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玄学直播:开局连线殡仪馆 > 第445章 神兵东渡终成梦,画虎不成反类犬

船只一靠岸,早已等候在此的萨摩藩主岛津家的武士,便迅速接管了一切。

他们将那些沉重的木箱小心翼翼地抬下船,然后用黑布蒙上,由最精锐的卫队护送,星夜兼程,送往安土城。

而吴三保和他的几个心腹,则被“请”到了一座偏僻的宅邸里,名为“好生招待”,实则被软禁了起来。他们那箱视若性命的黄金,也在第一时间被收缴。

“金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吴三保又惊又怒。

其实他心里已经凉了半截。

这一路上,船只径直向东,远离大陆。

那些所谓的“高丽商人”,个个腰挎武士刀,眼神阴冷。

此刻,看着“金老板”用一口流利的倭语与那些武士交谈,他哪里还不明白自己是被骗到了倭国。

但他不愿意相信,或者说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只能色厉内荏地质问,抱着最后一丝幻想。

明智光秀脸上的笑容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冰冷。

“吴大人,你应该已经知道我的真实身份,我就不多解释了。”他淡淡地说道,“现在,你还有利用价值,主公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来为我们讲解这些利器的用法和构造。只要你乖乖合作,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你的。但如果你敢耍什么花样……”

他没有说下去,但旁边一个武士“呛”地一声拔出半截武士刀,那森然的寒光,已经说明了一切。

吴三保瞬间如坠冰窟,他终于明白,自己从答应合作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几天后,那批被寄予厚望的“神兵利器”,被秘密运抵了安土城。

当织田信长亲手抚摸着那门冰冷的虎蹲炮,感受着它光滑而坚硬的炮身时,他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这就是……大夏的火器?”他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狂热。

羽柴秀吉更是激动得双目赤红,几乎落下泪来。

他几步上前,双手颤抖地抚摸着那些“龙兴三年式火铳”,那神情,仿佛在抚摸一件失而复得的绝世珍宝。就是这东西,在十里坡,在平壤城下,让他的大军尸横遍野。现在,它终于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主公!有了这些,我们一定能反败为胜!”羽柴秀吉激动地说道。

“光有这些还不够!”织田信长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我要我们自己,也能造出成千上万这样的武器!”

他当即下令,在安土城最核心、防卫最森严的区域,建立一个专门的“制器所”。

他从领地内,召集了所有最顶尖的铁匠、铸造师和工匠,将他们全部集中到这里。

羽柴秀吉,则被织田信长任命为“制器所”的总奉行,全权负责仿制事宜。

这是一个绝佳的赎罪机会,羽柴秀吉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

他将此视为洗刷耻辱的唯一机会,几乎是以一种疯魔般的热情,将自己的床铺都搬进了制器所,不分昼夜地督促着工匠们对大夏火器进行拆解和研究。

而被从萨摩“请”来的吴三保,则成了制器所里最重要的“技术顾问”。

然而,仿制工作一开始,他们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首先是冶金技术。

当倭国的工匠们试图仿造虎蹲炮的炮管时,他们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铸造出和大夏火炮同样坚固耐用的炮管。

他们用倭国最好的“玉钢”,按照大夏火炮的形制,铸造出了第一门仿制品。

可拿到靶场一试射,仅仅打了两发,炮管上就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打到第三发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整个炮管炸裂开来,化为无数致命的铁片,将旁边的几个炮手炸得血肉模糊。

织田信长和羽柴秀吉亲眼目睹了这一幕,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

吴三保被叫来询问,他检查了那些炸裂的炮管碎片后,才道出了原委:“主公,大夏的火炮,用的不是普通的铸铁,而是一种经过反复锻打和淬火处理的‘百炼钢’。其铸造工艺极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炉温和各种金属的配比。这种技术,是工部的最高机密,小人……小人也只知皮毛。”

冶金技术不过关,炮管无法承受高膛压,这就意味着,他们仿造的火炮,要么降低火药装填量,牺牲射程和威力;要么,就得接受它随时可能炸膛的风险。

第二个难题,是火药。

吴三保偷来的那半册配方,只记录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经过初步混合后,如何进行“提纯”和“颗粒化”的工艺。这其中,涉及到酒精蒸馏、水力碾磨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

但最核心的,也就是硝、硫、碳三者的精确配比,却没有记录。

工匠们只能根据倭国传统铁炮火药的配方,进行反复的试验。

他们尝试了上百种不同的配比,但造出来的火药,威力始终差强人意。燃烧不充分,残渣多,产生的推力,也远不如大夏的原装火药。

这就导致,他们仿制的火铳,射程和穿透力都大打折扣。

然而,真正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火铳的核心部件——那被称为“燧发”的击发装置。

当工匠们拆开一支“龙兴三年式火铳”时,他们被里面那套由弹簧、齿轮和击砧组成的精巧机械结构,彻底惊呆了。

这和他们还在使用的、需要手动点燃火绳的铁炮相比,简直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他们可以仿造出零件的形状,却无法复制出其内在的“灵魂”。

比如,作为核心的弹簧,需要弹性极佳的钢材,而他们的技术无法满足。

造出来的弹簧,要么太硬,无法扣动扳机;要么太软,敲击力度不够,无法稳定击发火石。

最终的结果是,他们耗费了无数心血仿造出来的火铳,稳定性极差,在靶场试射时,哑火率高达三成以上,根本无法用于实战。

时间一天天过去,制器所里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却始终无法造出合格的仿制品。

羽柴秀吉心急如焚,织田信长也渐渐失去了耐心。

眼看织田信长的耐心即将耗尽,走投无路的羽柴秀吉咬了咬牙,提出了一个近乎无赖的“折衷”方案:既然造不出精良的,那就先造“够用”的!

炮管用厚重一倍的铸铁,虽然笨重,但至少能多打几炮。

火药威力不足,那就加大装药量。火铳的燧发装置不稳定,那就多造几支,靠数量来弥补质量的不足。

三个月后,在耗费了海量的资源和数十名工匠的性命后,第一批“成果”终于被摆在了织田信长的面前。

五十门外形粗糙、炮管厚得不成比例的“国崩炮”,和两百支做工简陋、哑火率极高的仿制火铳。

这就是他们用三个月的时间,换来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