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儒道读书人 > 第五百三十四章 文会之邀

儒道读书人 第五百三十四章 文会之邀

作者:墨下诗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3 22:24:23

在场众多读书人一同拜入杜宁的门下,都无比的高兴。

杜宁同样也很欣慰,自己的《华夏新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认可,所有的付出全部都有了实际性的回报。

作为一个拥有浩然正气的大儒,已经具备窥探圣道的资格。

杜宁心里十分清楚,若是他想以《华夏新律》为跳板封圣,那么众多弟子们在法家方面的成就,也将会是一股无形中强大的力量。

若是杜宁在此之前能够桃李满天下,那么他在冲击圣位的时候,将会获得一股来自学生们反馈的助力。

而一旦晋升半圣,所有的弟子也都会晋升为半圣弟子,会对杜宁所传授的《华夏新律》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那么在这种无形的牵引之下,杜宁的学生必然会有更好的成就。

接下来的时光里,杜宁为了方便言传身教,让学生们在衙门里担任兼职,充当衙门官员们的助手处理文件。

待到傍晚散值后,杜宁再将众多学生集合在衙门里的空地,向弟子们讲述《华夏新律》的精髓。

在杜宁毫不保留的传授下,诸国法家读书人的瓶颈皆有突破,有的人文胆晋升,有的人品境界晋升,甚至还有一些大学士隐隐有突破成为大儒的迹象。

杜宁同样也有收获,每一次向学生们传授学问,等同于自己进行了一场温习,同时也对法家新思想有了更多深刻的感悟。

…………

八月初十。

岚州文院的新任院君洪黎前来拜访杜宁。

在杜宁斩杀了郑朝阳以后,经过圣院大儒殿的重新筛选,洪黎为人刚正不阿,没有与郑朝阳等人同流合污,品德兼备。

于是,圣院大儒殿便让洪黎接任了院君一职。

衙门的客厅中,杜宁对着洪黎笑道:“洪先生如今已是州文院君,怎么有空到我这来?”

洪黎对杜宁一拱手,说道:“马上就到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岚州文院将要举办一场盛大的中秋文会,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请杜君前往岚州文院讲学传道,让更多的读书人了解您的《华夏新律》,不知杜君意下如何?”

“讲学传道?”

杜宁脸上流露出了意外的表情,他知道洪黎无事不登三宝殿,猜测洪黎前来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却没想到居然是来邀请自己前往岚州文院以中秋文会的名义进行讲学。

讲学是一种无比神圣的事情,那些窥探到圣道思想的大儒,都会通过讲学传道的方式,让更多的读书人接触到他的领悟思想,而通过讲学传道的方式,也可以将所有的学问重新温习一遍,为将来的封圣打下更为坚固的基础。

无论是对广大读书人,还是对于自己本身而言,都有着很大的好处。

杜宁现在已经是儒道大儒,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学子,以大儒的名义讲学传道绝对有利于自己。

洪黎说道:“虽然杜君的《华夏新律》在我们岚州城已经有了显着政绩,但是在诸国文坛之上,依旧有许多读书人对您的圣道思想有所误解,您如今已经是拥有浩然正气的大儒,窥探到了圣道门径,可以说是半只脚踏入圣位的读书人,只需要一个契机,就可以顺理成章封圣,这个八月十五的中秋文会,正是一个弘扬您法家圣道心思想的机会,或许,您的法家圣道新思想还不够完善,若是其中有什么错误的话,也可以通过这一次的讲学传道,将那些不足之处给找出来,从而为您的封圣打下更为坚固的基础。”

在岚州,洪黎是最为推崇《华夏新律》的大学士之一,每当杜宁有在文坛上更新新的内容时,洪黎都会在文院中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杜宁的《华夏新律》。

而洪黎自己也拜读过《华夏新律》,从中领悟了许多道理,获益颇丰。

杜宁轻轻点头,也认为洪黎的话说得有几分道理,自从在岚州上任州牧以来,杜宁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法律改革之上,已经很少参加文会之类的活动。

现在听到洪黎邀请自己去参加岚州城的中秋文会,通过讲学传道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新律》,让杜宁对曾经参加过的一些文会产生了些许怀念之情。

文会,是读书人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竞争文名的地方。

洪黎邀请杜宁讲学传道,除了让杜宁完善法家圣道新思想之外,也能够借此机会宣扬一下洪黎的文名,也算是洪黎个人上的私心。

别看洪黎如今已经成了岚州文院的院君,可是出了岚州城以后,到诸国其他地方提及洪黎的名字,恐怕没有多少人知晓他是岚州文院的院君。

作为一个读书人,弘扬文名也是无可厚非。

只要不是用极其卑劣的手段,通过用损毁别人来抬高自己的方式弘扬名誉,能够让更多人在文坛上知晓你,那也是一种本事。

“感谢洪先生的邀请,八月十五那一天,我一定会前来文院参加文会,并以大儒的名义向诸国读书人讲学。”

杜宁几乎没有犹豫,欣然答应了洪黎的邀请。

能够普及《华夏新律》,就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家圣道新思想,那么对于一些比较错综复杂的案件,都可以利用《华夏新律》的思维更好的解决。

等杜宁结束一年的任职以后,也能更好的在人族诸国各地进行实施,而不是像初来岚州城的时候一样,处处遭受诸国文坛读书人的反对和排挤。

洪黎大喜道:“这可真是太好了,有了您这句话,我相信今年岚州的中秋文会,将会远胜孔城的中秋文会,我一定会布置好这场文会,绝不辜负杜君的支持。”

“那就有劳洪先生了。”

“不敢,不敢,这都是洪某身为院君应该做的事情。”

洪黎心中无比激动,若是能够将这场中秋文会办好,不仅可以发扬了《华夏新律》,连他洪黎自己也极有可能会因此名扬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