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 第239章 铁锹终于造出来了

马邑的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城头时,封锁全城的军队已经如潮水般悄然退去,仿佛昨夜那场肃杀的军事演习只是一场幻梦。

但城中百姓和工匠们,却从空气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百骑司的便衣多了,巡逻的驻军眼神更锐利了,而城中那几家最大的胡商酒肆和钱庄,却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只留下被官府贴上的封条,在晨风中萧瑟作响。

人人都在私下议论,却又不敢高声。他们只知道,那位坐镇马邑的太子殿下,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几颗藏在米仓里的毒钉子,给干干净净地拔了出去。

驻军大营内,李承乾正在嘉奖此次行动的有功之臣。那三名被他当作诱饵的匠人,此刻正一脸惶恐地跪在地上。

“都起来吧。”李承乾的声音很温和,“此次揪出草原狼,你们三人,功不可没。”

三人闻言,顿时愣住了,面面相觑,但随之,心中火热,满眼都是......忠诚。

“你们的忠心,孤看在眼里。你们的家人,孤也已派人妥善安置。”李承乾走到他们面前,亲自将他们扶起,“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格物院甲字三号炉的副总工,每人赏钱五百贯,良田百亩。孤只有一个要求,把你们的本事,都用在为大唐炼钢上,把嘴闭紧,把心放正。能做到吗?”

三人激动得浑身发抖,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重重地磕头道:“能!我等愿为殿下效死!”

李承乾满意地点了点头。

处理完马邑的收尾工作,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密报,也从长安送到了他的案头。信是李世民写的,没有用朱笔,而是用寻常的墨,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复杂的意味。

信上,李世民先是痛斥了突厥人的狼子野心,然后赞扬了李承乾的雷霆手段,夸他“有决断,不为妇人之仁”。但信的末尾,话锋却一转,写道:“然,高明,为君者,驭天下,当如掌中之水,过紧则流,过松则溢。诡道虽能取胜一时,非立国之本。望你好自为之。”

李承乾看着最后那句话,嘴角勾起一抹微笑。他仿佛能看到自家阿耶那副既骄傲又担忧,想夸又得端着帝王架子的纠结模样。

“知道了,阿耶。”他低声自语,随手将信纸在烛火上点燃。你教你的帝王心术,我行我的阳关大道。咱们父子俩,谁也别碍着谁。

就在此时,亲卫来报,说是有“惊天动地”的宝贝要献给殿下。

李承乾挑了挑眉,心中已有了预感。

片刻后,书房的门被推开,程处默那大嗓门就先传了进来:“太子哥!俺们来啦!您要的东西,俺们给您捣鼓出来了!”

只见三个憨货,挤进了书房。他们眼神亮得吓人,仿佛立下了不世之功。程处默和尉迟宝林两人,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个用红布盖着的长条状物体,房遗爱则跟在后面,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脸上带着智商上的优越感。

“太子哥,您瞧好了!”程处默献宝似的,一把掀开了红布。

一柄崭新的铁锹,静静地躺在架子上。

这铁锹,与时下任何农具都不同。它的锹头,呈现出一种优美的弧度,闪烁着马邑钢独有的暗沉光泽。锹头中间略薄,四周却有一圈明显的加强包边,一看就兼顾了轻便与坚固。四尺长的锹柄,是用上好的铁木打磨而成,光滑笔直。最精妙的,是锹柄的末端,安装了一个符合人手虎口形状的“t”字形握把,正是房遗爱的设计。而锹头与锹柄的连接处,不再是粗暴的铆钉,而是一种精巧的卡榫结构,旁边还配着一个专用的扳手,显然是方便随时更换。

这柄铁锹,完美地融合了三个憨货最初的设想,又在李承乾的指点下,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不再是一件粗糙的工具,而是一件充满了工业设计美感的……杀器。

“太子哥,怎么样?”尉迟宝林一脸期待地看着李承乾,“俺们三个,可是三天三夜没合眼,在格物院跟那帮老工匠一起,硬生生给磨出来的!这玩意儿,俺给它取了个威风的名字,叫‘开山碎石无敌神锋锹’!”

房遗爱则清了清嗓子,递上他手中的册子:“殿下,此乃《神锋锹制造标准与使用指南》。里面详细记录了从选材、锻压、淬火到组装的每一个步骤,以及三百六十种标准使用姿势,确保使用者能发挥其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功效。下官不才,将此法命名为‘房氏开山三十六式’。”

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三个活宝,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他拿起那柄铁锹,掂了掂分量,恰到好处。握住末端的握把,发力感也极为舒适。

“不错。”他故作严肃地点了点头,“孤很满意。”

三人顿时喜上眉梢。

“为表彰尔等之功,孤决定,特封你们三人为‘大唐皇家特级工农器具改良总署首席大宗师’,赏金各三百贯,以示嘉奖。”

“大唐皇家特级工农器具改良总署首席大宗师?”程处默咂摸着这个长得吓人的名号,虽然不知道是干啥的,但听起来就牛气冲天,顿时咧开大嘴,笑得像个三百斤的孩子:“谢太子哥赏!”

尉迟宝林和房遗爱也是一脸的与有荣焉。

“行了,别傻乐了。”李承乾将铁锹扛在肩上,“走,跟我去个地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孤要让你们亲眼看看,你们捣鼓出的这玩意儿,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一个时辰后,京登铁路一号工段。

这里是整个大唐最热火朝天的所在。数万名赤着上身的铁道兵团士卒,如同一群不知疲倦的蚂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号子声、夯土声、金属碰撞声,汇成了一曲雄浑的劳动交响乐。

李承乾扛着那把“神锋锹”,带着三个新鲜出炉的“大宗师”,直接走到了工地上。

工人们用的,还是从民间征集来的各式铁锹,长短不一,形制各异,笨重且效率低下。许多人干了半天活,手上已经磨出了血泡,累得气喘吁吁。

李承乾走到一个正在休息的壮汉面前,将肩上的新铁锹递了过去:“老表,用这个试试。”

那壮汉疑惑地接过铁锹,入手的感觉就让他愣了一下。这锹,比他手里的那把,轻了至少三成,但分量感却很足。他学着李承乾的样子,握住末端的握把,随意挥舞了两下,只觉得一股力道从腰间,顺着手臂,很顺畅地就传到了锹头。

“好家伙!”壮汉眼睛一亮。

他走到一处尚未开挖的硬土地上,深吸一口气,猛地一锹下去。

“噗嗤!”

一声清脆的入土声,与寻常铁锹沉闷的“吭哧”声截然不同。那闪着寒光的锹头,竟毫不费力地切入了半尺多深的硬土。壮汉腰部一发力,手腕一翻,一大块土方就被轻松地撬起,顺着优美的弧度,被甩到了一边。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壮汉自己都惊呆了。他感觉自己刚才,只用了平时一半的力气,但干的活,却是平时的两倍!

周围的工人们,也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呆呆地看着这一幕。

“这……这是什么神仙宝贝?”

“俺的娘嘞,挖土跟切豆腐似的!”

壮汉不信邪,又连续挖了十几下,每一锹都又快又省力。他越挖越兴奋,越挖越顺手,仿佛手中的不是铁锹,而是自己手臂的延伸。

“好!好锹!这真是神仙造的宝贝!”他激动得满脸通红,抚摸着锹身,爱不释手。

李承乾笑了笑,对身后的程处默喊道:“处默,传令下去,把我们带来的五千把‘神锋锹’,全部分发给一号工段的弟兄们。让大家都试试,什么他娘的,叫惊喜!”

“得令!”程处默兴奋地吼了一嗓子,仿佛这锹是他亲手打出来的一样。

很快,五千把崭新的“神锋锹”被分发下去。整个一号工段,瞬间沸腾了。清脆的“噗嗤”声此起彼伏,取代了之前沉闷的挖掘声。工人们的脸上,不再是痛苦和疲惫,而是充满了新奇和兴奋。劳动的效率,肉眼可见地提升了一倍不止。

看着这火热的场面,程处默和尉迟宝林挺着胸膛,感觉自己比打了场大胜仗还威风。房遗爱则矜持地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心中暗道: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然而,就在李承乾为解决了工具问题而满意时,铁道兵团的总监工,一名从工部调来的老吏,却愁眉苦脸地找了过来。

“殿下,工具是好工具,弟兄们的干劲也足。可……可这人一多,事儿就来了。”老吏擦着额头的汗,低声道,“这几天,工地上为了抢水喝、插队打饭、赌钱赖账打架斗殴的事,发生了十几起了。昨天夜里,两个营的兵勇,还因为白天口角,发生了百人规模的械斗,伤了二十多个人。再这么下去,三十万大军聚集于此,怕是要出大乱子啊!”

李承承脸上的笑容,缓缓收敛了起来。

他看着眼前这片广阔的工地,看着那数万如同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还是把问题想简单了。

这三十万铁道兵团,不是一支令行禁止的军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成分复杂,有农夫,有游侠,有流民,甚至有囚犯。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给他们饭吃,给他们工具,只是第一步。

如何管理他们,如何约束他们,如何将这股庞大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而不是任其变成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这才是真正考验。

他要建的,不只是一条钢铁铸就的铁路。

他要在这条铁路之上,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秩序,一个属于劳动者的,全新的社会模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