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医圣传 > 第37集:草药试炼

医圣传 第37集:草药试炼

作者:竹晴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3 04:33:14

《草药试炼:成长之路》

在医谷那片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天地里,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仿佛给每一株草药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陆凡跟随着叶尘师父的脚步,来到了一处特定的区域,这里即将展开一场对他而言至关重要的草药试炼。

叶尘负手而立,目光平和却又透着严肃,看着眼前这片摆放着各种各样草药的区域,对着身旁的陆凡说道:“徒儿,你跟随我学医也有一段时日了,如今这草药知识,虽知晓了不少,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今日我便安排你这场草药试炼,来考考你对各类草药药性的熟悉程度。”

陆凡微微颔首,眼中满是坚定与期待,他深知这是师父对自己的一次重要考验,也是自己在医术学习之路上必须跨越的一道关卡。

叶尘接着说道:“这区域内放置了诸多草药,每种草药都对应着不同的病症。我给你设定了时间限制,你需根据我给出的病症,从中挑选出合适的草药,并且要阐述清楚用药的原理。”说罢,叶尘便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病症清单,递给了陆凡。

陆凡接过清单,上面清晰地罗列着几种病症,有风寒之症、热毒肿痛、脾胃虚寒以及肝郁气滞等。他深吸一口气,怀揣着一丝紧张,踏入了那片草药的世界。

刚一进去,各种草药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有淡雅的清香,也有略带苦涩的药味,它们仿佛都在向陆凡诉说着自己的秘密。陆凡先是看到了几株紫苏,那紫苏叶片舒展,色泽鲜绿,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关于紫苏的药性知识,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有着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对于风寒之症恰是对症之药。想到这儿,他毫不犹豫地将紫苏采下,放在了一旁专门盛放挑选草药的篮子里。

接着,他又遇到了金银花。那金银花藤蔓缠绕,白色与黄色的花朵相间绽放,煞是好看。陆凡记得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对于热毒肿痛有着极佳的疗效。于是,金银花也被他收入囊中。

然而,当看到清单上的脾胃虚寒之症时,陆凡微微皱起了眉头,脚步也变得迟缓了些。他在众多草药间来回踱步,目光不断在各种草药上扫视着。突然,他看到了角落里的干姜,干姜其貌不扬,根茎呈块状,颜色偏淡黄。他回忆起师父曾讲过,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有着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正好可以应对脾胃虚寒之症呀。想到此,他赶忙将干姜采下,心中的那丝犹豫也随之消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凡越发专注,他凭借着这段时间在医谷学习积累的知识,认真地在草药间穿梭挑选着。可当遇到肝郁气滞这个病症时,他又犯了难。他站在原地,看着周围的草药,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各种草药对应的药效,试图找出最合适的那一味。

就在时间快要到的时候,他眼睛一亮,看到了柴胡。柴胡茎直立,有细纵棱,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胆、肺经,能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用于肝郁气滞再合适不过了。陆凡赶紧将柴胡采下,刚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病症对应的草药挑选任务。

他提着装满草药的篮子,走到叶尘面前,额头上已然冒出了些许汗珠,但眼神中却透着完成任务后的自豪。

叶尘看着陆凡,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徒儿,你且先说说这紫苏,你为何选它来应对风寒之症啊。”

陆凡清了清嗓子,恭敬地回答道:“师父,紫苏味辛,性温,归肺、脾经,有着解表散寒、行气和胃之效,风寒之症乃是人体受了外界风寒之邪侵袭,而紫苏正好可以驱散这些寒邪,使肺气得以宣通,脾胃之气得以调和,所以学生选了它来应对风寒之症。”

叶尘微微点头,又指着金银花问道:“那这金银花呢,你又是如何考量的?”

“金银花性寒,味甘,归肺、心、胃经,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热毒肿痛乃是体内热毒积聚所致,金银花的清热解毒之功,便可清解这热毒,疏散那因热毒而生的肿痛,故而选它来应对此病症。”陆凡有条有理地阐述着。

叶尘继续问道:“嗯,那干姜应对脾胃虚寒之症,你详细说说用药原理。”

“是,师父。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脾胃虚寒意味着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而干姜的温中散寒之效,可温暖脾胃,补足脾胃的阳气,让其恢复正常的运化功能,回阳通脉的作用也有助于气血在脾胃处的顺畅运行,所以学生认为它能很好地治疗脾胃虚寒之症。”陆凡回答得越发自信。

叶尘听后,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不过还是接着问道:“那最后这柴胡应对肝郁气滞,你且讲讲道理。”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胆、肺经,肝郁气滞是因为肝气不舒,气血运行不畅,柴胡有着疏肝解郁的功效,能够条达肝气,让气血在肝经处得以顺畅流通,解除那气滞之态,因此选它来治疗肝郁气滞最为合适了。”陆凡认真地回应着师父的每一个问题。

叶尘听完陆凡的阐述,微微点头,说道:“徒儿,你今日的表现,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你对这几种草药的药性记得颇为扎实,在挑选时也能准确地对应病症,且用药原理阐述得也较为清晰,这说明你平日里是下了功夫学习的,这一点值得肯定。”

陆凡听到师父的夸赞,心中一喜,刚要开口道谢,却听叶尘话锋一转:“不过嘛,你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挑选草药的过程中,我见你偶有迟疑,这说明你对部分草药的熟悉程度还不够深入,还未能做到一眼便精准判断。而且啊,你只是单纯地从病症与草药的对应上去考虑,却忽略了一些配伍的要点。要知道,很多时候,单味草药的药效虽有,但配伍之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亦或是能中和一些草药的偏性,这一点你日后可要多多留意啊。”

陆凡听了师父的点评,心中既惭愧又感激,赶忙说道:“师父教诲的是,徒儿确实在这些方面还有欠缺,日后定当更加用心学习,把这些不足都弥补过来。”

叶尘拍了拍陆凡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学医之路漫漫,这草药知识更是博大精深,你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今日这试炼,既是检验你所学,也是让你明白自己的长短之处,如此才能更好地进步啊。”

“是,师父,徒儿谨记师父的话,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师父的期望。”陆凡一脸坚定地回应道。

从那之后,陆凡时常会来到这片草药区域,重新审视每一株草药,不仅仅是记住它们的药性和对应病症,还会深入去研究它们与其他草药的配伍情况。他会翻开医书,查找各种古方中这些草药的运用,思考其中的精妙之处。

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也更加主动地向叶尘师父请教关于草药配伍的问题。比如,当遇到两种看似药效相近的草药时,该如何抉择,又或者是某种草药在不同病症下,配伍不同草药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等等。叶尘师父见他如此用心,也是倾囊相授,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草药配伍经验,一点点地传授给陆凡。

有一次,陆凡在研究治疗咳嗽的药方时,发现有的药方中用了杏仁,有的则用了贝母,他便带着疑惑去问师父。叶尘笑着解释道:“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多用于外感咳嗽气喘等症;而贝母又分川贝母和浙贝母,川贝母味甘、苦,性微寒,长于润肺止咳,多用于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等症,浙贝母则味苦,性寒,侧重于清热化痰,散结消痈,多用于风热咳嗽、痰火咳嗽等症。所以啊,虽都能治咳嗽,但针对的具体情况不同,用药也就有了差别。”

陆凡听后,恍然大悟,他又接着问道:“师父,那若是既有外感咳嗽,又有肺热之象,这杏仁和贝母可否同用呢?”

叶尘点头称赞道:“问得好啊,徒儿。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考虑二者同用的,杏仁降气止咳,贝母清热化痰,相互配伍,便能兼顾外感与肺热的问题,更好地起到止咳化痰的功效。这就是配伍的妙处啊。”

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陆凡对草药知识的掌握越来越扎实,也越来越精准。他不再仅仅局限于记住草药的基本药性,而是能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运用草药配伍来应对各种复杂的病症。

日子一天天过去,医谷里又迎来了一次同门之间交流医术的机会。这次交流会上,大家依旧是纷纷展示自己的医术心得与独特见解。当轮到陆凡发言时,他不再像之前那般紧张,而是从容地走上前,对着众人说道:“各位师兄弟、师姐妹,今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草药知识学习方面的一些感悟。”

众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陆凡接着说道:“起初,我以为只要记住每种草药能治什么病就够了,可经过师父安排的一场草药试炼,我才明白自己的浅薄。那试炼中,我虽按时完成了任务,但师父指出了我不少不足之处,尤其是在草药配伍方面。自那以后,我便深入去研究各种草药之间的配伍关系,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说着,他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之前提到的治疗咳嗽时杏仁与贝母的配伍,还有治疗风湿痹痛时,独活与羌活的配伍运用等等,详细地阐述了不同草药配伍后所产生的独特药效以及应对病症的优势。

台下的同门们听着陆凡的分享,都不禁频频点头,不少人还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仿佛从陆凡的话语中得到了启发。

有一位师弟问道:“陆师兄,那你觉得我们要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草药配伍这一难点呢?”

陆凡思索了片刻,回答道:“我觉得啊,首先还是要把每味草药的药性、归经等基础知识牢牢掌握,这是根本。然后就是要多读古方,看看先辈们是如何配伍用药的,从中去体会他们的思路。再者,就是要多实践,在实际面对病症时,尝试不同的配伍组合,观察疗效,总结经验。当然,平日里多向师父们请教也是极为重要的,毕竟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能给我们指出很多我们自己发现不了的问题。”

大家听了陆凡的建议,都觉得很是受用,交流会的氛围也越发热烈起来。

而陆凡通过这次分享,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学的草药知识还有很多需要继续挖掘和完善的地方。他知道,自己在这条医术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有着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不断学习,不断精进,将这中医草药的智慧传承下去,用它们去救治更多的病患,让中医的光芒能够在世间闪耀得更加璀璨。

在之后的日子里,陆凡无论是跟着师父出诊,还是自己独自钻研医术,都会时刻将草药知识的运用放在心上。他会根据不同患者的病症,仔细斟酌草药的配伍,力求开出最有效的药方。

有一回,医谷外的一个小村庄里,不少村民都染上了一种奇怪的病症,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浑身乏力,且还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情况。陆凡跟着师父叶尘一同前往诊治。

到了村子里,他们先是对几位症状较为典型的村民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把脉。叶尘沉思片刻后,看向陆凡说道:“徒儿,你且说说你对这病症用药的想法。”

陆凡仔细思索了一番,回答道:“师父,从症状来看,这既有外感发热之象,又涉及到脾胃功能受影响,我觉得可以用金银花、连翘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以应对发热之症;用杏仁、桔梗来宣肺止咳,调理肺气;再配上白术、茯苓、陈皮来健脾理气,改善脾胃运化功能,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情况。不知徒儿这样的配伍是否妥当?”

叶尘听后,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说道:“嗯,徒儿你的思路很是清晰,这几味药的配伍确实能对这病症起到不错的疗效,不过呢,还可以再加上一味藿香,藿香既能化湿醒脾,又有助于解表,对于这外感夹湿之症,能让药效更为周全。”

陆凡听了师父的建议,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他赶忙点头说道:“师父考虑得果然周全,徒儿怎么就没想到这藿香呢,加上它这药方确实更加完善了。”

随后,他们便按照这个药方,为村民们熬制了药剂,让村民们服用。经过几日的调理,村民们的病症逐渐减轻,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健康。

这次经历让陆凡再次体会到了草药知识运用的重要性以及草药配伍的精妙之处。他深知,每一味草药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珍贵礼物,而如何将它们合理搭配,发挥出最大的药效,救治更多的病人,是自己作为医者肩负的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凡在草药知识方面的造诣越来越高,他不仅能熟练应对常见病症的草药用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也能在师父的指导下,通过精心研究草药配伍,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医谷里的师兄弟们都对陆凡刮目相看,纷纷夸赞他进步神速。而陆凡却从未骄傲自满,他始终记得那场草药试炼,记得师父的点评,那是他在草药知识学习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激励他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他依旧每日穿梭在医谷的草药区域,闻着那熟悉的药香,看着那些或平凡或独特的草药,心中满是对中医草药学的敬畏与热爱。他知道,自己所学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无尽的知识等待着他去探索、去领悟,而他也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追寻这草药世界里的奥秘,用它们谱写一曲曲治病救人的生命乐章,让中医草药的智慧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停息地传承下去,为世间带来更多的健康与希望。

在之后一次次的出诊、医术交流以及独自钻研中,陆凡继续深入钻研草药知识,不断积累经验,每一次面对病症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次对草药运用能力的检验。他将所学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同门,大家一起在中医草药学的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守护着这古老而又神奇的医术瑰宝,让中医的光辉能在这片土地上,乃至更广阔的天地间,永远熠熠生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