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开局一只麻袋,古董全靠捡 > 第2166章 我......我出一块钱

三人不约而同地凑近画面,呼吸都变得轻缓起来。远山如黛,用淡墨层层渲染,呈现出典型的“平远”之势,仿佛能让人感受到山间的清风徐来;中景山石嶙峋,披麻皴与解索皴交替使用,每一笔都显得从容不迫;近处疏林掩映着几间茅屋,林木枝干虬曲有致,尽显“树分四歧”的空间感,整个画面布局疏密有度,气韵生动。

“妙啊!”杜明德忍不住赞叹,“这构图,进可观山川之壮美,退可品隐逸之清雅。”

陈阳也深深点头:“董其昌说'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这幅画确实有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看这山石的轮廓线!”杜明德突然激动地指向画面左侧,声音都提高了几度,“起笔藏锋,毫无做作之感,行笔如'屋漏痕'般自然流畅,转折处又见'折钗股'的力度,这种老辣的笔法,完全是董其昌晚年的笔法特征啊!”

陈阳点头赞同,目光专注地用放大镜追踪一条蜿蜒的山径:“师傅说得对,你看这线条——”

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凝重,“柔中带刚,墨色由浓渐淡,笔锋转换不着痕迹,这需要极深的功力才能做到。尤其是这远山的渲染——”

他缓缓指向画面顶端,“淡墨晕染五次以上,层次分明却依然通透如玉,这种技法,非大家不能为。”

贾老板在一旁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发出“嗯嗯”的赞同声。

杜明德又指向另一处:“还有这里的留白处理,既不显空洞,又不觉拥挤,这就是董其昌常说的'计白当黑'之妙。”

陈阳继续补充:“而且你们注意到没有,这幅画的墨色变化极为丰富——焦、浓、重、淡、清,五墨俱全,但过渡自然,绝无生硬之处。”

“是啊!”杜明德激动地拍了拍桌子,“这种墨色的层次感,现代人很难模仿出来。因为古代的墨锭和现代的墨汁,在质感上就有根本区别。”

贾老板听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分析,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伏不定,既兴奋又紧张,生怕哪句话会推翻之前的判断。

陈阳又仔细观察了画面的题跋部分:“这题识的内容也很有意思——'冈岚屈曲径交加,新作茆堂窄亦佳。手种松杉皆老大,经年不踏县前街。'完全符合董其昌晚年隐居的心境。”

“对!”杜明德眼睛一亮,“董其昌晚年确实有过这种避世的想法,这首诗的意境与画面内容完美呼应。”

贾老板屏住呼吸,目光紧紧跟随着两人的讲解在画面上游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一边专注地听着,一边情不自禁地默默点头,心中暗想:这两位真是行家啊,说得头头是道,看来这画是真的有戏!

“这画中最妙的,我看还是这树木!”贾老板搓了搓手,指尖几乎要戳到画卷上那几株疏落的枯树,眼神里满是痴迷。

题跋、董玄宰印、三希堂印、宜子孙印

“董其昌画树,向来是'师造化'与'得心源'两手抓,'写生'与'写意'被他融合得恰到好处。你们瞧这儿——”贾老板指着其中一棵树的树干,“树干用中锋勾勒,线条凝劲有力,像是铁画银钩般直取要害;再看这枝丫,”

手指移向树干分出的小枝,“侧锋横扫,顿挫有力,墨色由浓入淡,层次分明。这枝梢处,啧啧,”他眯起眼睛,几乎贴到画卷上,“飞白的效果,简直妙不可言!”

陈阳顺着贾老板的手势看去,目光落在那几株树的枝梢上,忽然轻笑出声:“可不是嘛,这飞白的效果,活脱脱就是书法里的'渴笔'笔意。”

他伸手点了点画面,指尖在枯瘦的树枝边缘轻轻划过,“董其昌晚年喜好用枯笔,这与他行草的笔意如出一辙。尤其这靠近茅屋的小树,”

陈阳俯下身,用放大镜仔细端详,“仅仅一笔,却能分出浓淡干湿,'墨分五彩'的奥妙,尽在其中了。”

贾老板的视线从树干移到旁边的茅屋,眉头微微皱起:“这窗棂的笔法,倒是怪得很。”他指着茅屋一角的木窗,“歪歪扭扭的,怎么看都不像是精心描绘,倒像是…随手一勾?”

杜明德闻言,仰头大笑,笑声震得桌上的茶杯微微晃动:“老贾啊,这就是董其昌的过人之处了!”

他指着画面中茅屋的屋顶,“他画建筑,从来都是'胸有成竹'之后,信手点染,看似随意,实则别有洞天。”他用放大镜沿着茅屋顶的瓦片移动,“你们看这房屋的排列,乍一看杂乱无章,实际上却暗合透视之法。这种'似不经意实经意'的笔法,后世画者,怕是学都学不来!”

三人专注地凝视着画卷,放大镜的光斑在画面上来回移动,时而低声讨论几句,时而陷入沉思。沉浸在艺术的世界里,时间不知不觉流逝了一个小时。

直到陈阳感觉腰背有些酸涩,直起身来活动筋骨时,才注意到窗外的天色已然暗淡,细雨不知何时开始飘落,打在窗棂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他抬手指向窗外,语气带着几分慵懒:“师傅,外面下小雨了。”

杜明德和贾老板同时回头看去,杜明德心思还完全沉浸在董其昌这幅画的精妙笔法中,脑海里还在回味着刚才分析的那些细节,也没多想陈阳话中的深意,只是习惯性地顺口说了一句,“沪上就是这样,这个季节,时不时就下场小雨,梅雨季节嘛,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不是不是,”陈阳连连摆手,脸上带着急切的神色,显然师傅完全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师傅,我不是说下雨的事,我是说下雨了,那幅松溪居士的画……”

“对哦,彩虹!”贾老板眼睛瞬间一亮,终于明白了陈阳的意思,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急忙转身将刚才收拾好的画卷又重新拿了出来,“杜老板,咱们赶紧找个地方把这画挂一下,一会雨停了,我倒要看看,这画上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彩虹!”

杜明德这才恍然大悟,“哎呀,我这脑子,光顾着看董其昌的画了!”

他和贾老板两人,小心翼翼地将那幅松溪居士的画重新展开,找了个合适的位置挂在了旁边的墙上,“好了,就等着雨停喽!说不定真能看到奇迹呢!”

挂好画后,三人又继续低头研究起董其昌的这幅山水,陈阳伸手一指画面下方的题跋部分,“既然画面分析得差不多了,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个题跋吧。”

那里工整地题着一首五言诗:冈岚屈曲径交加,新作茆堂窄亦佳。手种松杉皆老大,经年不踏县前街。落款处赫然写着“玄宰画”三个字。

陈阳拿着放大镜仔细检查了一遍每个字的笔画结构,之后默默点点头,“师傅,从字体风格来看,我认为这个题跋比较符合董其昌晚年的书法特征,您觉得呢?”

杜明德在旁边也仔细观察着,默默点点头表示赞同,“确实如此,不仅仅是单个字的结体准确,连整体行气的连贯性也高度一致,还有那种看似随意实则精妙的笔势转换,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啧啧,真是妙不可言啊!”

贾老板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那些汗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这么说……”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这确实是……”

“董其昌晚年真迹,毫无疑问!”杜明德斩钉截铁地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你们注意看这画面的气息——”他用手指轻轻在画面上方划过,生怕碰到画面,“疏朗中见严密,平淡处显奇崛,这正是他'以淡为宗'美学思想的完美体现啊!”

陈阳在一旁点头如捣蒜,然后补充道:“师傅说得对,更重要的是笔墨的老辣程度。”

他俯身更近地观察着画面,“董其昌早年作品偏重技巧,炫技的成分比较重,但是晚年则返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天然的境界。”他指着画中的几处细节,“贾老板,你看这幅画里,没有一丝刻意求工的痕迹,完全是心手相应的自然流露,这种境界不是一般画家能达到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三人又花了足足半小时检查画作的每一个细节,他们的目光如同扫描仪一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从山石的皴法到水波的勾勒,从树叶的点簇到苔痕的布置,甚至连最细微的笔触都要仔细观察,无不与董其昌晚年的创作特征完美吻合。更令人惊叹的是,甚至连画心背面的泛黄痕迹和那些细小的虫蛀小孔,都呈现出完全自然老化的状态,没有任何人为做旧的痕迹。

杜明德继续分析:“这种气息是做不了假的,现代仿品往往过于工整,失去了那种天然的韵味。”

贾老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杜老板,陈老板,你们在帮我仔细看看,千万别看走眼了。”

“不会错的,”杜明德摇摇头,“我看了三十多年的古画,这种感觉错不了。”

陈阳补充道:“贾老板,你就放心吧!”

“别的不说,就这笔墨的老辣程度,董其昌早年作品偏重技巧,晚年则返璞归真。这幅画里没有一丝刻意求工的痕迹,完全是心手相应的自然流露。”

他指着画中的一处山石,“你看这里的皴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功力。”

“对对对,”杜明德激动地说,“这就是所谓的'大巧若拙',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老贾啊,你这次可算是捡了个天大的漏!”杜明德慢慢摘下手套,动作小心翼翼,语气中满是止不住的羡慕之情,“这幅《疏林茅屋图》的艺术水准,我敢说绝对不亚于沪上博物馆珍藏的那幅《秋兴八景图》,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胜一筹呢!”

贾老板咽了口唾沫:“那这幅画的价值…”

“价值么......”杜明德微微皱着眉头,之后抬起眼皮看向了陈阳,“你就得问问我这好徒弟喽!”

听到杜明德这么说,贾老板侧头看向了陈阳,“陈老板,您是有拍卖行的人,帮我估一下价格。”

陈阳抱着肩膀摸着下巴,听到贾老板问向自己,不由坏笑了一下,“我帮你估价呀......”说着,陈阳伸出了一根手指。

“一百万!”贾老板有些吃惊的看着陈阳问道,“陈老板,当真么?你要知道,现在市面上董其昌的字,十几万也就是一大关了。”

“不,不,不,”陈阳摇摇手指,一脸的坏笑,“我是说一块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