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精英养成记 > 第592章 深耕产业链:从“一头牛”到“一片金”的价值革命

太行深处,寒风料峭,但“展望”合作社的预制菜车间内却热气腾腾,浓郁诱人的酱香混合着食材的鲜香扑面而来,驱散了冬日的寒意。工人们身着统一的洁净工装,正有条不紊地将一包包色泽鲜亮、包装精美的预制菜进行最后的检验与封装。这些可不是普通的菜品,而是合作社最新研发的“太行牛三宝”系列——软糯Q弹的黄焖牛蹄筋、肉质酥烂的红烩牛腩、汤色醇厚的清炖牛尾,三种经典口味,精准对应了家庭聚餐、朋友小酌、一人食等多元消费场景。

合作社理事长秦枫,一位土生土长的太行汉子,望着眼前忙碌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拿起一包“红烩牛腩”,向我们介绍道:“过去,我们养牛,一头牛辛辛苦苦出栏,算下来也就产生元左右的价值。但现在,通过发展预制菜,一头牛的价值能提升到元!”这个惊人的数字背后,是秦枫带领团队无数个日夜的摸索与付出。为了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提升预制菜的口味与品质,他们曾先后拜访了省内外23家知名餐饮企业,虚心取经,从食材的甄选、调料的配比到烹饪工艺的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反复试验,精益求精。正是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研精神,才有了“太行牛三宝”今天的市场认可度。

在秦枫看来,产业链的价值挖掘,绝不仅仅局限于牛肉本身。“牛身上全是宝,我们要让产业链上的每一粒金沙都不流失。”他指着墙上悬挂的产业规划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牛的各个部位及其延伸产品。牛皮,经过鞣制、裁剪、精细加工,变成了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档笔记本,成为当地文旅商品中的“爆款”,深受游客喜爱;牛骨,则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熬制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高汤粉,凭借过硬的品质成功打入海底捞等知名餐饮连锁企业的供应链;甚至连以往被视作废弃物的牛粪,如今也通过沼气工程项目得到了高效利用,转化为清洁的电能和有机肥料,不仅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还为合作社带来了额外的收益,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这种对产业链条的深度挖掘和极致利用,带来的效益是显着的。去年冬季,合作社紧扣市场需求,创新推出的“暖冬牛骨汤”礼盒,凭借其方便快捷、营养美味的特点,在寒冷的季节里为消费者送去了温暖。仅在元旦一个档期,这款礼盒就热销3万份,为合作社直接增收450万元。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合作社成员们鼓鼓的钱袋子和脸上洋溢的笑容。

然而,秦枫的目光并未止步于此。他深知,单个合作社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让“太行山牛肉”真正走出大山,成为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必须要有更深远的布局——那就是产业标准的输出和区域品牌的共建。为此,秦枫主动牵头,联合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历时两年,共同制定了《太行山有机肉牛养殖规范》。这份规范从肉牛的品种选育、饲料配方、养殖环境、疫病防控到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格而细致的标准。该规范一经推出,便因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被成功纳入省级地方标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秦枫常说,“我们发展好了,不能忘了周边的乡亲们。只有当整个区域都形成品质共识,都按照统一的高标准去养殖、去生产,‘太行山牛肉’这个品牌才能立得住、叫得响、走得远。”为此,他积极组织培训,毫无保留地向周边三个县的村干部和养殖大户传授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他们提升养殖水平,共同按照省级标准组织生产。这种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姿态,让最初只是一村一社的“展望”计划,迅速成长为带动整个区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如今,行走在太行山深处,昔日零散的养殖散户已逐步被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所取代,“太行山牛肉”的品质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走上了致富路。秦枫和他的合作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深耕产业链”的深刻内涵——它不仅是对产品本身价值的深度挖掘,更是对产业生态的重塑与升级,是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拓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太行山下,这场关于产业链价值挖掘的“革命”,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也为更多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喜欢精英养成记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精英养成记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