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日常养生常识 > 第8章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智慧:与天地同频的健康之道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老家院子的青石板上。母亲正在厨房忙碌,锅里熬着当季的白萝卜粥,淡淡的清香飘满整个院落。"秋天要吃白萝卜,顺气通肠。"她一边搅拌着粥一边说,"这是你奶奶传下来的道理,跟《黄帝内经》里说的一模一样。"我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邻居张伯伯因为秋燥便秘难受得很,母亲给他送去了同样的萝卜粥,第二天他就笑着来道谢,说比吃药还管用。

《黄帝内经》开篇就告诉我们:"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句话看似深奥,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像我表哥,常年在北京做程序员,整天对着电脑,脸色蜡黄,总是感觉疲惫。去年秋天回来探亲,母亲看他气色不好,就按照《内经》"秋收冬藏"的道理,给他用沙参、麦冬、百合炖了汤,还叮嘱他晚上十点前一定要睡觉。开始他还不太在意,觉得这些老方法不如保健品来得快。没想到坚持一个月后,他特意打来电话说,不仅精神好了很多,连多年的口干舌燥也减轻了。

说到睡觉这件事,《内经》里特别强调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我认识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中医,他每天日落而息,日出而起,雷打不动。他说这不是古板,而是在顺应天地之气。现代人总以为熬夜可以用补觉来弥补,其实就像春天的种子错过了播种期,再怎么补种也难有好收成。我的一个同事曾经连续熬夜加班一个月,后来即使睡足十个小时也还是觉得累,这就是伤了根本的缘故。

饮食方面更是如此。《素问》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现在很多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反而大量吃水果,这本末倒置了。记得楼下王阿姨的女儿,为了保持身材只吃沙拉和水果,结果脸色越来越差,月经也不调了。后来在一位中医的建议下,开始适量吃米饭、小米粥,配合当季的蔬菜肉类,气色才慢慢好转。最近遇见她,脸上红润有光,比用什么化妆品都好看。

说到四季养生,最重要的是要顺应时令变化。春天万物生发,要多吃些嫩芽绿叶,帮助阳气升发;夏天炎热,要适当吃些苦瓜、黄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秋天干燥,要多吃滋润的梨子、银耳;冬天寒冷,就要吃些温补的羊肉、核桃。我母亲有个很好的习惯,每到换季时节,就会调整家里的食谱。立春要吃春饼,清明要吃青团,立秋要炖梨汤,这些看似简单的饮食习惯,其实都是在顺应天时。

运动也要跟着季节调整。春天可以适当增加运动量,散步、爬山都很合适;夏天要避免在烈日下运动,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秋天运动量要逐渐收敛,以舒缓的太极拳、散步为主;冬天则要减少户外运动,多在室内活动。我家邻居刘爷爷,每年春天开始每天清晨打太极拳,到立秋就改为室内八段锦,这个习惯坚持了二十年,现在八十多岁还能骑自行车上街。

情志调节也很重要。《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现代人压力大,往往忽略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我有个朋友是公司高管,常年处于焦虑状态,后来得了严重的胃病。医生给他开的药方第一条就是"保持心情舒畅"。他开始很不理解,觉得心情怎么可能是药方?后来试着每天散步、听音乐,配合中药调理,胃病果然慢慢好转了。现在他常说:"最好的药不在药房,而在自己的心里。"

说到具体养生方法,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来。比如同样是吃参,气虚的人吃人参很好,但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反而会上火。我的一个学生曾经听说吃阿胶补血,就买来天天吃,结果出现了口干、便秘的症状。后来才知道她是阴虚体质,不适合单吃阿胶,要配合其他滋阴的药材。所以养生不能盲目跟风,要了解自己的体质。

现代人有个误区,总觉得养生就要吃昂贵的补品。其实最好的养生往往是最简单的。比如早上喝一杯温开水,饭后百步走,晚上泡个脚,这些不花钱的习惯,只要坚持做,比什么补品都管用。我岳父今年七十多了,一辈子没吃过什么保健品,就是坚持每天散步、泡脚,现在身体比很多年轻人都好。

睡眠是最好的补药。《内经》告诉我们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这个时间段好好睡觉,比吃什么补肝药都强。我的一个病人长期熬夜工作,肝功能指标一直不正常。后来听从建议,坚持晚上十点半睡觉,配合简单的食疗,三个月后复查,指标竟然正常了。他说:"早知道睡觉这么管用,我就不用花那么多钱买保健品了。"

现在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总是觉得累,但又查不出什么病。这时候就要从生活习惯入手了。比如久坐办公的人,可以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经常用眼的人,要多看远处的绿色植物;饮食不规律的人,至少要保证早餐吃好。这些小习惯看似简单,长期坚持下来效果惊人。我们办公室的小王以前总是喊累,后来坚持每天午休二十分钟,下午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意思是要在生病之前就做好预防。比如秋天干燥,就要提前吃些滋润的食物;冬天寒冷,要提前温补阳气。我母亲每年立秋前后就会开始炖梨汤,家人在整个秋天都很很少咳嗽感冒。这就是"治未病"的智慧。

最后要记住,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就像种树一样,要耐心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每天坚持一些好的生活习惯,久而久之,身体自然就会给你好的回报。读者朋友们,不妨从今天开始,选择一两个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坚持下去。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养生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早开始越好。现在很多年轻人总觉得自己身体好,不注意保养,等到出了问题就晚了。其实就像存钱一样,年轻时为健康投资越多,年老时的收获就越大。希望每位读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拥有健康快乐的生活。

喜欢日常养生常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日常养生常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