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深渊血裔 > 第19章 初窥门径

深渊血裔 第19章 初窥门径

作者:赤金蟒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03 05:30:30

秦砚之指尖那缕淡白色的微光,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牵引力。随着他手指缓慢而艰难地在空中勾勒,那微光仿佛被无形的笔锋带动,在寂静的空气中具象而出,化作一道极其纤细、近乎透明的淡白色气流轨迹。

这轨迹并非静止,而是在秦砚之指尖的引导下,如同活物般缓缓流转、盘旋,形成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周天循环图案。图案之中,蕴含着极其微弱、却无比精纯的天地灵气气息。这气息如同初春破土的嫩芽,带着纯净的生命力与滋养万物的潜能。

“凝神!静气!” 秦砚之的声音低沉而急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能量快见底了),“五心向天,意守丹田!尝试用意念去‘看’,去‘引’!”

韩斌、吴德、李纲三人盘膝坐在地上,姿势各异(吴德肚子太大,五心向天做得极其勉强;李纲则努力挺直腰板,像根标枪;韩斌姿势相对标准,但眉头紧锁)。他们努力按照秦砚之的要求,摒弃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空中那道微弱的白色气流上。

起初,毫无反应。空气依旧沉寂。

但渐渐地,或许是那轨迹本身蕴含的微弱牵引,或许是三人刚刚觉醒、对灵气有着本能的渴望,又或许是秦砚之最后那点可怜的能量在强行“拉客”…

呼…吸…

韩斌首先感觉到了异样!当他按照特定的呼吸节奏(秦砚之刚才随口提了一句“深长匀细”)吸气时,空中那道盘旋的淡白色气流,仿佛受到了某种吸引,竟然如同有了生命般,分出一缕极其纤细的“丝线”,主动地、轻飘飘地朝着他的口鼻钻来!

那感觉极其轻微,如同吸入了一口带着晨露清香的凉气。但这口“凉气”却并不消散于肺部,而是像一条灵动的小蛇,顺着他的呼吸管道缓缓下沉,带着一丝微弱的清凉感,沉入肺腑深处!

紧接着,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缕清凉的气息在肺中稍作盘旋,并未停留,而是自发地开始沿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路径缓缓流动起来!它像一道温润的溪流,流过四肢百骸的细微之处,所过之处,带来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的酥麻与温热感,仿佛干涸的土地被清泉浸润。这气流在全身循环往复,运行了一个极其简化的周天,速度缓慢,轨迹模糊,却真实不虚!最终,这股微弱的气流仿佛耗尽了最后一丝活力,如同水滴融入沙地,渐渐消散、融入了他的血肉骨骼之中,只留下一丝难以言喻的、仿佛精力被稍稍补充了一点的舒适感。

“成了?!” 韩斌心中一震,猛地睁开眼睛!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刚才那一缕微弱的气息确实进入了体内,并按照某种规律运行了一圈!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这绝对是真实的体验!

几乎是同时!

“嗝~!” 吴德猛地打了一个响亮的饱嗝!他胖脸涨红,眼睛瞪得溜圆,又是惊讶又是尴尬。就在刚才,他憋着一口气努力去“引”,结果似乎用力过猛,一股稍显“粗壮”的淡白色气流如同被吸面条般“滋溜”一下钻进了他的鼻孔!那气流在他体内横冲直撞,路径混乱,带来一阵强烈的胀气感,最终以这个响亮的饱嗝宣告结束。但胀气感消失后,他也确实感觉到一丝丝暖流在肚子里盘桓,很舒服。

“嘶…凉飕飕的…” 李纲则是倒吸一口凉气,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他引动的那缕气流极其细微,如同冰针,精准地从他眉心钻入(他下意识把注意力集中在额头了),带来一股瞬间的冰凉刺痛,随即沿着脊椎一路向下,冻得他一个激灵。虽然过程有点刺激,但那股冰凉过后,他感觉头脑似乎清醒了一点点。

三人都成功地引动了第一缕天地灵气入体!虽然过程笨拙、效果微弱、甚至有些滑稽(吴德的饱嗝,李纲的哆嗦),但这无疑是他们踏入修行之路的第一步!

然而,就在三人或惊喜、或尴尬、或回味这初次体验时——

空中那道由秦砚之辛苦维持、引导的淡白色气流轨迹,如同接触不良的灯丝般,剧烈地闪烁了几下!

噗!

一声轻微如同气泡破裂的轻响。

那道轨迹,连同秦砚之指尖最后一点微不可察的白光,瞬间彻底熄灭、消散无踪!

图书馆内重新恢复了之前那种柔和但恒定的光芒,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秦砚之保持着并指点出的姿势,僵在原地。他脸色微微发白(这次不是装的),那只抬起的右手,指尖空空如也,甚至还带着一丝能量耗尽后的轻微颤抖。他飞快地将手缩回袖中,掩饰住那点狼狈。

“咳…” 他清了清嗓子,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无波,甚至还带上了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淡然,“嗯…看来你们三人的灵觉…尚可。初次引气,虽笨拙不堪,路径混乱,效果…聊胜于无,但总算摸到了门槛。”

他目光扫过脸上还带着新奇和兴奋的三人,尤其是吴德那个响亮的饱嗝似乎还在空气中回荡,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

“引灵归元法,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时,择清净之地,依此法吐纳一个时辰。勤修不辍,百日之内,当可稳固心神,初感灵气,为日后择道筑基。”

他顿了顿,看着三人(主要是韩斌)那似乎还想追问“分管”和更深奥问题的眼神,立刻不容置疑地一挥手:

“今日已晚,初次引气,心神耗损不小。都回去休息吧!明日此时,再来此地修习!记住,修行非一日之功,贵在坚持!”

说完,他根本不给三人反应和提问的机会,墨色长袖猛地一拂!

嗡!

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传送力量瞬间包裹了韩斌、吴德、李纲!

“哎?等等!秦老…”

“我还有个问题…”

“这就回去了?!”

三人的惊呼声还在空旷的图书馆内回荡,他们的身影却已如同被橡皮擦抹去般,瞬间消失在了原地。只留下几缕被惊扰的尘埃微粒,在穹顶星图的光芒下缓缓飘落。

确认三人被“送”走,秦砚之紧绷的身体才猛地松懈下来,后背的墨色长衫似乎都被一层细密的冷汗浸透。他踉跄一步,扶住了旁边一个冰冷的金属书架,大口喘着粗气,脸色是真的有些发白了。

“呼…总算糊弄…不,引导走了…” 他心有余悸地抹了把额角不存在的汗,从袖中掏出那枚彻底暗淡无光、如同顽石的银戒指,心疼得直抽抽,“引个气都要耗尽最后一点星尘…这日子没法过了!”

他疲惫地抬起头,望着这浩瀚如星海、却大部分处于“节能模式”甚至“欠费停机”状态的万象藏渊,又想起韩斌体内那道连《五德终始说》能量都能挡住的诡异深渊屏障,还有吴德那被“嫌弃”的农道感应,李纲被电的“工道”初体验…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忧虑涌上心头。他低声嘟囔了一句,声音里充满了无奈、肉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

“朽木不可雕也…这届新人…真特么费能量!”

空旷的圣所,只剩下他疲惫的叹息和书架无声的回应。为三位“菜鸟”导师的生涯,就在这能量耗尽、窘迫不堪的夜晚,艰难地拉开了序幕。而如何“充能”以及应对这三个明显不省油的灯,成了秦砚之眼下最头疼的问题。

韩斌猛地睁开眼,意识从那片浩瀚的书海与初次引气的奇妙体验中抽离。眼前是熟悉的、堆着杂物的昏暗小屋天花板。窗外依旧漆黑,只有远处零星的路灯光晕透入。

他摸出枕边的手机,屏幕亮起刺眼的白光——凌晨一点。

身体没有熬夜后的疲惫感,反而异常清醒,甚至带着一种奇异的、精力充沛的轻快。脑海中,秦砚之指尖勾勒的那道淡白色气流轨迹清晰可见,引气时那股微弱却真实的清凉溪流在体内循环的触感仿佛仍在。

“引灵归元法…” 韩斌低声念道,眼神中没有了昨夜的愤怒和困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探究。他不再犹豫,立刻翻身坐起,按照记忆中的姿势盘膝坐好,五心向天,摒弃杂念,尝试着去复现那玄妙的呼吸节奏。

起初,屋内寂静无声。但渐渐地,随着他心神沉静,呼吸变得悠长而均匀,空气中似乎有了一些不同。并非肉眼可见的光芒,而是一种极其微弱的、仿佛夏日夜晚萤火虫般的点点星光感,在昏暗的室内若有若无地浮现。

这些“星光”极其稀薄、细小,如同尘埃般漂浮。在韩斌意念的牵引下(他自己都说不清是如何做到的),其中几点微光如同受到吸引的飞蛾,飘飘荡荡地朝着他的口鼻汇聚而来。

呼…

他深吸一口气,几缕微不可察的“星光”随之没入口中,带来一丝比昨夜更加清晰的、带着清冽露水气息的凉意。这股凉意顺喉而下,沉入肺腑,随即再次自发地化作一道比昨晚稍显凝实、路径也更加清晰的温润气流,开始沿着四肢百骸缓缓流淌、冲刷。

这一次,感觉更加明显!那气流所过之处,仿佛有无数细小的刷子在轻柔地拂过筋肉骨骼,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和微弱的酥麻感。一夜的静坐修炼,这微弱的气流在体内循环往复了不知多少个简化周天,每一次循环,都仿佛带走一丝沉积的疲惫,带来一丝新的活力。最终,这些气流如同春雨润物,渐渐融入他的血肉深处,消失不见,只留下全身暖洋洋的惬意和头脑前所未有的清明与豁达。

当床头那设定在五点半的刺耳闹钟骤然响起时,韩斌缓缓睁开双眼。窗外天色微明,晨曦初露。

没有熬夜后的头痛欲裂!

没有睡眠不足的萎靡不振!

反而觉得浑身舒坦,仿佛刚刚享受了一场深度按摩和高质量睡眠,四肢百骸充满了轻盈的力量感!精神更是前所未有的饱满和清晰,思维敏锐,感官似乎也变得更加通透了一些。昨夜经历的种种离奇、阿婆的离去、秦砚之的神秘、乃至那深渊的威胁,此刻都仿佛被这新生的精力暂时压在了心底,不再那么沉重迫人。

“这…就是修炼的好处?” 韩斌握了握拳头,感受着体内涌动的活力,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坚定。他没有丝毫耽搁,迅速起身洗漱,换上校服,抓起书包,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出了家门。

清晨的老城尚未完全苏醒,空气微凉而清新。韩斌奔跑在熟悉的青石板路上,脚步比以往更加轻快有力,呼吸悠长而平稳。这一次,他没有在胡同里迷路,没有踩到湿滑的苔藓,更没有迟到!

当他第一个冲进高一13班的教室时,空旷的教室里只有桌椅和他自己的脚步声。窗外,晨曦的金辉正温柔地洒落在窗台上。他走到自己的“特座”坐下,没有像往常一样倒头补觉,而是破天荒地拿出了语文课本。

他翻到今天要讲的那一课——《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清雅的诗句映入眼帘。若是往日,韩斌只会觉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但此刻,在经历了昨晚万象藏渊的震撼和初次引气的奇妙体验后,再读这些文字,心境竟截然不同!

他仿佛能透过字句,感受到陶渊明挣脱官场樊笼、回归田园时的那份质性自然的由衷喜悦。“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那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画面,竟与他昨夜引气时感受到的那份天地间纯净的“清冽”与“生机”隐隐呼应!一种奇异的共鸣在他心中升起。他不再是机械地认字,而是尝试去理解诗句背后那份追求本真、复归自然的意境。

“叮铃铃——”

上课铃声响起。语文老师依旧穿着那身洁净的衬衣和青色长裤,步履沉稳地走进教室。他环视一周,目光在端坐预习的韩斌身上微微停顿了一下,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恢复了惯常的平和。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归园田居》。” 老师富有磁性的嗓音响起,带着岁月的沧桑感,开始了他的讲解:

“《归园田居》五首,看似独立,实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内在的联结,不仅在于每首诗分别描绘了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这些隐居生活的丰富侧面…”

韩斌第一次没有在语文课上走神或睡觉。他挺直了背脊,目光专注地跟随着老师的讲解。老师深入剖析着陶渊明如何在诗中抒发“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如何以“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辉映全篇”,如何通过“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这些分析,昨夜之前对韩斌而言可能只是枯燥的考点。但此刻,结合自身的体验,他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能隐隐体会到老师话语中那份对诗人心境的深刻洞察。他第一次觉得,这些古老的文字,似乎也蕴含着某种…“道”的韵味?

“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份挣脱樊笼、复返自然的澄澈欢愉,才是贯穿始终的灵魂…” 老师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

韩斌微微点头,目光落在课本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句子上,若有所思。他的“樊笼”又是什么?是这看似平凡却暗藏诡异的世界?还是体内那未知的隐患?而“自然”…是否就是昨夜感受到的那片浩瀚星海与纯净灵气?

时间在专注的听讲与思考中悄然流逝。粉笔在黑板上书写着优美的板书,窗外的阳光渐渐升高,由晨曦的温柔转为午后的明亮。韩斌第一次感觉一天的学习时光过得如此之快,不再是被动地熬时间,而是在主动地汲取和理解。

当放学的铃声终于响起,宣告着一天校园生活的结束时,韩斌合上书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精神依旧饱满,丝毫没有往常放学时的疲惫感。他看向后排,吴德和李纲也正收拾书包,两人眼神交汇,都看到了对方眼中那份不同于往日的、带着一丝隐秘兴奋和期待的光芒。

没有多余的言语,三人默契地背上书包,随着人流涌出教室,穿过喧闹的走廊和渐渐染上暮色的校园。

走出校门,外面已是华灯初上。城市的喧嚣与霓虹再次包裹而来,但与昨夜赶路时的沉重不同,此刻三人的脚步都带着一种轻快和明确的目标感。

“走!” 韩斌低声说了一句。

“承古斋!” 吴德和李纲异口同声地应道。

三人汇入归家的人流,却拐向了与回家截然相反的方向。身影很快消失在通往老城深处、梧桐掩映的青石巷弄的夜色之中,朝着那扇乌木招牌、隐藏着通往“万象藏渊”秘密的古董店——承古斋——疾步而去。白天的朗朗书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而夜晚的修行之路,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