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儒道读书人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孔家衍圣公

儒道读书人 第一百九十二章 孔家衍圣公

作者:墨下诗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3 22:24:23

“在外人看来,我孔家乃至圣世家,在文坛上享有盛名,许多世家都与我孔家交往密切,更奠定了我至圣世家在人族的地位,也让孔家的年轻学子引以为荣。”

“但他们过分沉迷于这种殊荣,一切皆以自我为中心,容不得他人半点指责,因此就很容易出现错误得罪别人,甚至是引来敌视,以至于我孔家内部也开始出现矛盾,分成了许多不同的派系明争暗斗。”

“有人追逐名利,有人追逐权力,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坚定自己的本心继续读书,继续学习,有朝一日为人族立功,方不负至圣世家的美名。”

孔淳风说到这里的时候,眼皮微微下垂,无奈叹息。

孔湛道:“既如此,叔父就应该以身作则,更正至圣世家的不良风气,而不是明知道他们会犯错,却纵容他们继续犯错。”

“人终究是人,即便是贤者也会犯错,甚至连圣人也有出现错误的时候。”孔淳风意味深长道。

孔湛只感觉自己的文胆遭到重击,深知这是大儒的微言大义,却一时不能理解,拜道:“侄儿愚钝,请叔父指点迷津。”

“我们人族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书籍是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人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能让我们知书达理,能分辨善恶美丑,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的东西,可即便如此,我们依旧会在某种时候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决定,以至于造成不同程度的后果和影响。”

“有的人犯错,他会立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从而进行反省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那么下一次面临相同的选择时,不管他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会尽可能避免犯相同的错误,从而让当前的选择无限可能的偏向正确方面发展。”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野果阅读,.yeguoyuedu 安装最新版。】

“叔父的话至真,亦是至理。”

孔湛深深呼吸一口气,慢慢感悟。

孔淳风继续道:“知错即改的道理,我相信只要是个读书人都会明白,即便如此,一些读书人犯错以后却死不悔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犯错,执迷不悟?”孔湛疑惑地问。

“并非如此。”

孔淳风意味深长道:“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不大,影响力小,故而认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可改,亦可不改,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不良的习惯,打一个比方说,一些人明明知道痴迷于酗酒会伤害自己的身体,明明知道喝醉以后会吐得不省人事,可偏偏在特定的场合醉生梦死,即便是亲朋好友当面劝说甚至是指责,依旧不为所动,就是因为酗酒的人认为自己仅仅只是醉酒而已,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因此屡次不听劝告。”

“确实,这些人屡见不鲜。”孔湛轻轻点头。

孔淳风说道:“直到有一天,酗酒的人喝醉之后失去理智,与人发生冲突差点闹出人命,甚至是差点被打死的情况下,才会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才会开始后悔自己不应该过度饮酒,自责差点酿成大祸,于是他会联想这件事情的多方面可能性和影响力以及后果,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错误,当他深刻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的时候,他才会痛定思痛决心改正。”

孔湛面露惶然,“原来如此,叔父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了许多,您的意思是我们许多孔家学子就像是酗酒的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却偏偏喜欢将错就错,哪怕是被人劝说和指责也不以为然,正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所以他们才会屡教不改,叔父是想让他们获得一次真正的教训,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才能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孔淳风轻轻点头,“对于一些顽童,和他们讲道理无异于是对牛弹琴,越是和他们讲道理越是喜欢犯错误,与其如此,就得让他们经历刻骨铭心的教训,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自省,才能下决心去改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每天都会反省自己,就是为了避免自己犯下相同的错误,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目的是明白道理,明白道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自己所犯的错误,读书人的学识越是渊博,懂得的道理越多,犯错的概率越少,自然越接近于圣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犯错是每个人必然而然经历的事情,只是对待‘错误’的时候,我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选择,知错即改,这是一个好学的人,也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将来的前途将不可限量,但是知错而不能改者,我们就要去劝谏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果他们还是不改,终有一天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付出难以承担的代价,所以这些人必须要经历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训,而我们身为家族中的长者,在无法劝谏他们的时候,就更应该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只有让他们经历过深刻教训,认知到自己错误,我们才能在他们最迷茫和最无助的时候,指引他们走向最为正确的方向,要让他们迷途知返,而不能过分的纵容导致他们一错再错。”

孔湛听完孔淳风的话后,心里翻起了滔天巨浪,一时间难以平静。

“叔父的意思侄儿明白,您是认为我孔家大多数年轻人已经无法劝谏,所以才会一定程度的任由他们继续胡作非为,等他们受到真正的教训才有机会将他们引向正道,如此方可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读书人。”孔湛说道。

“犯错,知错,改错,是人族进步的阶梯,人的经历离不开犯错,进步离不开知错,成长离不开改错,有些时候并非老夫不教,实难教也。”孔淳风说道。

“叔父说得对。”孔湛郑重点头。

孔淳风和蔼道:“大浪淘沙,孔家太多良莠不齐,是时候需要整治一番,如此我孔家才能蒸蒸日上,而不是被一些宵小败尽门风。”

“其实侄儿也在担心,如果对骄傲自大的孔家学子放任不管的话,万一他们酿成大祸,岂不是难以收场?”孔湛面露忧色。

“有老夫坐镇孔家,有众多族老暗中监督,绝不让那些年轻人犯下过分的错误,即便他们要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族中长老也会在第一时间出面阻止,退一步而言,如果真的有孔家人做出天理难容的事情,那就是在逼老夫亲自出手清理门户。”

孔淳风前半句话从容澹定,后半句话犹如平地惊雷,举重若轻。

孔湛仔细想想也对,这里是孔城,是圣院所在之地,别说是孔家学子犯下大错,任何人犯下大错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所以不管是多么嚣张的人,对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会有一个分寸,绝对不可能太过分,否则将会有遭受圣罚的危险。

“叔父英明,人可以犯错,但不能一错再错,更不能罪不可赦,知错而能改者,方可为读书人,身为族中长者,则是要承担起为他们指引正确方向的责任,侄儿受教了。”

孔湛获益良多,对着孔淳风再次拜下。

…………

圣院昭告天下,公布了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将杜宁的《千字文》编入启蒙教材,出现在诸国的启蒙学堂里面。

诸国各地的文院向圣院申请分成售书权,希望让更多的人可以阅读到《千字文》。

圣院的范河山立即传书联系叶惊鸿,叶惊鸿又传书联系东方雄,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决定授权圣院作为《千字文》的代理,面向诸国进行售书。

杜宁的文名,开始真正传遍人族。

除了这个事情以外,圣院也公布了即将册封杜宁为文君的消息,定下君号之后,就能进行正式的册封。

诸国文坛沸腾起来,要知道册封文君意义极大,整个人族十年或者是数十年,也未必能出一位文君。

记得上一位文君的册封,已经是五十年前的事情。

当时被圣院册封为文君的,是屏国的读书人“傅书云”,如今已成儒道大儒,曾经也是叱吒风云的人,后来澹出了诸国文坛。

即便如此,“傅书云”这个名字依旧被人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现在杜宁即将被圣院册封为“君”,这对于云国来说,也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

自云朝建国以来,出现过许多圣院册封的文宗,但从未有过圣院册封的文君。

一旦正式完成册封,杜宁就是云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圣院册封为文君的读书人,而且还是人族史上第一个以儒道进士的身份被册封为文君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刑部。

“什么!圣院竟然要册封杜宁为文君?”

在获得圣院的消息之后,贤王整个人瞬间就跳起来,脸色难看的要死。

其他贤王党的官员更是如遭轰顶,更有甚者满脸的后悔。

“八贤王,下官对不起您的栽培,这个刑部的官员我当不下去了,请您原谅。”

一个官员对贤王深深作揖,然后解下刑部的官印,愧疚离去。

“逆党!你怎能如此!”

“奸贼,你不得好死!”

许多官员气得大喝起来,认为对方在这个时候背叛贤王,简直不能太过分。

“你站住!”

贤王呵斥道:“离开刑部,你要去哪儿!”

那人想了想回答道:“去向镇国侯赔罪。”

丢下这句话后,快步离开了刑部。

其他人面面相觑,一股恐惧感油然而生。

一旦杜宁成为文君,那就是能够和皇帝平起平坐的地位,若是不趁着杜宁封君之前去道歉,那他们以后想要道歉的话,未必就有机会了。

杜宁有诸王和小皇帝的支持,又在朝中担任多种职务,虽然没有只手遮天的权势,但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朝堂人脉,这些人脉足以成为他的势力之一。

只要他振臂一呼,必定会有许多官员跟随,像燕王和济王那样的王爷更会全力相助。

若是再与杜宁作对的话,那简直就是在拿自己的小命去作死。

一时之间,其他人也是难以抉择。

“贤王殿下,下官才疏学浅,也自知无力担任您的门生,若有来日,定报殿下的知遇之恩。”

突然又有一个官员起身对贤王作揖,满脸的歉意。

不等贤王答话,他就已经放下了自己的官印,主动弃官而走。

“你竟敢……”

贤王脸色阴沉至极,还没等他来得及呵斥,又有数人接连站起。

“殿下,对不起,我们只能是辜负您的栽培了。”

“从今以后,我不再是贤王党的门生,告辞。”

“贤王殿下,我们后会有期。”

贤王愣在原地,看着这些被自己栽培出来的官员,曾经发誓要跟随自己坐龙庭的人,却在今日以这种非常极端的方法离开。

今天有人离开贤王党,明日就会有更多贤王党的官员与贤王划清界限。

无声无息之间,贤王党的势力几乎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贤王的手止不住地颤抖起来,心里对杜宁恨意滔天,可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难道本王注定与皇位无缘了吗?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贤王在心中咆孝,咬牙切齿起来。

“贤王殿下,这些人不懂知恩图报,将来必定不得好死,我们都是您带出来的,无论如何我们也不会离开您的。”

“说得对!我这辈子跟定贤王,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王爷,请您振作起来,事情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我听说杜宁要参加三界山历练,那可是一个非常凶险的地方,也不见得他能够平安归来……”

“你说什么!”

贤王勐然脸色一变,随即微微一笑:“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杜宁要参加三界山,而他曾经得罪过不少人,肯定会被针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