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楚明探案 > 第72章 无耻汉奸

楚明探案 第72章 无耻汉奸

作者:多情神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3 00:23:37

敦煌县城的清晨总带着股冻人的寒意,风卷着沙粒打在窗纸上沙沙作响。我和纪白早早起来,没去惊动客栈老板,先绕着县城主街走了一圈。整条街不过两三百米长,土坯房鳞次栉比,卖馕饼的、打马掌的、缝补浆洗的铺子挨在一起,空气中混杂着牲畜粪便、柴火烟和羊肉汤的味道。

纪白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家挂着“济世堂”木牌的药材铺:“楚明,你看这家铺子,门口的幌子上绣着朵东洋菊,跟兰州那个汉奸商人描述的‘佐藤’药箱标签样式有点像。”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铺子门脸不大,却收拾得干净,门板上还贴着张褪色的日文广告纸。

我们推门进去,药味呛得人直咳嗽。柜台后坐着个干瘦的中年人,穿件青布长衫,正低头拨弄算盘。见有人来,他抬眼打量我们,眼神里带着几分警惕:“二位抓药?”

“不抓药,”我靠在柜台边,掏出包旱烟慢悠悠地卷着,“跟掌柜打听个人。前阵子是不是有个姓佐藤的日本先生来你这儿买过药?”

中年人的手指猛地顿在算盘上,珠子哗啦一声散了架。他慌忙低下头去捡,声音发颤:“不、不晓得……日本人?咱这小地方哪来的日本人……”

纪白绕过柜台,拿起案头一叠账本:“掌柜的,这账本上上个月十五号记着‘东洋参十两,送至城西驿站’,可敦煌不产东洋参,这参从哪儿来的?”他翻开其中一页,指尖点在一串歪斜的批注上,“还有这行小字,‘佐藤先生嘱,工具箱按老规矩送’——工具箱里装的是什么?”

中年人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官爷饶命!官爷饶命啊!”他磕头如捣蒜,发髻都散了,“我叫李三,确实给日本人送过东西……可我也是被逼的啊!”

我把他拎起来按在椅子上:“说清楚,给谁送的?送的什么?”

李三抹着眼泪,断断续续道出原委。三个月前,一个自称“佐藤”的日本男人找到他,说要收购一批“特殊药材”,实则是让他帮忙转运切割壁画的工具和化学药剂。“他们给的钱太多了……”李三哆嗦着,“还有县衙的张师爷做保,说这事天知地知……”

“张师爷?”我和纪白对视一眼,果然有内鬼。这张师爷是县长的亲信,昨天在县衙见过,油头粉面的样子。

“工具送到哪儿去了?”纪白追问,“日本人现在在哪儿?”

“送、送到莫高窟北边的破庙了!”李三的声音抖得像筛糠,“佐藤先生说他们在那儿扎营,前几天还让我买了二十斤面粉送过去……”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示意纪白噤声,猛地吹灭油灯。门“砰”地被推开,两个蒙着面的汉子举着刀冲进来,刀刃在窗外天光下闪着冷光。

“李三!敢泄密就宰了你!”为首的汉子低吼着扑过来。我侧身躲过刀锋,抬脚踢在他膝盖上,他惨叫一声跪倒在地。另一个汉子挥刀砍向纪白,纪白虽不懂拳脚,却极灵活,抓起药柜上的戥子朝对方脸上砸去,趁他捂脸时躲到我身后。

我拔出手枪抵住跪地汉子的后脑:“把刀扔了!”那汉子浑身一颤,钢刀“哐当”落地。另一个汉子见状想跑,被纪白绊倒在地。我拧住两人的胳膊反剪在背后,用绑药材的麻绳捆了个结实。

李三缩在墙角瑟瑟发抖:“他们……他们是城西土匪窝里的人,帮日本人干活的……”

我撕开其中一个蒙面人的布条,正是昨天在县衙门口打盹的衙役!“县衙的人?”纪白惊道。那衙役啐了口血沫,眼神怨毒:“姓李的,你敢坏我们的事,县长饶不了你!”

这下证据确凿了。我让纪白看住人,自己快步跑到县衙。县长正在后堂喝茶,见我闯进去,拍着桌子嚷嚷:“楚探长,你成何体统!”

“成何体统?”我把那衙役的腰牌摔在桌上,“县长手下的人,勾结日本人盗窃壁画,还想杀人灭口!这才叫成何体统!”

县长的脸瞬间变得铁青,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张师爷从里屋跑出来,看见腰牌,眼神慌乱:“大、大人,这……这肯定是误会……”

“误会?”我冷笑一声,“李三已经招了,还有这两个活口,要不要跟他们当面对质?”

县长颓然坐在椅子上,半晌才挤出一句:“楚探长,有话好说……好说……”他从抽屉里摸出个油纸包塞过来,“这点小意思,您和纪先生路上买茶喝……”

我一把推开他的手:“收起你的脏钱!马上派人跟我去济世堂,把人犯和证据带回县衙!”

回到济世堂时,纪白已经从李三嘴里问出更多细节:日本人以破庙为据点,每次作案都选在风沙最大的夜晚,用特制的化学胶水将壁画整幅剥离,再用骆驼运往沙漠深处。“他们还说……”李三怯怯地抬头,“说等这批货出手,就给张师爷一大笔‘辛苦费’,够他买几亩好地了……”

县衙的人姗姗来迟,看着被捆的衙役和李三,一个个面面相觑。我让纪白把搜出的账本和那截碎布收好,押着人犯回县衙。刚走到大堂,就听见外面传来喧哗声。

原来是老王掌柜带着十几个百姓堵在县衙门口,手里举着锄头扁担:“县太爷!把偷壁画的汉奸交出来!”“不能让洋鬼子糟践老祖宗的宝贝!”

县长吓得躲在柱子后面,我走到门口对百姓们说:“乡亲们,偷壁画的汉奸已经抓到了,还有县衙的内鬼!我们一定会把事情查清楚,给大家一个交代!”

老王认出了我:“楚探长!您可一定要做主啊!莫高窟的壁画,是咱们老祖宗的心血,不能让外人抢走啊!”

“放心,”我提高声音,“只要有我楚明在,就不会让国宝流落他乡!”百姓们爆发出一阵欢呼,眼神里满是信任。

这天下午,我们在县衙提审李三和那两个衙役。起初他们还想抵赖,但在账本和人证面前,最终全招了。原来县长早就知道日本人的勾当,收了好处费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让张师爷从中牵线。日本人答应事成之后,会“赠送”几幅“不重要”的壁画给县长“收藏”。

纪白在一旁记录,笔尖几乎要戳穿纸页:“真是岂有此理!身为父母官,竟做出这等通敌卖国的勾当!”

审完案已是黄昏,我站在县衙门口,看着敦煌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提着灯笼在县城巡逻,防止日本人再来捣乱。老王掌柜走过来,递给我一壶热酒:“楚探长,喝口暖暖身子。这西北的天,人心要是也冷了,那才真没救了。”

我接过酒壶灌了一大口,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往下烧,却暖不透心里的寒意。汉奸可恶,内鬼更可恨,他们就像蛀虫,一点点啃食着国家的根基。

“王掌柜,”我望着远处鸣沙山的轮廓,“日本人现在躲在破庙,我们得尽快找到他们的老巢,把被盗的壁画追回来。”

“我给你们找向导!”老王一拍胸脯,“我表哥是走驼队的,对莫高窟周边的戈壁滩熟得很,就算是夜里走沙窝子,也迷不了路!”

正说着,纪白从里面出来,手里拿着张刚画好的地图:“楚明,我把李三交代的破庙位置标出来了。离莫高窟大概二十里,在一片雅丹地貌中间,确实很隐蔽。”他顿了顿,眼神凝重,“李三还说,日本人前几天运走了一批‘货’,说是要送去‘关外’——恐怕是想偷运出国。”

关外,就是茫茫大漠。一旦让他们把壁画带出甘肃,再追就难了。

“事不宜迟,”我捏紧了拳头,“今晚就出发,去破庙!”

老王连夜找来他的表哥——一个名叫马五的驼队头领。马五是个沉默的汉子,脸上刻满了风沙的痕迹,听完我们的来意,只说了一句:“走!不能让洋鬼子把咱老祖宗的东西偷跑了。”

午夜时分,我和纪白跟着马五,牵着三匹骆驼,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敦煌县城。清冷的月光洒在戈壁滩上,沙丘像凝固的海浪,远处的雅丹地貌狰狞如鬼魅。马五牵着骆驼走在前头,脚步轻得像猫,时不时停下来用耳朵听风的声音。

“这地方邪乎得很,”他低声说,“白天太阳把沙子烤得能烙饼,晚上又冻得像冰窖。遇上黑沙暴,连骆驼都找不着北。”

纪白裹紧了棉袄,手里紧紧攥着那个装着化学粉末的玻璃瓶:“马大哥,那破庙还有多远?”

“快了,”马五指了指前方一片阴影,“看见那几个土堆没?那就是老风口,破庙就在风口后面的凹地里。”

我们放慢脚步,借着月光靠近。果然,在一片高低错落的雅丹土丘中间,有座破败的小庙,庙门歪歪扭扭地挂着,里面透出一点微弱的灯光。

我做了个手势,马五牵着骆驼躲在土丘后面,我和纪白猫着腰靠近庙墙。刚到窗边,就听见里面传来日语对话声,还有金属碰撞的响声。

“……山田君,这批壁画残片必须尽快运到阿拉善,佐藤已经在那边安排好了驼队……”

“放心,大日本帝国的‘考察成果’,谁也抢不走……中国的这些文物,只有在我们手里才能得到‘保护’……”

是日本人!我握紧了腰间的勃朗宁,纪白从背包里摸出一副橡胶手套戴上——那是他专门为勘察现场准备的。

“楚明,”纪白低声说,“听声音,里面至少有五个人,还有工具碰撞声,可能在整理赃物。”

我点点头,示意他准备。就在这时,庙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日本兵端着枪走出来放哨,刺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看来,一场硬仗是免不了了。我深吸一口气,按住了扳机。这西北的风沙里,不仅有谜云,更有我们必须守住的尊严和国宝。破庙里面的人,还有他们背后的那张网,今天,我要亲手撕开一个口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