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我,大楚最狂太子 > 第61章 科举放榜

我,大楚最狂太子 第61章 科举放榜

作者:蜗牛王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3 10:24:17

经过慕挽歌的提醒,纪凌尘对自己与夏枫雪、武芊芊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他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既要照顾夏枫雪的感受,又要确保武芊芊能在军务中发挥作用。

时光荏苒,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这三个月里,纪凌尘一边处理着复杂的感情关系,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科举制度的筹备工作中。从考试内容的制定,到考场的布置,再到监考官员的选拔,每一个细节他都亲自过问。

\"国师大人,\"负责科举事务的官员向纪凌尘汇报,\"目前报名参加科举的考生已经超过三千人,来自大夏各州各县。\"

\"三千人?\"纪凌尘有些意外,\"比预期的多了不少。\"

\"是的,\"官员兴奋地说道,\"其中有不少是平民出身的读书人,他们对这次机会格外珍惜。\"

纪凌尘心中很是欣慰。科举制能够吸引这么多人参与,说明这项改革确实符合民心。

\"考场准备得如何了?\"纪凌尘询问道。

\"按照您的要求,我们在城中设置了十个考场,每个考场能容纳三百人。\"官员详细汇报,\"而且每个考生的座位都用木板隔开,确保不能相互抄袭。\"

\"监考官员呢?\"纪凌尘继续问道。

\"从各部门抽调了最清廉可靠的官员,文德刚大人还亲自担任主考官。\"官员回答。

\"很好。\"纪凌尘满意地点头,\"这次科举关系到大夏选官制度的变革,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科举开考的前一天晚上,夏枫雪特地来到纪凌尘的别院。

\"明天就是科举开考的日子了,\"夏枫雪坐在纪凌尘对面,\"你紧张吗?\"

\"说不紧张是假的。\"纪凌尘如实回答,\"这毕竟是大夏历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成败与否关系重大。\"

\"我相信你。\"夏枫雪温和地说道,\"你推行的改革没有一项失败过,这次也不会例外。\"

听到夏枫雪的鼓励,纪凌尘心中涌起一阵暖流。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谢谢你的支持。\"纪凌尘真诚地说道,\"没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做不成。\"

\"我们是一体的,\"夏枫雪柔声说道,\"你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

两人相视而笑,那种久违的默契又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京城就热闹了起来。来自各地的考生早早地来到考场外等候,街道上人头攒动,议论声不绝于耳。

\"听说这次考试不仅考诗词歌赋,还要考治国策论?\"

\"是啊,国师大人说要选真正的治国之才,不是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

\"太好了,我正好读过很多治国方面的书籍!\"

纪凌尘身着朝服,在武安国和几个官员的陪同下,逐一巡视各个考场。

\"国师大人,\"一个年轻的考生认出了纪凌尘,激动地说道,\"谢谢您给了我们平民子弟这个机会!\"

\"不用谢我,\"纪凌尘和善地说道,\"只要你们有真才实学,就一定能脱颖而出。\"

\"我们一定不辜负国师大人的期望!\"几个考生齐声说道。

上午巳时,钟声响起,科举考试正式开始。

第一场考的是经义和诗赋。考生们拿到题目后,纷纷埋头答卷。考场内鸦雀无声,只听见笔尖在纸上飞舞的沙沙声。

纪凌尘在各个考场间巡视,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他注意到,这些考生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意气风发的青年;有穿着华贵的富家子弟,也有衣着朴素的寒门学子。

\"看来科举制确实打破了门第限制,\"纪凌尘心中暗想,\"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官们连夜批阅试卷。经过严格筛选,三千多名考生中有一千人进入第二轮。

第二场考的是策论,题目是\"论富国强兵之道\"。这道题目让很多只会背书的考生望而却步,但也让那些真正有见识的人才有了展现的机会。

\"这道题出得好,\"文德刚对纪凌尘赞道,\"能够考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是的,\"纪凌尘点头,\"我们要的是能够治国安邦的人才,不是只会咬文嚼字的文人。\"

第二场考试后,又淘汰了大半考生,只剩下三百人进入最后一轮。

第三场考的是实务,包括算术、律法、农政等实用知识。这让很多传统的读书人措手不及,但也让一些有实际经验的人才脱颖而出。

\"国师大人,这次考试的内容确实与众不同,\"一个监考官员感叹道,\"很多平时被认为是奇技淫巧的知识,在这里都派上了用场。\"

\"知识没有贵贱之分,\"纪凌尘说道,\"只要对国家有用,就是好知识。\"

经过三轮严格的考试,最终有一百人脱颖而出,成为大夏历史上第一批科举进士。

放榜的这一天,整个京城都沸腾了。榜单一贴出,围观的人群就里三层外三层地挤了过来。

\"快看快看,状元是谁?\"

\"李明德!这个名字我没听过,不是世家子弟。\"

\"榜眼是王文华,好像是个农家子弟!\"

\"探花张志远,听说是个商人的儿子!\"

人群中议论纷纷,大家都为这个结果感到震惊。前三名竟然都不是世家出身,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纪凌尘站在人群后面,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心中满怀欣慰。科举制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大夏选官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恭喜国师大人,\"文德刚走到纪凌尘身边,\"这次科举选出的人才确实不凡。老臣仔细看过他们的试卷,个个都有真才实学。\"

\"文老过奖了,\"纪凌尘谦虚地说道,\"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不,这主要是国师大人的功劳,\"文德刚认真地说道,\"如果没有您推行科举制,这些寒门子弟永远没有出头的机会。\"

正说话间,几个新科进士找到了纪凌尘。

\"学生等见过国师大人!\"为首的状元李明德带头跪下,\"谢国师大人给了我等这个机会!\"

\"诸位请起,\"纪凌尘连忙扶起他们,\"你们能够中第,全凭自己的才华,不必谢我。\"

\"不,国师大人,\"榜眼王文华激动地说道,\"如果没有科举制,我们这些平民子弟永远不可能当官。您就是我们的大恩人!\"

\"是啊,国师大人,\"探花张志远也说道,\"学生发誓,一定要为国效力,不辜负您的栽培!\"

看着这些年轻人真诚的面孔,纪凌尘心中很是感动。这些人将成为大夏政治体制的新鲜血液,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诸位的心意我领了,\"纪凌尘说道,\"希望你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能勤政爱民,为大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我等定不负国师大人期望!\"众人齐声说道。

当天下午,夏枫雪亲自在宫中举行殿试,面试前十名进士。

\"李明德,你在策论中提到要以农为本,以商为末,但又要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夏枫雪询问状元。

\"回禀公主殿下,\"李明德从容回答,\"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但手工业和商业是农业的补充。只有三者协调发展,国家才能真正富强。\"

\"说得好,\"夏枫雪满意地点头,\"那你认为政府应该如何引导这种协调发展?\"

李明德侃侃而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建议,让夏枫雪刮目相看。

接下来的几个进士也都表现出色,无论是治国理念还是具体措施,都显示出了深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

\"这些年轻人确实不错,\"殿试结束后,夏枫雪对纪凌尘说道,\"他们的见识甚至超过了一些老臣。\"

\"是的,\"纪凌尘赞同道,\"新鲜血液总是能带来新的活力。\"

\"这次科举制的成功,证明了你的眼光,\"夏枫雪看着纪凌尘,眼中满含深情,\"你总是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纪凌尘握住夏枫雪的手,\"没有你的支持,我什么都做不成。\"

当天晚上,京城各处都在庆祝科举制的成功。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新科进士的名单,人们对这些平民出身的才子充满了期待。

\"太好了,以后我们平民百姓也有机会当官了!\"

\"我要让我儿子好好读书,说不定下次也能中个进士!\"

\"国师大人真是我们老百姓的恩人啊!\"

听着这些议论声,纪凌尘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科举制不仅为国家选拔了人才,更重要的是给了普通百姓向上流动的希望。

这标志着大夏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也为国家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明天开始,这些新科进士将分配到各个部门任职,为大夏的改革事业注入新的力量。

而纪凌尘也将继续推进他的改革大业,让大夏变得更加强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