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465章 风暴之心发动机

\"坦率地说,同志部长,\"列别捷夫压低声音,\"这个项目的技术难度确实很大。我们需要更现实的时间表。\"

索科洛夫的眼神变得锐利:\"现实?首座要的不是'现实',而是结果!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必须加快进度!被抢了太空第一,绝不能再输掉导弹竞赛!明白吗?\"

列别捷夫只能无奈地点头:\"明白,同志部长。我们会尽一切努力。\"

\"不是'尽力',\"索科洛夫咬牙道,\"是'必须成功'!这关系到北极熊国的未来!\"

会议室内,科学家们的争论声、图纸翻动声和计算器的嗒嗒声交织在一起,混合着紧张、压力和一丝莫名的兴奋。无论如何,一场前所未有的导弹竞赛已经打响,没人知道结果会如何,但每个人都明白,失败的代价将是难以承受的。

……

龙国西部,404军事基地地下五层

寂静。

在地下五层厚重的钢筋混凝土与特殊隔音材料的包裹下,外界的一切喧嚣都被隔绝在外。即便此刻,星条国和北极熊国的科学家们正在日夜兼程地追赶,试图破解龙国的\"长风\"之谜,这里依然保持着令人窒息的平静。

但这平静之下,是一场静默的风暴。

李明远站在中央控制室的强化玻璃窗前,俯瞰着下方庞大的制造车间。数百名工程师、技工和科学家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工作,没有人说笑,没有人懈怠,只有钢铁、电子和人类智慧交织成的奇妙交响曲。

\"总体进度如何?\"李明远头也不回地问道。

张部长翻开手中的进度表:\"按您的计划,已经完成了65%。推进系统进度最快,已经到了最后测试阶段;制导系统和弹体结构紧随其后;总装预计三周后启动。\"

李明远微微点头,眼神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今天是'风暴之心'的最终测试,走吧,亲眼看看。\"

巨大的试车间内,气氛紧张得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一台造型奇特的设备被稳稳地安装在加固过的试车台上,这就是\"长风\"导弹的心脏——代号\"风暴之心\"的小型涡扇发动机原型机。相比传统的航空发动机,它体积小了近一半,却被设计成能提供更大的推力和更高的效率。

\"准备完毕了吗?\"李明远走进控制室,环顾四周的工程师们。

\"是的,李总工,\"发动机总设计师郑教授回答,额头上已经渗出汗珠,\"所有系统检查完毕,燃油已注入,冷却系统就绪,数据采集设备校准完成。只等您的指令。\"

李明远点点头,走到主控台前,按下通话按钮:\"各岗位注意,'风暴之心'最终测试即将开始,确认所有人员已撤离试车区。\"

\"试车区已清空,安全锁已启动,\"回应声通过扬声器传来。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这一刻,他等待了太久。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带来了后世的涡扇发动机设计理念,但将其变为现实却远非易事。材料限制、制造工艺、测试设备,每一步都是挑战。现在,决定性时刻终于到来。

\"开始点火程序,\"他沉稳地下令。

郑教授按下主控台上的红色按钮,一系列指示灯依次亮起。控制室内的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盯着隔离玻璃外的试车台和面前的仪表盘。

\"点火!\"

伴随着这一指令,试车台上的\"风暴之心\"发出一声低沉的咆哮,接着是一阵短暂的不稳定颤抖,然后——幽蓝色的尾焰从排气口喷涌而出,照亮了整个试车间。发动机的轰鸣声即使通过隔音墙,也让人感到胸腔共振的震撼。

\"推力读数:1200公斤...1500公斤...1800公斤!\"数据采集员激动地报告,\"涡轮转速稳定,温度正常范围,推重比已达7.2:1!\"

控制室内爆发出一阵低沉的欢呼,但很快又恢复了专业的冷静。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李明远目光如炬,盯着不断攀升的数据曲线:\"提高功率,75%。\"

\"75%功率!\"郑教授重复道,调整控制杆。

发动机的轰鸣声变得更加强烈,蓝色的尾焰更加明亮,试车台剧烈震动,但特制的减震系统将其牢牢固定。

\"推力2100公斤...2400公斤!推重比8.1:1!超过设计预期!\"数据采集员几乎要跳起来。

控制室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而兴奋。工程师们紧盯着各自的监测屏幕,汗水浸透了衬衫。这种小型高效发动机,即使在五十年后的李明远原本时代,也属于尖端技术,更不用说在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都相对落后的五十年代了。

\"李总工,\"郑教授转向李明远,眼中满是激动,\"要继续提高功率吗?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设计预期。\"

李明远沉思片刻,果断点头:\"全功率,持续2小时测试。我要看看它的极限在哪里。\"

\"全功率?\"郑教授有些犹豫,\"这可能会导致材料过度疲劳或结构损伤...\"

李明远坚定地看着他:\"这正是我们需要知道的。实战中,这台发动机需要支撑导弹飞越数千公里,必须经受住最严苛的考验。全功率,郑教授。\"

\"是!全功率!\"郑教授转身下令。

随着控制杆被推到最大位置,\"风暴之心\"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咆哮。幽蓝色的尾焰变成了耀眼的白蓝色,热浪通过强化玻璃都能感受到。试车台的震动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以至于控制室的地面都在轻微颤抖。

\"推力3000公斤...3200公斤...3400公斤!\"数据采集员的声音因兴奋而颤抖,\"推重比已达8.9:1!这...这简直是奇迹!\"

李明远静静地站在那里,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微笑。这台发动机,凝聚了他带自未来的所有知识和这个时代最精湛的工艺。它不仅仅是\"长风\"导弹的心脏,更是证明龙国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明证。

\"开始持续运行测试,\"他下令,\"记录所有参数变化,特别注意温度曲线和燃油消耗率。\"

当\"风暴之心\"在雷鸣般的轰响中稳定运行时,李明远转身走向门口:\"郑教授,你负责监督测试,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即联系我。我去看看其他部门的进展。\"

……

精密制造车间与充斥着高温和噪音的发动机试车间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安静得几乎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空气过滤系统不断循环,确保每一立方米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不超过标准。

车间中央,几台看似普通但经过特殊改装的精密机床旁,站着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师傅。他正专注地操作着一台磨床,手中握着的是\"长风\"导弹的关键零件之一——涡轮叶片连接件。这个看似普通的金属件,需要承受极端温度和压力,公差要求达到惊人的0.005毫米。

李明远悄无声息地走到老师傅身后,静静地观察着。

老钳工王师傅似乎感应到了什么,抬起头来:\"小李,来看老头子出洋相啊?\"

\"怎么会,\"李明远笑了,\"我是来看国宝级技艺的。\"

王师傅哼了一声,继续手上的活计。他的手稳如磐石,仿佛与机床融为一体。每一下微调,每一次打磨,都精准得不可思议。

\"这鬼玩意儿,\"王师傅嘟囔着,\"你这图纸,真是要了老命了。这公差,比我姑奶奶的针眼还小!\"

李明远不置可否地笑笑。这个连接件的设计确实超前了这个时代几十年,在原本的历史中,这种精度的零件需要数控机床和计算机辅助制造才能实现。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龙国只能依靠这些技艺超群的老工人,以及李明远带来的设计诀窍。

\"怎么样,能达到要求吗?\"李明远问道。

王师傅停下手中的活,拿起一把特制的千分尺,小心翼翼地测量着:\"放心,虽然你这图纸邪门得很,但老头子这双手还没怕过谁。\"他看了看测量结果,满意地点点头,\"看,不到两微米的误差,完全在公差范围内。\"

李明远接过连接件,仔细端详着。在灯光下,这块金属表面光滑如镜,边缘锋利得几乎能划破手指。这就是老一辈工人的骄傲和绝活,用最朴素的工具,创造出最精密的杰作。

\"好样的,王师傅,\"李明远由衷赞叹,\"有了您这样的工匠,'长风'一定能飞得又稳又远。\"

王师傅摆摆手,有些不好意思:\"少来这套。不过说真的,小李,这些设计...真是绝了。老头子做了一辈子机械,从没见过这么精妙的结构。这东西真能飞几千公里?\"

\"能,\"李明远坚定地说,\"而且会成为龙国的保护伞,让那些想欺负我们的国家掂量掂量。\"

王师傅点点头,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那我们这些老家伙可得加把劲了。放心,保质保量,按时交付!\"

李明远拍拍老人的肩膀,转身走向车间另一侧,那里是弹翼和气动外形部件的制造区。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都关系到\"长风\"导弹的性能和可靠性。而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人师傅,用他们的汗水和匠心,正在将未来的蓝图变为现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