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 第六十三章 不一样的打枣节

关于双水村委培生的事情,在胡永合离开之后,也传来了消息。经过一些人的帮助,黄原师专这边同意接收双水村的委培上。虽然黄原师专之前主要是培养老师,可也有自己的专科性质的教育机制,比如财务会计,机械类等专业。

不过之前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一般也会到各个部门或者农机站这样的地方上班。

双水村的委培生,比那些正轨考上的学生少一年的学习时间。又因为双水村的大部分的人最多只是初中学历,高中学历的很少,所以需要在学校培训两年时间,也算是让这些人早点回到双水村工作。只有那些高中毕业生,才只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学习,就可以回到双水村参加工作。

当这个消息传回村里之后,村子里直接炸锅了。虽然这只是委培生,而且也只是中专生,可这个事情对于农村人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毕竟谁不想接受更好的教育,谁又不想成为高学历人才,成为厂子里的管理层呢?想到现在在工厂里担任组长。车间主任这样岗位的,都是那些刚毕业的小娃娃,这让很多二三十岁的人都有些不舒服,迫切需要改变这种情况。

村里的年轻人为了得到委培生的名额,可谓是挤破头的来报名。

不过赵舒城他们也不是来者不拒,送礼也不行,只有经过一番考核的人才行。

而且赵舒城他们也有自己的规划,首先这些领导岗位的人,需要轮流前去,等到前一批培训结束,后面的才能去当委培生。而且这些去的人,都要考试,且签订保证书,保证上完学之后,回到双水村继续工作之类的。

可就算是这样,也没有挡住其他人的热情,所以经过一番考核之后,选取了十五名双水村的人,去黄原师专读书。

第一批带头的人是润生,因为他是高中毕业的,只要一年就可以回来,也不会耽误多少的工作。村子里其他人年轻的领导层,也会陆陆续续去当委培生。

不过村里一下子少了十五个年轻人,这对于双水村本就捉襟见肘的人力来说是不小的事情,所以赵舒城让各个厂子开始招人。而这一次,之前其他村子来的人更多了,不光是一些青年跟中年,一些初中毕业生或者高中毕业生也来了,为的就是有一天可以成为委培生。

赵舒城却知道仅仅是依靠委培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这只能解决短时间的问题,长时间来看,双水村的工人要想提高学历,还必须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才行,起码也能让这些人对工厂的各个岗位能很快上手,而不是需要在一边学生三五个月,才能成为一个正式工。

又是一年中秋节,这次双水村的中秋节很是热闹,提前一天的时候,双水村的人就放假了。

当然不是让他们都回家去过节,反而是让他们都去打枣节,准备开始一年一次的庆典活动。

田福堂看着台下的人们,不由想到了当年大枣的时候,那时候双水村条件还不好,人们也都很穷,所以穿着的衣服也都是破衣烂衫的,那像是今天这样,一个个穿着没有补丁的衣服,一点也不像是农民,反而像是城里人一样。

“咱们村打枣节有很多年头了,之前一段时间,因为村子里一直忙着,大家也各自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所以这打枣节也就慢慢的取消了。可这是咱们村的老传统了,就跟正月里要闹秧歌一样,都不能丢了。所以我们村委会决定,每年的这个时候,咱们村都要举办打枣节……”

看到底下的人有些不耐烦了,田福堂只能压下心里的遗憾,高声说道:“我现在宣布,双水村一年一次的打枣节正式开始了!还是老规矩,今天枣园的枣子放开了吃,但是许吃不许拿,能吃多少是多少!”

听到田福堂宣布可以开始了,那些小孩子早就等不及了,直接就撒开脚丫子就朝着枣树那边跑去。

赵舒城着急的拿着话筒说道:“大人们都注意点,不要让小孩子爬树啊!一定要注意安全!”

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田福堂感慨的说道:“真好啊!”

“是啊,真好啊!”

看着树下的人们,难得有的戴着帽子,有的则是老传统,用干净的羊白肚包着头,妇女们的头上有的围着头巾,有的带着帽子,还有点跟男人一样,包着雪白的毛巾。人人都穿着从供销社买的漂亮衣服,妇女们的头发也梳的乌黑亮丽。

三五成群,一伙伙的在说说笑笑,田五更是扯开嗓子开始唱起了信天游。

不少妇女更是立刻对着田五喊道:“田五叔,你亮开了嗓子唱!”

“对啊,来个酸的!”有爱耍笑的不由打趣的喊道。

田五也来了兴致,索性直接将烟袋杆往后腰上一插,直接仰起头眯起眼睛就开始放开了唱——

叫一声干妹子王大红,你爱个算来我就来个酸!……

妇女们顿时笑得前仰后合,王大红更是朝着田五笑骂道:“你个挨千刀的……”

人群中热闹的很,尤其是很多的小孩子,虽然之前村里的枣园就不禁止小孩子来打枣吃,可之前多少有些做贼心虚,所以往往都是匆匆打了一些枣就去其他地方玩了,还从来没有好好的在枣园里畅快的游玩,吃枣。

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在很多人以为要各自回家吃饭的时候,却看到赵舒城直接开着车来到这边,从车上搬下来很多的碗快,也有一盆盆的菜跟馒头。

“我说一下,从今天开始,每年打枣节的时候,大家吃的喝的,咱们村全部都管了!大家就是来玩的,玩得开心,吃的开心,喝的好就行!”

“好!”

男人们还没觉得什么,可女人们就很满意了,至少今天不用自己回家做饭吃,省了多少功夫啊。

这些菜都是赵舒城让各个工厂的食堂给做的,不过现在各个食堂也不是很正轨,基本上都是这些职工中的女性,随便给炒几个菜罢了。毕竟真正在食堂吃饭的人很少,大部分人家就在双水村,直接腿着就回家,还能吃上自己媳妇做的菜。

不过赵舒城也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未来食堂是必须要正规化的,一方面可以让员工吃着放心,吃的舒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那些外村的打工人。

他们现在在双水村吃饭,因为没有办法,只能在各自的食堂里面对付一下,可个人手艺不一样,已经开始出现怨言了。

不过赵舒城也不准备弄原先的大锅饭那一套,而是按照一般的单位食堂方法,比如说一个菜几毛钱,一个肉菜多少钱,一个馒头多少钱,员工自己想吃什么吃什么。厂子也会给员工餐补,也不多,每人十块钱一个月,加上自己的工资,足够他们吃的不错了。不要觉得十块钱少,在这个普遍工资一个月只有几十块的年代,多了十块钱可是能干不少的事情呢。

至于那些还是想回自己家里吃,想要剩下钱来的人,赵舒城也不会说什么,毕竟人各有志。

所以今天让全村人一起吃饭,这就是一个尝试,如果村里人对于今天的饭菜没有什么意见,那么食堂修建就可以开始了。

不过这个食堂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找个地方盖上平房就行了。赵舒城需要考虑到以后双水村人多之后怎么办的问题,还有哪些残羹剩饭的处理问题,以及从哪儿找合适的人选等等。

现在这个年代人们还很纯朴,没有什么各种添加剂,也没有什么地沟油,可赵舒城不得不防,因为这个食堂不是一年两年,未来可能很多年都要存在下去,一个靠谱的人员是必须的。

更别说未来双水村要发展旅游业,除了各个农家乐之外,对于那些不是很舍得花钱的人,这食堂也可以成为他们的选择。

赵舒城自己出去旅游的时候,就很讨厌到了一个景点之后,除了景点里面的参观,根本没有其他可以吃饭的地方。那些参观甚至价格很高,直接把人当韭菜收割。这无疑让自己本来旅游放松的心不高兴起来,也就没什么兴致继续游玩了,只能是匆匆赶路,然后回去了。

当然你可以说赵舒城是因为穷,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受,毕竟如果是一个有钱人,自然不会在乎几百块的饭钱,也不会去考虑那些事情。

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今来,概莫能外。只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充分认同其他人的想法,给其他人更多的选择,未尝不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食堂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毕竟未来食堂虽然修建可以容纳很多人,可这么多人也是人多嘈杂。有的人喜欢安静,有的人也不愿意跟这么多人挤在一起,也有的人不会在乎花钱,自然就选择其他的餐馆或者农家乐这样的地方。

村里人可不知道赵舒城现在的想法,反而是开心的吃了起来。虽然这些人很多都有过在田间地头吃饭的感觉,可那些年吃饭的感觉,跟现在吃饭的感觉可是不一样的。

他们之前都是匆匆忙忙吃饭,可吃完了却还不觉得肚子饱,也只能坐在田间地头休息,或者打起精神来干活。

现在却不一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饭,偶尔还能吃着刚从枣树上摘下来的大枣,这样的享受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过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