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后,带领华夏走向星辰大海 > 第252章 星核跃动与群英待考

西北戈壁的烈日,将龙渊基地巨大的合金外壳晒得滚烫,空气在热浪中扭曲。

陈羽墨再次踏入这片孕育着未来星火的禁区,扑面而来的不再是七月的燥热,而是更加凝重的、属于大工业生产的金属气息与能量躁动。

小型化聚变引擎工程样机,如同沉睡的巨兽,已经从精密的总装车间下线,被安置在基地深处规模宏大的综合环境模拟试验车间内。

这里拥有全世界最大、最先进的高超音速风洞群、极端温度与压力模拟舱、强电磁干扰场以及模拟深空环境的巨型真空罐。

接下来的日子,是烈火与寒冰的淬炼。

“启动!最大推力工况!持续120秒!”

“模拟极端气动加热!表面温度峰值设定:摄氏度!”

“深空辐射环境模拟,伽马射线流强度:极限值!”

“真空罐抽真空!模拟轨道机动变向过载:8.5G!”

一道道指令通过扩音器在庞大的试验车间内回荡。陈羽墨站在中央控制大厅的落地观察窗前,身后是沈飞集团总工程师杨维以及龙渊基地的技术团队。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着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和观察窗内那台在狂暴测试中巍然不动的银色引擎。

风洞中,模拟着“玄女”战机以32马赫突入大气层边缘的恐怖气动加热,炽白的气流如同炼狱之火包裹着引擎外壳,高温警报的红灯却始终未曾亮起。

真空罐内,引擎喷口喷射出幽蓝色的等离子射流,在模拟的失重环境下精准调整着姿态,强大的磁场约束着狂暴的能量,稳定得令人心悸。

强电磁干扰场内,密集如蛛网的监测探头显示,引擎的核心控制系统运行如常,丝毫未受干扰。

汗水浸透了工程师们的后背,控制大厅的空气仿佛凝固。每一次极限测试的倒计时归零,每一次数据流最终稳定在绿色安全区间,都引发一阵压抑的低呼和如释重负的叹息。

“报告!120秒最大推力工况测试完成!引擎核心温度稳定,能量输出曲线完美!”

“报告!极端气动加热测试完成!新型‘炽翎’复合材料表现优异!未发生形变或性能衰减!”

“报告!深空辐射环境模拟完成!所有电子系统抗干扰能力达标!”

“报告!8.5G极限过载模拟完成!引擎结构完整性确认!无损伤!”

当最后一项测试结果的汇报声落下,控制大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无法抑制的欢呼和掌声!杨维总工激动地摘下眼镜,用力揉了揉发红的眼眶。王将军紧握的拳头重重砸在控制台上。

陈羽墨看着屏幕上那一项项代表着“完美达标”的绿色数据,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同样激动不已的杨维:

“杨总!小型化聚变引擎,经受住了考验!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全部满足甚至超出‘玄女’与‘鸾鸟’的严苛要求!”

“立刻启动小批量工程样机制造!沈飞那边,同步进行与‘玄女’战机推进系统的接口适配和地面联调!我们要让这颗‘心脏’,早日驱动我们的深空利剑!”

“是!陈院长!保证完成任务!”杨维声音洪亮,充满了干劲。

解决了能源心脏的问题,陈羽墨的目光投向了南天门体系的大脑与神经。他回到基地深处的核心数据实验室,调出了维度信息库中关于高级人工智能与强自然人机交互的核心技术框架。这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如同精密的蓝图,静静地等待被激活。

“基于我们的碳基芯片算力矩阵和‘九章’量子计算机的辅助决策能力,结合天网级全域感知网络和北斗三号全球厘米级定位……”

陈羽墨对着核心算法团队的负责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清晰地阐述着路径,

“我们要将这套AGI-NUI融合系统,深度植入‘玄女’、‘白帝’以及‘承影’的核心!”

“目标:实现战场态势自主超视距感知、多目标智能威胁评估、最优战术路径规划、武器系统自适应协同、以及飞行员与装备的意念级无缝交互!让每一架战机、每一台机甲,都成为一个拥有顶级战术智慧与绝对执行力的自主作战节点!”

实验室里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这蓝图描绘的,是彻底颠覆现有空天作战模式的未来!但看着陈羽墨提供的清晰理论框架和核心算法模型,看着实验室里华夏自主生产的、性能卓越的碳基芯片阵列和正在稳定运行的量子原型机,强烈的使命感与兴奋感在每个人心中升腾。一场打造南天门“智能之魂”的攻坚战,悄然打响。

工作间隙,航天科技集团的郑董打来了加密电话,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陈院长!捷报!‘嫦娥’返回舱,刚刚在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完美着陆!月背的土壤和岩石样本……我们拿到了!足足两公斤!品相完好!”

饶是陈羽墨心志坚韧,此刻也忍不住握紧了拳头!月壤!而且是来自月球背面、从未被人类直接获取的艾特肯盆地的月壤!这不仅仅是科研的瑰宝,更是未来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太好了!郑董!祝贺所有参研参试人员!”

陈羽墨的声音带着由衷的喜悦,“样本务必做好最高级别的防护和无污染处理!我请求,在满足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需求的前提下,务必为江南科学院保留一部分样本!这对我们研究月壤特性、开发原位资源利用技术、为未来的‘广寒’月球基地建设提供基础支撑,至关重要!”

“没问题!陈院长放心!您的贡献和需求,首长老早就亲自批示过!一定给您留足研究份额!”郑国栋满口答应。

时间在戈壁基地的轰鸣声、数据流的闪烁和月壤带来的振奋中飞逝。当八月底略带凉意的风吹过龙渊基地高耸的围墙时,一则来自燕京的官方公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再次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巨大波澜:

【“菁英计划”报名工作圆满结束公告】

由教育部、科技部、华夏科学院、江南科学院联合成立的“国家菁英计划考试办公室”今日发布:

2019年度“菁英计划”报名通道已于8月31日24时正式关闭。

经严格审核,最终确认有效报名人数为:1,070,483人!

其中:

高等院校在读本科生:21,234人

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含直博生):1,009,029人

在职青年高校教师及科研院所青年骨干:40,220人

“菁英计划”第一轮全国统一笔试将于2019年11月16日(星期六)举行。具体考场安排、准考证打印等事宜,将于10月中旬通过报名系统及官方渠道发布,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

百万英才,共赴国需!预祝各位考生取得优异成绩!

一百零七万!

这个庞大的数字,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所有关注者面前!它代表着华夏年轻一代最顶尖的智力储备对国家战略召唤的热烈响应,代表着无数青年才俊对攀登科学高峰的渴望与决心!虽然第一轮笔试将淘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但这百万大军汇聚而成的磅礴气势,已然震撼人心!

公告下方,瞬间被海量评论淹没:

“107万?!我的天!这竞争也太恐怖了!”

“这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走钢丝!”

“硕博101万!卷上天了!【瑟瑟发抖】”

“虽然知道希望渺茫,但能跟全国最顶尖的百万天才同场竞技一次,值了!”

“冲!为了科学院。拼了!”

“图书馆!自习室!最后的冲刺!百万大军,顶峰相见!”

一股无形的、带着激昂的学习风暴,随着报名人数的公布,席卷了全国每一所高校、每一个安静的角落。

百万菁英,磨砺以须,只待那场即将到来的、检验天赋与智慧的试炼。

龙渊基地的办公室里,陈羽墨关闭了公告页面。

戈壁的星空格外璀璨,仿佛倒映着那百万双渴望求知的眼睛。他拿起笔,在日程表上“11月16日”那栏画了一个圈。

星火已聚,燎原之势已成。属于华夏未来的科技脊梁,即将在这百万洪流中,崭露锋芒。而南天门深空的引擎轰鸣,与地面上这无声却磅礴的智力奔涌,正共同奏响着一个古老民族迈向星辰大海的最强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