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大明商途:重生之商业帝国 > 第235集:《商业与星际通信服务》

第一章:寂静的呼唤

“嗒,嗒,嗒。”

金属笔尖有节奏地敲击着冰冷的桌面,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响,像是某种焦虑的心跳。林夏盯着舷窗外那片深邃到近乎凝固的黑色,只有遥远的星辰偶尔闪烁,像是冷漠的眼睛。

这里是“星链枢纽”——人类在柯伊伯带边缘建立的一座半军事半商业的空间站。它像一颗孤独的钉子,楔入太阳系的边缘,理论上是地球与外界联络的最后一个强信号节点。但此刻,林夏感觉它更像一个被遗忘的孤岛。

她是“星际回声”通信公司派驻在这里的首席商业代表。这家公司曾是星际通信领域的翘楚,靠着早期铺设的几条关键激光通信链路和微波中继站,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的口号是:“让距离不再是沟通的障碍。”

但现在,障碍出现了,而且巨大得令人窒息。

三个月前,来自太阳系外的信号开始出现大规模、无规律的衰减。起初只是一些偏远殖民地的联络变得断断续续,像是老旧电话线上的杂音。但情况迅速恶化,如今,连距离地球最近的几个外行星基地,通信质量也下降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延迟增加,数据丢包率高得离谱,视频通话变成了卡顿的幻灯片,重要的商业数据传输频频出错。

“林代表,‘新火星’殖民地的贸易代表团又来催了。”通讯官小陈的声音带着疲惫,从内部通信器里传来,“他们说,上次谈好的矿物运输合同,因为通信问题,细节确认不了,已经搁置了三天。对方态度很强硬,说如果再这样,他们可能要考虑和‘星轨’合作了。”

“星轨”——“星际回声”最大的竞争对手。一家财大气粗,且背后有军方背景的新兴通信公司。他们最近一直在鼓吹自己研发的“量子纠缠通信”技术,虽然尚未完全成熟,却正好借着这次“通信危机”大做文章,挖走了“星际回声”不少客户。

林夏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钝痛。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的问题。星际通信是维系人类星际文明的命脉。贸易、科研、甚至殖民星球上居民与地球家人的情感联络,都依赖于这条“生命线”。一旦通信彻底中断,或者被竞争对手垄断,后果不堪设想。

“告诉他们,我们正在全力排查,尽快解决。”林夏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但连她自己都能听出其中的无力感。

“全力排查?”小陈苦笑了一声,“林代表,从地球到这里,再到各个殖民地的中继站,我们能检查的都检查了。硬件没有问题,软件也没有被攻击的痕迹。那些衰减的信号……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吃掉’了一样,无声无息。”

被吃掉了?林夏望着窗外那片虚无。难道是宇宙中的某种未知现象?还是……

她不敢深想。但作为商业代表,她必须从商业的角度找到突破口。客户不会关心技术难题,他们只关心通信能否恢复,以及,谁能给他们提供更可靠的服务。

“小陈,把最近三个月所有信号衰减的数据调出来,做一个最详细的分析报告,包括时间、频段、涉及的区域、衰减幅度。另外,把‘星轨’那边放出的关于他们量子通信技术的所有公开资料,也给我一份。”林夏站起身,走到巨大的星图前,指尖划过那些代表着人类殖民点的光点,它们如今都显得有些黯淡。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她低声对自己说,“星际通信服务,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商业。如果技术暂时无法突破,那我们就从商业规则本身来找机会。”

第二章:暗涌与契机

数据像潮水一样涌来,又像乱麻一样缠绕在林夏的脑海里。她花了整整两天时间,埋首于那些枯燥的波形图、频谱分析和殖民地反馈记录中。

“星轨”的量子通信技术确实诱人。理论上,量子纠缠通信具有绝对的保密性和几乎零延迟的特点,这对于星际商业来说,简直是梦寐以求的。但林夏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关键——“星轨”的技术目前只能在短距离内实现稳定传输,要构建覆盖整个太阳系,甚至延伸到太阳系外的网络,需要巨额的基础设施投入,而且技术上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难题。他们现在的宣传,更多是一种商业策略,利用危机制造恐慌,抢占市场份额。

而“星际回声”的传统技术,虽然受到了此次危机的冲击,但并非毫无优势。他们拥有庞大的、已经成熟运营多年的基础设施网络,这是“星轨”短期内无法完全替代的。问题在于,如何让这些“老旧”的设施在这场“无声的干扰”中重新稳定下来,或者,找到一种方式,绕过这种干扰。

就在林夏感到思路受阻时,小陈送来了一份加急加密文件。

“这是……地球总部直接发来的最高机密?”林夏有些惊讶。她在“星际回声”多年,很少接触到如此级别的文件。

文件的标题很简单:“关于‘深空杂音’的初步研究报告”。

林夏深吸一口气,打开了文件。里面的内容让她瞳孔微微收缩。

原来,地球的科研机构早就注意到了这次信号衰减的异常。他们将这种未知的干扰源命名为“深空杂音”。经过大量的观测和分析,初步结论是:这种干扰并非来自已知的宇宙射线或天体活动,它更像是一种……有规律的能量场波动,而且,它的“干扰频率”似乎在针对现有的主流星际通信频段进行“精准打击”。

更令人不安的是,报告中提到了一个假设:这有没有可能是某种……外星文明的“静默信号”?或者说,是一种无意的能量辐射,恰好覆盖了人类的通信频段?

这个假设过于科幻,甚至有些惊悚,在报告中被打上了“高度推测,缺乏证据”的标签。但它像一颗种子,在林夏的心中悄然埋下。

但她很快将注意力从这个缥缈的假设上移开,聚焦到了报告的另一个部分:“应对建议”。

其中一条建议引起了她的注意:“……鉴于传统频段受到持续干扰,可尝试开发或利用‘非标准通信频段’,如某些极低频段、甚高频段,或利用中微子、引力波等前沿物理现象进行通信实验……”

非标准通信频段!

林夏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不仅仅是一个科研建议,更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契机!

如果“星际回声”能够率先开发出基于非标准频段的通信服务,或者与科研机构合作,将这些前沿技术商业化,那么他们不仅能在这场危机中破局,甚至可能开辟一个全新的市场,彻底甩开“星轨”!

但这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快速的行动。开发新频段的通信设备、铺设新的中继站、与各个殖民地协调更换接收设备……这每一步都需要海量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支持,更需要说服那些已经快要失去耐心的客户。

“小陈,”林夏的声音带着一种久违的兴奋,“立刻帮我联系地球总部的技术研发部和战略投资部,我要做一个紧急汇报。另外,帮我查一下,目前在非标准通信频段研究方面,有哪些科研机构或初创公司走在前列,尤其是那些可能被我们收购或合作的对象。”

“好的,林代表!”小陈也听出了她语气中的变化,精神一振。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内部通讯器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警报声,屏幕上跳出一条红色的紧急通知:

“警告!警告!主通信阵列接收到异常强信号!来源……未知!信号模式……非标准,正在尝试解析……”

林夏和小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

异常强信号?来源未知?

难道是……“深空杂音”的源头?还是……别的什么?

第三章:未知的信号与商业博弈

警报声在空旷的空间站里回荡,显得格外刺耳。林夏强压下心头的悸动,快步走到主控台前。

主控屏幕上,代表着信号强度的曲线正在疯狂跳动,突破了历史最高值,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却又似乎蕴含着某种韵律的波动。

“解析进度如何?”林夏急切地问负责信号处理的技术主管老张。

老张满头大汗,手指在控制台上飞快地敲击着:“很难,林代表。这信号的频率范围非常宽,覆盖了从极低频到微波的多个频段,而且调制方式……我们从未见过。它不像是我们已知的任何一种通信协议,更像是……一种能量的‘脉动’。”

“能量脉动?”林夏皱眉,“能确定来源方向吗?”

“正在计算……”老张操作着,片刻后,他指着星图上一个方向,“初步定位,信号来自……猎户座悬臂方向,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超过了已知的任何人类殖民地范围。”

猎户座悬臂!遥远的未知深空!

这个信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寒意。难道真的是……外星文明?

“不管它是什么,先把信号完整记录下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林夏迅速做出决定,“另外,加强空间站的防御系统警戒,虽然这可能只是一个被动信号,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明白!”

处理完紧急情况,林夏回到办公室,心情久久无法平静。这个突如其来的“未知信号”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无数涟漪。它和之前的“深空杂音”有没有关系?它是恶意的,还是无意的?

但作为商业代表,她的思维很快又回到了商业层面。

如果这个信号真的来自外星文明,哪怕只是某种自然现象,一旦这个消息被证实或者泄露,整个星际社会将会发生怎样的震动?星际通信服务行业又会面临怎样的洗牌?

“星轨”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大肆宣传他们的量子通信技术在面对“未知威胁”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挤压“星际回声”的生存空间。

不行,必须在他们之前有所动作!

林夏立刻联系了地球总部。出乎意料的是,总部对于这个“未知信号”的态度异常谨慎,甚至有些讳莫如深。他们命令林夏严格保密,不得向任何外界透露相关信息,包括公司的普通员工。

“林夏,你要明白,现在是非常时期。”总部战略投资部的负责人在加密通讯中严肃地说,“这个信号可能意味着很多东西,但在我们彻底搞清楚之前,任何猜测和泄露都可能引发星际恐慌,对公司,对整个星际商业环境,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林夏理解总部的顾虑。在这个信息就是资本的时代,掌握独家信息,尤其是这种可能影响全局的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商业资本。

“我明白,”林夏说,“但我们不能只被动防御。‘星轨’那边肯定也在蠢蠢欲动。我们需要一个既能稳定现有客户,又能开辟新市场的策略。”

她向总部详细阐述了自己关于“非标准通信频段”商业化的想法,并强调了与科研机构合作,抢占技术先机的重要性。

总部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

“你的想法有道理,”负责人最终说道,“但这需要巨大的投入,而且风险很高。尤其是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股东们是否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是个问题。”

“风险与机遇并存,”林夏语气坚定,“如果我们成功了,不仅能度过这次危机,还能确立我们在未来星际通信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想想看,当‘星轨’还在为他们的量子通信头疼时,我们已经掌握了更先进、更不受‘深空杂音’影响的通信技术,那时候,市场会是什么样?”

林夏的话似乎触动了对方。

“好,我会把你的建议提交给董事会紧急讨论。你这边,继续密切关注信号分析的进展,同时,开始接触那些可能的科研合作对象,先探探口风,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记住,一切要秘密进行。”

“明白!”

挂断通讯,林夏感到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战斗的激情。她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商业战争,已经在星际的背景下悄然打响。而那个来自深空的未知信号,或许是危机,或许……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契机。

她看向窗外,那片深邃的黑暗似乎不再那么冰冷和绝望。那里充满了未知,也充满了可能。星际通信服务,不仅仅是连接人与人的桥梁,或许,在未来,它还将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而“星际回声”,她希望这家公司能在这场宏大的叙事中,留下自己的声音。

第四章:星链的重构与未来之光

接下来的几周,林夏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一方面,她要应对来自客户的巨大压力,用各种方式安抚他们,承诺解决方案,同时又不能透露关于“未知信号”和“深空杂音”的任何实质性信息,只能用“技术升级”、“网络优化”等模糊的词汇来搪塞。这让她身心俱疲,但也锻炼了她在高压下的沟通和应变能力。

另一方面,她开始秘密启动“新频段计划”。她利用自己在行业内的人脉,接触了多家致力于前沿通信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和初创公司。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很多机构对“星际回声”这个老牌企业并不信任,认为他们只是想低价收购技术成果。还有一些则因为担心风险,或者已经与“星轨”有了接触,而态度暧昧。

但林夏没有放弃。她亲自飞到地球,又辗转前往几个重要的科研中心,与那些科学家和创业者们深入交流。她没有用大公司的架子压人,而是坦诚地分析了当前星际通信面临的困境,以及“星际回声”的优势和决心。她向他们描绘了一个基于新频段的、更强大、更灵活的星际通信网络的愿景,以及其中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

她的真诚和远见,打动了一些人。

一家位于木卫二的小型科研团队,在极低频段通信研究上有独到之处,他们被林夏描绘的前景所吸引,同意与“星际回声”展开初步合作。

还有一位在地球科学院工作的老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微子通信的理论研究,一直苦于缺乏资金和实际应用场景。林夏向他承诺,“星际回声”将为他的项目提供充足的研发资金,并负责未来的商业化推广。老教授激动不已,立刻带着他的团队加入了合作。

与此同时,地球总部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董事会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批准了“新频段计划”的初步投资。虽然资金额度离林夏的预期还有差距,但已经足够启动几个关键项目的研发和试点。

“林代表,”小陈兴奋地在通讯中说,“‘新火星’殖民地的负责人刚才联系我,说他们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在他们那里试点部署一套基于极低频段的备用通信系统。前提是,我们必须在一个月内拿出可行的方案,并且保证通信质量。”

“太好了!”林夏握紧了拳头,“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突破口!通知木卫二的团队,让他们立刻整理相关技术资料,我们一起制定试点方案。”

就在“新频段计划”紧锣密鼓推进的时候,关于那个“未知信号”的分析也有了新的进展。

老张的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从那片混乱的“能量脉动”中,解析出了一些极其微弱的、重复出现的规律模式。虽然还远不能解读为“语言”,但这至少证明,这个信号并非完全随机的自然现象。

“它更像是一种……‘广播’,”老张在报告中写道,“一种规律性的能量释放,可能在传递某种……信息,或者,只是某种存在的‘声明’。”

这个发现让林夏更加谨慎。她不知道这个“深空广播”意味着什么,但她隐隐觉得,它可能会对未来的星际通信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许,人类的通信频段,在宇宙的“噪音”中,太过于“显眼”了。开发新的、更“隐蔽”或者更难被干扰的通信频段,不仅是商业需求,甚至可能关乎到星际文明的安全。

这种想法让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一个月后,“星际回声”的极低频段通信试点系统,在“新火星”殖民地成功部署。虽然初期还有一些小问题,但通信质量相比之前的传统频段,有了显着的提升,延迟和丢包率都控制在了可接受的范围内。

“新火星”的贸易代表团态度明显缓和,之前搁置的合同也重新提上了日程。

这个成功案例像一颗信号弹,在低迷的星际商业圈中引起了注意。一些原本动摇的客户,开始重新考虑与“星际回声”的合作。

“星轨”那边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加快了量子通信技术的推广步伐,但短时间内,仍然无法解决长距离传输的稳定性问题。

林夏没有丝毫懈怠。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她继续推动“新频段计划”的深入,同时,也在密切关注着“深空广播”的后续变化。

几个月后,在“星际回声”的大力投入和多方合作下,一个覆盖主要殖民星球的、基于多种非标准频段的混合通信网络雏形初现。虽然它还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网络,但已经成为了一条可靠的“备用生命线”,在“深空杂音”的干扰下,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通信能力。

“星际回声”的股价也随着一个个好消息的传来,开始稳步回升。

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林夏站在“星链枢纽”的舷窗前,看着远处那颗蓝色的光点——地球。

通讯器里传来小陈的声音:“林代表,地球总部发来消息,‘新频段计划’第一阶段正式验收通过,董事会决定追加投资,全面推进网络建设。另外,关于那个‘深空广播’,地球的科研团队有了新的发现,他们认为……那可能是一种周期性的宇宙现象,虽然原因不明,但目前看来,对我们的新频段通信影响较小。”

林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