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26章 逐出家门(附:集团所有分支机构图)

“嚯——这是谁啊?”

有人从机关大楼里出来,正巧见着车队从大楼左侧通道路过,不由得惊讶感叹。

同行人扫了一眼,讲到:“有机关管理处的车……也有工业厅的车……”

“哦,原来是工业胡主任的车。”

直到胡可的汽车通过,那人才确定这一行到底是谁。只是嘴里又疑惑地讲道:“不能够啊,胡主任哪里用得着这般排场……”

他正在惊讶着,倏地见到胡可主任的汽车通过后,后面还跟着一台伏尔加m24拐了进来,他见那车牌不由得眼睛一睁。

“京城来的?”第一个发现车队的那人惊讶道:“看样子来头还真是不小。”

“伏尔加m24啊,哪个部里下来的?”

他这么问着,可眼睛却盯着车队,直到最后一台小型客车过去,这才看向同伴。

同行之人早就皱起了眉头,目光仔细盯着最后通过的那台小型客车闪过大楼消失不见,这才淡淡地讲道:“不是从京城来的。”

“不是从京城来的?”同伴见他如此表情,不由得讶然问道:“那台伏尔加挂着的不就是京城的牌照?”

“是京城的牌照,可不一定是从京城开来的。”这人撇了撇嘴角提醒道:“你没仔细看最后一台车吗?那是从钢城来的。”

“钢城的牌照吗?”同伴挑了挑眉毛,思索着问道:“这是哪个单位的?”

“还用猜?红星钢铁集团呗。”

这机关里能人无数,通过车牌和汽车的型号判断车里坐着的人的身份也算一种能耐。

他给同伴解释道:“最后那台小型客车是红星厂去年批量生产的宏运9座型号。”

这位当真好眼力,心思也属实不简单,不仅能记住车牌子,还能了解车的信号。

说真的,红星钢铁集团钢城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羚羊汽车和摩托车销量非常好,但宏运7座和9座的订单量就没有那么高了。

尤其是宏运9座,这种车型的应用场景有一定的限制,多用作特勤和通勤补充。

宏运9座救护车车型销量还可以,这也是该车型在市场应用上的一个特殊情况。

做市场的人都知道,一个地方一个情况,一个环境一个特色。北方和南方喜欢的车型和样式就不同,审美也有差异。

后世对汽车应用和选择有一个较为刻板的印象:蒙内的大哥喜欢开霸道,东北的大哥喜欢570,姑苏婚车喜欢用宝马而非奔驰等等,这种情况是群体市场的选择。

宏运9座在国内市场反馈一般,那能说这台车不好吗?

非也,9座客车反馈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时代客观条件约束太多。

并不是很意外的,宏运9座出口量正逐年增高,甚至可以说逐月增高。

为什么?

港城,红星钢铁集团产品做出口贸易的中转站,这台车的市场反馈相当的不错。

李学武看市场调研报告都觉得有些荒谬,陈浩南的移动办公室这一说法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有的?

没错,皮实耐造,能拉客也能拉货,让这台车成为了社团通勤的首选。

明明设计的载客量是9人,但能从这台车上下来多少人还得看事情大小,兄弟多少。

内地采购这台车的基本上是用作机关通勤使用,尤其是级别较高的机关。

为什么?

因为一般的机关用不起,有台212或者羚羊就很牛哔了,哪里敢想小客车。

而高一点的机关基本上会选择宏运7座车型,更灵巧,尺寸更方便。

唯独随车队一起出行,够不上鸿途那种级别,又需要一定舒适性才会选择这台车。

设计是9张座椅,一般只坐7个人,后面一排座椅会用来装设备和物资。

这一次随李学武一起来奉城的只有一台伏尔加和这台宏运9座。

伏尔加挂着京城的牌照,宏运9座挂着钢城的牌照,不怪能让人猜出他的身份。

“据我所知,在辽东乘用这种高级进口轿车,还挂着京牌,带着钢城的客车……”

那人回头看向同伴讲道:“只有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主要负责人,也是红星钢铁集团的秘书长李学武了。”

他点点头,语气愈加肯定地讲道:“一定是他了,他现在就在辽东工作,听说胡主任几次邀请他来奉城做客,看样子这是来了。”

“红星钢铁集团?收购奉城一机厂的那个?”同伴思索着问道:“他们在辽东还有什么产业?”

“嗷呦,那可多了——”

同行人笑着讲道:“要不是我负责对接工业口,一般人还真就被你给问住。”

他给同伴解释道:“这红星钢铁集团从成立到发展的时间很短,就这两三年的事儿。”

“不过红星钢铁集团的底子很厚,可以说非常厚,集团原工业主体红星轧钢厂就是京城工业顶梁柱的存在。”

“还是65年、66年组织人事变革,给红星厂创造出了发展的机遇,这才从京城工业成长为部管集团企业,顶牛的存在了。”

“是最近两年才来辽东的吗?”同伴惊讶地问道:“那他们发展的可够快的啊!”

“不,红星轧钢厂的分厂,也就是红星钢城炼钢厂原本就在钢城。”同行人解释道:“不过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现有的工业规模都是依靠钢城炼钢厂才发展起来的。”

他掰着手指给同伴解释道:“红星钢铁集团最开始收购了建设快十年还没建成的营城造船厂,成立了红星营城船舶制造厂。”

“然后依托钢城的资源条件,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冶金技术,发展特种钢材冶炼技术……听说最近开始向有色金属冶炼领域拓展业务,为此整合资源成立了红星钢城冶金厂。”

“在这一过程中,红星钢铁集团管委会主任李怀德同刚刚我给你讲到的那位秘书长李学武一起访问了辽东,是陆副主任接待的。”

他抬了抬眉毛,道:“红星钢铁集团这两位此行达成了对奉城一机厂的收购意向,回去以后没多久,一机厂就易主改革了。”

“这个我知道,我认识一机厂原来的厂长刘作栋,他跟我提过一嘴。”同伴点点头解释道:“我们俩还聊了聊一机厂改革的事。”

“嗯,这红星钢铁集团确实很厉害。”同行人点头强调道:“收购了一机厂,利用自有管理和技术优势重新洗牌,整合资源,将一机厂拆分重组,还真就让一机厂焕发生机了,现在可是咱们奉城的标杆企业。”

“从一机厂变革的过程中,红星钢铁集团又在奉城成立了奉城机械制造厂,在钢城成立了钢城零部件加工厂,一分为二。”

这人继续讲道:“再加上红星钢铁集团这两年接连投资建设的具有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工艺的红星钢城轧钢厂、红星钢城飞机制造厂、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红星电子制造厂、红星钢城五金制造厂等工业企业。”

他手指头都掰了两个来回,挑了挑眉毛讲道:“这我还没给你算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其他分支机构呢。”

“你比如说红星联合储蓄银行辽东分行,在奉城、营城、钢城都有分行。”

“再比如说红星钢铁集团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下属的红星联合矿业公司就是受咱们辽东工业邀请,执行矿业变革的先锋。”

“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的联合销售公司涉及到了石油、燃气、热能、水务、电力等等,也在我刚刚提到的这三座城市成立了分公司。”

“还有他们的联合能源公司,下有两座火力发电厂,其中一座就在钢城,设备是从法国原装进口来的,技术相当的先进。”

这人对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产业如数家珍,真如他所说是负责对接工业口,也不至于将这些数据记得如此详细。

只能说有心人不做没准备的事。

“这红星钢铁集团……规模可真够大的——”同伴感慨道:“怪不得连胡主任都要亲自邀请和迎接,这也算是财神爷了。”

“我都还没给你说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具体分支机构呢,人家有这个资本。”

同行人面色平常,但语气淡淡地讲道:“他们集团还有建筑工程公司,钢城工业园区建设、营城船舶扩建、港口建设等等,都是由他们自己的工程公司来完成建设的。”

“他们有自己的物流运输体系,最近报备上来的名录中就添加了红星联合物流发展总公司的名称,合作方就有京城铁路。”

他微微摇头讲道:“这样的分公司他们还有很多,而且很多都是与其他大型企业、银行联合组建的,就这份体量在辽东工业圈子里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这——这是从一个轧钢厂规模的企业发展起来的?”同伴满眼的不敢置信,感慨道:“这关里人就是比咱们会做管理啊。”

“也不尽然——”同行人玩笑着讲道:“听说这位李秘书长也是东北口音,喝酒极为爽快,上次打的咱们机关没有对手。”

“这么牛?!——”

(注:一张图解释清楚红星钢铁集团所有分支机构设定:

从上到下为集团各分支机构序列。

同颜色从左向右为分支机构下属。

以后不再解释相关的设定信息。)

-----------------

“哎呀,李秘书长,欢迎欢迎啊——”

李学武上楼以后,还没到会客室,便见陆启明从走廊的方向迎了出来。

他很是热情地先伸出了手,笑着招呼道:“我能说终于把你给盼来了!哈哈!”

“您这么说我压力太大。”

李学武笑着接住了他的手握了握,讲道:“刚刚胡可主任同我讲,要我尽快将心态从做客调整为回家,所以您别客气了。”

“哈哈哈——”陆启明很是高兴地晃了晃他的手,亲切地讲道:“胡主任这话说的没有错,你来我这不算做客,算回家。”

“再说的远一点。”他拍了拍李学武的手讲道:“冶金厂在辽东可很多年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都是一家人嘛!”

李学武笑着紧了紧他的手,讲道:“怪不得上次来奉城见到您我就觉得很亲切呢,原来您是我们冶金厂的娘家妈啊——”

“啊?哈哈哈哈哈——”

陆启明骤然听到李学武的话差点笑仰过去,一个劲儿地晃着他的手。

他只知道东北人能整活,没想到李学武这个从京城来的也能这样整景(开玩笑)。

一行人说笑着来到了会客室,从茶几上摆放着的干果茶水就能看得出,这是早就为他的到来而准备的,是真的用了心的。

无论是胡可,还是邀请他来奉城见面的陆启明,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诚意。

李学武刚刚说压力大真不是说笑的,这两位也算得上是嘴大胃口大,一般的工业项目还真堵不住他们的嘴,应不得这般的情。

“尝尝,这是咱们辽东的特产。”

一落座,陆启明便示意了李学武手边茶几上的几样干果,笑着客气了几句。

李学武则是认真地点头听了他的介绍,又讲了几句他每次来辽东出差必买的礼物。

“是胡可同志讲,你要来辽东工作。”

几句话的功夫作为寒暄的铺垫已经足够,双方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所以话题推进的很快,这就是开始了今天的主题。

陆启明看着李学武讲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是欣喜的,上一次咱们见面我就觉得你对工业建设和发展具有很好的管理思维能力,也有这方面的眼光和判断力。”

“您太客气了,集团和领导的信任。”

李学武笑着点点头,说道:“我对辽东这片土地是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奶奶就是三江口人,从小耳濡目染听她讲东北往事。”

“哦,怪不得,我还说呢。”陆启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说道:“你这东北口音是哪里学的,京城人说这个可不容易学。”

“哈哈哈——”李学武笑着说道:“要不怎么说想来辽东工作呢。”

“我是感受到了这片土地工业发展的勃勃生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努力,还有像您这样尽心尽力的领导,我相信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一定有发展,有未来。”

“我十分认同你这句话。”

陆启明点了点沙发扶手,看了看同在会客室的其他同志,讲道:“辽东的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人民淳朴热情。我们辽东对工业企业始终保持着欢迎和支持的态度,是欢迎像更多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企业在辽东落户办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那这样看来我们是想到一块去了——”李学武微笑着讲道:“所谓志同道合,方称同志,现在您是我的同志了。”

“你可一直都是我的同志啊,我的同志。”陆启明眼睛亮了亮,笑着讲道:“辽东工业的大局就需要你这样的同志添砖加瓦,我希望你不要有顾虑,有压力,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方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啊。”

“陆主任对我的期待,对红星钢铁集团的期待,我认为是一种动力。”

李学武先是看了陆启明,又看向了胡可讲道:“集团今年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持续推进集团在辽东企业的各项建设,确保工业项目精准落地,巩固企业产业变革发展成效,推进技术变革和产效产能的建设……”

“我们对集团在辽东的工业布局和发展,有关于物流、港口和贸易等息息相关产业的持续投资建设态度是一以贯之的。”

他在同陆启明的谈话中强调,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的产业布局是长久的,是符合集团和辽东共同期待的发展利益的,是高效的,是符合现代化工业发展诉求的。

陆启明听的很是认真,尤其是听李学武讲到红星钢铁集团未来几年对辽东工业和贸易工作的展望和目标,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他在回复中表示,辽东和辽东工业会保持欢迎和支持的态度,愿意也会积极帮助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投资建设,愿意邀请更多像红星钢铁集团这样的优秀企业来辽东发展,参与建设,共享时代发展机遇。

在接下来的谈话中李学武向他介绍了今年红星钢铁集团的几个大动作。

首先是红星钢城飞机制造厂将在下半年实现国内首款直升飞机的量产目标,订单量已经积累突破超过500架。

其次是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将在下半年筹建轿车工厂,单列流水线,扩大产能。

……

李学武是不是吹牛皮,以陆启明通过胡可对李学武本人,对红星钢铁集团,以及通过其他渠道对钢城工业园区的了解,他能够判断的出来。

这些项目确实有潜力,也能够突破极限,持续扩大产能。

他认可红星钢铁集团,认可李学武的态度来自于红星钢铁集团旗下的各工业企业在技术合作、产业合作以及工人招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十足的责任和担当,很得他认同。

别的暂且不说,红星钢铁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提供超过一万个工作岗位,那他陆启明就得仔细思考对红星钢铁集团的态度。

工业体现厚度,经济具现实力。

红星钢铁集团能带来就业,就能带动一系列的经济增长,创造工业集群产业,就能给地方工业贡献足够多的营养。

越是听李学武的介绍,他越是感慨,看来今晚真得豁得出去,舍命陪君子了。

-----------------

“这两台数控加工中心的工作性能怎么样?”李学武微微弯着腰,观察着较为复杂的工业机械,问了身边的技术工人,“我听说数控机床用过一段时间后会丧失精度?”

“是有这方面的情况。”技术工程师陪着他半蹲在机械旁解释道:“数控机床有很多部位都跟加工精度挂钩,我们也是从三禾株式会社组织的那次学习中了解的这一点。”

他介绍道:“回来以后我们结合这台机械,会同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研究,已经对各零部件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剖析了解。”

“光跑剖析了解可不够。”李学武转回头看了他一眼,又对站在一旁的萧子洪强调道:“三禾株式会社这一手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可别到最后让人家看了咱们得了渔却得不到鱼的情况,那到时候可就是闹出国际笑话了,我可丢不起那人。”

“今年我们厂拿出3万元成立了数控研发团队,专攻这一复杂的领域。”

萧子洪认真地回答道:“我们也请了集团科研所的同志共同研究,相信会有好结果的。”

“再加强一下力度,我不怕花钱,就怕你们不能精益求精。”

李学武有些恋恋不舍地从数控加工中心设备上挪开目光,对萧子洪以及身后跟着的调研团队讲道:“我不给你设限,你也别跟我说什么3万、5万的,这没什么用。”

他抬起手点了点一旁站着的技术工程师讲道:“这么说给你们,只要你们能完全探知精度损耗的秘密,那我代表集团管委会承诺,你们这些主要参与者一人一套房,要在奉城集团可以出资购买,要在京城就在集团新建的亮马河河畔工人新村,说话算话。”

“嗡——”

李学武的话音刚落,围了一圈的车间工人瞬间热闹了起来,也顾不得早前车间主任所强调的迎检礼貌和纪律了。

听周围议论纷纷,李学武的话其实还没说完呢,他看着神情有些激动的技术工程师继续讲道:“如果你们能掌握控制这种精度损耗的秘密,那你们这些主要参与者一人一台车,红星羚羊、双子座、宏运随便选。”

“哗——”

车间里只要能听见秘书长说了什么的职工瞬间发出了惊讶的声音。

一套房,一台车,这是要把技术人员宠上天吗?干部才能有这个待遇吧!

不对,干部绝对没有这个待遇,因为刚刚秘书长讲的是奖励一套房,一台车,这也就意味着房子和汽车都是奖励给个人的。

房子和车子甩出来,让家庭一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摆在眼前,他们能不激动嘛。

李学武这都不算完,他摆了摆手,对激动的人群讲道:“你们要是能彻底消灭,或者完全掌握控制这种精度损耗的能力,那我在这里承诺,主要研发人员奖励1万元,享受集团二级工程师待遇,上不封顶——”

“哇——”

财帛动人心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谁不想要房、要车、要待遇啊。

只要他们能攻克数控机床精度的秘密和难题,那些奖励能让他们下辈子都不用为生活发愁了,或许要愁该怎么花那些钱了。

不说房子、车子和待遇这些看不见的奖励,就说那一万块钱,真要砸晕他们了。

这年月米面均价一毛八,一万块钱能买米面27吨还多,全家这辈子都吃不完啊。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撑死了也吃不完,但他们就是想过这种撑死了都吃不完粮食的生活,所以精神十分地亢奋。

这些人光看见秘书长说了,听他说技术研发的奖励,未曾想到技术研发的难度。

萧子洪和负责技术研发的工程师还是知道的,要想拿到秘书长所讲的奖励还是很难的,是非常非常难的。

那房子、车子和票子都不白给啊,可就是能调动技术人员的研发热情。

就连那些不是技术研发的工人都露出了期待的目光,看向那两台数控加工中心,以及其他数控机床的目光逐渐热切了起来。

万一呢,万一他们灵机一动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或者掌握了这种精度损耗的秘密,那他们岂不是就发达了?

不求别的啊,只要一套房就好,车子和票子的奖励难度太高,他们不敢想,但他们敢想房子,这会连房子怎么装修都想好了。

萧子洪同主管技术生产工作的副厂长对视了一眼,目光十分的复杂。

能拿出3万元专项资金攻克数控机床的研发已经足够显示出他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但秘书长还觉得不够,取消了研发投入的上限,更提高了相关的奖励标准。

这年月对技术研发的奖励可能是个茶缸子,也可能是十块、二十块的奖金,但绝对没有奖励一套房、一辆车、一万块钱的。

萧子洪早就听说秘书长给科研所设置的物质奖励制度了,那是真的勾人啊。

他虽然没去过几次科研所,但从科研所来奉城机械的工程师口中能听得出,这些人看着墙上标准的奖励标准,恨不得日夜不停歇,个个都做白日梦呢。

那这些奖励都是假的吗?

当然不是,一套房、一辆车这样的奖励还没有人能拿到过,但物质奖励却是一直都在发放当中,这是实打实的,能看见的。

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一千等等,这样的奖励已经有研发团队拿到了。

设计坦途发动机以及动力系统的团队年前就拿到了五千元的物质奖励,羡煞了多少人,科研所的灯彻夜不灭已经是常态化了。

集团从未喊那些工程师熬夜加班,只一味地给出成绩的研发团队发奖金。

这是奖金吗?这是面子啊!

都在一个研究院,都在一个研究所,甚至都在一个楼层,人家拿奖金幸福一大家,他们就干看着,哪能没有羡慕和嫉妒。

奖金在这个年代还属于不被重视的物质奖励,一般金额都比较少,还是要强调奉献精神。

当然了,集团也宣传奉献,但并不耽误集团给予职工奉献相应的物质奖励。

李怀德刚开始是不赞成这一建议的,但李学武只劝他试一试,小范围地试一试。

这个范围就圈定在了研究院,还是初始状态下的研究院,资金主要来自保卫处车辆整备的盈利,不计入集团的整体财政。

只半年时间,李怀德便看到了实效,尝到了甜头,开始主动提出要将物质奖励标准推行到集团整个技术研发的层面。

无论是谁,只要是红星厂的职工,只要在技术进步层面实现了个人成绩,那就奖。

这奖励没有低于100的,奖励标准对标的技术进步标准也很高。

你要说用个螺丝钉解决机壳异响的问题,那算不上技术进步。

你要是能用一颗螺丝钉代替一个齿轮这才叫进步,剩下的齿轮钱都够奖励他的了。

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红利已经足够让集团管理层意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每年对教育和科研的投资就能看得出这一决心。

另一方面,对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招录和安置也体现了集团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李学武在车间讲的那些话,就是要潜移默化地将对科学技术的重视根植在职工的心目中,要让他们祛除对技术的盲目和无知。

这个年代对技术和科学是有一些偏见的,对科技工作者也是一样,李学武是要在集团内部改变这一现状,科学发展从尊重科学工作者开始。

“你知道解决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损耗的问题,掌握加工精度秘密能给咱们带来多少利益吗?”

李学武走出车间回头对萧子洪问了一句,也不等他回答,抿着嘴唇点点头说道:“我这么给你说,只要能保证咱们厂生产的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那未来将会有万亿市场在等着咱们呢。”

他迈步往前走,同时补充道:“我说的这万亿是单位,不是具体的数词。”

其实不用强调这一句,他身后跟着的那些人已经目瞪口呆了。

他们就是机械厂的管理干部,哪里能不知道数控机床的重要性和价值,就是从未想过加工精度能让奉城机械加工厂所生产的数控机床撬动万亿市场,这可是万亿啊——

再听听秘书长所强调的单位概念,他们脑瓜子真的是一时反应不过来了。

怪不得呢,怪不得秘书长敢舍得奖励那些技术研发人员,那些奖励对于这万亿的未来市场又算得了什么呢。

果然啊,技术有的时候真值钱,有的时候对比来看……又不值钱了。

但归根结底还是值钱的。

-----------------

3月11日,红星钢城汽车制造厂在李学武的支持下正式向集团提交了轿车工厂流水线项目的申报材料,准备细化汽车生产。

现在钢汽只有两条流水线,第一条最初是为了生产羚羊汽车的,第二条则是为了生产摩托车的,两种流水线不一样。

后来双子座和宏运汽车等项目上马,在实现量产的时候都放在了第一条流水线上,这也就造成了流水线上有多个项目同时运营。

这对于流水线作业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轿车、吉普车、客车共用生产线的弊端太明显了,更何况未来钢汽还会有更多的汽车项目上马,比如坦途,比如巡洋舰……

所以轿车生产线独立,将吉普车生产线还给吉普车,就成了今年的工作重点。

国内对羚羊汽车的追求度较高,国外对双子座的追求度较高,这两种汽车的产能受流水线影响都没能完成市场饱和供应。

李学武来辽东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产能问题,否则销售做的再好也没有用。

打铁还得自身硬嘛——

自身硬别说打铁了,就是打……打啥都够用。

“项目的事我已经同相关领导谈过了,包括李主任在内,都对这个项目很认同。”

李学武看着吕源深强调道:“你们不要等,材料提交上去继续做你们的准备。”

“现在就可以同京城二机械联系,就相关生产线设备的生产定计划了。”

他手指敲了敲桌面,讲道:“能早一天实现项目落地,对于钢汽来说就是早一天实现专业生产,现代化生产,释放产能。”

“现在车间的工人也很疲惫,错误率越来越多,你们要警惕啊。”

“确实,这一点我们也发现了,也在做工作。”吕源深点点头,感觉身后的门口有人,便回头看了一眼,却是不认识的。

他微微皱起眉头,没想到他们的谈话会有人来打扰。

李学武却发现是黄干站在门口,抬了抬下巴对站在黄干身后的张恩远说道:“请黄处去会客室,我这边忙完就过去。”

他这是打断了吕源深的谈话,却也是就黄干的突然来访做了安排。

等黄干摆了摆手离开后,他这才给吕源深解释道:“是京城司院后勤管理处的黄干,跟咱们集团三产工业有很多合作项目。”

“是东城一监所原来那位监狱长吧?”

吕源深对黄干这个名字倒是有印象,表情也恢复了正常:“咱们厂的家具不少都是从茶淀运来的。”

他当然知道一监所同厂里的合作,他还知道李学武在京城的关系很多,像是黄干这样的说不定在哪个领域就有李学武认识的。

比不了,他比李学武打了不止十岁,但关系网绝对比不上李学武丰富。

知道李学武忙,所以他也没继续扯闲蛋,将工作很快地说完便起身告辞了。

李学武送了他出门,一直到楼梯口,这才往会客室的方向走。

不是他多么有礼貌,也不是吕源深对他来说很重要,就是一种关系的处理。

职场之上,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能把事情做绝了,否则要吃大亏。

李学武对集团在辽东的几个工业企业负责人始终保持这种不远不近的态度,也让他们心里清楚,自己好说话也不好说“话”。

休息室,张恩远陪着黄干说了一会闲话,见秘书长进来,他赶紧起身打招呼。

李学武点点头,笑着看向黄干问道:“黄处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了。”

“客气,客气——”黄干见他文绉绉的,便也似模似样地拱了拱手说道:“大驾谈不上,有朋自远方来倒是真的。”

“呵呵——”李学武轻笑了一声,转头对张恩远解释道:“这是京城司院后勤处的黄处长,也是我的老同学,下次记得好好招待,不能让他回京给同学们说我的坏话。”

这前面的交代张恩远听的仔细清楚,知道这位是秘书长的同学,还因为领导是很重视对方,所以特别同他强调礼貌招待问题。

只是万万没想到,到最后了还有个埋伏和转折,让不住点头微笑的他脸上一僵。

这是晃那位呢,还是晃我呢?

不过这种玩笑都开得,那就说明这两位的关系实在是要好,私人关系也一定不错。

张恩远的尴尬只是一瞬间,随即便笑着应道:“记住了,下次我一定注意。”

他又对黄干点点头说道:“不好意思啊黄处长,招待不周,是我工作没做好。”

“哎——开玩笑呢嘛!”

黄干这人很义气,也很敞亮,笑着对他摆了摆手说道:“当真就没意思了。”

“是,您二位先聊着。”

张恩远客气着应道:“秘书长,要不要准备中午饭,放在招待所食堂您看可以不?”

“是得供饭啊。”李学武在黄干的身边落座,笑着对他问道:“你是吃饭来的,还是空着肚子来的?可别跟我装假啊——”

“嗨,别提了——”黄干笑着对张恩远示意道:“就为了你这顿饭,我从京城来之前就饿了三天了,我跟你装什么假。”

“瞧见没?黄处长不饿。”

李学武笑着对张恩远说道:“中午饭不用准备了,他一会儿就回去了。”

“还是准备吧,别真把黄处长饿晕在了咱们这,那多不好看啊。”

张恩远脸上是笑着,心里却是苦笑,这二位是在玩自己,对吧?

他抬手示意了门外,道:“那我可就自作主张,就安排在招待所了。”

这么说着,人已经出了会客室,他也知道领导有话要谈,他在这里不方便。

既然那位能千里迢迢从京城赶过来,一定是有电话里不方便说的事情要谈了。

他要去安排伙食,其实也要安排人过来“站岗”,不让别人凑近了听见。

会客室内,李学武挑眉看向黄干问道:“真饿三天假饿三天了,嫂子将你逐出家门了?”

“你就不能盼着我点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