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六元正纪大论第七十一(十九)

黄帝突然心血来潮,对着他的御医岐伯问了一个超级有深度的问题:“嘿,岐伯啊,你说这水要是发威了,为啥就会下冰雹下雪呢?土要是一激动,咋就狂风大作了呢?木要是一闹腾,树木花草咋就折了呢?金要是发作,天空咋就变得那么明亮呢?火要是一烧起来,为啥就雾蒙蒙,啥都看不清了呢?这背后都是啥神秘力量在捣鬼啊?”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于是他摸了摸下巴上的小胡子,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陛下啊,这事儿啊,得从咱们身体的‘气’说起。你知道吗,万物都有个‘气’,这个‘气’啊,它有多有少,发作起来也有轻有重。轻的时候,它就按自己的套路来,重的时候,它连带着下面的‘气’一起捣乱。就像咱们人体里的穴位,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小脾气,你惹它一下,它就给你点颜色瞧瞧。”

“比如说啊,咱们有个穴位叫‘涌泉’,就在脚底板上,它要是‘发’了,那就是肾气足了,人走路都带风。但要是它‘发’得太过,那可就得小心了,说不定你得去找个按摩师,好好揉揉它,让它消消气。”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比喻,真是绝了!那咱继续说说,这五行和咱们身体里的气,到底是怎么互相影响的呢?”

岐伯点了点头:“陛下,您看啊,水对应的是肾,肾要是‘发’了,就像冬天来了,河水结冰,天上就下雪下冰雹。肾要是太弱了,人就显得没精神,跟冰雕似的。所以啊,咱们得吃点补肾的方子,比如说‘六味地黄丸’。这方子啊,得用熟地黄八钱(换算成克就是24克),山萸肉四钱(12克),山药四钱(12克),泽泻三钱(9克),茯苓三钱(9克),丹皮三钱(9克)。把这些药材混在一起,用水煎服,连吃几天,肾气就足了,人也就精神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嘿,这方子听起来不错啊!那土对应的是啥呢?”

岐伯说:“土对应的是脾,脾要是‘发’了,就像大地上的风暴,狂风大作。脾要是太弱了,人就没胃口,吃啥都不香。所以啊,咱们得吃点健脾的方子,比如说‘四君子汤’。这方子啊,得用人参三钱(9克),白术三钱(9克),茯苓三钱(9克),炙甘草二钱(6克)。也是用水煎服,连吃几天,脾胃就强健了,吃饭也就香了。”

黄帝一听,更高兴了:“岐伯啊,你这方子真是绝了!那木对应的是啥呢?”

岐伯说:“木对应的是肝,肝要是‘发’了,就像树木被大风刮折了。肝要是太弱了,人就显得胆小怕事,跟个小猫似的。所以啊,咱们得吃点养肝的方子,比如说‘逍遥散’。这方子啊,得用柴胡三钱(9克),当归三钱(9克),白芍三钱(9克),白术三钱(9克),茯苓三钱(9克),炙甘草一钱半(4.5克)。也是用水煎服,连吃几天,肝气就顺畅了,人也就不那么胆小了。”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岐伯啊,你这方子,简直就是人生导师啊!那金对应的是啥呢?”

岐伯说:“金对应的是肺,肺要是‘发’了,就像天空变得明亮起来。肺要是太弱了,人就显得气短乏力,跟个小老头似的。所以啊,咱们得吃点润肺的方子,比如说‘百合固金汤’。这方子啊,得用百合三钱(9克),生地黄二钱(6克),熟地黄二钱(6克),麦冬二钱(6克),当归二钱(6克),白芍二钱(6克),贝母二钱(6克),桔梗二钱(6克),玄参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也是用水煎服,连吃几天,肺气就足了,人也就显得精神多了。”

黄帝一听,乐开了花:“岐伯啊,你这方子,简直就是人生大补丸啊!那火对应的是啥呢?”

岐伯说:“火对应的是心,心要是‘发’了,就像天上起了雾,啥都看不清了。心要是太弱了,人就显得心神不宁,跟个小兔子似的。所以啊,咱们得吃点养心的方子,比如说‘天王补心丹’。这方子啊,得用人参三钱(9克),玄参三钱(9克),丹参二钱(6克),茯苓二钱(6克),五味子二钱(6克),远志二钱(6克),桔梗二钱(6克),当归二钱(6克),天冬二钱(6克),麦冬二钱(6克),柏子仁二钱(6克),酸枣仁二钱(6克),生地黄四钱(12克),朱砂一钱(3克,研末冲服)。也是用水煎服,连吃几天,心气就足了,人也就不那么心神不宁了。”

黄帝一听,笑得合不拢嘴:“岐伯啊,你这方子,简直就是人生百科全书啊!朕真是受益匪浅啊!”

岐伯一听,也笑了:“陛下啊,这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啊!咱们得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啊!”

黄帝又问:“岐伯啊,你说这五气(咱们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五种气候或能量)有时候不按套路出牌,该来的时候不来,不该来的时候偏来,这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一听,笑了笑,摆出一副“老中医”的架势:“这事儿啊,咱们得说是‘命其差’,就是它们有时候会出现点小偏差,跟咱们的天气预报偶尔不准一个道理。”

黄帝一听,眉头一挑:“哦?这偏差还有规律可循吗?不会每次都是随机的吧?”

岐伯捋了捋胡子,故作神秘地说:“那当然啦,这偏差可是有‘数’的。一般来说,它们都会迟到或者早到大约三十‘度’多一点。这里的‘度’,咱们可以理解为时间单位,就像咱们现在说的‘几度几分’一样,不过是用来衡量气运变化的。”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原来如此!那要是气运来了,有的早到有的晚到,这又是为什么呢?”

岐伯这下更来劲了,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气象预报”小课堂:“这事儿啊,得从气运的‘太过’和‘不及’说起。你想啊,如果气运太旺盛了,就像咱们过年时候的鞭炮声,噼里啪啦的,那五气肯定就早早地跑来了,这就是‘运太过则其至先’。反过来,如果气运不够给力,就像咱们加班到深夜,累得连外卖都懒得点了,那五气自然就懒洋洋的,迟到了,这就是‘运不及则其至后’。所以啊,这五气来早来晚,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小确幸和小遗憾,总是有那么点规律可循的。”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解释真是太接地气了!看来咱们的身体和自然界的这些气象变化,还真是息息相关呢!”

不过,黄帝这还没完,他又突发奇想:“岐伯啊,你说要是咱们能把这五气的规律掌握得跟天气预报一样准,那是不是就能提前预防疾病,做到‘未病先防’了?”

岐伯一听,眼睛也亮了:“哎呀,黄帝啊,你这思路真是太超前了!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咱们不能完全像天气预报那样精确到几点几分,但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比如树叶的摇曳、鸟儿的叫声,甚至是咱们自己的感觉,确实可以提前感知到五气的变化,从而调整咱们的饮食起居,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说到这里,岐伯突然话锋一转:“不过啊,黄帝,这五气的变化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真的调理不当,那可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像是咱们有时候不听天气预报,硬是要在下雨天穿个短裤出门,结果冻得直哆嗦,一个道理。”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还是得听岐伯你的,毕竟你这可是千年的老经验了!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聊了这么久,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能让咱们普通人也能轻松感知到这些五气的变化呢?”

岐伯想了想,说:“其实啊,咱们的身体就是最好的‘气象站’。比如,当你感觉到天气变冷,身体不自觉地缩成一团,那就是寒气来了;要是你觉得天气闷热,心情烦躁,那就是热气在作怪。还有啊,通过观察自己的舌苔、尿液的颜色,也能大概判断出体内湿气、燥气的状况。所以,只要咱们用心去感受,就能成为自己身体的‘气象预报员’啦!”

黄帝又问:岐伯啊,你说那些个该来就来的节气,它们怎么这么守时呢?是不是背后有啥秘密组织在指挥?

岐伯:哈哈,皇上您这想象力真是丰富!其实啊,节气守时就是因为它既不过分早到,也不拖拉迟到,它就是个时间管理大师,一切都刚刚好。如果它不守时,那就得查查看,是不是有啥异常情况在捣乱啦!

黄帝:嗯,这个说法有意思!那要是有的气候现象不按套路出牌,提前或者拖后出场,这又是为什么呢?

岐伯:哈哈,这就得说到两个极端分子——“太过”和“不及”了。那个“太过”啊,它就是精力旺盛,总是赶在前面,恨不得每次都冲在第一个。而那个“不及”呢,它就比较懒散了,总爱拖拖拉拉,等人家“太过”干完活了,它才慢悠悠地来收场。但您知道吗?这“不及”还有个小聪明,它会找个靠山——就是自己能克制的那个元素,来给自己撑腰。

黄帝:哈哈,原来“太过”和“不及”还有这种小九九啊!那要是说四季的气候,有时候来得早,有时候来得晚,还分高下左右,这该怎么解释呢?

岐伯:哈哈,皇上您这问题真是细致入微啊!气候的变化就像我们的上下班高峰,有时候顺畅,有时候拥堵。这个嘛,主要是因为气候运行有它的顺道和逆道,到来的时间也有快有慢。那个“太过”啊,它就像个急性子,总是提前完成任务,咱们可以说它是“化先天”,意思就是比预定的时间还要早。而那个“不及”呢,它就是个慢性子,总是拖拖拉拉,咱们就说它是“化后天”,意思是比预定的时间还要晚。

黄帝闲着没事,又跟他的首席健康顾问岐伯聊起了天。黄帝说:“老岐啊,我听说人体里的那股子气,会随着季节变换跑来跑去,这是咋回事儿?你给我讲讲呗。”

岐伯一听,嘿嘿一笑,说:“这事儿啊,得从咱们大自然的四季说起。你想啊,春天的时候,那股生机勃勃的气啊,它就像是早上从西边升起的太阳,虽然看起来是从东边出来的,但那股温暖劲儿,是从西边那片广阔天地慢慢酝酿过来的,咱们人体里的春气也是这么回事,它从下往上走,就像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所以咱们说‘春气始于下’。到了秋天呢,那气就像是傍晚从东边落下的夕阳,虽然太阳往西沉,但余晖洒满天际,咱们人体的秋气呢,就从上面开始收敛,像树叶一片片往下掉,‘秋气始于上’。夏天嘛,就像中午的太阳,热得你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这时候咱们身体里的夏气,是从中间,也就是脾胃这块儿开始热起来的,‘夏气始于中’。冬天呢,就像晚上从北边吹来的冷风,冷得你直打哆嗦,咱们人体的冬气啊,就从后面,也就是背脊这块儿开始觉得冷,‘冬气始于后’。还有啊,春天咱们的气从左往右走,秋天从右往左走,冬天从后往前跑,夏天就正好相反,这就是四季在咱们身体里的正常循环,简称‘四时正化’。”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原来咱们的身体里也有四季啊!那要是去爬山,山顶上是不是冬天特别多啊?”

岐伯笑着摇摇头,说:“没错,至高之地,冬天的感觉确实会更明显,比如你去爬珠穆朗玛峰,那上面常年积雪,跟个大冰箱似的。反过来,你要是去地下洞穴探险,比如那个着名的马丘比丘地下城,那里常年温暖如春,春气就常在。所以啊,咱们得时刻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看看是哪种季节的气在捣鬼。”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老岐,你这比喻太逗了!那要是按照你这么说,咱们人体是不是也有穴位版的‘四季旅行团’啊?”

岐伯一听,眼睛也亮了,说:“对头!咱们中医里有四大穴位,可以说是四季的代表。比如说,春天对应的穴位是‘太冲穴’,它就在咱们脚背上,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就像是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咱们的身体,能疏肝解郁,让你心情大好。夏天嘛,对应的是‘内庭穴’,在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就像是夏天的凉风,能清热泻火,让你在炎炎夏日里也能保持清凉。秋天对应的穴位是‘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就像是秋天的落叶,帮你收敛肺气,润燥生津。冬天呢,对应的是‘涌泉穴’,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就像是冬天的温泉,能温补肾阳,让你脚丫子暖和和的。”

黄帝一听,笑得前仰后合,说:“老岐,你这穴位讲解也太有画面感了!要是能把这些穴位编成一首四季养生歌,那肯定是火遍全网啊!”

岐伯一听,也是乐开了花,说:“那咱就来试试?春天太冲疏肝气,夏天内庭降心火,秋天太白润肺燥,冬天涌泉暖全身。怎么样,够押韵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