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儒道读书人 > 第十一章 兴师问罪

儒道读书人 第十一章 兴师问罪

作者:墨下诗书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3 22:24:23

杜宁离开文院,路过某家书铺,就顺手买了几本书籍,带回家中阅读。

这几本书分别是众圣经典着作,和圣林大陆诸国的历史,以及近代诗词雅集。

因为得罪了杰英社,杜宁已然断了谋生的路,不敢轻易到其他地方打短工,那将会被无情的赶出来。

幸运的是杜宁上次在雪梅文会上获得了五十两的银子,只要省吃俭用,过个年并不困难。

明年文院招生以后,杜宁就去报名给自己入个学籍,再以童生之身考个功名。

只要有功名在身,杜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比现在方便许多。

在此期间,就要多读几本书籍,丰富一下自己的学问。

杜宁取出《竹石》放在案桌上,双目看着这首诗,仿佛可以感觉到一股无形的气息扑面而来,让自己磨心炼胆。

闭上眼睛,杜宁神念进入文宫。

一颗《竹石》所化的星辰闪闪发光,下方光芒汇率,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漩涡。

“文胆漩涡!”

杜宁心中又惊又喜,没想到《竹石》竟有如此奇效,让他在入品童生的时候就能够出现文胆漩涡。

假以时日晋升为九品秀才,就能形成一颗文胆。

文胆是读书人特有的精神力量,一旦给自己定下某种目标,文胆力量就会消除各种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直到自己成功为止。

磨心炼胆,磨炼的是不仅仅是自己的内心,更是文人之胆!

杜宁离开文宫,重新睁开眼睛,给自己烧了一壶热开水倒入杯中,杯中放入少许茶叶。

翻开一本《诸国圣迹》阅读,其中记载的是历代众圣的历史。

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多了解这个世界的历史。

杜宁看得很认真,也很津津有味,一边喝着热茶,吃着小饼,慢慢沉醉其中。

圣林大陆的历史与蓝星十分的相似。

有春秋,有战国。

有秦汉,有魏晋。

神农尝百草,华夏出炎黄。

众圣窥天道,百家共齐鸣。

在那个众圣争锋的时代,唯有孔圣脱颖而出,从此儒道鼎盛。

然在历经秦汉之后,却无唐诗大兴,更无宋词鼎盛。

但人族依旧人才辈出,众圣引领人族,开创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世纪,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儒道传奇。

为了纪念历代众圣,将众圣供奉于文院圣庙之中,并将众圣生平事迹编撰成书,让后世牢记先贤之功,继承先圣意志,继往开来。

不知不觉,杜宁看完了一整本的《诸国圣迹》。

成为入品童生以后,无论是眼力还是阅读能力,都要远胜过未入品的普通人。

一目十行,不漏一字。

突然杜宁脸色又是一惊,神念再次进入文宫,发现文宫上方竟然多出了一本书,封面上写得正是《诸国圣迹》。

心念一动之下,文宫中的《诸国圣迹》自动翻阅,其中文字犹如是走马观灯一般在脑海中浮现,非常的清晰。

“我的文宫竟然如此奇异!”

杜宁心里更是欢喜,没想到自己的文宫除了可以收纳自己的作品以外,也可以记录其他的书籍。

此时已经是傍晚。

屋外却有一群读书人气势汹汹而来,朝着这边大声喧嚷。

“大胆杜宁!我家赵东城可是堂堂正正的秀才,你居然撕裂他的文宫!”

“若是不给我们赵家一个交代,此事没完!”

“杜宁,出来说话!”

赵家读书人一个个面露愤怒之色,随着他们的叫嚷,也吸引了附近读书人的围观。

杜宁心知自己撕裂赵东城文宫之后,定是赵家前来兴师问罪。

对方人多势众,按理说杜宁应该回避,不可正面发生冲突。

可杜宁又转念一想,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今日若是逃避,那《竹石》的磨心炼胆反而没有效果。

况且自己已经是入品童生,有才气护体,只要心中无惧,即可借助《竹石》来使出刹那文胆之力。

“吱呀”一声,杜宁打开了房门,独自迎向对方人群。

“好你个杜宁,居然还敢出来,果然有胆!”

为首的赵家读书人是个八品举人,模样与赵东城有七八像,也比其年长,一双迸发怒火的眼睛盯着杜宁。

此人乃是其兄长——赵东海。

杜宁深深呼吸一口气,文宫中的《竹石》星辰绽放光辉,消除心中的恐惧。

“原来是东海兄,大驾光临,蓬荜生辉。”

杜宁朝对面的读书人拱手,即便是明知道对方来者不善,杜宁也不曾忘“礼”。

赵东海很不情愿的向杜宁还了一礼,然后便大声道:“杜公子,吾弟东城文宫开裂乃是由你所致,你既然已经儒道入品,那也就是众圣的学生,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之人,还请你给我们赵家一个交代!”

“交代?什么交代?”

杜宁一声冷笑:“赵东城之所以文宫开裂,完全就是因为他凭空捏造,利用《平南文报》污蔑杜某清白,杜某以诗词自证反击天经地义,赵兄若是不服,上可以举人之身奏请朝廷,中可以向衙门报案,下可起草文章对杜某口诛笔伐,可你却率领一众子弟来我家门面前聚众,莫非是自知理亏,却又心怀不甘,所以非要来此寻衅滋事?”

赵家读书人勃然大怒。

“放肆!”

赵东海恼羞成怒:“好一个杜鸣州,难怪能写出三诗齐鸣,竟有如此铁齿铜牙,吾弟纵然有万般不是,可终究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文名之争是文章之上的嬉笑怒骂,可你却将他文宫撕裂,如此恶劣行径,简直令人发指!”

“那照你这么说来,我杜宁出身贫穷,就应该无缘无故被《童生狂妄》指着鼻子骂?就因该忍气吞声被践踏文名?就应该在文坛遭受不白之冤?”杜宁三连质问。

赵东海脸色阴沉,缓缓道:“我不知道你与赵东城有什么恩恩怨怨,但我知道文名之争乃是小事,可你却能狠心碎他文宫,这一点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笑话!”

杜宁反驳道:“今日我在文院买《南平文报》的时候,谩骂我的杰英社读书人不知道有多少,我以《竹石》自证反击,可为什么偏偏只有赵东城一人被撕裂文宫?还不是因为他心术不正,害人害己!”

“住口!”

赵东海气得全身颤抖,无法接受杜宁居然如此指责赵东城,这对他们望族而言无疑是一种耻辱。

“放肆!放肆!放肆!”

“你算个什么东西,也配指责我赵家人的不是!”

“任凭你再怎么花言巧语,也终究掩盖不了你撕裂赵东城文宫的恶行,你简直就是文人耻辱!”

赵家读书人纷纷大骂,真是恨不得将杜宁喷个体无完肤。

杜宁并未被其他人的言语所影响,一双眼睛看向赵东海的眼神,仿佛是利剑一般。

这让赵东海感觉莫名的心虚,便不由自主的回避。

“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杜宁说道。

“竖子猖狂!”

赵东海闻言更是暴跳如雷,杜宁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

原本为“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其意是观察人,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地方,眼睛不能掩盖他的丑恶。

心胸端正,眼睛就明亮;

心胸不正,眼睛就昏暗。

听人说话,观察他的眼睛,他的善恶将无处藏匿。

方才杜宁正视赵东海的眼睛,赵东海却下意识的避开,说明赵东海本意是知道自己此举不对,可他明知此举有违道德,却偏偏还是去做了。

杜宁以孟子之言,指责赵东海心胸不正,连自己的眼睛都不敢正视,还好意思在这里兴师问罪,简直是可笑之极。

“赵东城文宫开裂一事,杜某问心无愧。”

杜宁说道:“但话说回来,赵兄若是认为赵东城所作所为合乎道德,认为杜某不该以公正的手段正当还击的话,小心你的文胆!”

这番话犹如平地惊雷炸响,赵东海脸色发白,死死咬着牙关。

“东城固然有错,但你也千不该万不该裂其文宫,他是我赵家的读书人,你有什么权利惩罚他!”

“我并没有惩罚他,仅仅只是为了阻止赵东城的继续污蔑,而进行正当的防卫,就好比如果有人拿着一把刀要杀你,而你为了制止对方,就必须要做出反击。”杜宁说道。

“一派胡言,这两者根本就不是相同的事情,岂能混为一谈!”

赵东海说道:“杜公子今日若是不去向我弟弟磕头道歉,就别怪我们赵家对你无礼。”

话音一落,一些秀才周身刮起才气风暴,仿佛要化作利剑一般向杜宁袭来。

杜宁脸色一沉,但并未慌张。

“尔等要对入品童生动手?”杜宁的目光更加冰冷。

“我们只是想为东城讨还一个公道,更何况法不责众,我相信知府大人一定会法外开恩。”

赵东海笑道,杜宁虽然入品儒道,可他却没有功名在身,将他打一顿又能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