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一步踏出,出现在太明天上的观星台,这是是俯瞰天地的最佳去处。
东华帝君身着一袭月白锦袍,广袖轻垂,青丝以一枚羊脂玉簪束起,立于台边。
云海在他脚下翻涌,如万马奔腾,又似白浪拍岸,漫过万仙宝殿的飞檐翘角,将天地间的灵气,都搅得愈发浓郁。
他的目光越过层层云雾,落在下方的万里仙山。
连绵的峰峦如青螺浮于碧水,峰顶积雪映着晨光,折射出细碎的银辉;
蜿蜒的灵河似玉带缠绕大地,河水清澈见底,流淌间泛着氤氲的灵气,河面上偶尔有灵舟驶过,舟上仙乐隐约可闻;
仙城错落分布在山谷平原,
飞檐斗拱间炊烟袅袅,仙鹤振翅掠过,鸣声清越,划破澄澈的天际,引得城中仙童拍手欢笑。
“这般景象,真好。”
帝君轻声感叹,指尖把玩着腰间的一枚墨玉珏。
玉珏触手生温,上面刻着繁复的云纹,
那是当年他出事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位殿主,还有无数仙友共同炼制的法宝,
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岁月冲刷不去的灵力印记,也藏着战火纷飞的记忆。
身后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南极仙君,手持拂尘,缓步走来。
他须发皆白,脸上布满沟壑般的皱纹,却精神矍铄,花白的胡须在风中微微飘动:“帝君,您回来了!
您在看这万里河山了?”
东华帝君回首,眼中掠过一丝暖意,颔首道:“是啊,仙翁。
你看这如画江山,每一寸土地,每一座仙城,哪一处不是当年我们兄弟、同仁们浴血奋战换来的?”
南极仙君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眼中满是感慨,轻轻叹了口气:“怎会不记得?
当年苦海渡舟,神庭鏖战,平定混沌余孽。
您与玄武天尊、无法无天殿下、镇元子道友、冥河殿主,还有诸位大罗仙友,
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荡平妖氛,才换得今日的太平盛世。”
“那一战,太苦了。”
东华帝君的声音低沉下来,目光飘向遥远的天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玄武天尊为了封印混沌巨兽,耗尽全身仙力,至今沉睡未醒;
冥河殿主为了牵制混沌余孽,孤身闯入幽冥血海,从此行踪难测;
镇元子道友更是以身镇住太明天,寸步不能离开……还有那些牺牲的同仁,他们再也看不到这太平景象了。”
南极仙君拂尘轻挥,语气凝重:“都过去了,帝君。
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如今天下安定,仙土丰饶,便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
东华帝君默然点头,抬手一招,一缕柔和的灵力化作清风,拂过下方的仙山。
风中似乎还残留着当年战火的硝烟味,那是兄弟们并肩作战的证明,也是无数英魂的印记。
他望着这锦绣河山,心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沉重。
日头渐渐西斜,云海被染成了金红色,观星台上的光影也变得柔和起来。
东华帝君依旧立在原地,目光深邃,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南极仙君看出他心中有事,轻声道:“帝君,您是不是在想四位殿主的事?”
东华帝君缓缓点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是啊,南极。
这天下看似太平,实则暗流涌动,可我身边的兄弟们,却各有牵绊。”
他闭上眼,过往的画面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立春玄武天尊,
那个总是沉默寡言却最重情义的兄长,
为了封印混沌巨兽,在太明山巅耗尽灵力,化作一尊石像,沉沉睡去,至今已有九万年,无数仙药都无法将他唤醒;
立夏殿主—无法无天,那个性子性格冷酷却勇猛过人的哥哥,
当年为了追缉的妖魔首领,毅然闯入凶险莫测的时光之门,从此杳无音讯;
立秋殿主镇元子,老友般的存在,
为了守住太明天,承载一个时代的重量,甘愿以身镇压,从此与太明天融为一体,动弹不得;
立冬殿主冥河,那个心思深沉、难以捉摸的兄弟,自幽冥血海一战后,便闭门不出,
连殿堂的传召都时常不应,派去的仙使也只说他在炼化异宝,具体情况无人知晓。
“这些年,我派人四处寻找无法无天的踪迹,可时光之门变幻莫测,始终没有他的消息。”
东华帝君睁开眼,眼中满是忧虑,
“玄天尊沉睡不醒,镇元子身不由己,冥河行踪诡秘,四殿不稳,
这天下的未来,当真难测啊。”
南极仙君叹了口气:“帝君,您的归来是最好的消息。
镇元子道友,渴望许久了。
只是!有些事,终究不是您一人能掌控的。”
“我知道。”
东华帝君苦笑一声,“可我是东华帝君,是他们的兄弟。
若真有变故,我怎能让兄弟们白白牺牲,让这如画江山再次陷入战火?”
“前日,西极仙土的守将传来消息,说边境出现了不明的魔气波动,虽然微弱,却异常诡异。”
南极仙君补充道,“我怀疑,这与幽冥血海有关,或许……与冥河殿主也脱不了干系。”
东华帝君眉头紧锁:“冥河他……到底在做什么?
他最是痛恨妖魔,如今怎会与魔气扯上关系?”
“或许,他有自己的苦衷。”
南极仙君沉吟道,“冥河殿主向来心思深沉,当年征战之时,便常用奇兵,或许他这次隐遁,是在暗中布局,
准备对付潜在的威胁。”
东华帝君摇了摇头:“但愿如此。可他这般闭门不出,终究让人放心不下。
混沌残部真的卷土重来,仅凭我一人,怕是难以应对。”
他望着远方的天际,心中充满了迷茫。
当年四殿齐聚,何等威风,如今却!唉!
这天下的未来,就像被云雾笼罩的山峦,看不清方向。
夜色渐浓,星光点点缀满夜空,将观星台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东华帝君依旧没有离去,他坐在台边的石凳上,望着天边的星辰,陷入了沉思。
“仙君,你说,何为真正的强大?”他突然开口问道。
南极仙翁愣了一下,随即笑道:“帝君为何会问这个问题?
您已是道境天尊,无人能及,这便是最强大的体现啊。”
东华帝君摇了摇头:“我不是说这个。
你看那大罗金仙,每次出行,万道开路,霞光万丈,威势赫赫,人人都知其强大。
可我们这些踏入道境的天尊,却能收敛周身气息,就算站在普通仙人面前,他们也察觉不到我们的厉害。
这便是凡人所说的大隐隐于市吗?”
南极仙翁抚须笑道:“帝君所言极是。
大罗金仙,如烈日当空,光芒万丈,固然令人敬畏;
而道境天尊,如清风拂面,润物无声,看似平凡,实则深不可测。
这便是‘藏巧于拙,寓清于浊’的境界啊。”
“前些时间,我入道境时,曾化作一名普通的仙翁,行走在凡间的仙镇。”
东华帝君回忆道,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些修为高深的大罗金仙,与我擦肩而过,竟无一人认出我的身份。
他们还拉着我探讨修行心得,争论不休,那般情景,如今想来,倒是有趣。”
“这便是道境的玄妙之处。”
南极仙君道,“真正的强大,不是刻意彰显,而是收放自如。
就像您如今,看似只是静静坐着,却已与天地相融,举手投足间,便能引动万道共鸣,只是无人能察觉罢了。”
东华帝君望着夜空,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或许,玄天尊沉睡,冥河殿主隐遁,都是在修炼这‘大隐’之道?
只是他们这般做法,未免太过冒险,若真的遭遇大劫,怕是……”
他的话未说完,却已道出了心中的担忧。
南极仙君也沉默了,是啊,在这风雨欲来的时刻,四位殿主却各有牵绊,这天下的未来,当真让人难以捉摸。
“帝君,您也不必太过忧虑。”南极仙君安慰道,
“您已是道境天尊,就算真有变故,您也能应对。
更何况,镇元子道友虽身镇太明,却依旧能感知天地动静,若真有大事,也能出手。”
东华帝君点了点头,心中却依旧沉重。
他知道,道境天尊的力量固然强大,但有些事,终究需要兄弟们并肩作战。
一夜未眠,晨曦微露,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观星台上。
东华帝君站起身,目光望向三千仙土的核心方向——那里,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东华仙阙。
不知何时,那座曾经在战火中损毁的仙阙,竟已悄然重新演化,恢复了当年的模样。
它耸立在云海之巅,灵光万丈,仙气缭绕,宫殿群依山而建,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与记忆中的模样一模一样。
“东华仙阙……”他轻声呢喃,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有怀念,有欣慰,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颤抖。
南极仙翁察觉到他的异样,轻声问道:“帝君,您是想回仙阙看看吗?”
东华帝君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想,怎么不想?那里有我太多的回忆。可……可又怕回去。”
“怕什么?”南极仙翁不解地问道。
“怕物是人非。”东华帝君叹了口气,目光紧紧盯着远处的仙阙,
“你还记得吗?当年仙阙的天池边,养着一群‘鱼儿’,那可不是普通的鱼,而是混天地奇兽。
有当年金蛟岛的护山神兽,有混沌天池钓出的奇种。”
南极仙君眼中闪过一丝怀念:“当然记得。
还有您那只莫名雷光所化的坐骑,性子顽劣得很,总爱驮着您在仙阙上空盘旋,还时不时用雷光吓唬路过的仙童。
有一次,它甚至把太素道友的胡子给燎了,气得道友追了它半个仙阙。”
“是啊。”
东华帝君的声音渐渐柔和,仿佛那些温馨的画面就在眼前,“最难忘的,是那只由先天灵根成灵的小三花猫。
它总爱蜷在我的膝头,用小脑袋蹭我的手,还总爱偷喝我珍藏的仙酒。
每次被我发现了,也只是轻轻拍一下它的脑袋,舍不得责罚。
它还特别黏无法无天,每次无法无天回来,它都会追着他跑,缠着他要灵果吃。”
“那只小三花猫,确实可爱。”
南极仙翁也笑了起来,“当年我去仙阙拜访,它还跳到我的肩头,用爪子挠我的胡须呢。
还有伏羲道友、囚牛道友,我们时常在仙阙的亭台楼阁中饮酒论道,何等惬意。”
“是啊,何等惬意。”
东华帝君眼中闪过一丝向往,随即又黯淡下来,
“可如今,仙阙虽在,那些朋友却不知身在何方。
囚牛道友当年,身受重伤,从此隐退,再也没有消息;
太素道友则云游四海,寻找突破道境的机缘,多年未曾归来;
还有无法无天,他闯入时光之门,至今杳无音讯;
玄天尊沉睡不醒,镇元子身不由己……他们还好吗?”
“或许,他们也在思念着您,思念着当年的东华仙阙。”
南极仙君安慰道。
东华帝君望着那片熟悉的仙土,脚步微微挪动,却又停住了。
近乡心怯,大概就是这般滋味吧。
那座仙阙,藏着他最美好的回忆,也藏着他最深的牵挂。
他怕一回去,看到的只是空荡荡的亭台,听不到熟悉的笑声,那样的失落,他承受不起。
“再等等吧。”
他轻声说道,目光依旧紧紧锁着东华仙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