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四时气篇第十九(三)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四时气篇第十九(三)

作者:风云八百里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7-03 05:52:52

话说有一天,黄帝心血来潮,突然对岐伯大夫说:“嘿,岐伯,我听说有个叫‘徒?’的神秘疗法,能不能给我讲讲这其中的门道啊?”岐伯一听,眼睛一亮,心想:这黄帝老爷子也开始对针灸感兴趣了,得好好给他上一课!

岐伯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哎呀,这‘徒?’啊,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要想搞定它,咱们得先找到那个传说中的‘环谷下三寸’的地方。你想象一下,那就是人体上的一个神秘穴位,藏着无尽的奥秘和力量。”

黄帝一听,眉头一皱:“环谷下三寸?这地方在哪啊?是不是得拿尺子量量?”岐伯哈哈一笑:“尺子?那多麻烦!你得学会用心去感受,用手去摸索。就像找宝藏一样,得有那份耐心和直觉。”

黄帝点了点头,似懂非懂。岐伯接着说:“找到了这个穴位,咱们就得请出针灸界的超级武器——铍针!这铍针啊,锋利无比,轻轻一刺,就能直达病灶。”说着,岐伯还比划了一下,仿佛手中真的有一根铍针在飞舞。

黄帝看得目瞪口呆:“这铍针这么厉害?不会把人扎成筛子吧?”岐伯笑得更欢了:“放心吧,黄帝老爷子!咱们针灸师讲究的是精准和力度,一针见血,绝不拖泥带水。”

接下来,岐伯开始详细讲解操作步骤:“刺进去之后呢,咱们还得来个‘筩之’的动作,就是把针往里捻一捻,让它更深入地发挥作用。然后呢,再‘内之’,就是把针稍微拔出来一点,再插进去,这样反复几次,就像在给穴位做按摩一样。”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这听起来挺有意思啊!那接下来呢?”岐伯说:“接下来啊,就是最关键的一步了——感受针的反馈!如果针来得缓慢,那就说明病邪还在挣扎,你可能会感到心烦意乱;如果针来得急促,那就说明病邪已经被制服,你就可以安心等待康复了。”

黄帝点了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岐伯接着说:“还有啊,这针灸可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搞定的。咱们得间日一刺,就是隔一天扎一次,直到病邪完全被清除为止。”

黄帝一听,有点发愁:“这得扎多久啊?”岐伯笑了笑:“别急嘛,黄帝!咱们还有秘密武器——闭药!在针灸的时候,你得喝下这种特制的药水,它能帮助你更好地排出病邪。”

黄帝眼睛一亮:“哦?这闭药这么神奇?那喝药的时候有什么讲究吗?”岐伯说:“当然有啦!喝药的时候千万别吃东西,吃东西的时候千万别喝药。还有啊,这段时间里,你得忌口,别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以免影响药效。”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明白了,明白了!看来这针灸和喝药还得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啊!”岐伯哈哈大笑:“没错没错!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这些。不过啊,你也别太紧张,就把这当成一次奇妙的旅行吧!”

说到这里,岐伯突然话锋一转:“对了,黄帝,我还得提醒你一句。这针灸虽然神奇,但也不是万能的。你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才能真正健康长寿哦!”

黄帝一听,连连称是:“对对对!岐伯说得太对了!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治未病,预防为主嘛!”

黄帝一脸愁容,坐在龙椅上,手里把玩着一根看似普通却又透露出神秘气息的小木棍。

黄帝挠头问道:“哎呀,这身体啊,真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小妖精!最近我这关节啊,老是跟我闹别扭,又疼又僵,就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岐伯啊,你说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岐伯慢悠悠地从旁边走出,手里还拿着一本泛黄的古书,一脸淡定。

岐伯微笑道:“陛下莫急,您这症状啊,用咱们中医的话来说,那就是痹症。痹症嘛,就像是身体里的气血被寒气这个调皮鬼给冻住了,流不动啦!”

黄帝好奇地问道:“痹症?听起来挺玄乎的。快给我讲讲,这痹症到底是个啥玩意儿?”

岐伯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痹症啊,那可是个老顽固了!它就像是身体里的交通警察罢工了,气血和津液这些‘小货车’就在经络这条高速公路上堵车啦!这一堵,哎呀,您可就遭殃了,关节疼、肿、僵,啥难受劲儿都来了。”

黄帝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那我这痹症为啥老是不好呢?是不是因为我这龙体太尊贵,连寒气都舍不得走了?”

岐伯摇头晃脑道:“非也非也!陛下这痹症久治不愈,那是因为没有找到那把打开寒气枷锁的钥匙啊!”

黄帝急切地追问道:“钥匙?什么钥匙?快告诉我,我要把这该死的寒气赶出我的身体!”

岐伯神秘一笑:“陛下莫急,这钥匙啊,就在您的腿上,它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做‘足三里’!”

黄帝低头看腿,一脸疑惑道:“足三里?听起来像是某个江湖大侠的隐居之地啊!它真能帮我赶走寒气?”

岐伯点头如捣蒜:“那当然!足三里啊,那可是咱们中医里的明星穴位,号称‘长寿穴’、‘万能穴’!它就像是人体的能量加油站,刺激它,就能激活气血,让气血这股暖流冲刷掉寒气这个捣蛋鬼!”

黄帝兴奋:“那还等什么?赶紧给我扎一针,让我感受感受这足三里的威力!”

岐伯拿出一根银针,黄帝吓得往后一缩。

岐伯笑道:“陛下莫怕,这银针就像是快递小哥,它会把气血这个包裹准确无误地送到足三里这个目的地!”

岐伯手法娴熟地在黄帝的足三里穴位上扎了一针,黄帝只感觉一股暖流从脚底升起,瞬间舒坦了许多。

黄帝惊讶道:“哇,这感觉,就像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舒适!岐伯啊,你这足三里,简直是身体里的‘小太阳’啊!”

岐伯得意道:“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这足三里啊,不仅能治痹症,还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呢!以后啊,您得多揉揉它,就当是给自己的身体做个SpA了!”

黄帝点头道:“好主意!以后我每天都要给我的足三里来个‘深度按摩’,让它们也享受享受皇帝的待遇!”

黄帝清了清嗓子,一脸认真地问道:“岐伯啊,我常听人说‘骨为干’,这到底是怎么个**?是不是说咱们人的骨头就像建房子的栋梁一样,支撑着整个身体呢?”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明明自己懂的比谁都多,还老爱装无知考我。不过,谁让他是老大呢,得给面子!于是,岐伯故作沉思状,缓缓说道:“陛下所言极是,骨确实为干。骨头啊,就像是咱们身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坚固耐用,支撑着咱们的皮肉、脏腑,让咱们能站得直,走得稳。不过,说到这骨为干,臣还想借机跟您聊聊中医针灸里的小秘密。”

黄帝一听,来了兴趣,眼睛一亮:“哦?针灸里还有跟骨头有关的秘密?快说说,快说说!”

岐伯微微一笑,开始了他那既专业又不失幽默的讲解:“陛下,您知道吗?咱们人体啊,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零件都有它的用处。骨头是硬件基础,那经络气血就是软件系统。要想机器运行顺畅,软硬件都得兼顾。比如说,有时候咱们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得跟气球似的,这时候,针灸里的一个穴位就派上大用场了——足三里!”

黄帝眨巴眨巴眼睛:“足三里?这名字听起来像是村口的老柳树,跟消化不良有啥关系?”

岐伯差点没忍住笑出声,但还是保持着一本正经的样子:“陛下您真幽默。足三里啊,它位于小腿外侧,是胃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相当于咱们身体的‘健胃消食片’。当肠胃不舒服,便秘或者腹泻时,刺激这个穴位就能起到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就像给肠胃做了一次深度SpA,让它们重新焕发活力。”

黄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那怎么个刺激法呢?是用针扎一下吗?会不会很疼?”

岐伯摇了摇头:“陛下,针灸可不是简单的扎针哦,它讲究的是手法、力度和时机。对于足三里,如果是因为肠胃实证,比如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得难受,那我们就用‘泻法’,手法要快而重,就像是给肠胃来个突然袭击,让它们赶紧动起来,把积食排出去。反之,如果是虚证,比如长期食欲不振,脾胃虚弱,那我们就用‘补法’,手法要轻而缓,像是在给肠胃慢慢加油,帮助它们恢复动力。”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甚至开始模仿起针灸的动作来,一边比划一边笑道:“哈哈,原来针灸也是一门艺术啊!看来,我以后也得学学,万一哪天吃多了,自己就能给自己扎一针,省得找你了!”

岐伯笑着摇头:“陛下,您这想法虽好,但针灸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它需要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过,学点基本的穴位知识,自我保健倒是可以的。比如,每天按揉足三里,不仅能促进消化,还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呢。”

有一天,黄帝大佬突发奇想,他决定向岐伯请教一个比较“重口味”的话题——疠风,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麻风病。黄帝一脸严肃地说:“岐伯啊,我想了解一下疠风这玩意的道理,咱们中医有没有什么高招能对付它?”

岐伯一听,心里暗自嘀咕:“这黄帝今天怎么对疠风感兴趣了?不过既然大佬发问,咱得好好回答。”于是,岐伯故作深沉地说:“疠风这东西啊,确实是个麻烦精。不过呢,咱们中医有招儿,而且这招儿还挺特别。”

黄帝一听有戏,连忙追问:“哦?快说说,是什么高招?”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首先啊,你得找到疠风患者身上肿起来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邪气聚集的‘重灾区’。然后,咱们来个‘素刺’,就是先用普通的针轻轻地刺一下,给邪气来个‘预警’,让它们知道咱们的厉害。”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预警?这邪气还能听懂人话不成?”

岐伯嘿嘿一笑:“虽然不是人话,但咱们这针法可是有讲究的,能扰动邪气,让它们慌神儿。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黄帝瞪大眼睛,催促道:“快继续,别卖关子了。”

岐伯接着说:“这时候,咱们得换上锐针,也就是那种尖尖细细的针,对着刚才刺过的地方再下一针。这一针下去,可得有点儿手法,得把邪气连同恶气一股脑儿地给‘按’出来。就像挤痘痘一样,不过咱们挤的是体内的邪气哦!”

黄帝一听,忍不住笑了:“你这比喻,还真是形象。那挤完了邪气,是不是就完事儿了?”

岐伯摇了摇头:“哪能这么容易就完事儿?咱们还得观察那肿起来的地方,得确保肿都消了,邪气都跑光了,才算是真正搞定。不然啊,这疠风可是会卷土重来的。”

黄帝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接着,他又问:“那除了针灸,患者在饮食上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岐伯摸了摸下巴上的长胡子,一本正经地说:“当然有。患者得吃‘方食’,就是咱们平常吃的那些五谷杂粮、蔬菜水果啥的。千万别去尝试那些稀奇古怪的食物,万一吃出个啥毛病来,跟疠风来个‘双重奏’,那可就麻烦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你这说得也太夸张了吧!不过话说回来,饮食确实是个大学问,得让患者们注意点儿。”

黄帝和岐伯的对话被旁边的小徒弟听到了,他一脸懵懂地问:“师父,那要是患者忍不住嘴馋,偷吃了点儿禁忌食物咋办?”

岐伯故作神秘地说:“那可就等着瞧吧!说不定啊,那食物里的邪气会跟患者体内的邪气来个‘大团圆’,到时候,嘿嘿,患者就得体验一把‘双重疠风’的滋味了。”

小徒弟一听,吓得脸色苍白,连忙点头:“师父说得对,我一定提醒患者们注意饮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