这么点,实在丢人啊!”

景文帝说道:“朕知道推举你当太子的官员少,却没有想到居然比朕想象中的还要少,看来确实是朕高看你了。”

燕王:“…………”

其他四王也向燕王投去了鄙夷的目光。

贤王党的官员暗中讥笑,侠王嫉恶如仇,性格太过于正直,可没少骂过朝中的官员,也得罪过许多人。

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都不乐意选举侠王担任储君。

“无所谓,对我而言谁当太子都一样,我管的是兵部,只有战场才是我纵横的天下,以后边疆若有战事,定让你们知道我侠王的威名。”侠王傲然道。

众多官员顿时脸色一变,侠王是兵家读书人,有着二十万大军的兵权。

八贤王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心里已然在考虑,若是自己真的被选中成为太子,侠王手里的兵权将会对自己具有一定的威胁,不可不防。

“先让朕看看这些奏折吧!”

景文帝翻看了一下推举八贤王的奏折,无一不是称赞八贤王礼贤下士,待人宽厚,且在文坛上亦有文名,深得各地官员和读书人的爱戴。

“呵呵……”

景文帝笑了笑,不知道实在讥嘲,还是在夸赞。

八贤王脸色微微一变,对此并不在意,反正自己的奏折是候选人中最多的,因此只有自己才有资格担任太子。

景文帝又翻看了一下其他人的奏折。

片刻后,景文帝无奈摇头,轻轻叹气。

八贤王心里狂喜,认为景文帝对其他人感到很失望,那么不出意外的话,自己的太子之位十拿九稳了。

“各位爱卿近日辛苦,初选的结果就先这么定下,朕会择日进行太子的复选。”

景文帝说完,缓步离开中书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