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儒道读书人 > 第三百九十章 镇守天水城

儒道读书人 第三百九十章 镇守天水城

作者:墨下诗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3 22:24:23

“诸位免礼。”

杜宁缓缓开口,王者气势散发而出,颇有一番诸侯的威武。

“谢晋王大人。”

文武百官道谢之后,方才重新入座。

杜宁又对泓轩帝说道:“臣谢过皇上隆恩,臣抵达边关之后,一定让妖族和罗刹族知晓我云国威名,不敢进犯我云国边疆,以报皇上器重之恩。”

“晋王兄客气,朕相信你一定能够旗开得胜,马到功成。”泓轩帝笑道。

杜宁晋升为王爵,又比泓轩帝年长,称呼“晋王兄”也并无不可,也能彰显皇族与王室的关系。

“嘿嘿……杜君,以后你可就是我们的王弟了。”燕王调侃道。

“老四,不可胡言!”

济王严肃道:“杜君虽是晋王,理应排我等诸王之末,可他还是人族的文君,地位仅次于半圣,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忘了他文君之尊。”

“我只是开个玩笑,杜君切莫当真。”

燕王立即一本正经地对杜宁拱手,心里有些不满地想:“我和杜宁关系铁,跟他开玩笑怎么了?当初杜宁还是我麾下的炮营指挥使呢!”

想到这里,燕王颇为怀念曾经与杜宁征伐草原族的日子。

“晋王兄打算什么时候前往边关?”泓轩帝问道。

“臣今日稍作休整,明日就动身前往边关,静候妖族与罗刹族。”杜宁回答。

“好,明日一早,朕亲自为你饯行。”

泓轩帝转而又对侠王说道:“烦请九哥在军中挑选一支精锐,同晋王前往边关。”

“臣遵旨。”侠王立即领命。

杜宁知道这是泓轩帝给自己撑排面,身为异姓王,自然要有身为王族的威仪。

“朕突然觉得饿了,来人,传膳。”

泓轩帝下旨开席,开始呈上美味佳肴。

于是众人把酒言欢,除了为杜宁接风洗尘之外,一同庆贺杜宁晋升为晋王,从此列入王族,与皇族在朝中享有同等待遇。

“恭喜杜君荣升晋王,下官敬您一杯。”

“晋王大人,您真是我辈同僚之楷模,我等当向您好好学习。”

“来来来,杜君,咱们喝上两杯。”

许多官员陆续向杜宁敬酒,杜宁也喝得开心,与官员们打作一团。

杜宁发现自从贤王党被拔掉之后,各部官员们相处得比以往更是融洽,因为诸位王爷都真心希望云朝能够蒸蒸日上,各部官员大多数都是诸王的门生,自当上下一心。

只要每个人都能保持这种奋斗的热情,云国将会成为整个圣林大陆最为强盛的国家,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军事方面,都会有远胜过其他国家的体现。

…………

翌日。

杜宁率领一千精锐士兵出发,前往云国边疆上任兵马总督,迎接妖族和罗刹族的挑战。

泓轩帝率领文武百官为杜宁践行,希望杜宁能够为云国再建奇功。

杜宁谢过众人好意,然后坐上蛟龙马车,向边关进发。

云国的西南边境有一个“天水城”,这是云国境界最为靠近三界山方向的边关。

若是妖族与罗刹族兴兵来犯,必然会先攻打“天水”,然后长驱直入。

所以,这个重要城池就是杜宁选择镇守的地方。

六月初二。

杜宁成功抵达天水城。

当蛟龙马车行至关门口的时候,城门上的将领看到龙马,瞬间就猜出了杜宁的身份,立即出声:“敢问可是晋王大人亲至?”

蛟龙马车旁边同行的参将立即回应:“驾内正是晋王殿下。”

“末将失礼,参见晋王。”

城楼上的所有将领和士兵立即行礼。

杜宁下了蛟龙马车,对城楼上的将士们一拱手,说道:“小王奉吾皇旨意担任边关兵马总督,提调边关一切军政事务,从今以后大家就是同袍,还请将军不必多礼。”

守城将军见杜宁谦虚地自称“小王”,而非以文君口吻自称,说明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来接管边关军政,于是急忙改口:“原来是总督大驾,末将这就去通报元帅前来迎接,请您稍等。”

“有劳将军。”杜宁笑着道。

不久之后。

“哈哈……真没想到大名鼎鼎的云麒君竟然来了我们天水城,更没想到有朝一日老朽竟能成为文君同袍,真乃三生有幸啊!”

一道爽朗的笑声传来,城关大门打开,走出来了一群戎装打扮的读书人。

为首之人看起来已经有五十岁年纪,但身子骨却壮如中年,声音更是中气十足,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此人名叫“狄宗鹄”,出身将门世家,乃兵家大儒读书人,同时也是镇守天水城威名赫赫的统帅。

“晚生见过狄元帅。”

杜宁上前拱手,以晚辈的名义见礼。

狄宗鹄急忙上前说道:“总督大人万万不可如此,末将不敢受此大礼,您真是折煞我等了!”

无论是晋王还是文君的身份都极其尊贵,狄宗鹄自是不敢受杜宁的礼节,也不敢在杜宁面前托大。

杜宁说道:“狄先生出身将门,成为进士以后就一直在天水城任职,保卫我云国疆土数十年,晚生敬佩之至。”

“哪里哪里,我的那点微薄的功勋不足挂齿,您才是真正的英豪。”

狄宗鹄说道:“您发明玄机大炮随燕王出征上阵,收服草原族增强人族气运立下显赫军功,参加三界山历练诛杀异族天才,文斗辽国京城,让我云国子民扬眉吐气,又亲身前往七岛海国,助海外血脉回归人族,老夫虽是您的前辈,可在军功方面却万万不及您的十分之一,杜君在上,请受老朽一拜。”

说完之后朝着杜宁深深作揖。

“我等参见晋王。”

“拜见总督大人。”

身后的众多读书人和将领们纷纷行礼,弯腰九十度,对待杜宁比对待普通的大儒还要尊重,而且还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年少有为,堪称旷世之才。

“诸位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谢晋王。”

“谢总督大人。”

众人昂首挺胸。

杜宁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可以发现大多数人都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激动和喜悦,仿佛恨不得能够早日见到杜宁一般。

实际上确实如此,当狄宗鹄接到朝廷兵部的传书,告知他们杜宁将要以晋王的名义统领边关,抵御妖族和罗刹族的时候,可让众多将领们高兴坏了。

杜宁现在的文名如日中天,跟着杜宁打仗,那就是在跟着文君打仗,跟着圣院打仗。

跟着杜宁混过的那些读书人,也都因为杜宁的关系成了文坛上鼎鼎有名的人物。

特别是那些跟着杜宁前往七岛海国回归的读书人,全部都成为了圣院学子。

反观那些曾经屡次与杜宁作对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一个有什么好下场。

至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个这样的事实。

“总督大人,请进城。”狄宗鹄笑道。

“先生请。”

杜宁与狄宗鹄并列,然后一同进入了天水城。

进入天水城以后,狄宗鹄带领杜宁直接前往军营,并召集了众多士兵进行集合。

按照惯例,先让杜宁对天水城的士兵们进行检阅,让杜宁见识一下“天水军”的强大军姿。

同时,这也是让杜宁这个钦差大臣代表朝廷对军队进行视察。

一个军队的素质如何,战斗力是否过硬,都能通过检阅的方式有一个比较基本的判定。

而通过对军队的检阅和视察,也能让杜宁对边关的将士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狄宗鹄声如洪钟道:“诸位弟兄,我身边这位年轻的儒道大学士就是我云国大名鼎鼎的镇国侯,人族的云麒君,如今他已经被皇上晋升为晋王,担任边关兵马总督,提调边关一切军政事务,代天巡狩,可临时行使天子之权,从今日起,由兵马总督暂任军中统帅,还请弟兄们恭听号令,不可违背。”

“什么?他就是我们云国的云麒君?”

“如今年轻就是大学士的修为,真的假的?”

“早就听说云麒君的鼎鼎大名,如今竟然站在了我们的面前,简直是难以置信。”

“前两天我就听说云麒君会来我们天水城,一开始我还不相信,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许多士兵和将领们窃窃私语,现场一片喧哗。

这时,狄宗鹄身后一个将领上前一步,表情很是严肃地喝道:“还不快向总督大人见礼!”

众多将士们和士兵们迅速挺直腰杆,以非常整齐的动作向杜宁行军礼,并一口同声道:“参见总督大人!”

声音如雷贯耳,气势十足,可见纪律之严明。

同时,他们的眼中似乎有杀意若隐若现。

一股磅礴的军威散发开来,犹如一座山岳在前,让人心生敬畏之意。

也好似一把藏在鞘中的利剑,不出鞘则已,一出鞘则会大杀四方,让任何一切来犯之敌全军覆没,无有生还。

这种军威和气势可不是装模做样就能够表现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在实战中训练出来的,

在近乎实战的训练之下,也能把士兵们练出这种近乎疯狂的杀意。

杀意一出,就能够在战前威慑敌人,在没有开战之前就让敌人感到畏惧和害怕,那么战斗就一定可以获得胜利。

杜宁满意点头,狄宗鹄真不愧是将门出身的大儒,竟然能够将士兵训练到杀气内敛的地步,足见狄宗鹄的练兵才能。

他没有辜负朝廷委以的重任,更没有辜负云国的百姓们寄予他的厚望。

狄宗鹄站直身躯,傲然地对杜宁说道:“请总督下令检阅天水军!”

“好。”

杜宁随即对众人下达军令:“检阅开始!”

“是!”

士兵们的回应依旧整齐,且有排山倒海之气。

接下来,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从杜宁前方经过,每一士兵的脸上都充满了强大的自信,伴随着这股军威睥睨天下,无惧一切来犯之敌。

狄宗鹄则是向杜宁介绍每一队兵种的优劣,以及统辖每个营的众多将军。

“总督您看,这就是今年我们云国新增的炮兵团,现在我们天水城共有三个炮兵团的编制,三个炮兵团就是三十个营,每个营一千五百多人,一共将近五万人,每个团装备了大大小小玄机大炮多达三千余门,绝对是天水城的主力。”

“说起玄机大炮,这还是您的杰作呢……”

狄宗鹄向杜宁介绍起了天水城的炮兵营,现在云国兵部对玄机大炮的开发多种多样,大炮可以轰炸整个山头,即便是四品境界的高手驾临,也难以抵挡玄机大炮的威力。

而小型的玄机炮威力小,但是方便拆卸和组装,适用于许多战场,突袭、埋伏、掩护、攻打小阵地等等。

听过狄宗鹄的介绍,就连杜宁自己也都震惊了。

兵工厂牛啊!

居然造出了那么多的玄机大炮,一个天水城的军营,简直成了军火库!

就算是妖族和罗刹族联手来个百万大军,杜宁也有信心击败一切敌人,让他们有来无回。

检阅完毕以后,杜宁对着将士们说了几句鼓励军心的话,让将士们更加激情澎湃,迫不及待上战场立功。

之后杜宁又辞别众将士,来到了狄宗鹄的公堂上,坐在了狄宗鹄日常办公的地方。

从这一刻开始,杜宁以晋王的身份担任边关的最高指挥官,挂正帅。

而原本身为正帅的狄宗鹄,则是坐在了杜宁的下首位子,暂时降为副帅,辅左杜宁统帅天水城二十五万大军。

军中大小一切事务,皆遵照对杜宁的军令行事。

话虽如此,但杜宁在处理公文的时候,凡事都会向狄宗鹄请教,争取狄宗鹄的意见和建议,毕竟狄宗鹄是前辈,对军中的事务比杜宁更熟。

而狄宗鹄见杜宁丝毫不摆文君的架子,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也对杜宁更是好感,心想杜宁果然名不虚传,难怪会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夸耀杜宁的名声,如今看来自是有其过人之处。

所以狄宗鹄也颇为耐心地指导杜宁,看起来不像是上下级,反而如同亦师亦友的关系。

边关的公务并不繁忙,所以杜宁很快就与狄宗鹄处理好公堂上的文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