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366章 公里的火箭炮,确定不是导弹?

\"我操,这技术要是放在现代,都能吊打好几个国家的现役装备啊!\"李明远兴奋得在实验室里转起了圈,

\"放在这个年代,简直就是神器啊!\"

他赶紧拿出纸笔,开始记录系统显示的参数和关键技术点。

就在他奋笔疾书的同时,一股暖流突然涌入他的大脑,大量技术资料如潮水般灌入他的脑海。

火箭弹的推进剂配方、制导系统的设计原理、发射装置的机械结构、自动装填系统的控制逻辑...

一切技术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在他脑海中,就像他亲手设计过一样熟悉。

李明远立刻投入工作,把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的设计图纸。

他的笔在纸上飞快移动,一张张图纸逐渐成形。

发射架结构图、火箭弹剖面图、制导系统电路图、控制面板设计图...

\"这火箭炮的关键在于两点,\"李明远一边画图一边自言自语,\"一是推进剂配方,二是制导系统。\"

推进剂采用了一种复合固体燃料,能量密度比现有火箭炮高出近一倍,且燃烧更加稳定,这是实现超远程的关键。

制导系统则采用了红外寻的技术,火箭弹在飞行末端会自动寻找目标的热信号,实现精确打击。

这意味着即使是移动中的敌军装甲部队,也难逃一劫。

\"不过这技术在这个年代实现起来有难度啊...\"李明远皱了皱眉,随即又舒展开来,

\"但也不是不可能,铁臂-1机器人的精密制造能力应该能搞定制导系统的关键部件。\"

李明远完全忘记了疲惫,一整夜都沉浸在技术的海洋中。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一套完整的\"雷神mK-1\"火箭炮设计方案已经摆在了他面前。

他揉了揉酸痛的眼睛,看着桌上厚厚一叠图纸,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下敌国佬要哭了!你不是要搞生化武器吗?老子先用火箭炮把你基地全炸平!\"

他抓起电话,一个个打给关键的同事和领导。

\"喂,老刘啊,紧急情况,马上到我实验室来一趟。\"

\"张部长,我这有个重要发现,请您尽快组织一下高层会议。\"

\"军部主任,是我,李明远。有重大技术突破,比导弹还重要!\"

打完电话,李明远冲了个澡,换了身干净衣服,又灌了一大杯浓茶提神。

看着镜子里满脸胡茬、双眼通红的自己,他笑了笑:\"为了龙国的未来,值了!\"

不到一小时,军工基地的会议室就已经座无虚席。

张部长、军部主任、各部门技术骨干,甚至连几位军区的高级将领都火速赶来。

气氛凝重而紧张,所有人都知道,能让李明远如此兴奋的,一定是极其重要的突破。

李明远抱着一摞图纸走进会议室,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在他身上。

\"李总工,这大清早的把我们都叫来,到底有什么重要发现?\"张部长迫不及待地问道,他的烟斗都忘了点。

李明远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会议桌前,将图纸一张张展开,铺满了整个长桌。

\"各位,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全新的武器系统——'雷神mK-1'超远程火箭炮!\"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信息。

\"火箭炮?\"军部主任皱了皱眉,\"我们不是已经有火箭炮了吗?射程还有四十多公里...\"

\"四十公里?\"李明远冷笑一声,\"我们的'雷神mK-1'射程是三百公里!\"

\"什么?!\"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几位将领同时站起身,难以置信地看着李明远。

\"三百公里?你没开玩笑吧!这已经不是火箭炮了,这是导弹啊!\"张部长的烟斗掉在了桌上,烟草撒了一地也浑然不觉。

\"李总工,你确定没有搞错吗?三百公里的火箭炮...这比我们现役的导弹射程还远!\"军部主任的声音都变了调。

其他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质疑,有人震惊,但所有人的眼神中都带着本能的敬畏。

李明远环视一圈,等大家稍微平静下来,才慢慢说道:\"没错,三百公里。而且,这不是导弹,确实是火箭炮。最关键的是,它还能红外制导,打谁谁哭!\"

\"红外制导?\"一位技术专家难以置信地问道,\"你是说它能自动寻找目标?\"

\"没错,\"李明远指着图纸上的制导系统部分,\"火箭弹在飞行末端会自动寻找目标的热信号,比如坦克、装甲车、甚至是大型指挥部的热辐射,然后自动调整弹道,精确命中。理论上,命中精度可以控制在十米以内。\"

会议室再次陷入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数据震撼了。十米的命中精度,对于一种射程三百公里的武器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这...这简直是革命性的突破啊!\"张部长终于回过神来,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如果我们有了这种武器,敌国的后方基地、补给线、指挥部,全都在我们的打击范围内!\"

军部主任站起身,走到图纸前仔细查看,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炮兵出身,对火箭炮有着深入的了解。

\"李总工,从理论上讲,这套系统的实现难度有多大?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能支撑吗?\"

李明远早有准备:\"关键技术有两点,一是推进剂配方,二是制导系统。推进剂我已经有了详细配方,只需要化工厂按照配方生产即可。制导系统的关键部件可以利用铁臂-1机器人的精密制造能力来生产。总体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但绝对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

\"量产周期呢?\"张部长问出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全力以赴,三周内可以完成首批原型机的生产和测试,两个月内可以开始小批量生产,半年内可以装备前线部队。\"李明远自信满满地回答。

会议室里的气氛开始变得热烈起来,大家都意识到,这可能是改变战局的关键武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