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寒热病篇第二十一(六)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寒热病篇第二十一(六)

作者:风云八百里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03 05:52:52

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对岐伯说:“嘿,岐伯老兄,我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咱们中医不是说身体有好多奥秘嘛,我听说身体还有‘五部’这么个说法,这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一听,眼睛一亮,心想:这黄帝今天心情不错啊,还主动问起学问来了。于是,他慢悠悠地回答道:“哎呀,黄帝啊,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咱们这身体啊,确实有五部之说。来来来,我给你细细道来。”

黄帝一听,立刻竖起了耳朵,准备洗耳恭听。

岐伯接着说:“这第一部啊,就是咱们的‘伏兔穴’!哎呀,你可别一听名字就觉得这是只兔子趴在腿上,其实啊,它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的地方。这个位置啊,就像是兔子偷偷藏起来的地方,所以叫‘伏兔’。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穴位,它可是治疗腰膝酸软、下肢不遂的能手呢!就像兔子跑得快,咱们的下肢也得有力气才行啊!”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原来如此,这‘伏兔’还真是个有趣的穴位!”

岐伯接着说:“第二部嘛,就是咱们的‘腓部’,不过你说得对,这里的‘腓’啊,其实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腨’,也就是小腿肚子。不过,要说具体的穴位,那就得提提咱们的‘承山穴’了。这承山穴啊,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它就像是一座山,支撑着咱们的小腿,所以叫‘承山’。按按它,能治疗小腿抽筋、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等症状。怎么样,黄帝,这承山穴够厉害吧?”

黄帝点了点头:“嗯,确实厉害。那第三部呢?”

岐伯说:“第三部啊,就是咱们的背部了。背部可是个穴位宝库啊,比如‘大椎穴’,它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这个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大门口,守住它,就能防止风寒湿邪入侵。还有啊,像‘肺俞穴’、‘心俞穴’、‘肝俞穴’等等,都是背部的重要穴位,它们各自管着自己的‘领地’,维护着身体的健康。”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这么多穴位啊,那咱们得好好保护背部才行!”

岐伯笑了笑:“那是自然。不过啊,还有第四部呢,就是咱们的‘五脏之输’。黄帝啊,你知道‘输穴’是什么吗?”

黄帝摇了摇头:“不知道啊,快说说。”

岐伯解释道:“这‘输穴’啊,其实就是咱们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个特定穴之一,也称‘五输穴’的第一个穴。它们就像是五脏六腑在四肢的‘代言人’,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就能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比如‘太渊穴’,它是肺经的输穴,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按按它,就能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还有啊,像‘太白穴’是脾经的输穴,‘神门穴’是心经的输穴,等等。怎么样,黄帝,这五脏之输够神奇吧?”

黄帝听得目瞪口呆:“太神奇了!那最后一部呢?”

岐伯说:“最后一部啊,就是咱们的颈部了,特别是‘项部’。这里啊,有个重要的穴位叫‘风府穴’,在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它就像是身体的‘风口’,风邪最容易从这里入侵。所以啊,咱们得好好保护它,不然的话,就容易感冒、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了。”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不过岐伯,你说这五部有痈疽者死,这是什么意思呢?”

岐伯叹了口气:“黄帝啊,这五部啊,都是咱们身体的重要部位,穴位众多,气血汇聚。如果这些地方长了痈疽,就说明气血已经严重受阻,病情非常严重了。所以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赶紧治疗,不然的话,就会有生命危险了。”

黄帝听了,点了点头:“原来如此,看来咱们中医的学问还真是博大精深啊!”

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人体这个复杂又神奇的系统来。他心想:“哎,你说这病啊,它咋就非得挑个地儿长呢?有的人手臂先疼,有的人头疼得要命,还有的人脚脖子先出问题。这里面到底有啥门道?”于是,黄帝决定找岐伯来聊聊这事儿。

岐伯一听黄帝的问题,立马来了精神,毕竟这可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啊!他捋了捋长胡子,慢悠悠地说:“这事儿啊,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病从哪里来,咱就从哪里治起。”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愿闻其详。”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比如说吧,要是病从手臂开始,那咱们就先找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的穴位。为啥呢?因为这两条经络啊,就像是手臂上的两条大河,气血都从这里流。咱们刺激刺激它们,让气血活跃起来,出点汗,病邪自然就随着汗液排出去了。”

黄帝点头:“嗯,有点意思。那具体是哪个穴位呢?”

岐伯微微一笑:“手阳明大肠经啊,咱们可以选商阳穴。它就在大拇指指甲旁边一点点,你按一下,是不是觉得挺疼的?别怕,这就是气血不通的地方。咱们针灸一下,或者放点血,气血就通了。手太阴肺经呢,咱们就选尺泽穴。它在手肘窝那儿,你伸伸胳膊,摸摸看,是不是有个软软的窝?对,就是那儿。刺激一下尺泽穴,手臂上的气血就活跃起来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啊岐伯,你这方法可真是简单粗暴又有效啊!那要是病从头开始呢?”

岐伯不慌不忙:“头啊,那可是咱们人体的司令部。病从这儿开始,咱们就得先治治太阳经。太阳经啊,就像是头上的保护伞,挡住了好多病邪。咱们选风池穴和风府穴,这俩穴位就在后脑勺那儿,你摸摸看,是不是觉得头皮有点紧?对,刺激一下它们,头上的气血就通顺了,病邪也就跟着汗液排出去了。”

黄帝一听,眼睛又亮了:“岐伯啊,你这方法可真是脑洞大开啊!那要是病从脚脖子开始呢?”

岐伯笑眯眯地说:“脚脖子啊,那可是咱们人体的根基。病从这儿开始,咱们就得先治治足阳明胃经。为啥呢?因为足阳明胃经啊,就像是脚上的大河,气血都从这里往上流。咱们选足三里穴,它就在小腿外侧,膝盖下面一点点。你按一下,是不是觉得酸酸的?对,刺激一下足三里穴,脚上的气血就活跃起来了,病邪也就跟着汗液排出去了。”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岐伯啊,你这方法可真是妙手回春啊!不过啊,我还有个小问题。你说这阴经阳经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啥有时候得从阴经治,有时候得从阳经治呢?”

岐伯一听,就知道黄帝这是想学点深层次的中医理论了。他于是耐心地解释起来:“黄帝啊,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阴经呢,就像是晚上的月亮,柔和而滋润;阳经呢,就像是白天的太阳,热烈而活跃。有时候啊,病邪太厉害,把阴经给堵住了,那咱们就得从阳经入手,让阳气带动阴气流通;有时候呢,病邪太狡猾,藏在阳经里不出来,那咱们就得从阴经入手,用阴气把病邪给逼出来。这就叫‘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岐伯啊,你这中医理论可真是博大精深啊!我今天算是长见识了。”

岐伯一听黄帝夸奖,心里也是美滋滋的。他于是趁机说:“黄帝啊,咱们中医啊,不仅理论深奥,实践起来也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针灸吧,你得找准穴位、掌握好力度和深度、选择合适的针具和手法。这些啊,都得靠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才行。”

说到这里啊,咱们再回头看看那些穴位吧!毕竟啊,它们可是中医针灸的精髓所在啊!

先说商阳穴吧!它可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起始穴位哦!就在大拇指指甲旁边一点点。你按一下啊,是不是觉得挺疼的?别怕!这就是气血不通的地方!咱们刺激一下它啊,就能让大肠经的气血活跃起来!这样一来啊,手臂上的病邪也就跟着汗液排出去了!

再说尺泽穴吧!它可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哦!就在手肘窝那儿。你伸伸胳膊、摸摸看啊!是不是有个软软的窝?对!就是那儿!刺激一下尺泽穴啊!就能让肺经的气血通顺起来!这样一来啊!手上的病邪也就跟着汗液排出去了!

还有风池穴和风府穴啊!它们可都是头上的重要穴位哦!就在后脑勺那儿。你摸摸看啊!是不是觉得头皮有点紧?对!刺激一下它们啊!就能让头上的气血通顺起来!这样一来啊!头上的病邪也就跟着汗液排出去了!

最后说说足三里穴吧!它可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哦!就在小腿外侧、膝盖下面一点点。你按一下啊!是不是觉得酸酸的?对!刺激一下足三里穴啊!就能让胃经的气血活跃起来!这样一来啊!脚上的病邪也就跟着汗液排出去了!

有一天,黄帝心血来潮,决定找岐伯聊聊针灸那些事儿。黄帝一脸严肃地说:“岐伯兄啊,我一直有个问题想不通,就是关于针灸啊,万一扎错了或者怎么着,会不会有啥不好的后果呢?咱得好好说道说道这‘凡刺之害’的道理。”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说:“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个平衡和谐,针灸这事儿啊,就跟咱们生活中的各种小插曲一样,处理不好,还真能闹出点乱子来。”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既专业又爆笑的讲解:“首先啊,咱们说说这‘中而不去则精泄’。这话啥意思呢?就好比说,你针灸的时候,针尖儿正好扎到了穴位上,但是呢,你手劲儿一松,针还在那儿赖着不走,这就相当于你把人家穴位里的‘精气神儿’给捅了个窟窿,精气就开始往外泄了。”

黄帝一听,瞪大了眼睛:“啊?精气还能泄?那不是跟漏气儿的气球一样嘛!”

岐伯点头笑道:“对头!精气一泄,身体就开始虚弱了,原本的小毛病可能就变得更严重了,人也会变得恇恇的,就是那个‘恇’字,你看,左边一个心,右边一个匡,意思就是心里没底,慌慌张张的。想想看,你要是每天上班都心慌意乱,啥事儿能干好呀?”

黄帝听得直点头,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平时针灸都是小心翼翼,生怕犯这种低级错误。

岐伯接着又说:“再来说说这‘不中而去则致气’。这句话就更逗了,说的是你针灸的时候,针尖儿没扎到穴位上,你就急着拔针走人。结果呢,这针虽然没扎准,但还是在皮肤上戳了个小洞洞,这时候啊,气血就会因为这个小洞洞而聚集起来,就像是一群人在广场上突然看到了个免费领鸡蛋的活动,全都涌过去了。”

黄帝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这气血也太会凑热闹了吧!”

岐伯也跟着笑:“可不是嘛!气血一聚集,就容易出问题,轻的可能是局部红肿疼痛,重的嘛,就可能变成痈疽了。痈疽啊,那可是个大麻烦,就跟皮肤上长了个大包,又疼又痒,还影响美观,到时候你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哦!”

黄帝一听,连忙摆手:“不了不了,我可不想变成‘痈疽先生’!那岐伯啊,咱们针灸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些害处呢?”

岐伯捋了捋胡子,一脸认真地说:“这事儿啊,其实也不难。首先呢,你得熟悉人体的经络穴位,知道哪儿是‘雷区’,哪儿是‘安全区’。然后呢,下针的时候要稳准狠,但也得有个度,别跟捅马蜂窝似的乱扎一气。还有啊,针灸的时间也得掌握好,既不能太短,让针还没发挥作用就拔出来;也不能太长,让精气都泄光了。”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心里暗自佩服岐伯的医术和口才。

岐伯看黄帝听得认真,又补充道:“当然了,针灸这事儿啊,还得看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有的人身体壮实,气血旺盛,针灸的时候就得稍微重一点;有的人身体虚弱,气血不足,针灸的时候就得轻柔一些。所以啊,咱们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就是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这么说来,针灸还得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了?”

岐伯点头笑道:“那是自然!就像咱们平时做饭一样,不同的人口味不同,同样的食材也得做出不同的味道来。针灸也是这样,同样的穴位和手法,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效果可能大相径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