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这一世我要享受尽这人间快乐 > 第192章 千窑迷障:传承路上的惊涛骇浪

“千窑计划” 的第一座非遗传承基地在景德镇破土动工的礼炮声还未消散,陈默的手机就被举报电话轰炸。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指着施工现场:“陈先生,检测显示你们的陶泥废水重金属超标,必须立即停工整改。” 他盯着检测报告上刺眼的数字,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 明明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环保标准执行,怎么会突然出现问题?

与此同时,小雯在云南筹备分基地时遭遇文化冲突。当地的制陶世家拒绝合作,族长摩挲着世代相传的陶轮,语气坚决:“我们的手艺传男不传女,更不能让外人插手。” 她拿着精心准备的合作方案,看着寨子里女孩们渴望的眼神,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老街的陶艺教室里,王秀兰的教学方式也受到质疑。网红博主带着摄影团队突然闯入,拍摄她教孩子们揉泥的画面,配文 “非遗教学故步自封,现代儿童需要创新教育”。视频里,老人反复强调 “揉泥要三遍三晾”,却被剪辑成 “死板教条” 的证据,评论区 “误人子弟” 的骂声铺天盖地。

公司会议室里,关于 “千窑计划” 资金分配的争吵愈发激烈。财务总监将报表摔在桌上:“每个基地前期投入至少五百万,现在已经有三个项目超支!如果不削减非遗传承基金,资金链撑不过三个月!” 股东们纷纷附和,要求优先保证商业项目。陈默捏着父亲留下的刻刀,指节泛白。

更隐秘的危机在暗处蔓延。寰宇控股虽被立案调查,但其残余势力却在暗中搞破坏。林叙盯着电脑屏幕,脸色凝重:“有人入侵了我们的供应链系统,把环保陶泥替换成了劣质原料。” 他调出监控录像,画面里戴着鸭舌帽的人在仓库里快速调换货物,身形却十分眼熟。

沈野带着摩托车队在城郊蹲守三天三夜,终于追踪到可疑货车。当他们冲进地下仓库时,却发现里面堆满印有 “默雯陶艺” 商标的劣质陶瓷,包装上还贴着 “千窑计划公益赠品” 的标签。“他们想毁了我们的口碑!” 皮衣男人一拳砸在货架上,木屑纷飞。

小雯在云南的困境迎来转机。她偶然发现寨子里的女孩们在偷偷用废弃陶片作画,便连夜设计出 “陶绘日记” 课程。当孩子们的作品在县城展出,县长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这不仅是传承,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出路!” 族长看着孙女专注制陶的模样,终于松口同意合作。

而在老街,王秀兰的反击来得无声却有力。她让孩子们录制视频,展示按照 “三遍三晾” 揉出的陶泥拉坯时的韧性,与网红使用普通陶泥的作品对比。网友们自发发起 “# 我为老匠人正名 #” 的话题,曾经抹黑她的博主迫于压力,公开道歉并加入非遗宣传行列。

最关键的反转发生在证据收集上。苏婉晴咬着草莓味棒棒糖,带着警察闯入一个不起眼的工作室。当电脑里的聊天记录被恢复,真相大白 —— 寰宇控股的前高管雇佣专业团队,从原料投毒到舆论抹黑,精心策划了这一系列阴谋。更惊人的是,公司内部的财务总监也是他们安插的眼线。

股东大会上,当这些证据被一一展示,支持削减非遗基金的股东们面如土色。陈默举起一份孩子们的手写信,声音坚定:“看看这些孩子的话,他们说摸到陶泥时,感觉和千年前的匠人产生了共鸣。这就是我们坚持的意义!” 他宣布启动 “百师计划”,邀请全球非遗传承人入驻基地,实现技艺的交流与创新。

三个月后,“千窑计划” 首批十个基地正式开放。景德镇的基地里,环保废水处理系统成为行业标杆;云南的寨子里,女孩们的陶绘作品远销海外;老街的陶艺教室被评为 “全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陈默带着女儿种下象征传承的瓷树,小雯在直播间展示与各地匠人合作的联名款,沈野的摩托车队载着 “非遗体验包” 走遍大江南北。

当夜幕降临,各地的窑炉依次亮起,宛如繁星点缀在华夏大地。那些曾经的质疑、抹黑与困境,都化作了传承路上的垫脚石。在这场与资本、偏见和阴谋的较量中,“默雯陶艺” 不仅守住了匠心,更让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绽放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