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玄学直播:开局连线殡仪馆 > 第85章 科场舞弊?我一封信捅破天!

陈平川得知自己落榜的消息时,正坐在小饭馆的后院里,桂花树下,手里捧着一卷书,神态安然。

他只是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捏着书页的手指紧了紧,旋即便松开了,再无其他表情。

他自问,那两篇四书义,那一道策论,就算谈不上惊才绝艳,也绝对是立意高远、论证扎实、文采斐然的上乘之作,断不该名落孙山。

此事,必有蹊跷。

“儿啊,没事的,咱下次再考。”罗氏端来一碗刚冰镇好的绿豆汤,看着儿子平静得过分的脸,心里又酸又疼,眼圈不自觉地红了。

陈仲和在一旁手足无措,嘴巴张了张,笨拙地安慰道:“就是,你还小,不着急,不着急……”

他们不说任何质疑和埋怨的话,只是无条件地相信和支持自己的儿子。这无言的信任,比任何话语都更温暖。

“此事不可能!”

院门被猛地推开,方先生像一阵旋风似的冲了进来。

他满脸涨得通红,气喘吁吁地喊道:“平川,以你的才学,便是中个解元都绰绰有余!定是那些考官瞎了眼!走,我们去找主考官问个究竟!”

他一把拉起陈平川的手,不由分说便要往外走,那份护犊心切的怒火,烧得他浑身发抖。

陈平川任由方先生拉着,他也想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落榜。

两人刚走到街上,迎面就撞上一群人。

为首的正是吴子虚,他被几个刚刚金榜题名的新晋举人簇拥着,个个意气风发,而他更是满面春风,脸上洋洋得意。

吴子虚一眼就看到了脸色铁青的方先生和神情淡漠的陈平川。

他停下脚步,故作惊讶地拱了拱手,语调夸张:“哎呀,这不是方兄和陈案首吗?哦,不对,瞧我这记性,昔日案首,今日落榜,现在可不是了。”

他上下打量着陈平川,那目光带着轻蔑,嘴角噙着讥讽。

“怎么,二位这是对榜单不服气,想去找考官理论?呵呵,方兄啊,还是劝劝你的学生吧。年轻人,要脚踏实地,莫要总想着一步登天,那山顶的风,可是很冷的。”

吴子虚的目光别有深意地在陈平川脸上一扫,慢悠悠地吐出几个字,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几人耳中:“有些事,不是你文章做得好就行,还得看‘人和’啊!”

“人和”二字,他说得意味深长。

陈平川心中瞬间雪亮。

他冷冷地看着吴子虚那张虚伪得意的脸,目光如冰。

“吴先生说的是,‘人和’二字,确实精妙。”

他的声音不大,字字清晰,带着刺骨的寒意。

“只是不知,吴先生这‘人和’,是和气生财的‘和’,还是和奸同污的‘和’呢?”

此言一出,吴子虚脸上那春风得意的笑容瞬间凝固,转为恼羞成怒的铁青。

偏偏又找不到反驳的话,被噎得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最后只能重重一甩袖子,带着人愤然离去。

“定是此人搞鬼!”陈平川看着他的背影,对身旁的方先生低语。

方先生却紧锁眉头:“他不过一介儒生,虽有些门路,但如何能干预乡试这等国家大典?此事一旦败露,可是要身败名裂、株连三族的,他没这么大的胆子,我们莫要乱猜!”

然而,当他们来到主考官府邸前时,却吃了个闭门羹。

高门紧闭,门房只是隔着门缝,用冰冷语调传话:“大人有令,为避物议,一概不见客。榜单已定,无可更改,二位请回吧。”

两人又转而去求见副主考官,得到的却是冷嘲热讽:“小小年纪,不知天高地厚,自己文章不济,便妄图攀咬他人,可笑至极!速速离去,否则便以咆哮公堂论处!”

直到此刻,方先生才彻底明白了。

这哪里是避嫌,这分明就是做贼心虚!是一张由上至下、密不透风的网!

他浑身发抖,一半是气的,一半是心凉的。

这位一生信奉“学而优则仕”的老儒生,此刻只觉得天地的道理都崩塌了。

他仰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天道不公,人心不古啊!”

陈平川扶住摇摇欲坠的老师,心神转动。

凭他和方先生,是没办法为自己求个公道的。

既然庐州府的水搅不浑,那便从外面,投一块更大的石头进来。

他想起了一个人,或许,只有他,才能撕开这科场肮脏的黑幕。

陈平川轻轻拍了拍老师的后背,声音平静。

“先生,放心。我们还没输!”

……

陈平川回到自己的小屋,轻轻阖上窗扉,将父母那担忧又不敢言说的目光,连同外界的嘈杂一并隔绝。

屋内的光线霎时暗了下来,只余一豆烛火,在桌案上安静地跳跃,将他的影子拉得颀长,投在背后的墙壁上。

铺开一张质地最好的徽州宣纸,纸面洁白细腻,隐隐泛着温润的光泽。

他没有急着动笔,而是亲手研墨,同时思考如何下笔。

半晌,陈平川已经组织好语言,笔尖饱蘸浓墨,悬于纸上。

他要写的,不是喊冤叫屈的状纸。

他深知,那样的东西,在秦王那种位高权重的人物眼里,连一丝涟漪都激不起,便会石沉大海。

他要写的,是一封“请教信”。

笔尖终于落下,一行行瘦劲而不失风骨的小楷,在宣纸上悄然浮现,如溪流汇入江海。

信的开篇,他以晚辈的口吻,恭敬地问候了秦王的安,言辞恳切,礼数周全。而后,笔锋悄然一转,以一种近乎天真的困惑,提及了自己此次乡试落榜之事。

信中,他不提考官不公,也不提吴子虚的挑衅之言。

他只是表示,自己此次应试所作的文章,乃是有感于庐州府旱灾之后民生多艰,其立论的核心,与他先前创作《西游记》时,期盼孙行者那样的英雄为民除害、扫清浊世的本心,是一脉相承的。

虽然他自陈年幼学浅,见识鄙陋,但实在不解,为何这样一篇呕心沥血、为民请命的文章,竟会不入主考官们的法眼。

字里行间,满是求知若渴,仿佛一个真正痴迷于学问的后辈,在向自己敬仰的长者请教,希望能得到点拨,以解心中迷津。

信写毕,他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轻轻吹干墨迹,又将那两篇四书义和一道策论一字不差地默写出来,一同整齐地叠好,装入信封。

这封信,必须保证秦王能够收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