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 第88章 我要做当代神农!(求五星好评)

长孙无忌本不想趟这浑水,但他那好大儿自己一头扎进地里也就罢了,偏偏还把太子殿下拉下了水。这叫什么事儿?储君亲耕,成何体统!长孙无忌一想到这个,额角的青筋就突突直跳。

他不是没劝过,前几日亲自去城外庄子上寻李承乾,好言相劝,结果呢?被那混小子三言两语给顶了回来,还说什么“舅舅你不懂,这叫科学种田,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懂个屁!

长孙无忌气得吹胡子瞪眼,正琢磨着是不是该去寻自家妹子长孙皇后,曲线救国一番,谁知太子左庶子于志宁领着一帮义愤填膺的文官,直接堵在了他府门口,半是哭诉半是强拉,硬是把他拽到了宫门口,非要一同面圣,参太子一本。

“陛下!陛下啊!您可得管管太子殿下啊!”

“国之储君,岂能沉迷农事,此乃国本动摇之兆啊!”

立政殿外,哭嚎声此起彼伏。

很快,李承乾便被王德拉着回了立政殿。他衣服都没换,袖子高高挽起,裤腿上还沾着新鲜的泥点子,脸上还挂着几滴汗珠。

他一进殿,直接无视了这一群人,冲着御座上的李世民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阿耶,这么大阵仗叫我,莫不是又要赏我?”

“赏你?朕恨不得赏你一顿板子!”李世民见他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火气“噌”地就上来了,指着他身上的泥水道,“看看你这副德行!哪有半点储君的样子?不务正业,荒唐至极!”

李承乾闻言,掸了掸衣袖上的灰尘,摇头晃脑道:“阿耶此言差矣。民以食为天,孤乃大唐太子,为我大唐子民的生计着想,亲自下地了解农桑,何错之有?莫非在阿耶和诸位大人眼中,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才算是称职的储君?”

一番话说得于志宁等人哑口无言。

“再者说,”李承乾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孤可不是瞎胡闹。孤这几日和长孙冲还真就琢磨出个好东西,能让我大唐的耕地效率,至少提升三倍!”

“什么?”

“提升三倍?”

殿内众人皆是一惊。李世民也微微蹙眉:“你又在胡说什么?”

“孤和长孙冲改进了耕犁!”李承乾朗声道,“将以往的直辕犁,改为了曲辕犁。此犁不仅更为轻便,且转向灵活,深浅可控,无论是水田旱地,皆可事半功倍!”

于志宁第一个表示不信:“殿下,这耕犁之法,乃是先人传承,岂是说改就能改的?还效率提升三倍,未免太过夸大其词。”

“就是,闻所未闻!”几个文官也跟着附和。

额,你们不是来参太子的吗,怎么三言两语就被带偏了。

“哼,夸大其词?”李承乾嗤笑一声,“孤有没有夸大,诸位随孤去地里亲眼看看便知。阿耶,您老也歇了段日子了,不如一起去活动活动筋骨,如何?”

李世民确实也有些日子没走动了,听李承乾说得如此信誓旦旦,心中也不免生出几分好奇。他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和一众大臣,沉声道:“好!朕今日便随你去看看,你若真是信口雌黄,看朕如何罚你!”

于是乎,浩浩荡荡一群人,在李承乾的带领下,直奔长孙冲在城郊的那片试验田。

到了地头,众人只见几块田地被打理得井井有条。长孙冲正指挥着几个农人,用一种造型奇特的耕犁翻地,那犁果然与寻常所见大相径庭。

“阿耶,诸位大人,请看!”李承乾指着长孙冲和他手中的曲辕犁,“这便是孤说的曲辕犁。”

他又转向于志宁,笑道:“于庶子,不如你和几位大人,用那边的直辕犁,与长孙冲比试一番如何?就半个时辰,看看谁耕的地更多。”

于志宁本想拒绝,太子殿下这是把他当牛使唤呢?可一接触到李世民那不善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得硬着头皮,脱了官靴,挽起袖子,拉着身边几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同僚,苦哈哈地下了地。

于是,几个平日里养尊处优的文官,苦着脸脱了官靴,卷起崭新的衣袖,哆哆嗦嗦地下了田。长孙冲则扛着曲辕犁,活动了一下筋骨,一脸兴奋。

“开始!”三宝一声令下。

长孙冲那边,曲辕犁入土,耕牛迈开步子,犁铧翻开泥土,又快又稳,转弯也灵活无比。而于志宁几人,手忙脚乱,直辕犁笨重不说,还时不时卡住,耕出来的垄沟歪歪扭扭,深浅不一,累得几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这……这长孙公子怎么如此迅速!”

“不行,不能被他比下去了!”几位大人咬着牙,使出了吃奶的力气。

然而,半个时辰后,结果显而易见。长孙冲一个人,轻轻松松耕出了一大片地,而于志宁等五人加起来,还不到长孙冲的一半。

于志宁累得瘫坐在田埂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兀自不信邪,喘着粗气道:“我不信!把那曲辕犁给老夫试试!”

长孙冲嘿嘿一笑,将曲辕犁递了过去。

于志宁扶着犁,学着长孙冲的样子试了试。嚯!这犁果然轻便了许多,而且入土深浅易于掌控,转弯也毫不费力!他只试了几步,便感觉到了其中的奥妙,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好吧,这下是真没话说了,不全是他们不行,当然他们也不会承认是他们不行。

李承乾见时机成熟,给长孙冲使了个眼色。

长孙冲立即上前,详细解释了曲辕犁的设计原理,如何通过改变犁辕的曲度、调整犁铧的角度,来达到省力、高效、适应不同地形的效果。

长孙冲说完后,李承乾接着朗声道:“阿耶,诸位大人都看到了。这曲辕犁,改进了犁壁的曲度,使得翻土更为顺畅,减少了阻力;犁辕改曲为直,犁箭可调节深浅,操作更为灵活省力。此犁一出,我大唐的耕作效率,必将大大提升!”

长孙无忌见缝插针,连忙凑趣道:“陛下,太子殿下此举,实乃利国利民之大功啊!此犁若能推广开来,我大唐何愁粮食不足?真乃神器也!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臣等佩服!陛下圣明,教子有方啊!”一连串的马屁拍得李世民龙心甚悦。

李世民哈哈大笑,却是指着长孙冲道:“好小子!干得不错!赏!重重有赏!”

长孙无忌一听,顿时乐开了花,自家这傻儿子,总算干了件出息事!

李承乾撇撇嘴,嘟囔道:“不赏我的吗.....”

李世民:赏你个大笔斗!不给朕添乱朕都要烧高香了!

李世民见远处的大棚,有些不解地问李承乾:“你那地里,种的又是什么物事,还罩起来了?”

“回阿耶,”李承乾也不恼,笑道,“此乃大棚,解释起来比较复杂,下次再解释,里面种的乃是从胡商手里买的作物,可作为主食的红薯,此物若种植得当,一亩地产量,可达千斤!”

“亩产千斤?!”

此言一出,又是满场皆惊。

于志宁等人更是连连摇头,觉得太子殿下又开始说胡话了。这世上哪有亩产千斤的作物?吹牛也不打草稿。

“殿下,此话当真?”于志宁狐疑道。

“自然当真。”李承乾胸有成竹,“于庶子若是不信,你我可再打个赌。”

“好,那丰收之时,若这红薯亩产不足千斤,太子殿下便在大唐日报上发文认错,并且从此不再踏足农田半步。”于志宁兴奋道!

这厮是真要李承乾丢脸啊!

“若真有千斤,那便请于庶子和今日与你一同耕地的几位大人,在这庄子上,亲自耕种一年,体验体验农桑之乐,如何?”李承乾淡淡道。

于志宁和那几位刚累得半死的官员闻言,兴奋的脸瞬间白了。不是,让他们这些四体不勤的朝廷命官,来这地里当一年农夫?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啊!

可话已至此,若是不应,岂不显得他们怂了?更何况,他们打心底里不信什么亩产千斤。

于志宁咬了咬牙:“好!下官便与殿下赌了!”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也不阻止,反而觉得有些意思,他心底里就没觉得李承乾会输,而且若真能种出亩产千斤的作物,那想想都兴奋啊。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指着那曲辕犁道:“高明,这‘曲辕犁’之名,虽也贴切,但似少了几分气魄。”

长孙无忌何等玲珑心思,立刻会意,上前一步笑道:“陛下圣明!此犁乃太子殿下所创,又于陛下贞观盛世问世,泽被苍生。依老臣之见,不如叫‘贞观犁’,以彰陛下文治武功,恩泽万民之意!”

“贞观犁……”李世民抚须微笑,“好!就叫贞观犁!”

翌日,《大唐日报》头版头条——“神犁问世,天佑大唐!陛下赐名‘贞观犁’,耕作效率倍增!”此期发往全国。

报纸上不仅详细介绍了贞观犁的构造和优点,还刊登了太子殿下与于志宁等大臣的“千斤赌约”,更是宣布了一条惠民政策:各地百姓,可用旧有的直辕犁,前往官府指定地点,折价换购全新的“贞观犁”。

当晚,田埂上躺着两位大唐青年,听着虫鸣鸟叫,看着漫天星星,闲聊起来。

长孙冲:“大哥,真能亩产千斤吗?”

李承乾:“不知道啊。”

长孙冲:“不是,哥,玩呢,到时候可是要发文认错!”

李承乾:“所以接下来就靠你咯。”

长孙冲:......

李承乾:“阿冲,你真喜欢种地吗?”

长孙冲一愣,洒脱一笑道:“一开始自然是不喜欢的。我这个人呢,胸无大志,脑子也不好。三年前大哥找到我的时候,我是浑浑噩噩,坐吃等死,我曾经也想努力,可是啊,父亲的光芒太耀眼了,我是拼尽全力也够不上,想着还不如摆烂算了。但是,太子哥说我可以!如今,陛下夸我了,我爹也不阻止我种地了,看着那红薯藤一天天长大,我好像找到了方向,是的,大哥,我,长孙冲,要做当代神农!”

“哈哈哈,好!”

“大哥,你别笑,你说我能成吗。”

“一定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