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 第45章 齐王水灵灵地造反了!

郑元寿双目赤红,气血上涌,嘶吼道:“好!既然如此,那便传我将令!郑氏所有家兵护院,青壮族人,尽数集结!另,立刻派人,携带重金厚礼,星夜兼程,分别前往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丹阳房)、赵郡李氏府上!告诉他们,李承乾此番拿我荥阳郑氏开刀,便是杀鸡儆猴!今日是我郑氏,明日便是他们!唇亡齿寒,若不联手自保,他日必被各个击破,死无葬身之地!”

“还有!”郑元寿看向郑在拉,“你亲自去一趟齐州,面见齐王殿下!告诉他,我荥阳郑氏,愿倾尽所有,助他清君侧,诛太子!我郑氏,愿奉齐王为主!”

“家主英明!”郑在拉眼中闪过喜色,躬身领命。

一时间,整个荥阳郑氏,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开始疯狂地行动起来。

数日之内,郑氏的使者奔波于各大世家门阀之间。

“唇亡齿寒啊!诸位家主,难道你们就眼睁睁看着太子殿下,将我等五姓七望数百年的基业,一一铲除吗?”

“今日郑氏若亡,他日诸位府上,怕也难逃此劫啊!”

“太子年少轻狂,手段狠辣,若让他日后登基,我等世家门阀,还有何立足之地?”

“李承乾那个狗东西,明显就是奔着咱世家来的啊!这能忍?”

郑氏的游说,不可谓不卖力,言辞不可谓不恳切。

五姓七望,这些在大唐盘根错节,影响力巨大的门阀世家,在接到郑氏的“求援”和“警告”后,反应各不相同。

太原王氏家主王珪,年事已高,听闻郑氏使者的哭诉,只是捻着胡须,淡淡道:“太子殿下行事,自有其章法。郑氏之事,乃其咎由自取,与刺客勾结,图谋行刺君父,此乃不赦之罪,我王氏,岂能与叛逆为伍?”直接将郑氏使者赶了出去。

清河崔氏家主崔民干,则显得更为圆滑,他热情地接待了郑氏使者,好酒好菜招待着,却对郑氏的请求避而不谈,只是反复强调“圣上英明,太子贤德,必不会冤枉好人”,送走使者后,立刻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向皇帝表明心迹。

范阳卢氏和陇西李氏丹阳房,态度则有些暧昧。他们既没有明确拒绝郑氏,也没有立刻答应,只是表示“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暗中却开始加紧观望局势。

唯有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五姓七望中的另一崔,与清河崔氏不同支),在听闻郑氏的遭遇后,竟出人意料地表示了同情和支持。

赵郡李氏家主李元芳拍案而起:“岂有此理!我等世家,为大唐传承斯文,教化万民,何曾受过这等鸟气!太子此举,分明是要将我等赶尽杀绝!郑家主放心,我赵郡李氏,愿与荥阳郑氏共进退!”

博陵崔氏家主崔仁师也道:“不错!太子年少,易受奸佞小人蒙蔽。我等世家,当同气连枝,共渡难关!郑兄若有差遣,我博陵崔氏,定义不容辞!”

这两家之所以如此“仗义”,一来是与郑氏素有姻亲往来,关系较为密切;二来,这两家近年来在朝中势力渐微,对李承乾这位强势太子的崛起,本就心怀不满和忌惮,如今见郑氏振臂一呼,便也想趁机搏一把。

于是,在荥阳郑氏的牵头下,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三家迅速达成了同盟,约定共同出钱出人,支持齐王李佑起兵!

……

齐州,齐王府。

李佑听着郑在拉添油加醋地哭诉了荥阳郑氏的“悲惨遭遇”,以及太子李承乾的“残暴不仁”,一张俊脸气得铁青。

“岂有此理!李承乾这个混账东西!简直为所欲为!”李佑猛地一拍桌子,怒不可遏。

他本就因被贬斥到齐州而心怀怨恨,对李承乾更是恨之入骨。如今听闻郑氏愿意倾尽全力支持他“清君侧”,更是让他看到了重返长安,甚至更进一步的希望!

“郑先生放心!”李佑深吸一口气,眼中的野心毫不掩饰,“本王早就看李承乾不顺眼了!他倒行逆施,残害忠良,祸乱朝纲!本王身为皇子,岂能坐视不管!你回去告诉郑家主,本王即刻起兵,兵发长安,定要诛杀此獠,以谢天下!”

“殿下英明!”郑在拉大喜过望,连忙叩首。

有了荥阳郑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三家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的鼎力支持,李佑,竟在短短十数日之内,拉起了一支三万人的“清君侧”大军!

这三万大军,号称“齐鲁义军”,打着“清君侧,诛太子”的旗号,由齐王李佑亲自统领,郑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各派出一名得力子弟担任副将。

他们的战略很简单:兵贵神速!

趁着朝廷尚未反应过来,大军以最快的速度,日夜兼程,直扑长安!只要兵临城下,再联络朝中对太子不满的官员里应外合,逼迫李世民下旨废黜太子,诛杀李承乾!

到那时,这太子之位……

李佑越想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君临天下的那一刻。

“传令三军!即刻开拔!目标,长安!”

随着李佑一声令下,三万“齐鲁义军”如同一股汹涌的暗流,迅速离开齐州,向着西边的长安城,疾驰而去!

……

东宫,承恩殿。

夜已深,李承乾却毫无睡意。他面前的案几上,放着一封刚刚通过百骑司秘密渠道送达的加急密报。

密报的内容,正是关于齐王李佑在齐州秘密集结大军,勾结荥阳郑氏等门阀,起兵谋反的消息。

李承乾看完密报,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这造反这么草率的吗???他们是觉得李世民提不动刀了,还是太过自以为是,反正李承乾没想明白。

李承乾想象中最好的结局就是郑氏狗急跳墙再次联系枭营的人拼死一搏,要不然就是抛出几个替死鬼,拿钱消灾,怎么也想不到他能这么水灵灵的怂恿李佑造反啊......

“来人!”李承乾沉声喝道。

“殿下!”一名东宫侍卫统领快步走了进来。

“备马!孤要立刻进宫,面见阿耶!”

“喏!”

一刻钟后,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也被紧急从睡梦中叫醒,当他看到深夜到访,神色凝重的李承乾时,心中便是一沉。

“高明,怎么个事儿,如此紧急?”李世民披着一件外袍,示意王德给李承乾赐座。

“阿耶。”李承乾没有落座,直接将手中的密报递了上去,“请阿耶御览!”

王德连忙接过密报,呈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密报,展开细看。殿内灯火通明,映照着他脸上的神情,从最初的疑惑,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最后化为滔天的怒火!

“砰!”李世民狠狠一拍御案,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他怎么敢的???高明,李佑是没脑子吗???不是,谁给他的勇气???”

李承乾内心oS:造反不是你带的头嘛......

“阿耶息怒,保重龙体。”李承乾看着暴怒的李世民,上前一步,沉声道,“当务之急,是立刻派兵平叛,决不能让叛军靠近长安!”

李世民深吸几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和悲痛,看向李承乾道:“高明,依你之见,当派何人领兵前往平叛?”

朝中能征善战的将领不少,李积、侯君集、程咬金、尉迟恭……随便拎出一个,都是独当一面的帅才。

然而,李承乾却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地说道:“阿耶,儿臣以为,此次平叛,不宜假手于人。”

李世民闻言一怔:“哦?那你意欲何为?”

“儿臣,请命亲自领兵,前往齐州,平定叛乱!”李承乾掷地有声地说道,眼神坚定。

“嗯?”李世民闻言,有些惊讶,“你要亲自去?”

他下意识地便想拒绝。一来,李承乾是太子,国之储君,岂能轻易涉险?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后果不堪设想!二来,李承乾可是干弟弟,干叔叔眼都不眨的,这次师出有名,他会不会直接噶了李佑啊!

“阿耶!”李承乾语气恳切,“李佑此次谋反,打的旗号是‘清君侧,诛太子’,矛头直指儿臣!若儿臣龟缩于长安,岂不让天下人耻笑?而且更会让叛军气焰更加嚣张!”

“再者,儿臣身为太子,亦是大唐皇子!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如今社稷有难,藩王作乱,儿臣岂能坐视不理?理应身先士卒,为阿耶分忧,为大唐平叛!”

李承乾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差点自己都信了。

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眼神坚定的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这个儿子还是那个让他头疼不已,整日不理朝政的“废物太子”。可如今,他却成长得如此迅速,不仅有勇有谋,更有担当,有魄力!

这让他感到欣慰,也感到一丝……陌生。

“可是……战场凶险……”李世民依旧有些犹豫。

“阿耶!”李承乾打断了李世民的话,坚定道,“阿耶当年亲冒矢石,南征北战,方才打下这煌煌大唐!儿臣身为阿耶嫡长子,岂能贪生怕死,畏缩不前?请阿耶恩准!儿臣定不负阿耶所托,剿灭叛军,将佑弟带到阿耶面前认错!”

李世民沉默了,良久,长叹一口气,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也罢……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便准了你!”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凝重:“朕给你三万兵马,任城王李道宗为副帅,此战,只许胜,不许败!朕在长安,等你的捷报!记住,将李佑带到朕面前给朕认错!懂?”

李承乾闻言,心中一喜,立刻拱手,朗声道:“懂!儿臣定不辱使命!”

(感谢各位大大的为爱发电,感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