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286章 集成电路的震撼

\"这么小?\"有人惊讶地问。

\"是的,就这么小,\"李明远用手比划了一下,大约指巴掌大小,\"但在这个小小的硅片上,我们可以集成上百个,甚至上千个电子元件!\"

会议室里发出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不可能吧?\"老刘摇着头,\"那得多小啊...\"

李明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在黑板上画图。

这次,他画了一块圆形的硅片,然后在上面标注了一个个小方块。

\"这是一片硅晶圆,直径约4寸,\"他解释道,

\"通过光刻技术,我们可以在上面同时制作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完全相同的芯片。每个芯片里,又包含了大量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晶体管?\"有人插嘴,\"不是电子管吗?\"

\"晶体管是电子管的替代品,体积小得多,能耗低得多,寿命长得多,\"李明远解释道,

\"使用特殊的掺杂工艺,我们可以在硅片上直接制造晶体管,而不需要像电子管那样独立封装。\"

他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晶体管的结构图,解释了p型、N型半导体的概念,以及晶体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简单来说,晶体管可以实现放大信号和开关控制两种功能,完全可以替代电子管,而且性能更优。\"

李明远看到不少人已经开始抓耳挠腮,知道这些概念对当时的人来说太过超前。他决定换一种更直观的方式。

\"我来举个例子,\"他放下粉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火柴盒,

\"假设这个火柴盒是我们现在的一台收音机内部的电路板,上面有电子管、电阻、电容等元件。\"

然后他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小的硬币。

\"而这枚硬币的大小,就相当于未来的集成电路芯片。这么小的一片,却能完成相同甚至更复杂的功能。\"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李工,你是说,\"机械车间的老马瞪大了眼睛,\"一枚硬币大小的东西,能代替整个火柴盒的电子元件?\"

\"不仅如此,\"李明远露出自信的微笑,\"它的性能还会更好,能耗更低,可靠性更高。\"

工厂技术骨干们开始七嘴八舌地提问。

\"李工,这样的电路真能用吗?热稳定性能保证吗?\"热工组的张工程师问道。

\"完全可以,\"李明远回答,\"硅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材料,耐高温、耐腐蚀。通过合理的散热设计,集成电路的热稳定性甚至比传统电子管更好。\"

\"这么细的线路,不怕一次短路全报废?\"电气工程师老王皱着眉头问。

\"有这个风险,\"李明远实话实说,

\"但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程序来降低风险。而且,由于集成电路是批量生产的,即使有部分报废,总体成本还是会大幅降低。\"

\"电路这么密,怎么检测、焊接?肉眼都看不到那么细的线路吧?\"装配车间的主任提出了实际问题。

李明远点点头,\"确实,这需要全新的检测和封装技术。我们会用显微镜和专用设备进行检测,封装则采用特殊的引线键合技术,将芯片内部的电路与外部连接起来。\"

问题一个接一个,李明远几乎是以一敌百,但他并不慌张。

事实上,他享受这个过程。

每一个问题都让他有机会揭示这项革命性技术的又一面,也让在场的人逐渐理解其中的价值。

\"我必须承认,\"李明远最后总结道,

\"这项技术的难度确实很大。我们需要攻克光学系统、材料纯化、精密机械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难题。但是,只要我们成功了,就能让龙国的电子水平一举跨越三十年!\"

他停顿片刻,环视全场,\"想象一下,当敌国还在用笨重的电子管设备时,我们的坦克、飞机、导弹上已经装备了小巧精密的集成电路控制系统。他们的武器将如何与我们抗衡?\"

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变了。

最初的怀疑和不解,正在被一种期待和兴奋所取代。

\"如果真能做到...\"老刘喃喃自语,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可真是了不得啊...\"

\"这简直是...魔法一样的技术,\"年轻的技术员小张难以置信地说,\"我们真的能掌握吗?\"

李明远郑重点头,\"能,而且必须能。敌人已经开始在这个方向上探索,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前面。\"

厂长老孙沉思许久,终于开口,

\"李工,说实话,这个计划听起来太...超前了。按常理,我应该认为这不可行。但是...\"他犹豫了一下,

\"你以前的那些'疯狂'想法,比如钢铁雨伞、猎歼系统,都被证明是对的。所以...\"

他站起身,环视全场,\"我决定全力支持光刻机计划!在座的各位,有谁愿意加入这个项目组?\"

会议室里先是一片寂静,然后,一只手举了起来,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很快,几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李明远感到一阵热血上涌。

在这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能够获得这么多人的信任和支持,已经是莫大的成功。

\"谢谢大家的信任,\"李明远声音有些哽咽,\"我向大家保证,三个月后,我们一定会让敌人大吃一惊!\"

会议结束后,李明远独自留在会议室,望着黑板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图纸和公式,陷入了沉思。

\"希望三个月时间够用...\"他低声自语,\"敌人可不会给我们太多机会。\"

……

料峭的寒风仍不时刮过工厂的屋顶,但车间里的温度却高得惊人。

\"把那个石英透镜再调整零点三度!\"李明远站在一台怪模怪样的设备前,额头上的汗水不断滑落。

他身上的白大褂已经被汗水浸湿,眼睛因为连续十几个小时的精密调试而变得通红。

自从\"光刻机计划\"启动以来,整个工厂就进入了一种近乎疯狂的状态。

三班倒成了常态,技术人员轮番在生产线上工作,而李明远几乎不眠不休,亲自监督每一个关键环节。

\"李工,您已经连续工作32小时了,要不先休息一下?\"老刘递过一杯热茶,担忧地看着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

\"不行,光学系统是整个光刻机的核心,必须达到设计精度。\"李明远接过茶杯,一饮而尽,

\"再坚持一下,今天必须完成光路校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